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离滚动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80351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隔离滚动轴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离滚动轴承。
传统的滚动轴承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组成,滚动体位于内圈、外圈之间,并装于保持架里,以使各滚动体均匀承受载荷;但在不同方向的冲击负荷作用下,各滚动体受力不均匀,容易使保持架弯折,甚至断裂,把轴承损坏,在农业机械上这种情况较为常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不足而设计一种包括内圈、外圈、滚动体、挡圈、隔离体和铆钉的滚动轴承;各滚动体受力较均匀,提高了滚动轴承的寿命。
本实用新型内容,位于内圈和外圈之间的滚动体上设有轴向孔,挡圈上设有铆接用的通孔,铆钉通过所述轴的孔和通孔铆接,挡圈上设有隔离体的定位槽,滚动体的中心和隔离体的中心位于同一圆周上。
对于球轴承,也可在隔离体上设轴向孔,铆钉通过该轴向孔和挡圈上的通孔铆接,而滚动体可设计为实心的;也可使铆钉经滚动体和隔离体外并穿过挡圈的通孔进行铆接,滚动体、隔离体都可设计为实心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相邻两滚动体间设有隔离体、滚动体、隔离体由挡圈和铆钉定位,紧密地分布在同一圆周上,所以当一个滚动体受冲击力时,能把该冲击力传到其它滚动体上,受力较均匀,滚动体与隔离体间为滚动摩擦,摩擦阻力小,可提高滚动轴承的寿命。
(2)具有轴向孔的滚动体或隔离体可提高滚动轴承抗冲击的能力。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圆锥轴承上应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圆柱轴承上应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球轴承上应用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实施例1,见图2,在外圈1和内圈2之间装有滚动体5,该滚动体为圆锥形,锥体相邻两滚动体之间设有隔离体6,隔离体为圆柱形(或圆锥体),隔离体装于左、右挡板的定位槽中,挡板是装于内、外圈之间的形形件;滚动体上设有轴向孔,滚动体两端分别设有左、右挡板3、4,铆钉7通过左、右挡板及滚动体的轴向孔将三者铆接起来,使滚动体中心和隔离体中心位于同一圆周上并互相接触,提高了滚动轴承承受冲击的能力。
实施例2,见图3,在内圈和外圈之间安装着圆柱形的滚动体5,该滚动体设有轴向孔,通过铆钉将左、右挡板和圆柱形滚动体铆接,两圆柱形滚动体之间装有隔离体,隔离体装于挡板的定位槽中。
实施例3,见图4,在球轴承的相邻两钢球之间装有轴向表面呈圆弧形圆柱形的隔离体,隔离体上设有轴向孔,铆钉穿过隔离体的轴向孔和挡圈铰接。
也可使铆钉经滚动体、隔离体处并穿过挡圈的通孔进行铆接,滚动体、隔离体可设计为实心的。挡圈用薄钢板型材制造并压出装隔离体的定位槽。在以后的机械制造中,可把滚动体制造成空心体以增加离心惯力,降低摩擦系数。
权利要求1.一种隔离滚动轴承,包括外圈、内圈、滚动体,其特征在于位于内圈和外圈之间的滚动体上设有轴向孔,挡圈上设有铆接用的通孔,铆钉通过所述轴向孔和通孔铆接,挡圈上设有隔离体的定位槽,滚动体的中心和隔离体的中心位于同一圆周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滚动轴承,其特征在于也可在隔离体上设轴向孔,铆钉通过该轴向孔和挡圈上的通孔铆接,滚动体可设计为实心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滚动轴承,其特征在于也可使铆钉经滚动体和隔离体外并穿过挡圈的通孔进行铆接,滚动体可设计为实心或空心的、隔离体可设计为实心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离滚动轴承,位于内圈的外圈之间的滚动体上设有轴向孔,挡圈上设有铆接用的通孔,铆钉通过所述轴向孔、通孔铆接,也可使铆钉经滚动体、隔离体外并穿过挡圈的通孔进行铆接,滚动体可设计为空心的、隔离体可设计为实心的,挡圈上设有隔离体的定位槽,滚动体的中心和隔离体的中心位于同一圆周上。因此,运转时相互间为滚动摩擦,当个别滚动体受冲击力时能传到其它传动体上,受力比较均匀,延长了滚动轴承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F16C19/02GK2320833SQ9820340
公开日1999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1998年4月9日 优先权日1998年4月9日
发明者孙雍胜 申请人:孙雍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