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消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24659发布日期:2022-09-14 13:46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道消声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噪声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道消声装置。


背景技术:

2.当前城市建设中,随着工艺的飞速发展,机械设备也日新月异的出现,但也出现了与之相对应的问题,巨大的机械设备噪声影响了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消声装置的应用十分广泛,降噪效果显著,但多数消声装置的消声频率固定,不能随噪声频率的改变而改变,具有局限性。例如中国专利cn203420762u公开了一种微穿孔消声器,包括内微穿孔板和外微穿孔板,所述内微穿孔板和外微穿孔板呈圆筒状,所述内微穿孔板和外微穿孔板为同心设置,在所述内微穿孔板和外微穿孔板之间形成共振腔室,所述内微穿孔板后部留有长度为5-20cm的空气层,其具有良好的消声性能,但其结构单一,应对复杂工况时,其消声性能不能完好的发挥出来,在消声频段外几乎没有任何作用,具有一定的缺陷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消声装置结构单一、消声频率固定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用于复杂噪声频段的管道消声装置。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5.一种管道消声装置,包括扩张腔、第一穿孔板、第二穿孔板、第一转轴、第二转轴、旋转杆,所述扩张腔的两端分别与上游管路和下游管路相连通,所述第一穿孔板位于所述扩张腔内且正对于所述上游管路的端口设置,所述第二穿孔板位于所述扩张腔内且正对于所述下游管路的端口设置,所述第一转轴连接于所述第一穿孔板的上端,所述第二转轴连接于所述第二穿孔板的上端,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套设于所述旋转杆的外周面,所述第一穿孔板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旋转杆,所述第二穿孔板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旋转杆,所述扩张腔内设置有两组移动组件,两组所述移动组件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穿孔板和第二穿孔板的下端、另一端均穿过所述扩张腔且分别连接于所述上游管路和下游管路。
6.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连接杆、套环,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穿孔板和第二穿孔板的下端、另一端均穿过所述扩张腔且分别与两个套环的下端相连接,两个所述套环分别套设于所述上游管路和下游管路且可滑动连接于所述上游管路和下游管路。
7.两个所述套环的上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栓,两个螺栓的下端面分别抵接于所述上游管路和下游管路。
8.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扩张腔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密封圈。
9.所述第一穿孔板和所述第二穿孔板大小相同,孔隙率相同。
10.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贴合于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的长度之和与所述第一穿孔板的长度相等。
11.所述扩张腔的截面为圆形。
12.所述第一穿孔板和所述第二穿孔板的顶点均与所述扩张腔的内壁相贴合。
13.所述扩张腔的截面为方形。
14.所述第一穿孔板和所述第二穿孔板的外周面均与所述扩张腔的内壁相贴合。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6.1、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消声装置中,通过设置第一转轴、第二转轴,扩张腔内的第一穿孔板和第二穿孔板可分别通过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绕旋转杆转动,转动时,其穿孔的工作面积进而发生变化,通过移动组件调整第一穿孔板和第二穿孔板的转动角度,进而调节吸声特性,使该消声装置能够适应于不同频率噪声的消声环境。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适用于不同频率噪声的消声。
17.2、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消声装置中,通过设置在上游管路和下游管路设置套环,向外拉动套环时,连接杆分别带动第一穿孔板顺时针转动、第二穿孔板逆时针转动,第一穿孔板和第二穿孔板工作面积变小,向内推进套环时,连接杆分别带动第一穿孔板逆时针转动、第二穿孔板顺时针转动,第一穿孔板和第二穿孔板工作面积变大,通过拧紧螺栓固定套环,使装置工作过程更加稳定。因此,本实用新型操作简易、结构稳定。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工作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第一穿孔板、第二穿孔板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实施例一中扩张腔的剖视示意图。
23.图6是实施例二中扩张腔的剖视示意图。
24.图中:上游管路1、下游管路2、扩张腔3、第一穿孔板4、第二穿孔板5、第一转轴6、第二转轴7、旋转杆8、连接杆9、套环10、螺栓11。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6.参见图1至图6,一种管道消声装置,包括扩张腔3、第一穿孔板4、第二穿孔板5、第一转轴6、第二转轴7、旋转杆8,所述扩张腔3的两端分别与上游管路1和下游管路2相连通,所述第一穿孔板4位于所述扩张腔3内且正对于所述上游管路1的端口设置,所述第二穿孔板5位于所述扩张腔3内且正对于所述下游管路2的端口设置,所述第一转轴6连接于所述第一穿孔板4的上端,所述第二转轴7连接于所述第二穿孔板5的上端,所述第一转轴6和第二转轴7均套设于所述旋转杆8的外周面,所述第一穿孔板4通过第一转轴6转动连接于所述旋转杆8,所述第二穿孔板5通过第二转轴7转动连接于所述旋转杆8,所述扩张腔3内设置有两组移动组件,两组所述移动组件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穿孔板4和第二穿孔板5的下端、另一端均穿过所述扩张腔3且分别连接于所述上游管路1和下游管路2。
27.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连接杆9、套环10,两个所述连接杆9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穿孔板4和第二穿孔板5的下端、另一端均穿过所述扩张腔3且分别与两个套环10的下端
相连接,两个所述套环10分别套设于所述上游管路1和下游管路2且可滑动连接于所述上游管路1和下游管路2。
28.两个所述套环10的上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栓11,两个螺栓11的下端面分别抵接于所述上游管路1和下游管路2。
29.所述连接杆9与所述扩张腔3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密封圈。
30.所述第一穿孔板4和所述第二穿孔板5大小相同,孔隙率相同。
31.所述第一转轴6的一端贴合于所述第二转轴7的一端,所述第一转轴6与第二转轴7的长度之和与所述第一穿孔板4的长度相等。
32.所述扩张腔3的截面为圆形。
33.所述第一穿孔板4和所述第二穿孔板5的顶点均与所述扩张腔3的内壁相贴合。
34.所述扩张腔3的截面为方形。
35.所述第一穿孔板4和所述第二穿孔板5的外周面均与所述扩张腔3的内壁相贴合。
36.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说明如下:
37.工作时,当需要调大第一穿孔板4和第二穿孔板5的孔洞的工作面积时,首先拧松套环10上的螺栓11,再将套环10在上游管路1和下游管路2上向外滑动,与套环10连接的连接杆9带动第一穿孔板4和第二穿孔板5转动,第一穿孔板4和第二穿孔板5分别沿旋转杆6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然后拧紧螺栓11,将套环10进行固定,当需要调小工作面积时,拧松螺栓11,然后反向移动套环10,再拧紧螺栓11,。通过来回移动套环10,使第一穿孔板4和第二穿孔板5转动一定的角度,进而吸收不同频率的噪声。
38.实施例1:
39.参见图1至图5,一种管道消声装置,包括扩张腔3、第一穿孔板4、第二穿孔板5、第一转轴6、第二转轴7、旋转杆8,所述扩张腔3的两端分别与上游管路1和下游管路2相连通,所述第一穿孔板4位于所述扩张腔3内且正对于所述上游管路1的端口设置,所述第二穿孔板5位于所述扩张腔3内且正对于所述下游管路2的端口设置,所述第一转轴6连接于所述第一穿孔板4的上端,所述第二转轴7连接于所述第二穿孔板5的上端,所述第一转轴6和第二转轴7均套设于所述旋转杆8的外周面,所述第一穿孔板4通过第一转轴6转动连接于所述旋转杆8,所述第二穿孔板5通过第二转轴7转动连接于所述旋转杆8,所述扩张腔3内设置有两组移动组件,两组所述移动组件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穿孔板4和第二穿孔板5的下端、另一端均穿过所述扩张腔3且分别连接于所述上游管路1和下游管路2。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连接杆9、套环10,两个所述连接杆9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穿孔板4和第二穿孔板5的下端、另一端均穿过所述扩张腔3且分别与两个套环10的下端相连接,两个所述套环10分别套设于所述上游管路1和下游管路2且可滑动连接于所述上游管路1和下游管路2。两个所述套环10的上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栓11,两个螺栓11的下端面分别抵接于所述上游管路1和下游管路2。所述连接杆9与所述扩张腔3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密封圈。所述第一穿孔板4和所述第二穿孔板5大小相同,孔隙率相同。所述第一转轴6的一端贴合于所述第二转轴7的一端,所述第一转轴6与第二转轴7的长度之和与所述第一穿孔板4的长度相等。所述扩张腔3的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一穿孔板4和所述第二穿孔板5的顶点均与所述扩张腔3的内壁相贴合。
40.实施例2:
41.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42.参见图6,所述扩张腔3的截面为方形。所述第一穿孔板4和所述第二穿孔板5的外周面均与所述扩张腔3的内壁相贴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