闸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79613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闸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闸阀。
现有的闸阀存在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在闸板启闭过程中由于介质的压差动能迫使闸板始终紧贴着阀座而呈摩擦运动,这样即使加工精良的阀座密封面及闸板密封面也难逃磨损的厄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阀体与闸板之间无磨损的闸阀。
本实用新型包括阀体、阀盖、阀杆和闸板,其技术解决方案为阀杆的下部设置成偏心杆,中间部分设置成过渡斜杆,同时在闸板的后部设有阀杆孔,阀杆位于阀杆通孔内,闸板的底部与阀体铰接,在阀杆的上部设有上端为轴向直线型、下端为90°的螺旋型的导向槽,且在阀盖上有与导向槽相对应的凸块。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解决方案为在闸板封闭阀体的部位设有弹性密封圈,同时在阀体对应的部位设有弹性密封环,在弹性密封环的后端设有补偿机构。
由于采取了上述的技术解决方案,闸板由在阀体中作垂直升降运动变为绕闸板固定轴作90°(直角)旋转运动。它在开启时先由阀杆使闸板离开阀座一个偏心距,然后转动90°使阀板平面与介质的流向平行。这样,由于闸板下端铰接在阀座上;上端固定在阀杆上,面上、下两固定端的间隙都很小,因此即使介质进出口的压差很大,闸杆与阀座也还保持一个偏心距的距离,使闸板在转动时无任何摩擦。另外,当阀门在关闭时,闸板首先在阀杆的带动下转动90°,然后在阀杆斜面下降的过程中迫使闸板贴紧阀座,从而使它可靠的密封。
以下结合附图
及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包括阀体1、阀盖2、阀杆3和闸板4,阀杆3的下部为偏心杆5,其位置在偏离阀门1的进水口一侧,阀杆3的中间部分为过渡斜杆6,同时在闸板4的后部设有阀杆孔7,闸板4的底部与阀体1铰接,在阀杆3的上部设有上端为轴向直线型、下端为90°的螺旋型的导向槽8,且在阀盖2上设有与导向槽8相对应的凸块9,在闸板4封闭阀体1的部位设有弹性密封圈10,同时在阀体1对应的部位设有弹性密封环11,在弹性密封环11的后端设有补偿机构12。
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时,闸板通过阀杆孔被过渡斜杆压紧在阀体的进水口上,弹性密封圈紧靠在弹性密封环上,封闭了阀体的进水口。开启阀门时,先将阀杆顺着导向槽直线部分的方向向上拉起,由于闸板的底部与阀体铰接,过渡斜杆通过闸板后部的阀杆孔将闸板向偏离阀体进水口的一侧后退,弹性密封圈与弹性密封环分离,同时使偏心杆位于闸板后部的孔内;此时再将阀杆顺着导向槽的螺旋部分旋转90°,偏心杆通过闸板后部的阀杆孔使闸板旋转90°,使闸板后部的孔正对阀体的进水口使阀门完全开启。关闭阀门只需按着相反的程序做一遍。
权利要求1.一种闸阀,包括阀体、阀盖、阀杆和闸板,其特征在于阀杆(3)的下部为偏心杆(5),中间部分为过渡斜杆(6),同时在闸板(4)的后部设有阀杆孔(7),闸板(4)的底部与阀体(1)铰接,在阀杆(3)的上部设有上端为轴向直线型、下端为90°的螺旋型的导向槽(8),且在阀盖(2)上有与导向槽(8)相对应的凸块(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闸阀,其特征在于在闸板(4)封闭阀体(1)的部位设有弹性密封圈(10),同时在阀体(1)对应的部位设有弹性密封环(11),在弹性密封环(11)的后端设有补偿机构(1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闸阀,包括阀体、阀盖、阀杆和闸板,其特征在于阀杆的下部为偏心杆,中间部分为过渡斜杆,闸板的后部设有闸杆孔,闸板的底部与阀体铰接,在阀杆的上部设有上端为轴向直线型、下端为90°的螺旋型的导向槽,在阀盖上有与导向槽相对应的凸块。本实用新型的闸板与阀体可以在无磨损的条件下实现开闭的,同时阀门密封性能也较现有技术更佳,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使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的闸阀。
文档编号F16K3/12GK2315368SQ97246328
公开日1999年4月21日 申请日期1997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1997年12月1日
发明者王树深 申请人:温州市瓯海达达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