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振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583450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隔振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被用作汽车的发动机支架等的隔振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以往,作为被夹装在构成振动传递系统的构件之间的隔振装置的一种,已知有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连结第一安装构件与第二安装构件而成的隔振装置。例如,汽车中的发动机支架、车身支架、悬架支架、隔振衬套等。
[0003]并且,对于这样的隔振装置而言,出于限制在输入过大的载荷时主体橡胶弹性体的弹性变形量、构件之间的相对位移量的目的等,采用用于限制第一安装构件与第二安装构件之间的相对位移量的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通常是通过设置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而构成的,该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在第一安装构件与第二安装构件的相对位移方向上相对地配置,并且隔着缓冲橡胶层相互抵接。
[0004]另外,限位机构被要求具有能缓和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抵接时的冲击的缓冲功能以及能可靠地限定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之间的相对位移量的位移量限制功能。对于前者的缓冲功能,通过增大缓冲橡胶的量发挥柔软的刚度特性是有效的。因此,以往,通过增厚缓冲橡胶、设置凹凸、将橡胶硬度设定得较小来进行应对。
[0005]然而,这样的应对方法存在导致后者的可靠的位移量限制功能降低这样的问题,难以兼顾两者。并且,在配置缓冲橡胶层的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的相对面之间能够设定的空间的大小受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与其他构件之间的关系等限制,因此对缓冲橡胶层设定足够的厚度本身也存在难以实现的情况。
[0006]另外,为了处理这样的问题,本申请人之前在日本特开2005 — 106138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在限位部的相对面设置凹部来增大缓冲橡胶层的厚度尺寸的构造。但是,该构造虽然能够在确保缓冲橡胶层的耐久性的同时实质上较大地设定缓冲橡胶层的厚度尺寸,但对于泊松比为大致1/2的缓冲橡胶层而言,有时期望进一步提高基于低刚度化(日文:低化)的缓冲性能。
[0007]现有技术文献
[0008]专利f献
[0009]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 - 1061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0]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11]本发明是以所述情况为背景做成的,其解决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构造新颖的隔振装置,该隔振装置能够兼顾较高的缓冲功能和较高的位移量限制功能,并且能够稳定地发挥它们中的任一功能。
_2]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3]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是一种隔振装置,在所述隔振装置中,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将第一安装构件和第二安装构件连结起来,并且设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该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在该第一安装构件与第二安装构件的相对位移方向上相对地配置且能够隔着缓冲橡胶层相互抵接,该隔振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中的一者的与另一者相对的相对面设有凹槽,或者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这两者的相对面设有凹槽,在重叠于该相对面的所述缓冲橡胶层形成有内侧突部,该内侧突部进入该凹槽的内部并且该内侧突部的在该凹槽的长度方向上两侧的部分被设为自由端面,并且在该缓冲橡胶层的该内侧突部的形成部分处形成有自该凹槽朝向外侧突出的外侧突部,另一方面,在该缓冲橡胶层的对该相对面的向宽度方向两侧离开该凹槽的部分进行覆盖的部分处设有位移限制部,该位移限制部的表面高度小于该外侧突部的顶端面的表面高度。
[0014]在按照本技术方案构造成的隔振装置中,将“限位部的凹槽”与“缓冲橡胶层的各特定的内侧突部、外侧突部和位移限制部”组合起来采用,从而在用于缓冲地限制第一安装构件与第二安装构件之间的相对位移的限位机构中,能够有效地分担“缓冲功能”和“位移量限制功能”这两个主要的功能,能够实现兼顾这两个功能。
[0015]S卩,对于“缓冲功能”而言,“利用进入限位部的凹槽的内侧突部和自凹槽突出的外侧突部有效地确保缓冲橡胶层的橡胶量(日文:3''A求y 1 — A )或厚度”,并且“将内侧突部的在凹槽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面设为自由表面来确保弹性变形自由度”,从而能够在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的相对面之间的受限的空间内发挥基于低刚度作用的优良的缓冲功能。
[0016]另一方面,对于“位移量限制功能”而言,在缓冲橡胶层的对限位部的离开凹槽的部分进行覆盖的部分处设置薄壁的位移限制部,在第一安装构件与第二安装构件之间的相对位移量增大到需要发挥基于发挥缓冲功能的所述外侧突部的抵接获得的冲击吸收作用以上的冲击吸收作用的情况下,能够基于彼此之间夹着该位移限制部的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之间的抵接作用发挥可靠的位移量限制功能。
[0017]而且,在本技术方案的隔振装置的情况下,利用主要发挥缓冲功能的内外侧突部和主要发挥位移量限制功能的缓冲橡胶层来分担功能,从而还存在如下这样的设计上的优点,即,能够通过适当地变更该内外侧突部、缓冲橡胶层的大小、形状等来分别有效地对能够发挥的缓冲功能和位移量限制功能进行调节等控制。
[0018]在所述第一技术方案的隔振装置的基础上,在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中,所述缓冲橡胶层至少在所述内侧突部的形成部分处以非粘接状态重叠于所述限位部。
[0019]采用本技术方案,能够减轻限位部对内侧突部的变形约束力,能够谋求提高内侧突部的低刚度化、耐久性,由此,还能够提高基于外侧突部的抵接作用获得的缓冲功能。
[0020]在所述第一技术方案或第二技术方案的隔振装置的基础上,在本发明的第三技术方案中,所述内侧突部抵接于所述凹槽的内表面。
[0021]采用本技术方案,在基于外侧突部的抵接发挥缓冲功能时,能够抑制内侧突部与凹槽内表面碰撞所引起的碰撞声音、冲击,并且还能够避免由随着抵接载荷增大而内侧突部与凹槽内表面碰撞所引起的载荷一挠曲特性明显非线性化。
[0022]在所述第一技术方案?第三技术方案中的任一技术方案的隔振装置的基础上,在本发明的第四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凹槽的宽度方向上,与所述内侧突部相比,所述外侧突部的尺寸较小。
[0023]采用本技术方案,因与限位部抵接而作用于外侧突部的抵接力能够进一步有效地自外侧突部传递向内侧突部,除外侧突部之外,还能够有效地发挥基于内侧突部的弹性变形获得的缓冲作用。
[0024]在所述第一技术方案?第四技术方案中的任一技术方案的隔振装置的基础上,在本发明的第五技术方案中,所述外侧突部形成为具有多个沿所述凹槽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突条的形态。
[0025]采用本技术方案,在形成为进入凹槽内的内侧突部的表面侧,能够兼顾较大的自由表面积和橡胶量地有效地确保外侧突部,能够谋求进一步提高通过外侧突部与内侧突部协同作用而发挥的缓冲作用。
[0026]在所述第一技术方案?第五技术方案中的任一技术方案的隔振装置的基础上,在本发明的第六技术方案中,所述外侧突部形成为具有比所述内侧突部少的橡胶量。
[0027]采用本技术方案,抑制外侧突部的橡胶量,从而能够将在与限位部抵接时基于外侧突部的弹性变形发挥的初期的刚度特性设定得较软,能够谋求提高初期的缓冲功能。
[0028]在所述第一技术方案?第六技术方案中的任一技术方案的隔振装置的基础上,在本发明的第七技术方案中,所述外侧突部形成为具有顶端变细的形态。
[0029]采用本技术方案,外侧突部自身发挥以非线性状平滑地上升的载荷一挠曲特性,因此,除能够利用随着自外侧突部的弹性变形向内侧突部的弹性变形的转移而产生的刚度特性的变化之外,还能够利用随着外侧突部自身的弹性变形量的增大而产生的刚度特性的变化,来适当地调节缓冲作用。
[0030]在所述第一技术方案?第七技术方案中的任一技术方案的隔振装置的基础上,在本发明的第八技术方案中,所述位移限制部形成为在所述相对面上以大致恒定的厚度尺寸扩展。
[0031]采用本技术方案,通过使在大致恒定的厚度方向上扩展的位移限制部的大致整体的范围内抵接有限位部,从而能够防止缓冲橡胶层上的变形、应力的局部集中,从而能够谋求提尚耐久性。
[0032]在所述第一技术方案?第八技术方案中的任一技术方案的隔振装置的基础上,在本发明的第九技术方案中,所述凹槽在所述限位部的所述相对面的两端缘部之间的整个范围内连续地延伸,该凹槽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部分分别在该相对面的该两端缘部开放。
[0033]采用本技术方案,能够在凹槽的长度方向两侧确保内侧突部的自由表面,并且能够有效地确保内侧突部的橡胶量。
[0034]在所述第一技术方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