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瓶清洗灌装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7283发布日期:2019-08-07 02:14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药瓶清洗灌装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药瓶清洗灌装生产线。



背景技术:

液体类药品进行灌装时,需要对药瓶进行清洗、烘干、灌注等处理,以往采用人工或半人工的进行处理,不仅效率低,而且劳动强度大,从而不利于广泛的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瓶清洗灌装生产线,该药瓶清洗灌装生产线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药瓶清洗灌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药瓶立式波清洗机、药瓶隧道式灭菌干燥机和药瓶灌装加塞机;所述药瓶立式波清洗机包括第一入料盘和与第一入料盘靠近的过料槽,所述过料槽上设有至少一条与第一入料盘衔接且镂空的药瓶通道,所述过料槽内设有上喷水管和下喷水管,所述上喷水管上设有朝下的喷水口,所述下喷水管上设有朝上的喷水口,所述上喷水管上朝下的喷水口和下喷水管上朝上的喷水口均正对着药瓶通道。

进一步的,上述过料槽为矩形不锈钢槽,其上表面中部沿长度方向横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沿长度方向的侧边铰接有透明的矩形板,所述透明的矩形板下表面粘贴有呈矩形布置的硅胶条,所述硅胶条与过料槽的上边沿相对。

进一步的,上述药瓶通道包括四条不锈钢条和间隔固定在四条不锈钢条上的支板,所述四条不锈钢条沿药瓶通道长度方向以螺旋的方式布置。

进一步的,上述过料槽的底部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通过水泵与上喷水管和下喷水管连接。

进一步的,上述药瓶通道与第一入料盘衔接的位置设有旋转拨片,所述旋转拨片上具有均布的拨齿,相邻拨齿形成凹槽,该凹槽正对药瓶通道中心位置。

进一步的,上述药瓶隧道式灭菌干燥机包括矩形状机柜和设在矩形状机柜内并沿其长度方向布设的金属输送带,所述矩形状机柜内位于金属输送带的正上方和正下方布设有电加热丝,所述电加热丝沿矩形状机柜的垂直方向布置,所述电加热丝的两端固接有陶瓷圈,所述陶瓷圈穿接在矩形状机柜的壁面上,所述矩形状机柜的上部设有进风口,所述矩形状机柜的下侧部设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通过旁接管路和抽风泵与进风口连通。

进一步的,上述陶瓷圈呈圆柱形,其两上表面布设有若干圆柱孔槽,两上表面的圆柱孔槽相互错位。

进一步的,上述金属输送带的输出端设有尼龙输送带,所述尼龙输送带中段上方设有药液灌注管,所述药液灌注管通过管道连接储液罐,尼龙输送带上设有升降限位板。

进一步的,上述药瓶灌装加塞机包括转料盘和均布设在转料盘上的内凹弧形槽,所述转料盘上靠近输入端的其中一个内凹弧形槽工位上方设有落塞导道,所述落塞导道上部与储塞斗连接,所述落塞导道的下端头设有密闭的弧形摆转管,所述密闭的弧形摆转管后端连接有负压抽气管,所述密闭的弧形摆转管前端设有负压孔。

进一步的,上述密闭的弧形摆转管由旋转电机往复摆转。

进一步的,上述落塞导道为方形不锈钢管在其一表面开设有贯通槽道,该贯通槽道用于药瓶塞凸头的穿出,所述落塞导道下端两侧壁板设有弹性活页,该弹性活页往贯通槽道侧具有施压力以夹持药瓶塞掉落,所述落塞导道下端部沿弧形摆转管摆转方向为贯通的,以利弧形摆转管摆转通过。

进一步的,上述药瓶轧盖机包括至少三个的碾压轮,所述三个的碾压轮设在塑料输送带中段的上方,三个的碾压轮依次更加靠近塑料输送带。

本实用新型药瓶清洗灌装生产线药瓶清洗灌装生产线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原理图;

图2药瓶立式波清洗机的俯视构造示意图;

图3是图2的横剖面构造示意图;

图4是药瓶隧道式灭菌干燥机主视剖面构造示意图;

图5是药瓶立式波清洗机与药瓶隧道式灭菌干燥机的连接构造示意图;

图6是图3的E-E的剖面构造示意图;

图7是同一编号的不锈钢条在顺序不同支板上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8是不锈钢条与支板的连接构造示意图;

图9是图4的F-F剖面构造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局部构造示意图;

图11是药液灌注管的构造示意图;

图12是药瓶灌装加塞机的俯视构造示意图;

图13图12的G-G剖面构造示意图;

图14图12的G-G剖面构造示意图(弧形摆转管上扬工位);

图15是药瓶灌装加塞机的横剖面构造示意图;

图16是药瓶轧盖机的主视构造示意图;

图17是图16中碾压轮的旋转俯视图;

图18是落塞导道的主视构造示意图;

图19是图18的H-H剖面构造示意图;

图20是图18的Z-Z剖面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药瓶清洗灌装生产线,依次包括药瓶立式波清洗机A、药瓶隧道式灭菌干燥机B、药瓶灌装加塞机C和药瓶轧盖机D;所述药瓶立式波清洗机A包括第一入料盘A1和与第一入料盘靠近的过料槽A2,该第一入料盘为圆盘,通过人工可以将未清洁的药瓶正立在该圆盘内,所述过料槽A2上设有至少一条与第一入料盘A1衔接且镂空的药瓶通道A3,所述过料槽A2内设有上喷水管A4和下喷水管A5,所述上喷水管上设有朝下的喷水口A6,所述下喷水管上设有朝上的喷水口A7,所述上喷水管上朝下的喷水口和下喷水管上朝上的喷水口均正对着药瓶通道A3。通过人力将第一入料盘内的药瓶K推往药瓶通道A3内,在药瓶通道A3与第一入料盘A1衔接的位置设有旋转拨片A13,所述旋转拨片上具有均布的拨齿A14,相邻拨齿形成凹槽A15,该凹槽A15正对药瓶通道中心位置,在旋转拨片A13两侧设有导板A16,以让药瓶可以更好的导入到旋转拨片A13的凹槽A15内,以及挤入药瓶通道A3。旋转拨片A13由电机驱动转动。

进一步的,上述过料槽A2为矩形不锈钢槽,其上表面中部沿长度方向横设有支撑板A8,所述支撑板A8沿长度方向的侧边铰接有透明的矩形板A9,所述透明的矩形板下表面粘贴有呈矩形布置的硅胶条A10,所述硅胶条与过料槽的上边沿相对,通过该透明的矩形板A9可便于观察清洗情况,通过硅胶条A10可更好密封,确保清洗的液体不容易飞出。透明的矩形板A9方便开启,也方便了检修。

进一步的,为了使药瓶可以内外均可以清洗到,在经过药瓶通道A3过程,需要把位于正立的药瓶进行旋转360度,即瓶口朝上至瓶口朝下再至瓶口朝上的过程,该药瓶通道A3包括四条不锈钢条A31和间隔固定在四条不锈钢条上的支板A16,所述四条不锈钢条沿药瓶通道长度方向以螺旋的方式布置,每条不锈钢条螺旋一个螺距,通过上述构造,实现正立的药瓶进行旋转360度,确保药瓶内外均可以清洗到。图7图示同一编号的不锈钢条在顺序不同支板上的安装位置示意图,支板为一板体,在其中部具有穿孔道A17,可以在穿孔道内侧焊接不锈钢条,以及瓶塞穿过。

进一步的,上述过料槽的底部设有排水管A11,所述排水管A11通过水泵A12与上喷水管A4和下喷水管A5连接,通过排水管A11连接水泵A12及上喷水管A4和下喷水管A5,使清洗液可以循环使用,当然过料槽A2上设有补水龙头,由上喷水管A4和下喷水管A5的喷口对药瓶进行冲洗。

进一步的,上述药瓶隧道式灭菌干燥机B包括矩形状机柜B1和设在矩形状机柜B1内并沿其长度方向布设的金属输送带B2,所述矩形状机柜B1内位于金属输送带B2的正上方和正下方布设有电加热丝B3,所述电加热丝沿矩形状机柜的垂直方向布置,所述电加热丝的两端固接有陶瓷圈B4,所述陶瓷圈B4穿接在矩形状机柜的壁面上,所述矩形状机柜的上部设有进风口B5,所述矩形状机柜的下侧部设有排风口B6,所述排风口B6通过旁接管路B7和抽风泵B8与进风口B5连通,通过陶瓷圈B4可以减少电加热丝B3导热给机柜B1的壁板,该机柜B1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呈矩形状体,且其两端具有进、出口,金属输送带B2连接于进、出口之间。

排风口B6设在矩形状机柜的下侧部而不是位于底部,是为了避免一些残余的液滴也进入排风口B6,旁接管路B7与进风口B5的连接部位设有进风活页B13,在抽风泵B8工作时,该进风活页B13随着风力开启。

进一步的,上述陶瓷圈呈圆柱形,其两上表面布设有若干圆柱孔槽B8,两上表面的圆柱孔槽相互错位,该圆柱孔槽B8可较好的散热,可进一步减少热量传递给矩形状机柜B1。圆柱孔槽在在其圆周方向相互错位。

进一步的,上述金属输送带的输出端设有尼龙输送带B9,所述尼龙输送带中段上方设有药液灌注管B10,所述药液灌注管B10通过管道连接储液罐B11,尼龙输送带B9上设有升降限位板B12,该升降限位板B12由液压缸B13驱动升降,工作时液压缸B13驱动升降限位板B12下降,使位于尼龙输送带B9上的药瓶不移动,位于药瓶正上方的药液灌注管B10开始灌注,升降限位板B12即是一个限位板也是限位触发开关,一次药液灌注管B10灌注量可以由通用流量控制阀来控制。

进一步的,上述药瓶灌装加塞机C包括转料盘C1和均布设在转料盘C1上的内凹弧形槽C2,该转料盘C1为间歇性转动,在转料盘C1的圆周设有圆弧形围板C12,所述转料盘C1上靠近输入端的其中一个内凹弧形槽C2工位上方设有落塞导道C3,所述落塞导道上部与储塞斗C4连接,所述落塞导道C3的下端头设有密闭的弧形摆转管C5,所述密闭的弧形摆转管后端连接有负压抽气管C6,所述密闭的弧形摆转管前端设有负压孔C7,所述转料盘C1的输出端口部设有塑料输送带C11。

上述落塞导道C3为方形不锈钢管在其一表面开设有贯通槽道C8,该贯通槽道用于药瓶塞凸头的穿出,所述落塞导道下端两侧壁板C10设有弹性活页C9,该弹性活页C9往贯通槽道侧具有施压力以夹持药瓶塞掉落,所述落塞导道下端部沿弧形摆转管摆转方向为贯通的,以利弧形摆转管摆转通过,即落塞导道下端部即只有两侧壁板C10,而无前后壁板,以利弧形摆转管摆转通过。

工作时,转料盘C1与尼龙输送带B9衔接,在药瓶被尼龙输送带B9输送至转料盘C1时,由转料盘C1间歇转动,内凹弧形槽C2带动药瓶转置装盖工位W,此前的弧形摆转管C5位于上摆转工位,即由弧形摆转管前端的负压孔C7吸附位于落塞导道最下部的一个瓶塞,当药瓶到达装盖工位W时,弧形摆转管C5转动,将其吸附的瓶塞转至瓶口,而后负压抽气管C6不吸气,放松瓶塞,瓶塞即与瓶口相对,但并非压紧,随后弧形摆转管C5转动上扬,位于次最下一个的瓶塞在没有弧形摆转管C5的阻挡情况下,因重力下落,但被弹性活页C9卡置不会继续下落,该次最下一个的瓶塞即成为最下面一个瓶塞,此时弧形摆转管C5后的负压抽气管C6继续吸气,弧形摆转管C5的负压孔C7重新吸附位于该新的最下面一个瓶塞,接着重复上述动作。

进一步的,为了设计合理,上述密闭的弧形摆转管由旋转电机往复摆转,或者密闭的弧形摆转管的中心点铰接,通过气缸驱动摆转。

进一步的,上述药瓶轧盖机D包括至少三个的碾压轮D1,所述三个的碾压轮设在塑料输送带C11中段的上方,三个的碾压轮D1依次更加靠近塑料输送带C11,在输送带C11输送过程,瓶盖被逐步压紧,该三个的碾压轮D1由位于其侧部啮合的齿轮D2同步转动,其中一个齿轮D2连接驱动电机,驱动该齿轮转动,继而带动其它齿轮和碾压轮D1转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