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钢污水管道带水快速修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37111发布日期:2023-03-22 08:42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钢污水管道带水快速修补工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管道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钢污水管道带水快速修补工艺。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化工、化纤、制药以及造纸行业之中,均会涉及到污水的排放,对污水进行引流和分流处理。
3.但是现有技术中,在管道长时间使用时会发生泄漏的情况,需要停产检修,导致会影响产品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钢污水管道带水快速修补工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在管道长时间使用时会发生泄漏的情况,需要停产检修,导致会影响产品的生产效率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种玻璃钢污水管道带水快速修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6.选取内径与污水管道外径适配的玻璃钢u形槽;
7.将破损泄漏的所述污水管的外表壁进行打磨;
8.将所述玻璃钢u形槽贴合于所述污水管的外表壁,并且将破损处完全覆盖;
9.采用乙烯基树脂和玻璃纤维短切毡对所述玻璃钢u形槽的周侧进行糊接;
10.待原料干燥后,对所述玻璃钢u形槽与所述污水管之间灌入速干材料;
11.灌入速干材料后使用玻璃钢材料将上端灌料开口封堵并糊接;
12.将泄水口使用盲板密封;
13.最终检查所述泄水口与所述玻璃钢u形槽是否泄漏。
14.其中,在对所述污水管的外表壁进行打磨时,使用气动或电动的手持砂轮机进行打磨,并且所述手持砂轮机转速为1500~1800r/min,所述手持砂轮机的砂轮片采用60~120目。
15.其中,在将所述玻璃钢u形槽贴合于所述污水管的外表壁时,使用吸附按压装置将其所述玻璃钢u形槽贴合于所述污水管的外表壁。
16.其中,所述吸附按压装置由驱动单元和作业单元组成,由所述驱动单元对所述作业单元进行驱动移动,使得所述吸附按压装置可以快速移动至所需要的场地之中,使得所述作业单元进行相应的作业操作。
17.其中,所述作业单元由纵向伸缩组件、横向伸缩组件和负压吸附组件,所述纵向伸缩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纵向伸缩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驱动单元的上方,所述横向伸缩组件设置于两个所述纵向伸缩组件的上方,并且两个所述纵向伸缩组件可以对所述横向伸缩组件进行角度调节,使得所述横向伸缩组件达到所需要的角度,将所述玻璃钢u形槽
通过负压吸附于所述负压吸附组件的一端,由所述横向伸缩组件驱动所述负压吸附组件进行延伸,直至所述玻璃钢u形槽盖合所述污水管的破损口。
18.其中,在对所述玻璃钢u形槽进行糊接时,将对应的所述污水管外表壁和对应的所述玻璃钢u形槽的侧面均匀涂抹所述乙烯基树脂,进而裁剪合适尺寸的所述玻璃纤维短切毡帖附于所述污水管的外表壁和所述玻璃钢u形槽的侧面,重复上述步骤将多层所述玻璃纤维短切毡通过所述乙烯基树脂进行叠加,并且每层所述玻璃纤维短切毡进行糊接时均通过压辊进行压实,减少空隙,使得糊接效果更加牢固。
19.其中,将所述速干材料填充至所述玻璃钢u形槽之中后,快速使用所述玻璃钢材料将灌料开口进行封堵,并且保证不会发生泄漏和溢出,最终通过糊接将所述玻璃钢材料进行固定。
20.本发明的一种玻璃钢污水管道带水快速修补工艺,通过所述选取适应的所述玻璃钢u形槽,并对所述污水管的泄漏点外表壁进行打磨,将多余的污渍清理干净,将所述玻璃钢u形槽的内径贴合于所述污水管外表壁,并且打开法兰式泄水点,使得溢出的污水由所述法兰式泄水点排出,不影响对所述玻璃钢u形槽的固定,待对所述玻璃钢u形槽通过糊接进行固定后,将速干材料灌入至所述玻璃钢u形槽的内部,在灌满速干材料后,使用所述玻璃钢材料快速对灌入口进行封堵,同时使用所述盲板对泄水口进行密封,待速干材料凝结后,打开所述盲板检测所述玻璃钢u形槽是否有渗水情况,上述所述的玻璃钢污水管道带水快速修补工艺,可以在管道破裂时,在无需停产的情况下对管道进行修补,并且达到修补速度快和修补牢靠的效果。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玻璃钢污水管道带水快速修补工艺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钢污水管道带水快速修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24.s1:选取内径与污水管道外径适配的玻璃钢u形槽;
25.s2:将破损泄漏的所述污水管的外表壁进行打磨;
26.s3:将所述玻璃钢u形槽贴合于所述污水管的外表壁,并且将破损处完全覆盖;
27.s4:采用乙烯基树脂和玻璃纤维短切毡对所述玻璃钢u形槽的周侧进行糊接;
28.s5:待原料干燥后,对所述玻璃钢u形槽与所述污水管之间灌入速干材料;
29.s6:灌入速干材料后使用玻璃钢材料将上端灌料开口封堵并糊接;
30.s7:将泄水口使用盲板密封;
31.s8:最终检查所述泄水口与所述玻璃钢u形槽是否泄漏。
32.通过所述选取适应的所述玻璃钢u形槽,并对所述污水管的泄漏点外表壁进行打磨,将多余的污渍清理干净,将所述玻璃钢u形槽的内径贴合于所述污水管外表壁,并且打
开法兰式泄水点,使得溢出的污水由所述法兰式泄水点排出,不影响对所述玻璃钢u形槽的固定,待对所述玻璃钢u形槽通过糊接进行固定后,将速干材料灌入至所述玻璃钢u形槽的内部,在灌满速干材料后,使用所述玻璃钢材料快速对灌入口进行封堵,同时使用所述盲板对泄水口进行密封,待速干材料凝结后,打开所述盲板检测所述玻璃钢u形槽是否有渗水情况,以此完成对破损管道的修复。
33.在对所述污水管的外表壁进行打磨时,使用气动或电动的手持砂轮机进行打磨,并且所述手持砂轮机转速为1500~1800r/min,所述手持砂轮机的砂轮片采用60~120目。
34.通过所述手持砂轮机可以快速对所述污水管的外表壁进行打磨,以此使得所述污水管的外表壁与所述玻璃钢u形槽达到吻合适配的状态,并且可以将所述污水管的泄漏点周侧的污渍打磨干净,便于所述玻璃钢u形槽的贴合。
35.在将所述玻璃钢u形槽贴合于所述污水管的外表壁时,使用吸附按压装置将其所述玻璃钢u形槽贴合于所述污水管的外表壁。
36.通过所述吸附按压装置可以快速稳定的将所述玻璃钢u形槽贴合于所述污水管的外表壁,并将破损处盖合。
37.所述吸附按压装置由驱动单元和作业单元组成,由所述驱动单元对所述作业单元进行驱动移动,使得所述吸附按压装置可以快速移动至所需要的场地之中,使得所述作业单元进行相应的作业操作。
38.所述驱动单元对所述作业单元进行驱动,便于对所述作业单元进行移动,使得在移动时更加方便快捷,同时可以对所述作业单元进行稳定。
39.所述作业单元由纵向伸缩组件、横向伸缩组件和负压吸附组件,所述纵向伸缩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纵向伸缩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驱动单元的上方,所述横向伸缩组件设置于两个所述纵向伸缩组件的上方,并且两个所述纵向伸缩组件可以对所述横向伸缩组件进行角度调节,使得所述横向伸缩组件达到所需要的角度,将所述玻璃钢u形槽通过负压吸附于所述负压吸附组件的一端,由所述横向伸缩组件驱动所述负压吸附组件进行延伸,直至所述玻璃钢u形槽盖合所述污水管的破损口。
40.通过两个所述纵向伸缩组件对所述横向伸缩组件的角度进行调节,当达到适应的角度后,由所述横向伸缩组件对所述负压吸附组件进行驱动延伸,直至所述负压吸附组将所述玻璃钢u形槽贴合于所述污水管的外表壁,并将破损处盖合,使得一人一机即可对管道进行快速修复。
41.在对所述玻璃钢u形槽进行糊接时,将对应的所述污水管外表壁和对应的所述玻璃钢u形槽的侧面均匀涂抹所述乙烯基树脂,进而裁剪合适尺寸的所述玻璃纤维短切毡帖附于所述污水管的外表壁和所述玻璃钢u形槽的侧面,重复上述步骤将多层所述玻璃纤维短切毡通过所述乙烯基树脂进行叠加,并且每层所述玻璃纤维短切毡进行糊接时均通过压辊进行压实,减少空隙,使得糊接效果更加牢固。
42.采用所述乙烯基树脂具有高度耐腐蚀能力,并且固化效果快,耐碱耐水解能力强,所述玻璃纤维短切毡可以减少所述乙烯基树脂的消耗,并且增强其糊接的强度和表面韧性,同时还可以增强其优良的化学抗腐蚀性。
43.将所述速干材料填充至所述玻璃钢u形槽之中后,快速使用所述玻璃钢材料将灌料开口进行封堵,并且保证不会发生泄漏和溢出,最终通过糊接将所述玻璃钢材料进行固
定。
44.将所述速干材料完全封闭于所述玻璃钢u形槽的内部,使得所述速干材料在所述玻璃钢u形槽内部快速凝固,将破损处进行封堵,达到修复管道的目的。
45.检测无泄漏后,使用玻璃胶在所述玻璃钢u形槽的外表壁上均匀涂覆一圈,并待其所述玻璃胶干燥。
46.通过在所述玻璃钢u形槽的外表壁上涂覆玻璃胶可以起到密封左右,延长保护周期,使得防护效果更佳。
47.在确认所述玻璃钢u形槽无泄漏后,将使用钢箍将所述玻璃钢u形槽进行箍束,所述钢箍为两个相同的半箍,将两个所述半箍套设在预设位置后,通过螺栓与螺母将其进行固定,以此通过两个所述半箍将其所述玻璃钢u形槽进行固定。
48.通过两个所述半箍对所述玻璃钢u形槽进行固定,可以防止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之中,由于材质的氧化,所述玻璃钢u形槽和所述速干材料承受不了所述污水管内的压强,导致脱落后所述污水管破裂更大的开口。
49.在其中一个所述半箍的内部增添一个防滑层,一个所述半箍增加防滑层并与所述污水管的外表壁接触,另一个所述半箍对所述玻璃钢u形槽进行箍设,以此使得所述玻璃钢u形槽与所述防滑层相对设置。
50.通过以上所述防滑层可以对所述钢箍起到防滑左右,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所述钢箍因夹持位置滑动而脱离夹持位置,最终影响对所述玻璃钢u形槽的固定。
51.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