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传递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401072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驱动传递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驱动传递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般来说,打印机、复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具备若干个辊。例如,电子照相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一般具备感光鼓、显影辊、转印辊和若干个输送辊等。还有,喷墨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若干个输送辊等。
[0003]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设有驱动传递装置,驱动传递装置用于将驱动源(例如,马达)的驱动力传递到辊。驱动传递装置具有联轴器,联轴器用于连接驱动侧的轴与从动侧的轴(例如,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I所述的联轴装置通过使卡合面朝向旋转中心倾斜,从而使驱动軸和从动轴的旋转中心一致。
〔专利文献〕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084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5]然而,专利文献I所述的联轴装置中,由于若干个突起只与一个接触面接触,因此驱动侧的旋转中心与受动侧的旋转中心可能错开,并产生旋转不均。尤其是,图像形成装置中,感光鼓和转印辊之间产生旋转不均后,将调色剂转印到纸张上时,可能产生图像的偏移。
[0006]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动传递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能够对驱动传递时的旋转不均进行抑制。
[0007]本发明所涉及的驱动传递装置具备:旋转部件、从动部件、驱动联接器和从动联接器。所述旋转部件可相对于旋转轴沿旋转方向旋转。所述从动部件根据所述旋转部件的旋转而从动地进行旋转。所述驱动联接器设置在所述旋转部件的端部。所述从动联接器设置在所述从动部件的端部。所述驱动联接器具有若干个驱动突起部,所述若干个驱动突起部朝向所述从动联接器突起。所述从动联接器具有若干个从动突起部,所述若干个从动突起部对应于所述若干个驱动突起部并朝向所述驱动联接器突起。所述若干个驱动突起部和所述若干个从动突起部都沿着所述旋转方向等间隔地配置。所述驱动突起部以嵌合于所述从动突起部的方式与所述从动突起部接触。所述驱动突起部与所述从动突起部接触的接触面具有内侧接触区域和外侧接触区域。所述内侧接触区域相对于重心移动预定线位于内侧,所述重心移动预定线通过所述驱动突起部的重心并沿着所述旋转方向。所述外侧接触区域相对于所述重心移动预定线位于外侧。所述内侧接触区域和所述外侧接触区域都以沿着所述旋转方向接近所述重心移动预定线的方式延伸。
[0008]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上述的驱动传递装置、驱动源和辊。所述驱动源产生驱动力。所述辊可旋转。所述驱动传递装置将来自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给所述辊。 〔发明效果〕
[0009]驱动突起部以嵌合于从动突起部的方式与从动突起部接触。还有,内侧接触区域和外侧接触区域都以沿着旋转方向接近重心移动预定线的方式延伸。因此,能够抑制驱动联接器与从动联接器的旋转中心错开,其结果,能够抑制驱动传递时的旋转不均。
【附图说明】
[0010]图1A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驱动传递装置的立体图。
图1B是沿着图1A的IB-1B线的剖面图。
图1C是图1B的部分放大视图。
图2是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驱动传递装置的驱动突起部和从动突起部的剖面图。
图3A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二所涉及的驱动传递装置的立体图。
图3B是沿着图3A的IIIB-1IIB线的剖面图。
图3C是图3B的部分放大视图。
图4是实施方式二所涉及的驱动传递装置的驱动突起部和从动突起部的剖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三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图中,对相同或者相应的部分标上相同的附图标记,不再重复说明。
[0012][实施方式一]
参照图1(a)、图1(b)和图1(c),对本发明所涉及的驱动传递装置10的实施方式一进行说明。图1(a)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驱动传递装置10的立体图。图1(b)是沿着图1(a)的IB-1B线的剖面图。图1(c)是图1(b)的部分放大视图。
[0013]驱动传递装置10具备:旋转部件20、从动部件30、驱动联接器21和从动联接器31。例如,驱动传递装置10装备在图像形成装置中。驱动传递装置10将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给驱动对象。
[0014]旋转部件20可相对于旋转轴A沿旋转方向R旋转。旋转部件20具有在旋转轴A方向上延伸的圆筒形状。例如,旋转部件20由金属形成。
[0015]从动部件30根据旋转部件20的旋转而从动地进行旋转。从动部件30具有在旋转轴A方向上延伸的圆筒状的形状。例如,从动部件30由金属形成。
[0016]驱动联接器21设置在旋转部件20的端部。例如,驱动联接器21由聚缩醛形成。
[0017]从动联接器31设置在从动部件30的端部。例如,从动联接器31由聚缩醛形成。
[0018]通过卡合驱动联接器21和从动联接器31,连接旋转部件20和从动部件30。因此,旋转部件20进行旋转时,从动部件30从动地进行旋转。驱动联接器21和从动联接器31设置成相对于旋转部件20和从动部件30仅可稍微移动。因此,驱动传递装置10中,SP使旋转部件20和从动部件30的轴心稍微错开,驱动联接器21和从动联接器31也能够倾斜来吸收旋转部件20和从动部件30的轴心错开,并将来自驱动源的驱动传递给驱动对象。
[0019]参照图1 (b),对驱动联接器21和从动联接器31的连接进行说明。
[0020]驱动联接器21具有朝向从动联接器31突起的若干个驱动突起部22。在截面视图中,驱动突起部22具有椭圆形的形状。若干个驱动突起部22和若干个从动突起部32都沿旋转方向R等间隔地配置。此处,若干个驱动突起部22和若干个从动突起部32都沿旋转方向以180度为间隔地配置。
[0021]从动联接器31具有对应于若干个驱动突起部22的若干个从动突起部32。从动突起部32朝向驱动联接器21突起。在截面视图中,从动突起部32具有山形的形状。
[0022]驱动突起部22以嵌合于从动突起部32的方式与从动突起部32接触。
[0023]接下来,参照图1 (C),对驱动突起部22与从动突起部32的嵌合进行说明。图1 (C)中,重心G移动的重心移动预定线LG通过重心G,沿着旋转方向R。
[0024]驱动突起部22和从动突起部32在接触面41上接触。接触面41具有内侧接触区域42和外侧接触区域43。内侧接触区域42相对于重心移动预定线LG位于内侧。外侧接触区域43相对于重心移动预定线LG位于外侧。内侧接触区域42在方向Dl上延伸,外侧接触区域43是方向D2上延伸。内侧接触区域42和外侧接触区域43都以沿着旋转方向R接近重心移动预定线LG的方式延伸。
[0025]还有,从动突起部32具有内侧线状部33和外侧线状部34。内侧线状部33相对于重心移动预定线LG位于内侧。内侧线状部33以沿着旋转方向R接近重心移动预定线LG(方向Dl)的方式延伸。外侧线状部34相对于重心移动预定线LG位于外侧。外侧线状部34以沿着旋转方向R接近重心移动预定线LG (方向D2)的方式延伸。内侧线状部33与外侧线状部34连结。
[0026]上述,如参照图1 (a)、图1 (b)和图1 (C)进行的说明,驱动突起部22以嵌合于从动突起部32的方式与从动突起部32接触。还有,内侧接触区域42和外侧接触区域43都以沿着旋转方向R接近重心移动预定线LG的方式延伸。因此,能够抑制驱动联接器21和从动联接器31的旋转中心错开。其结果,能够抑制驱动传递时的旋转不均。
[0027]还有,若干个驱动突起部22沿着旋转方向R等间隔地配置。因此,能够抑制驱动联接器21和从动联接器31的旋转中心错开。
[0028]还有,如图2所示,若干个从动突起部32优选为互相连结。图2是驱动突起部22和从动突起部32的剖面图。旋转轨迹B表示驱动突起部22的旋转轨迹。从动突起部32以不与驱动突起部22的旋转轨迹B相交的部分38相互连结。通过从动突起部32的相互连结,从动突起部32的强度增强,从而能够抑制从动突起部32的挠曲。
[0029][实施方式二]
参照图3(a)、图3(b)和图3(c),对本发明所涉及的驱动传递装置10的实施方式二进行说明。图3(a)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二所涉及的驱动传递装置10的立体图。图3(b)是沿着图3(a)的IIIB-1IIB线的剖面图。图3 (c)是图3(b)的部分放大视图。除了驱动突起部22和从动突起部32的形状不同这点之外,与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驱动传递装置10具有同样的结构,因此省略对重复部分的说明。
[0030]如图3(b)所示,在截面视图中,从动突起部32具有L状的形状。内侧线状部33和外侧线状部34形成的角度Θ I优选为7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