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减速箱与机壳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31130发布日期:2021-01-15 11:30阅读:72来源:国知局
行星减速箱与机壳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速电机,具体涉及一种行星减速箱与机壳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的小型减速电机包括减速箱及电机,箱体及电机机壳均设有沿轴向设置的配合孔以用于配合长螺栓,通过长螺栓进行箱体与机壳的固定,长螺栓的设置会导致减速箱体积和电机体积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使减速箱和电机体积做的更小的行星减速箱与机壳固定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行星减速箱与机壳固定结构,包括箱体及机壳,所述箱体轴向端面与机壳轴向端面间设有定位槽及能伸入定位槽内的定位凸起,所述箱体设有所述定位槽,所述机壳设有所述定位凸起,所述箱体外壁上形成有内外贯穿并与定位槽相通的第一配合孔,所述定位凸起上设有与第一配合孔对应的第二配合孔,所述箱体通过定位件与机壳固定,所述箱体与机壳固定以使定位凸起伸入定位槽内,并使第一配合孔和第二配合孔对准,且定位件端部穿过第一配合孔后固定于第二配合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定位件、第一配合孔及第二配合孔均不是沿减速箱轴向设置的,能设置的更短,装配更为方便;同时不需要因定位件的宽度将箱体及电机机壳做大,能使减速箱和电机体积做的更小。其中,定位件可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固定,比如紧配固定、铆接固定、螺纹固定等。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凸起横截面外缘及定位槽横截面内缘呈圆形设置。上述设置便于箱体与电机机壳间的定位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凸起周向外壁与定位槽周向内壁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结构。上述设置用于加强箱体与电机机壳间的固定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配合孔轴线和第二配合孔轴线与机壳轴线垂直设置。上述设置以使本实用新型的零部件的加工更为方便,并使定位件的装配更为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件呈柱销状结构并紧配在第一配合孔及第二配合孔内。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件呈螺栓状结构,所述箱体外壁内凹以形成有与第一配合孔连通的沉槽,定位件的螺栓头部位于所述沉槽内。沉槽的设置以用于减小箱体的体积。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槽沿轴向向箱体内部延伸,所述定位槽内壁上设有用于配合行星齿轮的内齿圈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能使减速箱和电机体积做的更小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老式减速箱与机壳固定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由图1所示,一种老式减速箱与机壳固定结构,包括箱体1和机壳2,箱体1设有沿轴向贯穿以供长螺钉3通过的第一固定孔,机壳2轴向面上形成有与长螺钉3端部螺纹配合的第二固定孔。

实施例1

由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行星减速箱与机壳固定结构,包括箱体1及机壳2,箱体1轴向端面与机壳2轴向端面间设有定位槽11及能伸入定位槽11内的定位凸起21,箱体1设有定位槽11,机壳2设有定位凸起21,箱体1外壁上形成有内外贯穿并与定位槽11相通的第一配合孔12,定位凸起21上设有与第一配合孔12对应的第二配合孔22,箱体1通过定位件4与机壳2固定,箱体1与机壳2固定以使定位凸起21伸入定位槽11内,并使第一配合孔12和第二配合孔22对准,且定位件4端部穿过第一配合孔12后固定于第二配合孔22内。其中,定位凸起21横截面外缘及定位槽11横截面内缘均呈圆形设置,第一配合孔12轴线和第二配合孔22轴线与机壳2轴线垂直设置。其中,定位槽11沿轴向向箱体1内部延伸,定位槽11内壁上设有用于配合行星齿轮的内齿圈结构10。

其中,本实施例的定位凸起21周向外壁与定位槽11周向内壁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结构,定位件4呈柱销状结构并紧配在第一配合孔12及第二配合孔22内。

实施例2

由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定位件的不同,本实施例的定位件4呈螺栓状结构,箱体1外壁内凹以形成有与第一配合孔12连通的沉槽13,定位件4的螺栓头部41位于沉槽13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能使减速箱和电机体积做的更小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行星减速箱与机壳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及机壳,所述箱体轴向端面与机壳轴向端面间设有定位槽及能伸入定位槽内的定位凸起,所述箱体设有所述定位槽,所述机壳设有所述定位凸起,所述箱体外壁上形成有内外贯穿并与定位槽相通的第一配合孔,所述定位凸起上设有与第一配合孔对应的第二配合孔,所述箱体通过定位件与机壳固定,所述箱体与机壳固定以使定位凸起伸入定位槽内,并使第一配合孔和第二配合孔对准,且定位件端部穿过第一配合孔后固定于第二配合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减速箱与机壳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起横截面外缘及定位槽横截面内缘呈圆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减速箱与机壳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起周向外壁与定位槽周向内壁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减速箱与机壳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孔轴线和第二配合孔轴线与机壳轴线垂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减速箱与机壳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呈柱销状结构并紧配在第一配合孔及第二配合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减速箱与机壳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呈螺栓状结构,所述箱体外壁内凹以形成有与第一配合孔连通的沉槽,定位件的螺栓头部位于所述沉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减速箱与机壳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沿轴向向箱体内部延伸,所述定位槽内壁上设有用于配合行星齿轮的内齿圈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使减速箱和电机体积做的更小的行星减速箱与机壳固定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行星减速箱与机壳固定结构,包括箱体及机壳,所述箱体轴向端面与机壳轴向端面间设有定位槽及能伸入定位槽内的定位凸起,所述箱体设有所述定位槽,所述机壳设有所述定位凸起,所述箱体外壁上形成有内外贯穿并与定位槽相通的第一配合孔,所述定位凸起上设有与第一配合孔对应的第二配合孔,所述箱体通过定位件与机壳固定,所述箱体与机壳固定以使定位凸起伸入定位槽内,并使第一配合孔和第二配合孔对准,且定位件端部穿过第一配合孔后固定于第二配合孔内。

技术研发人员:郑会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联宜电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09
技术公布日:2021.0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