一种用于热力管道施工的滑动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29224发布日期:2021-02-09 21:23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热力管道施工的滑动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热力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热力管道施工的滑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热力管道在敷设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将要安装的管道与已经安装完毕的管道对齐,且端面贴合在一起,然后对接口处进行焊接、防腐等操作。
[0003]
由于热力管道的直径一般都在一米左右,体积大,重量重,在实际操作中很难与已经安装好的管道对齐。目前所采用的操作方法是,首先用吊车将待安装的管道吊起,且吊车内的操作人员和吊车外的操作人员配合使待安装的管道与已经安装好的管道对齐,然后待安装的管道下方放置支撑块,支撑住待安装的管道。然后,轴向敲击管道,使待安装的管道沿轴向移动,直至待安装的管道与已经安装好的管道端面贴合在一起。
[0004]
这一过程,不仅工作效率低,需要多人配合,增加用工成本,而且敲击也会对管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热力管道施工的滑动支撑装置,该装置的应用极大的方便了管道敷设过程中管道的对接,提高了工作效率。
[0006]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7]
一种用于热力管道施工的滑动支撑装置,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可相对于所述的底座前后滑动的支撑滑架,所述的支撑滑架上设置有可相对于所述的支撑滑架上下滑动的管道座;
[0008]
所述的支撑滑架包括第二方形框架,且所述第二方形框架的左、右两端位于所述管道座的下方对称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二方形框架相铰接,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管道座的滚轮;
[0009]
所述支撑架的中部设置有丝母,且所述的丝母通过丝母安装架与所述的支撑架转动连接;
[0010]
两个所述的丝母之间设置有丝杆,且在所述丝杆的驱动作用下两个所述的丝母可以相向运动或背向运动。
[0011]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架包括与所述的第二方形框架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所述的第一转轴上固定设置有两个支撑梁,两个所述支撑梁之间位于所述支撑梁的悬空端设置有第二转轴,且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组件与所述的支撑梁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二转轴上固定设置有两个支撑滚轮。
[0012]
进一步地,所述的丝母安装架包括腹板和设置于所述腹板两端的翼板,且所述的腹板和翼板共同形成了u型结构,所述腹板的几何中心处设置有一用于容纳所述丝母的通孔,所述腹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的通孔同轴布置的截面呈圆环状的凸台,且所述凸
台的内径与所述通孔的直径相等,所述的凸台和两侧的翼板之间分别设置有加强肋,所述翼板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连接轴,且所述的连接轴通过轴承组件与所述支撑梁的中部转动连接。
[0013]
进一步地,所述的管道座包括一平板,所述平板的中部设置有一截面呈v 型用于承托管道的承托板,所述的承托板和平板之间设置有多个加强第二筋板。
[0014]
进一步地,所述平板的下侧面上位于两个所述的支撑架之间设置有至少两根导向柱,所述第二方形框架的内部设置有中间梁,且所述的中间梁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导向柱相配合的导向孔。
[0015]
进一步地,所述承托板的上侧面上固定设置有橡胶垫。
[0016]
进一步地,所述的底座包括第一方形框架,所述第一方形框架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支腿,所述第一方形框架的上侧面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导轨,所述第二方形框架的下侧面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的导轨相配合的滑块。
[0017]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方形框架上位于每根导轨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用于防止滑块从所述的导轨上滑脱的硬限位。
[0018]
进一步地,所述的硬限位包括一由横板和竖板所组成的l型架体,所述的横板和竖板之间设置有第一筋板,所述的竖板与所述第一方形框架的侧面固定连接,且所述竖板的上端面位于所述导轨上侧面的上方,所述竖板的内侧面的上部设置有橡胶垫,所述的横板上设置有吊环螺钉。
[0019]
进一步地,所述丝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一用于驱动所述丝杆转动的驱动手柄。
[002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21]
1、该装置不仅能够实现高度的调节,而且能够实现轴向的移动,从而使已经对齐的管道,端面贴合在一起,该装置的应用极大的方便了管道敷设过程中管道的对接,提高了工作效率。
[0022]
2、该装置采用纯机械式结构,不存在电气控制、液压控制等控制单元,能够很好的使用施工现场的恶劣环境,不容易发生损坏,使用寿命长,可靠性好。
[0023]
3、该装置能够适应多种管径的热力管道,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具备推广使用的的价值。
[0024]
4、该装置结构简单巧妙,能够满足实际的操作需要,且拆卸简单,维修方便,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0025]
图1为滑动支撑装置处于缩回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
图2为滑动支撑装置处于缩回状态下的主视图;
[0027]
图3为滑动支撑装置处于缩回状态下的左视图;
[0028]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9]
图5为图1的爆炸视图;
[0030]
图6为图5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1]
图7为图5中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2]
图8为管道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3]
图9为处于顶起状态下的支撑滑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4]
图10为图9中d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5]
图11为滑动支撑装置处于顶起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6]
图12为丝母安装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7]
图13为工作过程图一;
[0038]
图14为工作过程图二;
[0039]
图15为工作过程图三。
[0040]
图中:1-底座,11-第一方形框架,12-支腿,13-导轨,14-硬限位,141
-ꢀ
横板,142-竖板,143-第一筋板,144-橡胶垫,145-吊环螺钉,
[0041]
2-支撑滑架,21-第二方形框架,211-中间梁,2111-导向孔,22-支撑架, 221-第一转轴,222-支撑梁,223-第二转轴,224-支撑滚轮,225-丝母安装架,2251-腹板,2252-翼板,2253-通孔,2254-凸台,2255-加强肋,2256
-ꢀ
连接轴,226-丝母,23-丝杆,231-驱动手柄,24-滑块,
[0042]
3-管道座,31-平板,32-承托板,33-第二筋板,34-导向柱,
[0043]
4-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为了方便描述,现定义坐标系如图1所示,并以左右方向为横向,前后方向为纵向,上下方向为竖向。
[0045]
如图1、图2、图3和图5所示,一种用于热力管道4施工的滑动支撑装置从下往上依次包括底座1、与所述底座1滑动连接的支撑滑架2和与所述的支撑滑架2滑动连接的管道4座3。所述的支撑滑架2可以相对于所述的底座 1前后滑动,所述的管道4座3可相对于所述的支撑滑架2上下滑动。
[0046]
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的底座1包括由两根横梁和两根纵梁依次收尾相连所形成的第一方形框架11,且所述第一方形框架11的下侧面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的支腿12。所述第一方形框架11的上侧面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导轨13。
[0047]
如图5和图9所示,所述的支撑滑架2包括由两根横梁和两根纵梁依次收尾相连所形成的第二方形框架21。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方形框架21的下侧面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的导轨13相配合的滑块24。所述的第二方形框架21在导轨13、滑块24的滑动配合作用下可相对于所述的底座1前后滑动。
[0048]
如图5和图9所示,所述第二方形框架21的左、右两端位于所述管道4 座3的下方分别设置有支撑架22,且两个所述的支撑架22对称布置。
[0049]
如图5和图9所示,所述的支撑架22包括第一转轴221,且所述第一转轴221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轴承组件与所述的第二方形框架21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转轴221上位于所述第一转轴221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梁 222,且两根所述支撑梁222的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的第一转轴22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梁222之间位于所述支撑梁22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转轴223,且所述第二转轴223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组件与所述的支撑梁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二转轴223上位于所述第二转轴223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支撑
滚轮224,且所述的支撑滚轮224抵靠在所述管道4座3的下侧面上。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支撑滚轮224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的第二转轴223固定连接。两根所述的支撑梁222之间位于所述支撑梁222的中部设置有丝母226安装架225,且所述丝母226安装架225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轴承组件与所述的支撑梁222转动连接,如图10所示,所述的丝母226安装架225上固定设置有丝母226。
[0050]
如图5和图9所示,分别位于第二方形框架21左、右两端的支撑架22 上的丝母226之间设置有与所述的丝母226相配合的丝杆23,且如图1和图 11所示,所述的丝母226在丝杆23的驱动作用下可相向运动或背向运动,从将管道4座3顶起或放下,实现管道4组的升降。即两个所述丝母226的旋向相反,相应的,所述丝杆23左、右两端的螺纹旋向也相反。所述丝杆23 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一用于驱动所述丝杆23转动的驱动手柄231。
[0051]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所述的丝母226安装架225包括一腹板2251,所述腹板225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向一侧延伸的翼板2252,所述的腹板2251和翼板2252共同形成了u型结构。所述腹板2251的几何中心处设置有一用于容纳所述丝母226的通孔2253,所述腹板2251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的通孔2253同轴布置的截面呈圆环状的凸台2254,且所述凸台 2254的内径与所述通孔2253的直径相等。所述的凸台2254和两侧的翼板2252 之间分别设置有加强肋2255。所述翼板2252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连接轴2256,所述的连接轴2256通过轴承组件与所述的支撑梁222转动连接。
[0052]
如图5和图8所示,所述的管道4座3包括一平板31,所述平板31的中部设置有一截面呈v型用于承托管道4的承托板32,且所述承托板32的开口朝上。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弯板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的平板31固定连接。所述承托板32的左侧翼板2252和平板31之间,以及所述承托板32的右侧翼板2252和平板31之间均设置有多个第二筋板33。
[0053]
所述平板31的下侧面上位于两个所述的支撑架22之间设置有至少两根导向柱34,如图5和图9所示,所述第二方形框架21的内部设置有中间梁 211,且所述的中间梁211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导向柱34相配合的导向孔2111,所述的导向柱34的下端穿过所述的导向孔2111延伸至所述第二方形框架21 的下方。
[0054]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平板31的下侧面上设置有四根导向柱34,且呈两行两列的矩阵排列。相应的,所述的第二方形框架21内设置有两根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中间梁211,且每一根所述的中间梁211上分别设置有两个与所述的导向柱34相配合的导向孔2111。
[0055]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支撑滑架2从底座1上滑脱,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的第一方形框架11上位于每根导轨13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用于防止滑块24从所述的导轨13上滑脱的硬限位14。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硬限位14包括一由横板141和竖板142所组成的l型架体,且所述的横板141和竖板142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一筋板143。所述的竖板142通过螺钉与所述第一方形框架11的侧面固定连接,且所述竖板142的上端面位于所述导轨13上侧面的上方。
[0056]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滑块24与硬限位14发生刚性碰撞,如图4所示,所述竖板142的内侧面(以靠近导轨13的一侧为内侧)的上部设置有橡胶垫 144。
[0057]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装置的整体移动,如图6所示,所述的横板141上位于两个所述
的第一筋板143之间设置有吊环螺钉145。
[0058]
进一步地,为了增加管道4与管道4座3之间的摩擦力,所述承托板32 的上侧面上固定设置有橡胶垫144。
[0059]
使用时,如图13所示,首先将待安装的管道4放置在管道4座3上,然后如图14所示,转动驱动手柄231,通过支撑架22将管道4座3顶起,从而将管道4顶起,直至待安装的管道4与已经安装好的管道4高度相等。然后如图15所示,拖动支撑滑架2,使支撑滑架2和位于管道4座3上的管道4 一起向靠近已经安装好的管道4的一侧靠近,直至待安装管道4的端面与已经安装好的管道4的端面贴合在一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