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塔用结构静动耦合智能测报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05625发布日期:2023-03-24 23:11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铁塔用结构静动耦合智能测报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测报仪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铁塔用结构静动耦合智能测报仪。


背景技术:

2.测报仪适用范围较广,一些大型智能机器都适用,比如铁塔测报仪等,目前铁塔测报仪主要包括了铁塔和电导线,其次还包括了测量仪,具体使用过程是将测量仪与铁塔上的电路进行连接,然后通过测报仪的显示进行登记,操作程序简单。
3.然而现有的铁塔测报仪结构设计简单,其适配范围小,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在恶劣环境下对铁塔进行测报,工作人员需要随时随刻的关注测报仪,其次工作人员想在恶劣或者其他天气条件下测报,需要随时关注天气。
4.因此亟须一种铁塔用结构静动耦合智能测报仪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铁塔用结构静动耦合智能测报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铁塔用结构静动耦合智能测报仪,包括铁塔,铁塔的正背面等序排列固定连接有主固定板,所述铁塔的正背面等序排列固定连接有主支撑架,所述主支撑架呈人字形,且主支撑架的顶端与主固定板的中部进行固定连接,所述铁塔的两侧等序排列固定连接有副固定板,所述铁塔的两侧等序排列固定连接有副固定架,所述副固定架呈人字形,且副固定架的顶端与副固定板的中部进行固定连接,所述铁塔的顶端等序排列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线支架、第二电线支架以及第三电线支架。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线支架两端的两侧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主连接块和第一副连接块,所述第一主连接块和第一副连接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缆,所述第二电线支架两端的两侧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主连接块和第二副连接块,所述第二主连接块和第二副连接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缆,所述第三电线支架的两端的两侧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主连接块和第三副连接块,所述第二主连接块和第三副连接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电缆。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线支架一端内侧连接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检测器,所述第一检测器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套和第一副套,且第一主套和第一副套与第一电线支架一端的内侧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线支架一端内侧连接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检测器,所述第二检测器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主套和第二副套,且第二主套和第二副套与第一电线支架一端的内侧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电线支架一端内侧连接有第三固定杆,所述第三固定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检测器,所述第三检测器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三主套和第三副套,且第三主套和第三副套与第三电线支架一端的内侧进行固定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检测器内部的靠近第一主套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第一主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软性弹簧,所述第一检测器内部靠近第一副套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触碰块。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检测器内部的靠近第二副套的一侧安装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第二副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软性弹簧,所述第二检测器内部靠近第二主套的一侧安装有第二触碰块。
11.进一步的,所述所述第三检测器内部的靠近第三主套的一侧安装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远离第三主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软性弹簧,所述第三检测器内部靠近第三副套的一侧安装有第三触碰块。
1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第一检测器、第二检测器以及第三检测器,有利于铁塔,便于在使用时,可以直接通过第一检测器、第二检测器以及第三检测器的状态随时对铁塔的检测,避免了工作人员想在恶劣或者其他天气条件下测报。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第三软性弹簧、第二软性弹簧以及第一软性弹簧,有利于在大风天气或者恶劣天气的检测,便于在使用时风力对铁塔产生的晃动使第三软性弹簧、第二软性弹簧以及第一软性弹簧来回拉伸,触碰到触碰块后使得警报灯闪烁,提醒工作人员进行测报。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铁塔结构爆炸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线支架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器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器剖面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为:1、铁塔;101、主固定板;102、主支撑架;103、副固定板;104、副固定架;2、第一电线支架;201、第一电缆;202、第一主连接块;203、第一副连接块;3、第二电线支架;301、第二电缆;302、第二主连接块;303、第二副连接块;4、第三电线支架;401、第三电缆;402、第三主连接块;403、第三副连接块;5、第一检测器;501、第一固定杆;502、第一主套;503、第一副套;504、第一连接杆;505、第一软性弹簧;506、第一触碰块;6、第二检测器;601、第二固定杆;602、第二主套;603、第二副套;604、第二连接杆;605、第二软性弹簧;606、第二触碰块;7、第三检测器;701、第三固定杆;702、第三主套;703、第三副套;704、第三连接杆;705、第三软性弹簧;706、第三触碰块。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的形态只不过是例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测报仪并不限定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参照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铁塔用结构静动耦合智能测报仪,包括铁塔1,
铁塔1的正背面等序排列固定连接有主固定板101,铁塔1的正背面等序排列固定连接有主支撑架102,主支撑架102呈人字形,且主支撑架102的顶端与主固定板101的中部进行固定连接,铁塔1的两侧等序排列固定连接有副固定板103,铁塔1的两侧等序排列固定连接有副固定架104,副固定架104呈人字形,且副固定架104的顶端与副固定板103的中部进行固定连接,铁塔1的顶端等序排列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线支架2、第二电线支架3以及第三电线支架4。
23.参照图3,第一电线支架2两端的两侧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主连接块202和第一副连接块203,第一主连接块202和第一副连接块20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缆201,第二电线支架3两端的两侧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主连接块302和第二副连接块303,第二主连接块302和第二副连接块30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缆301,第三电线支架4的两端的两侧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主连接块402和第三副连接块403,第二主连接块302和第三副连接块40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电缆401。
24.参照图4,第一电线支架2一端内测连接有第一固定杆501,第一固定杆50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检测器5,第一检测器5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套502和第一副套503,且第一主套502和第一副套503与第一电线支架2一端的内侧进行固定连接,第二电线支架3一端内侧连接有第二固定杆601,第二固定杆60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检测器6,第二检测器6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主套602和第二副套603,且第二主套602和第二副套603与第一电线支架2一端的内侧进行固定连接,第三电线支架4一端内侧连接有第三固定杆701,第三固定杆70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检测器7,第三检测器7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三主套702和第三副套703,且第三主套702和第三副套703与第三电线支架4一端的内侧进行固定连接。
25.参照图5,第一检测器5内部的靠近第一主套502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连接杆504,第一连接杆504远离第一主套5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软性弹簧505,第一检测器5内部靠近第一副套503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触碰块506。
26.参照图5,第二检测器6内部的靠近第二副套603的一侧安装有第二连接杆604,第一连接杆504远离第二副套6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软性弹簧605,第二检测器6内部靠近第二主套602的一侧安装有第二触碰块606。
27.参照图5,第三检测器7内部的靠近第三主套702的一侧安装有第三连接杆704,第三连接杆704远离第三主套7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软性弹簧705,第三检测器7内部靠近第三副套703的一侧安装有第三触碰块706。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首先将第一检测器5、第二检测器6以及第三检测器7分别通过固定套安装在第一电线支架2、第二电线支架3以及第三电线支架4一端的内侧,再将固定杆与第一电线支架2、第二电线支架3以及第三电线支架4一端的两侧进行固定,开始工作,当在工作期间,空气中风力逐渐变大,铁塔1的顶端受风力的缘故,产生轻微晃动,而在晃动的过程中,可能电流也会发生变化,而在晃动时,由于惯性,使得第一检测器5、第二检测器6以及第三检测器7的内部第三软性弹簧705、第二软性弹簧605以及第一软性弹簧505发生晃动,向第一触碰块506、第二触碰块606以及第三触碰块706的方向运动,最终与第一触碰块506、第二触碰块606以及第三触碰块706靠近第一连接杆504、第一连接杆504以及第三连接杆704的一端接触并迅速拉回,在接触一瞬间,控制中心接收到信号,警报灯开始闪烁,同时信息处理器把信号传输给控制中心,接着工作人员可对第一检测器5、第二检测器6
以及第三检测器7进行测报,并进行记录,当风力减小后铁塔1不再产生晃动,第一触碰块506、第二触碰块606以及第三触碰块706缩回原始状态。
29.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30.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31.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