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簧机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032758阅读:来源:国知局
确。
[0037]如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扭簧800和第三安装板400。第二扭簧800卡接在第二安装板300和第三安装板400之间,且第二扭簧800的至少一端的扭臂末端设置有沿第二扭簧800长度方向向外的第二弯折部。第二安装板300和/或第三安装板400上设置有与第二弯折部相配合的第二限位孔010,第二弯折部能够放入到第二限位孔010中。
[0038]第一安装板200、第一扭簧100、第二安装板300、第二扭簧800以及第三安装板400顺序通过限位销钉500固定。限位销钉500依次穿过上述部件上的通孔,最后由第三安装板露出的部分使用卡簧600固定。
[0039]可以理解,此处第二扭簧800与第一扭簧100结构相同,其所起的作用也基本相同。
[0040]如图2至5所示的扭簧机构为一卡线机构,第一安装板200上设设置有卡线通槽210。第二安装板300为摆动机构,设置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三安装板(400)之间,能够相对第一安装板200和第二安装板300转动,使得卡线通槽210处于打开或关闭状态。第二安装板300与第一安装板200之间设置有第一扭簧100,第二安装板300和第三安装板400之间设置有第二扭簧800。且第二安装板300能够在第一扭簧100和第二扭簧800作用下自动复位,使得卡线通槽210处于关闭状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扭簧机构(卡线机构)中,第二安装板300在两侧的扭簧限定下保持一个平衡的状态,并且在平衡状态下关闭卡线通槽210。当第二安装板300受到外力作用时,如图2中所示的第二安装板300尖端能够向下转动,从而打开第一安装板200上的卡线通槽210 ;而当外力消失时,第二安装板300会在第一扭簧100和第二扭簧800的作用力下恢复到如图6所示的平衡位置,此时关闭第一安装板200上的卡线通槽210。
[004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卡线通槽210也可设置在第三安装板上,或者在两者上均设置卡线通槽210也是完全可以的。
[0042]如图2所示的卡线机构中,第一安装板200和第三安装板400上均设置有固定孔020,扭簧机构还包括固定螺钉700及固定螺母,固定螺钉700通过固定孔020与固定螺母相配合,固定第一安装板200和第三安装板400。当然,因为第二安装板300在第一安装板200和第三安装板400之间,当第一安装板200和第三安装板400固定之后,第二安装板300同时会受到一定的固定作用。
[0043]且如图2所示,所述固定孔020可分别在第一安装板200和第三安装板400上设置两个,且两个位置相对应。通过两组进行固定能够使第一安装板200和第三安装板400的相对位置更加稳定。
[0044]较佳地,在另一种实施例方式中,可在第一安装板200或者第二安装板300上的固定孔020中设置固定螺纹,所述固定螺纹与固定螺钉700上的外螺纹相匹配,从而省略螺母直接通过螺纹固定第一安装板200和第二安装板300。
[004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一种扭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扭簧(100),第一安装板(200)和第二安装板(300); 所述第一扭簧(100)适用于卡接在所述第一安装板(200)和所述第二安装板(300)之间,且所述第一扭簧(100)至少一端的扭臂末端设置有第一弯折部(110),所述第一弯折部(110)与所述扭臂成预设角度; 所述第一安装板(200)和/或所述第二安装板(300)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弯折部(110)相配合的第一限位孔(010),所述第一弯折部(110)能够放入到所述第一限位孔(010)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110)沿所述第一扭簧(100)长度方向向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110)与所述扭臂之间成90度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扭簧(100)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弯折部(110),分别为第一前端弯折部和第一后端弯折部,所述第一安装板(200)和所述第二安装板(300)上均设置有所述第一限位孔(010),所述第一前端弯折部适用于放入到所述第一安装板(200)上的第一限位孔(010)中,所述第一后端弯折部适用于放入到所述第二安装板(300)上的第一限位孔(010)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200)、第一扭簧(100)和第二安装板(300)顺序通过连接螺钉及连接螺母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200)、第一扭簧(100)和第二安装板(300)顺序通过限位销钉(500)及卡簧¢00)固定。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扭簧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扭簧(800)和第三安装板(400); 所述第二扭簧(800)卡接在所述第二安装板(300)和所述第三安装板(400)之间,且所述第二扭簧(800)的至少一端的扭臂末端设置有沿所述第二扭簧(800)长度方向向外的第二弯折部; 所述第二安装板(300)和/或所述第三安装板(400)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弯折部相配合的第二限位孔(010),所述第二弯折部能够放入到所述第二限位孔(010)中。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扭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扭簧(800)与所述第一扭簧(100)结构相同。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扭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机构为卡线机构,所述第一安装板(200)和/或第三安装板(400)上设置有卡线通槽(210); 所述第二安装板(300)为摆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安装板和所述第三安装板(400)之间,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安装板(200)和第二安装板(300)转动,使得所述卡线通槽(210)处于打开或关闭状态,且所述第二安装板(300)能够在所述第一扭簧(100)和所述第二扭簧(800)作用下自动复位,使得所述卡线通槽(210)处于关闭状态。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扭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200)和所述第三安装板(400)上均设置有固定孔(020),所述扭簧机构还包括固定螺钉(700)及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钉(700)通过所述固定孔(020)与所述固定螺母相配合,固定所述第一安装板(200)和所述第三安装板(400)。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扭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200)和所述第三安装板(400)上均设置有固定孔(020),所述扭簧机构还包括固定螺钉(700); 所述第一安装板(200)或所述第三安装板(400)上的固定孔(020)内壁上设置有固定螺纹,所述固定螺钉(700)通过所述固定孔(020)并与所述固定螺纹相配合,固定所述第一安装板(200)和所述第三安装板(40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扭簧机构。该扭簧机构包括第一扭簧,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扭簧适用于卡接在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且所述第一扭簧至少一端的扭臂末端设置有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沿所述第一扭簧长度方向向外;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或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弯折部相配合的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弯折部能够放入到所述第一限位孔中。其通过在扭簧的扭臂上设置弯折部,并在安装板上设置相应的限位孔,从而能够将扭簧稳固的限定在两安装板中的设定位置。有效避免扭簧机构因为扭簧位置挪动甚至脱落导致安装板位置不能通过扭簧限定的问题。使扭簧机构整体性能更加稳定。降低扭簧机构的故障率与损耗率。
【IPC分类】F16F1/12, F16F1/06
【公开号】CN204942356
【申请号】CN201520623831
【发明人】葛瑞, 范少稳
【申请人】合肥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6日
【申请日】2015年8月1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