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燃废气防爆输送管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1390发布日期:2019-02-01 19:38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燃废气防爆输送管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生产防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燃废气防爆输送管道系统,主要应用于油墨生产中可燃废气的收集处理。



背景技术:

油墨是用于印刷的重要材料,它通过印刷或喷绘将图案、文字表现在承印物上,油墨中包括主要成分和辅助成分,两种成分均匀地混合并经反复轧制而成一种黏性胶状流体,油墨由连接树脂料、颜料、填料、助剂和溶剂等组成,油墨用于书刊、包装装潢、建筑装饰及电子线路板等各种印刷。油墨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油墨生产的各生产车间由于安全、环保和职业卫生的要求,需要对车间内各个产生挥发性可燃气体的释放点进行有组织的收集,并集中用聚丙烯材质的输送管道依次输送到处理设备进行集中处置。在将可燃气体输送过程中,由于输送气体的爆炸极限小于10%,为甲类气体,因此可燃气体在输送过程中存在以下安全隐患:甲类气体爆炸下限小于10%,输送管道内极易形成爆炸条件,并且在达到爆炸下限后没有有效手段可以降低输送管道内的可燃气体浓度;可燃气体在运行过程中气体流速超过20米/秒,可燃气体在流动过程中与输送管道内壁摩擦产生静电,静电积聚而引燃可燃性气体,现有的输送管道上没有及时释放管壁静电的设施,并且现有的可燃气体输送管道采用聚丙烯材质,导电性能差,不能及时消除静电;可燃气体的输送管道覆盖多个防火分区,在输送管道内可燃气体引燃的极端条件下无法有效阻隔火焰在输送管道内的传播;输送管道内的可燃气体在引燃的状态下没有应急的自动灭火设施,输送管道内没有设置整套的自动化静电消除和可燃气体浓度检测系统,无法及时监控输送管道内可燃气体输送的安全状态并联动安全设施进行干预控制,导致难以高效安全的将可燃气体进行输送,难以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将可燃废气利用输送管道高效安全进行输送的可燃废气防爆输送管道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燃废气防爆输送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燃废气防爆输送管道系统包括输送管道、静电释放线圈、静电释放网栅、可燃气体探测器、防火切断阀、进气导管和喷淋水管,所述静电释放线圈依次均匀的缠绕于输送管道内壁,静电释放线圈与外界均匀连接设置有多根线圈静电释放接地线,所述输送管道内壁沿水平方向依次竖直均匀设置有多个静电释放网栅,静电释放网栅与外界连接设置有网栅静电释放接地线,所述静电释放线圈和静电释放网栅均采用紫铜加工而成,所述输送管道一侧设置有喷淋水管,喷淋水管上等间距均匀连通设置有多个细水喷头,细水喷头设置在输送管道内,所述输送管道内壁依次均匀设置有多个可燃气体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上连接设置有信号电导线,所述输送管道上设置有防火切断阀,所述进气导管设置在输送管道一侧且与输送管道连通,进气导管靠近输送管道端设置有进气控制阀。

进一步地,所述静电释放网栅的筛网目数为60目,输送管道内相邻的两个静电释放网栅之间的间距为15米。

进一步地,所述静电释放线圈采用宽度为3厘米的紫铜编织带均匀缠绕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管道上相邻进气导管之间的间距为40米-45米。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管道内相邻的防火切断阀之间的间距为40米-45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静电释放线圈依次均匀的缠绕于输送管道内壁,静电释放线圈与外界均匀连接设置有多根线圈静电释放接地线,并且静电释放线圈采用宽度为3厘米的紫铜编织带均匀缠绕而成,使得可燃气体在沿着输送管道进行输送的过程中,静电释放线圈能够捕捉并释放可燃气体与输送管道内壁摩擦产生的静电,避免由于静电积聚而引燃可燃气体,通过输送管道内壁沿水平方向依次竖直均匀设置有多个静电释放网栅,静电释放网栅与外界连接设置有网栅静电释放接地线,静电释放网栅的筛网目数为60目,输送管道内相邻的两个静电释放网栅之间的间距为15米,使得可燃气体在沿着输送管道进行输送的过程中,静电释放网栅能够充分完全的与输送管道内的可燃气体接触,确保静电释放网栅能够高效充分的捕捉并释放可燃气体在传送过程中摩擦产生的静电,通过输送管道上设置有防火切断阀,输送管道内相邻的防火切断阀之间的间距为40米-45米,使能快速紧急切断输送管道内可燃气体流动,防止输送管道内火焰、可燃蒸汽在输送管道内传播,通过进气导管设置在输送管道一侧且与输送管道连通,进气导管靠近输送管道端设置有进气控制阀,使能在输送管道内的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爆炸上限时开启进气控制阀,使得新鲜空气能够快速进入输送管道而降低输送管道内的可燃气体浓度,通过输送管道一侧设置有喷淋水管,喷淋水管上等间距均匀连通设置有多个细水喷头,细水喷头设置在输送管道内,使得当输送管道内可燃气体浓度较高后补充新鲜空气无效的情况下利用细水喷头喷细水雾可以稀释可燃气体,同时消除静电和降低温度,当输送管道内发生起火、爆炸等应急状态时有效进行灭火,通过输送管道内壁依次均匀设置有多个可燃气体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上连接设置有信号电导线,使能准确检测输送管道中的可燃气体浓度并输送至整个系统的控制器,当可燃气体浓度达到上限25%时进行预警并开启进气控制阀补充新鲜空气至输送管道内,当可燃气体浓度达到上限80%时联动关闭防火切断阀并启动喷淋水管上的多个细水喷头对输送管道进行喷水消防,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既能防止静电积聚引燃可燃气体,也能在可燃气体浓度达到上限时及时启动多项应急措施协同进行处理,确保能够将可燃废气利用输送管道高效安全的进行输送,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燃废气防爆输送管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输送管道,2. 静电释放线圈,3. 静电释放网栅,4. 可燃气体探测器,5. 防火切断阀,6. 进气导管,7. 喷淋水管,8. 线圈静电释放接地线,9. 网栅静电释放接地线,10. 细水喷头,11. 信号电导线,12. 进气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一种可燃废气防爆输送管道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燃废气防爆输送管道系统,包括输送管道1、静电释放线圈2、静电释放网栅3、可燃气体探测器4、防火切断阀5、进气导管6和喷淋水管7,静电释放线圈2依次均匀的缠绕于输送管道1内壁,静电释放线圈2与外界均匀连接设置有多根线圈静电释放接地线8,输送管道1内壁沿水平方向依次竖直均匀设置有多个静电释放网栅3,静电释放网栅3与外界连接设置有网栅静电释放接地线9,静电释放线圈2和静电释放网栅3均采用紫铜加工而成,本实用新型的输送管道1一侧设置有喷淋水管7,喷淋水管7上等间距均匀连通设置有多个细水喷头10,细水喷头10设置在输送管道1内,输送管道1内壁依次均匀设置有多个可燃气体探测器4,可燃气体探测器4上连接设置有信号电导线11,输送管道1上设置有防火切断阀5,本实用新型的进气导管6设置在输送管道1一侧且与输送管道1连通,进气导管6靠近输送管道1端设置有进气控制阀12。

本实用新型的静电释放网栅3的筛网目数为60目,输送管道1内相邻的两个静电释放网栅3之间的间距为15米,使得可燃气体在沿着输送管道1进行输送的过程中,静电释放网栅3能够充分完全的与输送管道1内的可燃气体接触,确保静电释放网栅3能够高效充分的捕捉并释放可燃气体在传送过程中摩擦产生的静电。本实用新型的静电释放线圈2采用宽度为3厘米的紫铜编织带均匀缠绕而成,静电释放线圈2能够捕捉并释放可燃气体与输送管道1内壁摩擦产生的静电,避免由于静电积聚而引燃可燃气体。本实用新型的输送管道1上相邻进气导管6之间的间距为40米-45米,使能在输送管道1内的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爆炸上限时开启进气控制阀12,使得新鲜空气能够快速进入输送管道1而降低输送管道1内的可燃气体浓度。本实用新型的输送管道1内相邻的防火切断阀5之间的间距为40米-45米,使能快速紧急切断输送管道1内可燃气体流动,防止输送管道1内火焰、可燃蒸汽在输送管道1内传播。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燃废气防爆输送管道系统在使用的时候,通过静电释放线圈2依次均匀的缠绕于输送管道1内壁,静电释放线圈2与外界均匀连接设置有多根线圈静电释放接地线8,并且静电释放线圈2采用宽度为3厘米的紫铜编织带均匀缠绕而成,使得可燃气体在沿着输送管道1进行输送的过程中,静电释放线圈2能够捕捉并释放可燃气体与输送管道1内壁摩擦产生的静电,避免由于静电积聚而引燃可燃气体,通过输送管道1内壁沿水平方向依次竖直均匀设置有多个静电释放网栅3,静电释放网栅3与外界连接设置有网栅静电释放接地线9,静电释放网栅3的筛网目数为60目,输送管道1内相邻的两个静电释放网栅3之间的间距为15米,使得可燃气体在沿着输送管道1进行输送的过程中,静电释放网栅3能够充分完全的与输送管道1内的可燃气体接触,确保静电释放网栅3能够高效充分的捕捉并释放可燃气体在传送过程中摩擦产生的静电,通过输送管道1上设置有防火切断阀5,输送管道1内相邻的防火切断阀5之间的间距为40米-45米,使能快速紧急切断输送管道1内可燃气体流动,防止输送管道1内火焰、可燃蒸汽在输送管道1内传播,通过进气导管6设置在输送管道1一侧且与输送管道1连通,进气导管6靠近输送管道1端设置有进气控制阀12,使能在输送管道1内的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爆炸上限时开启进气控制阀12,使得新鲜空气能够快速进入输送管道1而降低输送管道1内的可燃气体浓度,通过输送管道1一侧设置有喷淋水管7,喷淋水管7上等间距均匀连通设置有多个细水喷头10,细水喷头10设置在输送管道1内,使得当输送管道1内可燃气体浓度较高后补充新鲜空气无效的情况下利用细水喷头10喷细水雾可以稀释可燃气体,同时消除静电和降低温度,当输送管道1内发生起火、爆炸等应急状态时有效进行灭火,通过输送管道1内壁依次均匀设置有多个可燃气体探测器4,可燃气体探测器4上连接设置有信号电导线11,使能准确检测输送管道1中的可燃气体浓度并输送至整个系统的控制器,当可燃气体浓度达到上限25%时进行预警并开启进气控制阀12补充新鲜空气至输送管道1内,当可燃气体浓度达到上限80%时联动关闭防火切断阀5并启动喷淋水管7上的多个细水喷头10对输送管道1进行喷水消防。通过这样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既能防止静电积聚引燃可燃气体,也能在可燃气体浓度达到上限时及时启动多项应急措施协同进行处理,确保能够将可燃废气利用输送管道1高效安全的进行输送,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