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压机自动排气加油漏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66141阅读:6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压机自动排气加油漏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压机辅助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压机自动排气加油漏斗。



背景技术:

在使用过程中空压机的转动部件需要大量的润滑油,由于空压机在工作过程中,润滑油会不断受挤压以及易掺入进磨损产生的金属颗粒等原因,润滑油在使用一定周期后必须进行更换。在使用一般的加油漏斗换润滑油时,由于加油口受漏斗遮挡,油箱内的空气受到挤压从而产生正压,当油箱内压力与漏斗内润滑油的重力相等时,润滑油无法在漏斗管内向下流动,产生加油不畅的问题,需要拔出漏斗排出油箱内的空气,才能继续加油;空压机每次加油160L,加油量较高,更换一次润滑油需要多次的插拔漏斗,费时费力,而且在插拔过程中容易造成润滑油泄露,污染工作现场;另外一般的加油漏斗在插入加油孔时仅靠空压机加油孔的孔壁支撑,很难在加油过程中保持稳定,如果人为固定,又会增加人工成本。

公开号为CN20144735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加油排气漏斗,包括一个漏斗和固定在漏斗内壁的排气管,排气管的排气口设置在漏斗口,排气管的进气口设置在漏斗的下口,上述加油排气漏斗可以同时加油和排气。但是,一方面由于排气管设置在漏斗内,会缩小漏斗口的加油口径,减小加油量,降低加油效率;另一方面,在使用的时候漏斗整体也不易固定在加油口,需要人为固定,增加了人工成本。所以需要一种能够自动排气且不会影响加油效率的漏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压机自动排气加油漏斗,主要解决现有漏斗在加油的过程中加油不畅,影响加油效率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空压机自动排气加油漏斗,其包括第一漏斗和嵌套于第一漏斗外的第二漏斗;第一漏斗顶端在竖直方向上高于第二漏斗,第一漏斗顶端外边缘沿周向设有遮挡圈,遮挡圈的外径大于第二漏斗的外径;所述第一漏斗底部设有连通于第一漏斗的第一漏斗管,第二漏斗底部设有连通于第二漏斗的第二漏斗管;第二漏斗管嵌套于第一漏斗管外;第二漏斗与第一漏斗之间的间隙内固设有若干支撑条;所述第二漏斗管的形状和大小与空压机的加油口相适配。

具体的,所述第一漏斗管的长度长于第二漏斗管,且第一漏斗管从第二漏斗管的底部伸出,所述第一漏斗管的直径小于第二漏斗管,第一漏斗管与第二漏斗管之间有便于空气排出的间隙。

具体的,所述第二漏斗管外壁设有与空压机的加油口相适配的螺纹,用于将所述空压机自动排气加油漏斗固定于空压机的加油口。

具体的,所述空压机自动排气加油漏斗整体为不锈钢材质,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防止润滑油对漏斗的腐蚀,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所述空压机自动排气加油漏斗,主要用于空压机的单次连续大容量加入润滑油,且所述空压机自动排气加油漏斗可以固定连接于空压机的加油口,其中,空压机及其加油口的设置均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所述空压机自动排气加油漏斗由内外两层漏斗嵌套构成,其中内、外漏斗分别为第一漏斗和第二漏斗,且对应连接有第一漏斗管和第二漏斗管,第一漏斗管与第二漏斗管也是嵌套的连接关系,第一漏斗管的长度长于第二漏斗管,在加油的时候,第一漏斗管可以伸入到液面以下,第二漏斗管连接于空压机的加油口,第一漏斗管与第二漏斗管之间的间隙与空压机内液面以上的空间相连通,向空压机的油箱中加油时,由于第一漏斗口被润滑油覆盖,油箱内气体可以通过内侧漏斗与外侧漏斗之间的间隙排出,防止在加油过程中油箱内产生正压,导致漏斗口的润滑油回流而发生泄露;第二漏斗管的外径与空压机加油口的内径相适配,且第二漏斗管外设有螺纹,可以螺接于加油口,便于长时间连续加油。

第一漏斗和第二漏斗之间的间隙设有若干支撑条,支撑条用于固定连接第一漏斗和第二漏斗,支撑条沿周向对称设置于第一漏斗的外壁,支撑条可以根据需要对称设置为两个或三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空压机自动排气加油漏斗由两层漏斗嵌套构成,其中内、外的漏斗体分别连接有第一漏斗管和第二漏斗管,在加油的时候,第一漏斗管伸入到液面以下,使油箱中产生的气体可以通过第一漏斗与第二漏斗之间的间隙排出,防止在加油过程中油箱内的正气压将润滑油反向压出,导致润滑油泄露;所述空压机自动排气加油漏斗可以螺接于加油口,便于加油,可以节省人工成本。本实用新型所述空压机自动排气加油漏斗具有自动排气、便于装卸、方便实用、结构合理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空压机自动排气加油漏斗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空压机自动排气加油漏斗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空压机自动排气加油漏斗,其包括上部呈圆形下部呈圆锥形的第一漏斗1和嵌套于第一漏斗1外的第二漏斗2(第二漏斗2外形与第一漏斗1相一致);第一漏斗1顶端在竖直方向上高于第二漏斗2;第一漏斗1顶端外边缘沿圆周方向设有环形遮挡圈6,且遮挡圈6的外径大于第二漏斗2的外径(遮挡圈6可以防止油从第一漏斗1与第二漏斗2之间的间隙进入,阻塞空气排出);所述第一漏斗1底部设有连通于第一漏斗1的第一漏斗管3,第二漏斗2底部设有连通于第二漏斗2的第二漏斗管4;第二漏斗管4嵌套于第一漏斗管3外;第二漏斗2与第一漏斗1上部形成中空的圆环,中空的圆环内对称设有三根支撑条5(即支撑条5设于第一漏斗1和第二漏斗2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二漏斗管4的外径与空压机的加油口的内径(空压机及其加油口为现有技术,故不再赘述)相适配。

所述第一漏斗管3的长度长于第二漏斗管4,且第一漏斗管3从第二漏斗管4的底部伸出,所述第一漏斗管3的直径小于第二漏斗管4,第一漏斗管3与第二漏斗管4之间形成便于空气排出的间隙。

所述第二漏斗管4外壁设有与空压机的加油口相适配的螺纹,用于将所述空压机自动排气加油漏斗固定于空压机的加油口。

所述空压机自动排气加油漏斗整体为不锈钢材质,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防止润滑油对漏斗的腐蚀,延长使用寿命。

所述支撑条5为对称设置,有利于在加油时保持所述空压机自动排气加油漏斗的持续平稳加油。

使用时,将第一漏斗管3的端头插入油箱中液面以下,将第二漏斗管4螺接于油箱的加油口,且第二漏斗管4的端头在液面以上,加油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通过第一漏斗管3与第二漏斗管4之间的间隙中排出油箱。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