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级变速机构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529090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移动的未图示的轴方向移动限制部件,伴随输入部件33的轴方向移动,通过斜齿轮12A、33a的啮合,第二固定盘12旋转驱动输入部件33。
[0091]根据该相对旋转驱动机构30,当通过电动机31滑动驱动叉件32时,可动盘19的旋转相位相对于各固定盘组10被变更。这样,与叉件32的滑动距离相对应,调整固定盘组10和可动盘19的旋转相位差。
[0092](1 — 1 一 1 一 3 — 2.链轮移动机构及导杆移动机构)
[0093]其次,参照图2及图3说明链轮移动机构40A及导杆移动机构40B。
[0094]链轮移动机构40A由小链轮21、22、23的各支承轴21a、22a、23a、形成有链轮用固定放射状槽11a的第一固定盘11、形成有链轮用可动放射状槽19a的可动盘19、相对旋转驱动机构30构成。
[0095]另外,导杆移动机构40B由导杆支承轴29a、形成有导杆用固定放射状槽lib的第一固定盘11、形成有导杆用可动放射状槽19b的可动盘19、相对旋转驱动机构30构成。
[0096]这样,就各移动机构40A、40B的结构而言,仅各移动对象的支承轴不同,其它结构相同。
[0097]其次,参照图3 (a)?(c)说明移动机构40A及40B的移动。
[0098]图3(a)表示的是放射状槽11a、19a的支承轴21a、22a、23a和放射状槽11b、19b的导杆支承轴29a位于距旋转轴1的轴心C1最近的位置。当从该图3(a)的状态通过相对旋转驱动机构30 (参照图2)将可动盘19的旋转相位相对于第一固定盘11进行变更时,按图3(b)、(c)的顺序,链轮用固定放射状槽11a和链轮用可动放射状槽19a的交叉部位、导杆用固定放射状槽lib和导杆用可动放射状槽19b的交叉位置距旋转轴1的轴心C1变远。SP,在这样的交叉部位支承有支承轴21a、22a、23a、29a的小链轮20及导杆29在维持距旋转轴1的轴心C1等距离的同时,在径方向同步移动。
[0099]另一方面,如果通过相对旋转驱动机构30使可动盘19的旋转相位的变更方向为上述方向的相反方向,则小链轮20及导杆29接近旋转轴1的轴心C1。
[0100]此外,在输入侧的移动机构40A、40B使切圆半径扩径时,输出侧的移动机构40A、40B使切圆半径缩径,以使链条6不产生松弛或张紧。
[0101]当通过链轮移动机构40A移动小链轮20时,小链轮20相互间的距离变化,从而小链轮20相对于链条6会产生相移。因此,为消除这样的相移,装备有机械式自转驱动机构50 ο
[0102](1 一 1 一 1 一 3 一 3.机械式自转驱动机构)
[0103]其次,参照图2及图4说明机械式自转驱动机构50。机械式自转驱动机构50由于夹着小链轮20对称地构成,所以在此着眼于一侧(图2的纸面上方侧)的结构进行说明。
[0104]如上述,机械式自转驱动机构50使自转小链轮22、23旋转,以消除小链轮20之间相对于链条6的相移的方式使自转小链轮22、23与链轮移动机构40Α连动而机械地自转驱动。
[0105]另一方面,机械式自转驱动机构50用于使径方向移动时的固定小链轮21不自转。
[0106]首先,对于机械式自转驱动机构50,说明用于使固定小链轮21不自转的结构。
[0107]如图4所示,固定小链轮21的支承轴2la插通于第二固定盘12的第一导向槽12a。在该固定小链轮21的支承轴21a —体结合有导向部件59。
[0108]导向部件59内插于第一导向槽12a并沿径方向被导向。该导向部件59形成为以遍及径方向的规定长度与第一导向槽12a接触的方式对应的形状。因此,在使固定小链轮21自转的旋转力作用时,可以说导向部件59相对于第一导向槽12a传递旋转力,并且通过该旋转力的反作用(抵抗力)将固定小链轮21固定。S卩,导向部件59形成为在第一导向槽12a中沿径方向可滑动且具有止转功能的形状。此外,这里所说的规定长度是指可确保使固定小链轮21自转那样的旋转力的抵抗力的长度。
[0109]图4中,示例了第一导向槽12a形成为在径方向具有长度方向的矩形状,且形成为比该矩形状小的矩形状的导向部件59。
[0110]另外,如果在与第一导向槽12a的内壁相接的导向部件59的侧壁、特别是导向部件59的四角安装轴承,则可以确保导向部件59的更顺畅的滑动。
[0111]其次,对于机械式自转驱动机构50,说明用于自转驱动自转小链轮22、23的结构。
[0112]机械式自转驱动机构50具有以与自转小链轮22、23的支承轴22a、23a分别一体旋转的方式而固设的小齿轮51、52、和以与小齿轮51、52分别相对应地啮合的方式设置的齿条53、54。
[0113]小齿轮51、52分别设于自转小链轮22、23的各支承轴22a、23a的轴方向端部。与这样的小齿轮51、52分别对应的齿条53、54沿径方向固设于第二固定盘12。
[0114]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第一自转小链轮22的小齿轮(提前角侧小齿轮)51称作第一小齿轮51,将与该第一小齿轮51嗤合的齿条(提前角侧齿条)53称作第一齿条53进行区分。同样,将第二自转小链轮23的小齿轮(滞后角侧小齿轮)52称作第二小齿轮52,将与该第二小齿轮52啮合的齿条(滞后角侧齿条)54称作第二齿条54。
[0115]如图4所示,第一齿条53相对于第一小齿轮51以公转方向基准配置于滞后角侧。相反,第二齿条54相对于第二小齿轮52以公转方向基准配置于提前角侧。因此,小齿轮51、52及齿条53、54以在小齿轮51、52向扩径方向或缩径方向移动时,小齿轮51、52通过与其嗤合的齿条53、54相互向反方向旋转的方式配设。
[0116]g卩,机械式自转驱动机构50根据通过链轮移动机构40A移动的小链轮20的径方向位置来设定自转小链轮22、23的自转的旋转相位。即,通过机械式自转驱动机构50,小链轮20的径方向位置和自转小链轮22、23的自转的旋转相位成为一对一的对应关系。
[0117]这样,机械式自转驱动机构50以固定小链轮21不自转的方式被引导,且以自转小链轮22、23自转的方式被引导。
[0118]此外,除齿条53、54相对于小齿轮51、52的位置关系不同这一点之外,第一小齿轮51和第二小齿轮52同样地构成,另外,第一齿条53和第二齿条54同样地构成。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着眼于第一小齿轮51及第一齿条53进行说明。
[0119]第一小齿轮51的外径(节圆直径)以第一自转小链轮22的外径(节圆直径)的大致一半形成。相反而言,第一自转小链轮22的外径以第一小齿轮51的外径的大致二倍形成。以下表示该理由。
[0120]由于三个小链轮20在周方向上等间隔地配置,所以第一小链轮22和固定小链轮20之间的链条长度在第一自转小链轮22向径方向仅移动距离X时仅变化“2 31 x/3”。
[0121]因此,如果第一自转小链轮22以将长度为“2 31 x/3”的链条6送入到第一自转小链轮22和固定小链轮21之间或从其之间引出的方式旋转(自转),则可以适当调整链条长度。
[0122]因此,为适当调整链条长度,则在第一小齿轮51仅旋转距离X时,第一自转小链轮22需要旋转2 31 x/3 ο即,第一自转小链轮22需要相对于第一小齿轮51在周方向长度上旋转2 π /3倍。换言之,第一自转小链轮22的外径和第一小齿轮51的外径之比需要为“2 31 /3:Γ,。
[0123]因此,第一自转小链轮22的外径以第一小齿轮51的外径的“2 π /3”倍(大致二倍)形成。
[0124]此外,图示省略,在第一自转小链轮22,在其支承轴22a和自转用销22b、22c之间介装有蝶形弹簧。这是为了吸收在变速比的变更中可能产生的第一自转小链轮22和链条6啮合时的冲击(冲击)。该蝶形弹簧也分别备置于固定小链轮21及第二自转小链轮23。
[0125](1一 1 — 1 — 4.旋转轴)
[0126]其次,参照图1说明旋转轴1。此外,在旋转轴1的说明中,着眼于输出侧的复合链轮5,说明其结构。图1中,对于通过相对旋转驱动机构30的驱动而扩缩的输出侧的切圆半径,实线表示最大径的切圆半径,点划线表示最小径的切圆半径。
[0127]在旋转轴1形成有可收纳多个小链轮20的凹部2。在凹部2,在切圆半径为最小径时最深地收纳多个小链轮20。随着多个小链轮20的径位置从该状态向外侧(扩径侧)移动,多个小链轮20向凹部2的收纳程度(收纳深度)减小,当径位置进一步向外侧移动时,多个小链轮20从凹部2脱离。
[0128]凹部2具有与固定小链轮21相对应的第一凹部2a、和与各自转小链轮22、23相对应的两个第二凹部2b、2b。此外,一第二凹部2b和另一第二凹部2b同样构成。
[0129]第一凹部2a形成为与固定小链轮21的外周形状相对应的形状。具体而言,第一凹部2a从圆柱状的旋转轴的外周面侧起形成为与固定小链轮21的主体部21b的外周形状相对应的截面形状。在此,由于主体部21b的外周形状形成为圆弧状,所以第一凹部2a成为从圆柱状的旋转轴起去除了比其细的圆柱的一部分的形状。在切圆半径为最小径时,固定小链轮21的主体部21b与该第一凹部2a,抵接。此时,固定小链轮21的主体部21b以侵入旋转轴1的方式被收纳。
[0130]第二凹部2b形成为与自转小链轮22、23的外周形状相对应的截面形状。具体而言,第二凹部2b形成为从圆柱状的旋转轴的外周面侧以连结自转小链轮22、23的各齿的前端而形成的圆为底面或上面的去除了圆柱的一部分的形状。在切圆半径为最小径时,自转小链轮22、23的前端分别与该第二凹部2b抵接。此时,自转小链轮22、23以侵入旋转轴1的方式被收纳。
[0131]此外,在切圆半径为最小径时,导杆29与位于和各凹部2a、2b的相互之间的旋转轴1的外周面la抵接。
[0132](1 — 1 —2.链条)
[0133]其次,参照图5对链条6进行说明。
[0134]被导杆29引导的链条6设有与各小链轮21、22、23的齿轮的列数(在此为三列)相对应的根数。在此,设有第一链条6A、第二链条6B及第三链条6C这三根链条。
[0135]此外,图5表示的是链条6A、6B、6C使用所谓的无声链条,但代替其也可以使用滚子链或套管链等其它形式的链条。
[0136]这些链条6A、6B、6C相互错开节距而设置。在此,以1/3节距相互错开节距。与之相对应,与各链条6A、6B、6C啮合的小链轮20的各齿20c的相位也错开配置。
[0137]此外,链条6A、6B、6C除配设节距以外均同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