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减震器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339467发布日期:2022-08-31 09:43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适应减震器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减震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减震器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减震器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广泛用于汽车,为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但是目前的减震器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减震器分隔活塞上的通油孔大小是固定的,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减震器的阻尼也是固定的,但是在高速行驶过程中如果突然遇到减速带,由于阻尼的的关系,减震器的活塞杆的收缩速度相较于当前车速过慢,进而导致减震器无法及时提供减震效果,因此需要一种汽车在高速行驶中碰到减速带时能够迅速减小减震器工作活塞的阻尼吸收冲击振动,当汽车驶过减速带时能够迅速增大工作活塞的阻尼进而把先前的振动衰减释放。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自适应减震器,能够在汽车在高速行驶中碰到减速带时,迅速减小减震器工作活塞的阻尼,以便快速吸收冲击振动,避免颠簸传递到车身上,避免翻车,当汽车驶过减速带时,迅速迅速增大工作活塞的阻尼,进而把先前的振动平稳衰减释放,稳定车身,装置整体结构简单,耐用性强。
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自适应减震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工作活塞,所述第一工作活塞底部固定安装有穿过筒体底部内壁并与其滑动密封连接的减震杆,所述第一活塞上阵列设有第一通流孔。该结构能够进行最基础的减震工作。
5.为了进一步完善,所述减震杆外侧滑动连接有与筒体内壁滑动连接的调节盘,所述调节盘内部设有第一磁体,所述调节盘上阵列设有第一通流孔,所述减震杆外侧固定安装有抵住调节盘顶部的吸盘,所述吸盘内部设有能被第一磁体吸附的第二磁体。该结构是在汽车平稳运行途中采用的减震结构,主要通过第一通流孔来固定阻尼的大小,当汽车快速行驶过程中遇到小幅度的减速带时会切换到第一工作活塞减小阻尼吸收冲击力进行减震。
6.进一步完善,所述减震杆外侧设有键槽,所述减震杆外侧通过键槽滑动键连接有第二工作活塞,所述第二工作活塞底部固定安装有抵住调节盘顶部的吸杆,所述吸杆内部设有能被第一磁体吸附的第三磁体。该结构能够暂时固定第二工作活塞。
7.进一步完善,所述第二工作活塞上阵列固定安装有能伸入第一通流孔并将其堵住密封的塞柱,所述塞柱上设有用于衰减振动的涓流通道,所述第一工作活塞上经过第一通孔的流量大于经过调节盘上第一通流孔的流量。该结构的作用是在车速较快且遇到较大减速带时时能够在减震杆上升的过程中减小阻尼,使其快速吸收冲击力,然后当驶过减速带
时,通过涓流通道来缓慢衰减释放吸收的冲击力,使得汽车行驶平稳。
8.进一步完善,所述第一工作活塞与第二工作活塞之间固定安装有环绕减震杆的弹簧。该结构能够便于第二工作活塞上的塞柱进入第一通流孔。
9.进一步完善,所述筒体内壁滑动连接有位于第一工作活塞上方的分隔活塞。
10.进一步完善,所述筒体顶部固定安装有用于调节分隔活塞在筒体内部位置的进气嘴。
11.一种自适应减震器的使用方法,其步骤如下:一、普通减震:在汽车普通速度行驶的过程中,当车轮遇到减速带时,冲击力不大,此时带动减震杆上升是速度较为缓慢,减震杆上升时通过第二磁体吸附住调节盘带动其一起上升,此时筒体内部的液压油通过第一通流孔和第一通流孔进行流动,由于调节盘也是跟随第一工作活塞一并移动槽,其筒体内部阻尼受制于第一通流孔处的流量大小,此时减震杆在升降时的阻尼相等,这种方式与普通车辆减震器的减震方式无异;二、一段减震:在汽车快速行驶的过程中,当遇到小幅度的减速带时,冲击力稍大,此时带动减震杆上升是速度稍快,在惯性的作用下减震杆仅带动吸盘脱离调节盘,这是通过第一工作活塞升降进行减震,由于冲击力只是稍大,这时仅通过增大筒体内流量的方式来降低阻尼防止冲击力传递到车辆上,然后由在吸收冲击力后将其直接释放的方式进行减震,也不会对车辆行驶的稳定性造成影响;三、二段减震:在汽车快速行驶的过程中,当遇到大幅度的减速带时,冲击力非常大,此时此时带动减震杆上升是速度较快,在惯性的作用下减震杆不仅带动吸盘脱离调节盘,并且随着减震杆的继续上升,减震杆也通过键槽带动第二工作活塞上升,使得吸杆与调节盘脱离,在减震杆上升的过程中塞柱不会伸入第一通流孔将其堵住,但是在减震杆下降时,收到筒体内部液压油的流向以及弹簧的作用,塞柱伸入第一通流孔将其堵住,使得液体只能通过涓流通道流动,进而将吸收的较大的冲击力进行衰减释放,防止对车辆的正常行驶造成影响。
12.本发明有益的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够在汽车在高速行驶中碰到减速带时,迅速减小减震器工作活塞的阻尼,以便快速吸收冲击振动,避免颠簸传递到车身上,避免翻车,当汽车驶过减速带时,迅速迅速增大工作活塞的阻尼,进而把先前的振动平稳衰减释放,稳定车身,装置整体结构简单,耐用性强。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a;图3为本发明中第一工作活塞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中第二工作活塞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中调节盘的结构示意图。
14.附图标记说明:筒体1、键槽2、第一工作活塞3、第一通流孔4、弹簧5、第二工作活塞6、吸杆7、第三磁体8、第一磁体9、吸盘10、减震杆11、第二磁体12、调节盘13、第一通流孔14、塞柱15、涓流通道16、分隔活塞17、进气嘴18。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参照附图1~5:本实施例中这种自适应减震器,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工作活塞3,所述第一工作活塞3底部固定安装有穿过筒体1底部内壁并与其滑动密封连接的减震杆11,所述第一活塞3上阵列设有第一通流孔4。所述减震杆11外侧滑动连接有与筒体1内壁滑动连接的调节盘13,所述调节盘13内部设有第一磁体9,所述调节盘13上阵列设有第一通流孔14,所述减震杆11外侧固定安装有抵住调节盘13顶部的吸盘10,所述吸盘10内部设有能被第一磁体9吸附的第二磁体12。所述减震杆11外侧设有键槽2,所述减震杆11外侧通过键槽2滑动键连接有第二工作活塞6,所述第二工作活塞6底部固定安装有抵住调节盘13顶部的吸杆7,所述吸杆7内部设有能被第一磁体9吸附的第三磁体8。所述第二工作活塞6上阵列固定安装有能伸入第一通流孔4并将其堵住密封的塞柱15,所述塞柱15上设有用于衰减振动的涓流通道16,所述第一工作活塞4上经过第一通孔4的流量大于经过调节盘13上第一通流孔14的流量。所述第一工作活塞3与第二工作活塞6之间固定安装有环绕减震杆11的弹簧5。所述筒体1内壁滑动连接有位于第一工作活塞3上方的分隔活塞17。所述筒体1顶部固定安装有用于调节分隔活塞17在筒体1内部位置的进气嘴18。
16.参照附图1~5:一种自适应减震器的使用方法,其步骤如下:一、普通减震:在汽车普通速度行驶的过程中,当车轮遇到减速带时,冲击力不大,此时带动减震杆11上升是速度较为缓慢,减震杆11上升时通过第二磁体12吸附住调节盘13带动其一起上升,此时筒体1内部的液压油通过第一通流孔4和第一通流孔14进行流动,由于调节盘13也是跟随第一工作活塞3一并移动槽,其筒体1内部阻尼受制于第一通流孔14处的流量大小,此时减震杆11在升降时的阻尼相等,这种方式与普通车辆减震器的减震方式无异;二、一段减震:在汽车快速行驶的过程中,当遇到小幅度的减速带时,冲击力稍大,此时带动减震杆11上升是速度稍快,在惯性的作用下减震杆11仅带动吸盘10脱离调节盘13,这是通过第一工作活塞3升降进行减震,由于冲击力只是稍大,这时仅通过增大筒体1内流量的方式来降低阻尼防止冲击力传递到车辆上,然后由在吸收冲击力后将其直接释放的方式进行减震,也不会对车辆行驶的稳定性造成影响;三、二段减震:在汽车快速行驶的过程中,当遇到大幅度的减速带时,冲击力非常大,此时此时带动减震杆11上升是速度较快,在惯性的作用下减震杆11不仅带动吸盘10脱离调节盘13,并且随着减震杆11的继续上升,减震杆11也通过键槽2带动第二工作活塞6上升,使得吸杆7与调节盘13脱离,在减震杆11上升的过程中塞柱15不会伸入第一通流孔4将其堵住,但是在减震杆11下降时,收到筒体1内部液压油的流向以及弹簧5的作用,塞柱15伸入第一通流孔4将其堵住,使得液体只能通过涓流通道16流动,进而将吸收的较大的冲击力进行衰减释放,防止对车辆的正常行驶造成影响。
17.虽然本发明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