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和柔性连接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346525阅读:来源:国知局
而柔性连接装置3的内弧长就保持不变。在本申请实施例中,N个虚拟的细分点在传动结构32第一表面位置,就是第一细分固定点323和第二细分固定点324在第一表面的位置,如图9所示。
[0081]当作用力施加在第一本体I和/或第二本体2上,使两个本体的相对位置变化时,每根轴31绕着套设在自身上的两个传动结构32的第一细分固定点323和第二细分固定点324为圆心旋转,进而使得柔性连接装置3柔性弯曲,如图5所示。
[0082]具体来讲,如图4所示,初始时第i根轴31的弧形外表面与第j个传动结构32的第一通孔321接触,并在第j个传动结构32的第一通孔321中转动。当第i根轴31转动一定角度后,第i根轴31的定位销311与第j个传动结构32的第一通孔321接触,所以第i根轴31在第j个传动结构32的第一通孔321中无法继续转动。那么此时第i根轴31就将作用力传到了第j个传动结构32上,第j个传动结构32被带动。而第j个传动结构32的第二通孔322套设第i+Ι根轴31,所以第i+Ι根轴31就会被第j个传动结构32带动,以第j个传动结构32的第二细分固定点324为圆心旋转。此时,第j个传动结构32就将作用力传到了第i+Ι根轴31上。
[0083]进一步,第i+Ι根轴31又穿过第j+Ι个传动结构32的第一通孔321,所以第i+1根轴31在旋转的同时,又在第j+Ι个传动结构32的第一通孔321中转动。
[0084]当第i+Ι根轴31在第j+Ι个传动结构32的第一通孔321中转动至第i+Ι根轴31的定位销311与第j+Ι个传动结构32的第一通孔321接触后,第i+Ι根轴31停止转动和旋转,促使第j+Ι个传动结构32转动。那么第i+Ι根轴31就将作用力传到了第j+Ι个传动结构32上,第j+Ι个传动结构32被带动。
[0085]类似地,第j+Ι个传动结构32带动第i+2根轴31以第j+Ι个传动结构32的第二细分固定点324和第j+2个传动结构32的第一细分固定点323为圆心旋转。当然,第i+2根轴31同时在第j+2个传动结构32的第一通孔321中转动。后续重复的过程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了,直到最后第N根轴旋转和转动结束为止,如图5所示,柔性连接装置3弯曲。
[0086]由上述描述可以看出,每根轴对应一个细分固定点,所以每两根轴31之间对应柔性连接装置3的一段等分内弧长。每根轴31以自身穿过的两个传动结构32的细分固定点为圆心旋转,细分固定点与电子设备相对位置保持不变,所以,就实现了每两根轴31之间对应内弧长恒定,而弧度改变。而柔性连接装置3包括N根轴31,那么当N-1段等分恒长的内弧长按照一定顺序逐一改变弧度,柔性连接装置3整体就实现了柔性弯曲。
[0087]可选的,如图8和图9所示,每个传动结构32的第一侧部设置有第一连接部325,与第一侧部相对的第二侧部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326。第一连接部325和第二连接部326用于连接套设在相邻轴31上的两个传动结构32。具体来讲,第j个传动结构32的第一连接部325与第j-2个传动结构32的第二连接部326连接,第j个传动结构32的第二连接部326与第j+2个传动结构的第一连接部325连接。
[0088]第一连接部325的表面与第二连接部326的表面配合,使得第一连接部325与第二连接部326之间可以相对转动,第一连接部325与第二连接部326之间的连接为可转动连接。
[0089]假设作用力施加在第一本体I上,当第j_2个传动结构32被带动时,第j个传动结构32还未被带动。所以第j-2个传动结构32的第一连接部325与第j个传动结构32的第二连接部326发生转动。同时,第j-2个传动结构32的第一连接部325会向第j个传动结构32的第二连接部326产生一个与第j-2个传动结构32运动方向相同的力,进而促进第j个传动结构32被第i+Ι根轴31带动。
[0090]更进一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在作用力撤销后,柔性连接装置3保持已产生的弯曲,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柔性连接装置3还包括保持结构33。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每个保持结构33用于保持相邻两根轴31固定,所以柔性连接装置3中共设置N/2个保持结构33。
[0091]具体来讲,如图10所示,保持结构33包括第一夹持部331和第二夹持部332。
[0092]第一夹持部331和第二夹持部332的内表面均与轴31配合,进而使得在没有作用力的情况下,轴31能够被夹持在第一夹持部331或第二夹持部332中,固定不转动。具体来讲,取y为[1,N/2]之间的整数,第y个保持结构33的第一夹持部331夹持第i根轴31,第y个保持结构33的第二夹持部332夹持第1-Ι根轴31。第y-Ι个保持结构33的第一夹持部331夹持第1-2根轴31,第y-Ι个保持结构33的第二夹持部332夹持第i_3根轴31,…
[0093]当施加在第一本体I和/或第二本体2上的作用力撤去后,由于N根轴31被N/2个保持结构33夹持不能转动,因此,柔性连接装置3的柔性弯曲不会发生变化,进而电子设备的形态也就不会发生变化。
[0094]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当N为大于等于3的奇数时,N/2不为整数,保持结构33的数量可以向前取整,也可以向后取整。例如N为9,N/2为4.5,那么保持结构33的数量可以设置为5,也可以设置为4。或者保持结构33的数据为N/2向后取整,另外单独设置一个仅包括第一夹持部331或第二夹持部332的保持结构33。本申请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进行选择,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制。
[0095]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保持结构33可以是一片金属弹片。为了增强保持结构33和轴31之间的摩擦,保持结构33还可以是多片结构相同的金属弹片,如3片,4片等。或者,保持结构33也可以由阻尼系数较大的材料制成,如橡胶等,本申请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进行设置,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制。
[0096]进一步,为了增大保持结构33和轴31之间的摩擦,如图4、图5和图6所示,保持结构33的数量可以多于N/2,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制。
[0097]为了连接柔性连接装置3和第一本体1,以及连接柔性连接装置3和第二本体2,柔性连接装置3还包括第一本体连接结构34和第二本体连接结构35。
[0098]具体来讲,第一本体连接结构34开设有一用于套设第一根轴31的通孔。第一根轴31上套设的传动结构32仅有一个,如果第一根轴31上穿过的是传动结构32的第一通孔321,那么第一本体连接结构34上的通孔的开设方式就与第二通孔322的开设方式相同,进而第一根轴31在第一本体连接结构34上的通孔中固定;反之,如果第一根轴31上穿过的是传动结构32的第二通孔322,那么第一本体连接结构34上的通孔的开设方式就与第一通孔321的开设方式相同,进而第一根轴31在第一本体连接结构34上的通孔中能转动。从而实现将作用力在第一本体I和柔性连接装置3之间传递。
[0099]进一步,第一本体连接结构34还包括与第一本体I连接的部分,通过机械方式连接第一本体I和第一本体连接结构34,如螺钉和螺母配合,进而将第一根轴31和第一本体I连接起来,已实现柔性连接装置3和第一本体I。本申请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进行设置,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制。
[0100]第二本体连接结构35用于连接最后一根轴31和第二本体2,第二本体连接结构35的实现方式与第一本体连接结构34的实现方式类似,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0101]本申请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前述四个自然段中的第一根轴31和最后一根轴31分别为最接近第一本体I的一根轴和最接近第二本体2的一根轴。那么,若第一根轴31为第I根轴31,则第二根轴为第N根轴31 ;反之,若第一根轴31为第N根轴31,则第二根轴为第I根轴31。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制。
[0102]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柔性连接装置,如图4-图10所示,包括:
[0103]N根轴3和N-1个传动结构32。每个传动结构32连接相邻的两根轴,以依次将N根轴31连接在一起,如图4、图5和图6所示,N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
[0104]当一作用力施加在柔性连接装置连接的第一本体I和/或第二本体2上,使第一本体I和第二本体2相对位置改变时,N根轴31与N-1个传动结构32相互传动,使柔性连接装置柔性弯曲,如图5所示。
[0105]下面对每个传动结构32进行介绍。
[0106]请参考图8和图9,传动结构3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321和第二通孔322。
[0107]其中,第一通孔321的第一内径大于轴31的第一外径,轴31在第一通孔321能够转动;第二通孔322的第二内径与第一外径配合,轴31在第二通孔322中固定。
[0108]进一步,传动结构32还包括第一细分固定点323和第二细分固定点324,设置在传动结构32的第一表面。第一细分固定点323和第二细分固定点324用于连接并固定套设在同一根轴31上的两个传动结构32,以使轴31以第一细分固定点323和第二细分固定点324为圆心旋转,具体为:
[0109]第j个传动结构32的第一细分固定点323与第j-Ι个传动结构32的第二细分固定点324连接,进而连接j-Ι个传动结构32和第j个传动结构32 ;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