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润滑的减震式轴承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06107发布日期:2023-03-18 00:5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自润滑的减震式轴承座,包括安装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轴承固定壳(6),所述轴承固定壳(6)的内壁设置有轴承(5),所述安装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的内壁设置有第一伸缩杆(3),所述轴承固定壳(6)的下表面设置有受力板,左右两个所述第一伸缩杆(3)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受力板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3)的表面套设有减震弹簧(4),所述减震弹簧(4)的一端与凹槽(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弹簧(4)的另一端与受力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固定壳(6)的左侧开设有收集槽(7),所述收集槽(7)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集油盒(8),所述轴承固定壳(6)的内壁设置有润滑控油机构(9);所述润滑控油机构(9)包括设置于轴承固定壳(6)内壁的下排油管(921),所述下排油管(921)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密封圈板(926),所述密封圈板(926)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上排油管(924),所述上排油管(924)的内壁设置有挡板(925),所述挡板(925)的上表面设置有下油孔(923),所述密封圈板(926)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设置有第二o形密封圈(9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润滑的减震式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固定壳(6)的表面设置有u形支撑板(928),所述u形支撑板(928)的上表面与上排油管(924)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圈板(926)的内壁设置有调节板(92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自润滑的减震式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927)的上表面开设有不同孔径大小的流动孔,所述密封圈板(926)的表面设置有多个连接块(92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自润滑的减震式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支撑板(928)的内顶壁设置有第二伸缩杆(930),所述第二伸缩杆(930)的底端设置有u形卡头(903),所述u形卡头(903)与连接块(929)相适配,所述第二伸缩杆(930)的表面套设有复位弹簧(915),所述复位弹簧(915)的顶端与u形支撑板(928)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915)的底端与u形卡头(90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自润滑的减震式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排油管(924)的上表面设置有储油箱(901),所述储油箱(901)的内壁设置有第一o形密封圈(908),所述储油箱(901)的上表面设置有下油管(906),所述下油管(906)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密封螺帽(905),所述储油箱(901)的右侧开设有旋转孔,所述旋转孔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带动轴(907)。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自润滑的减震式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动轴(907)的表面设置有驱动轴(910),多个所述驱动轴(910)的一端设置有圈形贴合板(909),所述圈形贴合板(909)与储油箱(901)的内壁贴合,所述圈形贴合板(909)的表面开设有排油孔(913),所述储油箱(901)的右侧设置有安装板(914)。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自润滑的减震式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914)的上表面设置有微型电机(912),所述微型电机(912)的输出端设置有驱动轴(910),所述驱动轴(910)的一端与带动轴(907)的一端固定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自润滑的减震式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910)的表面设置有主动轮(911),所述轴承固定壳(6)的右侧开设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旋转轴(917),所述旋转轴(917)的表面设置有从动轮(916)。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自润滑的减震式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
(916)与主动轮(911)的表面设置有同一个皮带(904),所述旋转轴(917)的另一端设置有风冷扇叶(918),所述风冷扇叶(918)设置于轴承固定壳(6)的内部,所述轴承固定壳(6)的左侧开设有散热孔(919)。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润滑的减震式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5)的内壁开设有进油孔,所述轴承(5)的内壁分别开设有横形槽(920)、圈形槽(902),所述轴承(5)的内壁设置有导油槽(931),所述导油槽(931)与集油盒(8)的位置相对应。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自润滑的减震式轴承座,涉及到轴承座装置领域,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上表面设置有轴承固定壳,所述轴承固定壳的内壁设置有轴承,所述安装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设置有第一伸缩杆,所述轴承固定壳的下表面设置有受力板。本发明通过设置收集槽,给予集油盒放置的空间,通过设置集油盒,收集滴漏下来的润滑油,通过设置润滑控油机构,进行循环上油,使得轴承内壁与外界转动的接触面润滑,同时对轴承固定壳内转轴传递的热量进行散热降温,借由上述结构,循环上油,使得轴承内壁与外界转动的接触面润滑,同时对轴承固定壳内转轴传递的热量进行散热降温。降温。降温。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秀 蔡士跃 陈景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龙达传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5
技术公布日:2023/3/1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