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灌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87447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料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灌装系统。



背景技术:

橙汁胞饮料灌装瓶体通常包括塑料瓶、玻璃瓶以及易拉罐,其中塑料瓶一般将瓶胚现场吹瓶洗瓶灌装一体式操作,其细菌感染和杂质混入较少,而玻璃瓶和易拉罐通常由厂家提前制作或购买,灌装前需要进行清洗、烘干操作,实际生产过程中,为了防止清洗后的瓶体内部进入灰尘和杂质,通常将清洗后的瓶体瓶口朝下倒置放置进行运输,在灌装前再手动翻转过来,这种方式效率低下,并且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瓶体翻转不及时而影响灌装的现象,而灌装后的产品需要进行液位筛选,目前生产线上通常安排目检人员,通过人工将液位明显不合格的产品拿下来,这种筛选方式同样效率低下,并且筛选不完全,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高效、清洁的橙汁胞饮料灌装系统,以满足实际生产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灌装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高效灌装系统,包括进瓶输送带、出瓶输送带、灌装工作台、料罐,所述料罐底部设置周向均匀分布的一圈灌装口,灌装工作台对应地设置于灌装口底部,灌装工作台同时连接进瓶输送带与出瓶输送带,其中进瓶输送带上设置烘干箱,并且进瓶输送带上连接烘干箱与灌装工作台的区段设置为用于将瓶体从瓶口朝下的倒立状态旋转为瓶口朝上的正立状态的螺旋状,所述出瓶输送带上则设置液位筛选机构,液位筛选机构包括高频振荡源、与高频振荡源对应设置的频谱仪以及光电开关,还包括设置于高频振荡源下游瓶体剔除气缸,光电开关与瓶体剔除气缸均连接控制器,控制器固定于所述料罐外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进瓶输送带上连接烘干箱与灌装工作台的区段设置有防止瓶体旋转时掉落的隔板。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高频振荡源设置高度与合格产品的液位高度一致。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烘干箱套设于进瓶输送带上,烘干箱内部设置多个连接风嘴。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料罐内部中央设置竖轴,竖轴上设置与之垂直的水平搅拌叶,料罐顶部外侧则设置升降机构,所述竖轴穿过料罐顶部并与升降机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料罐顶部设置固定支架,所述升降机构由液压油缸组成,所述液压油缸顶部固定在支架顶端,底部与竖轴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效灌装系统,能保证灌装前瓶体的彻底清洁以及瓶体位置转换的快速高效,并且能保证灌装过程中橙汁胞饮料能彻底混合均匀,再者灌装后不合格产品的筛选通过液位筛选机构直接筛选出来,因此相较于传统的灌装设备而言,本实用新型更为高效、节省大量人工,并且能减少由于人工翻转不及时或目检不到位而引发的生产事故或产品质量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其中:1、进瓶输送带;2、出瓶输送带;3、灌装工作台;4、料罐;5、灌装口;6、机架;7、烘干箱;8、螺旋区段;9、光电开关;10、高频振荡源;11、槽口;12、控制器;13、支架;14、升降机构;15、竖轴;16、水平搅拌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的一种高效灌装系统的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包括进瓶输送带1、出瓶输送带2、灌装工作台3、料罐4,其中料罐4底部设置周向均匀分布的一圈灌装口5,灌装工作台3对应地设置于灌装口5底部的圆盘形工作台,灌装工作台3同时连接进瓶输送带1与出瓶输送带2,其中进瓶输送带1上设置烘干箱7,烘干箱7套设于进瓶输送带1上,其内部设置多个风嘴,风嘴与外部气管连接,气管给烘干箱内部供应高温干燥的气体用于对瓶体内部进行烘干,本实施例中,进瓶输送带1上连接烘干箱7与灌装工作台3的区段为螺旋区段8,其将瓶体从瓶口朝下的倒立状态旋转为瓶口朝上的正立状态。螺旋区段8上设置有防止瓶体旋转时掉落的隔板,本实施例中出瓶输送带2上则设置液位筛选机构,液位筛选机构包括高频振荡源10,设置于高频振荡源10顶部的光电开关9,与高频振荡源10相对设置的频谱仪(图示未标出),以及设置于高频振荡源10下游20~40cm左右的瓶体剔除气缸,其中高频振荡源10设置高度与合格产品的液位高度一致,瓶体剔除气缸与光电开关均连接控制器12,控制器12固定于料罐4外侧,当灌装后的产品液位不符合设定的高度要求时,设置于槽口11对立面的瓶体剔除气缸使瓶体从槽口11掉出,从而省去人工目检的工序,节约人工成本。本实用新型中,料罐4内部中央设置竖轴15,竖轴15上设置与之垂直的水平搅拌叶16,料罐4顶部外侧则设置升降机构14,升降机构14由液压油缸组成,液压油缸顶部固定在支架13顶端,底部与竖轴15连接,因此在进行灌装时,竖轴15在升降机构14的带动下上下往复运动,从而使容易沉淀于料罐4底部的橙汁胞均匀分散于整个料罐4中,从而能更好的保证整个灌装过程中产品的均一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