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动力输入式三挡履带车辆变速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032899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动力输入式三挡履带车辆变速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动力输入式三挡履带车辆变速器。
【背景技术】
[0002]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和消费国,年种植面积约2860万公顷,占全球水稻种植面积的1/5,年产稻米1.85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3,南方稻田区域主要包含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等十省,水稻产量占全国60%以上,是我国水稻的主产区。南方稻田主要种植水稻和油菜作物,南方稻田几乎常年积水,冬季无冰冻,土地湿润,土壤承载能力差,轮式作业机械进入稻田后,下陷量大,车轮最低接地点超过犁底层,轮齿破坏犁底层结构,导致犁底层松软。轮式作业机械反复作业后,犁底层深度不断加深,每耕作一次,就使耕作犁底泥层加深一次,犁底层加深后,就需要更大直径车轮和更大马力和重量的作业机械,进而造成恶性循环,使水田成为深泥脚田,最后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耕田机具、插秧机、联合收割机等机械无法下田作业。而且淹水稻田可以提高作物产量,降低重金属污染,减少化肥用量和保护农田水土。然而,在水稻收割期附近持续淹水会使得稻田更加松软,传统轮式农业机械极易出现打滑与陷车,无法完成基本作业。
[0003]用于农业作业的履带式车辆主要有履带式拖拉机、履带式收割机和履带式农田转运车等。这些履带车辆的变速传动系统通常采用两种类型,一种是采用纯机械式动力传动系统传递动力,其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等优点,然而纯机械式动力传动机构,换挡操作复杂,同时由于农机操作者通常不具备驾驶汽车或拖拉机的技能,对离合器、油门、换挡的配合难以掌控,进而限制了拖拉机的发展。另一种是采用液压栗-马达一体装置的履带车辆无极变速驱动系统,无极变速驱动系统的履带车辆驾驶便捷性得到了提高,农机操作者不用参加专业的技术培训,仅需简单训练即可掌握驾驶技能,因而被广大用户所喜爱,但加入液压系统后,系统传动效率降低,热负荷增大。特别是在日常生产使用过程中的履带式拖拉机通常要挂接农机具,而农机具在田间作业时,发动机一般处于大油门状态,接近于发动机额定工况,行驶速度变化小,功率与扭矩输出比较大,导致系统能耗高、发热量大、高温稳定性差,严重限制了履带式车辆的应用范围。
[0004]同时由于履带车辆行驶系统的工作原理与两轮式农业机械的行驶工作原理类似,变速器通常集成了转向、差速、主减速、制动等一种或多种功能,且至少要集成转向功能。在集成转向装置方面:目前市场上的履带式车辆通常采用转向拉杆操作牙嵌式离合器与多盘式制动器的转向方案,其实现过程是:当履带式拖拉机车辆向左转向时,驾驶员操作左转向拉杆使左侧牙嵌式离合器分离与左侧输出轴制动,由于履带拖拉机车辆左侧传动动力中断并制动停止旋转,此时在拖拉机右侧动力的驱动下,机具向左侧实现转向;同理可实现右侧转向,然而这种转向机构采用分离和结合牙嵌式离合器与制动器实现,其转向精度低,转向操控性差。在集成制动方面,部分农田作业的履带车辆如履带式拖拉机、履带式收割机由于行驶速度慢,切断动力后机械停止快,通常不安装制动器。但为了提高履带车辆的行车安全性,有的履带车辆安装了制动装置,这些制动装置通常安装在驱动轮附近,由于安装在传动系统末端,制动装置常采用干式摩擦片式制动器,制动结构大,左右轮对称布置,数量多,制动一致性差。
[0005]同时由于液压栗-马达一体的无级变速装置,虽然通过改变液压栗斜盘角度能实现无级传动,但在转速无级变化过程中,此装置在额度转速附近工作时,效率高、扭矩输出稳定,但在低速工作时,液压传动的效率降低,液压马达的输出扭矩小,限制了履带车辆高效作业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动力输入式三挡履带车辆变速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0007]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动力输入式三挡履带车辆变速器,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箱体上安装有动力输入机构、双动力输入机构、三挡变速及制动机构、差速式驱动机构、左侧履带驱动机构、右侧履带驱动机构、动力输出机构,动力输入机构与双动力输入机构和动力输出机构连接,双动力输入机构连接三挡变速及制动机构,三挡变速及制动机构通过差速式驱动机构分别连接并驱动左侧履带驱动机构、右侧履带驱动机构。
[0009]在本实用新型中,各机构的具体连接结构如下:
[0010]所述的动力输入机构包括动力输入第一轴、PTO动力传动轴和动力输出轴,动力输入第一轴一端为动力输入端,并通过第一轴推力轴承安装于第一轴端盖内,第一轴端盖紧固于箱体上,另一端通过第一轴深沟球轴承安装于箱体上,第一轴深沟球轴承一侧安装有动力输入锥齿轮,动力输入锥齿轮和第一轴深沟球轴承之间设有动力输入轮套筒,第一轴推力轴承和第一轴深沟球轴承之间套装有PTO双联滑移换挡齿轮,PTO双联滑移换挡齿轮上设有动力输入换挡拨叉;ΡΤ0动力传动轴一端通过传动轴前深沟球轴承和传动轴中深沟球轴承安装于箱体内,并通过传动轴外端盖进行限位,且传动轴前深沟球轴承和传动轴中深沟球轴承之间安装有PTO双联换挡齿轮,另一端安装有PTO主减速主动齿轮,并通过传动轴后深沟球轴承安装于箱体内,传动轴后深沟球轴承通过传动轴内端盖进行限位;动力输出轴一端通过输出轴外深沟球轴承安装于箱体上,并通过输出轴外端盖进行限位,另一端为动力输出端,并通过输出轴内深沟球轴承安装于箱体上,输出轴内深沟球轴承一侧设有输出轴内端盖进行限位,输出轴外深沟球轴承和输出轴内深沟球轴承之间设有PTO主减速从动齿轮,且PTO主减速从动齿轮和输出轴外深沟球轴承之间设有主减速从动轮套筒;
[0011]所述的双动力输入机构包括静液压无级变速器、动力输入第二轴、双动力转换轴;静液压无级变速器设有伸入至箱体内的静液压无级变速器动力输入轴和静液压无级变速器动力输出轴,静液压无级变速器动力输出轴上伸入箱体内的端部安装有静液压无级变速器动力输出齿轮;动力输入第二轴一端通过第二轴推力轴承安装于箱体上,并通过第二轴端盖进行限位,动力输入第二轴另一端与静液压无级变速器动力输入轴连接,并通过第二轴深沟球轴承安装于箱体上,动力输入第二轴上安装有机械挡主动齿轮和从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与第二轴推力轴承之间安装有从动锥齿轮套筒,从动锥齿轮与动力输入锥齿轮啮合;双动力转换轴两端的安装结构相同,其一端通过转换轴深沟球轴承安装于箱体上,并通过转换轴端盖进行限位,双动力转换轴上沿轴向依次安装有无级挡从动齿轮、双动力输入花键毂、机械挡从动齿轮、一挡主动齿轮和二挡主动齿轮,无级挡从动齿轮通过无级挡滑动轴承套安装于双动力转换轴上,机械挡从动齿轮通过机械挡滑动轴承套安装于双动力转换轴上,双动力输入花键毂上安装有双动力结合套,双动力结合套在换挡拨叉的作用下与无级挡从动齿轮或者机械挡从动齿轮结合,双动力输入花键毂与无级挡从动齿轮之间设有无级挡紧密套筒,无级挡从动齿轮另一端设有无级挡从动轮套筒,机械挡从动齿轮另一端设有机械挡从动轮套筒;一挡主动齿轮和二挡主动齿轮之间设有一二挡主动轮套筒,无级挡从动齿轮与静液压无级变速器动力输出齿轮啮合,机械挡从动齿轮与机械挡主动齿轮啮合;
[0012]所述的三挡变速及制动机构包括换挡轴和制动轴,换挡轴两端的安装结构一样,其一端通过换挡轴深沟球轴承安装于箱体上,并设有换挡轴端盖进行限位;换挡轴上沿轴向依次安装有三挡花键毂、三挡从动齿轮、主减速主动齿轮、一挡从动齿轮、一二挡花键毂、二挡从动齿轮,三挡花键毂通过内花键安装于换挡轴的外花键上,三挡从动齿轮通过三挡滑动轴承套安装于换挡轴上,二挡从动齿轮通过二挡滑动轴承套安装于换挡轴上,一挡从动齿轮通过一挡滑动轴承套安装于换挡轴上,主减速主动齿轮与一挡从动齿轮之间设有主减速主动轮套筒,一二挡花键毂通过内花键安装于换挡轴的外花键上,一二挡花键毂上安装有一二挡结合套,一二挡结合套在一二挡拨叉的作用下与一挡从动齿轮或者二挡从动齿轮结合;三挡从动齿轮与双动力结合套常啮合,一挡从动齿轮与一挡主动齿轮啮合,二挡从动齿轮与二挡主动齿轮啮合;制动轴一端通过制动轴深沟球轴承安装于箱体上,并通过制动轴端盖进行限位,另一端通过制动器深沟球轴承安装于制动器端盖内,制动器端盖内壁上安装有多个制动钢片,该多个制动钢片彼此平行且间隔开,制动器端盖内对应的制动轴上通过花键安装有多个制动摩擦片,多个制动摩擦片彼此平行且间隔开,且每个制动摩擦片均配合在相邻两个制动钢片之间,制动钢片一端设有安装在制动轴上的压盘,压盘上设有制动拨叉轴,制动拨叉轴用于控制压盘压紧或松离制动钢片,制动轴上安装有换向齿轮,换向齿轮与主减速主动齿轮啮合;
[0013]所述的差速式驱动机构包括差速转向一轴、差速转向中间轴、差速齿轮轴,差速转向一轴一端伸出至箱体外,并通过差速一轴左深沟球轴承安装于箱体上,差速一轴左深沟球轴承通过差速一轴左端盖进行限位,差速转向一轴另一端通过差速一轴右深沟球轴承安装于箱体上,并通过差速一轴右端盖进行限位,差速转向一轴上安装有差速转向左侧齿轮和差速转向右侧齿轮;差速转向中间轴两端的安装结构一样,其一端通过差速中间轴深沟球轴承安装于箱体上,并通过差速中间轴端盖进行限位;差速转向中间轴上安装有差速转向中间齿轮,差速转向中间齿轮一侧设有差速中间轮套筒;差速齿轮轴两端的安装结构一样,其一端通过差速齿轮轴深沟球轴承安装于箱体上,并通过差速齿轮轴端盖进行限位,差速齿轮轴上设有位于差速齿轮轴中间的主减速齿轮和关于主减速齿轮对称且结构相同的左侧行星齿轮机构、右侧行星齿轮机构;左侧行星齿轮机构包括依次套装在差速齿轮轴上的左行星架、左太阳轮和左齿圈,左行星齿轮通过左行星齿轮支撑组件周向均布安装于左行星架上,并且同时与左齿圈的内齿轮和左太阳轮啮合,左行星架通过滚针轴承安装于差速齿轮轴上,左齿圈通过右滑动轴承套二安装于差速齿轮轴上;右侧行星齿轮机构包括依次套装在差速齿轮轴上的右行星架、右太阳轮和右齿圈,右行星齿轮通过右行星齿轮支撑组件周向均布安装于右行星架上,并且同时与右齿圈的内齿轮和右太阳轮啮合,右行星架通过滚针轴承安装于差速齿轮轴上,右齿圈通过右滑动轴承套二安装于差速齿轮轴上;右齿圈的外齿圈与差速转向中间齿轮啮合,差速转向中间齿轮与差速转向右侧齿轮啮合,左齿圈的外齿圈与差速转向左侧齿轮啮合,主减速齿轮与换向齿轮啮合;
[0014]所述的左侧履带驱动机构和右侧履带驱动机构结构相同,并关于主减速齿轮对称,左侧履带驱动机构包括履带驱动轴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