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气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26170发布日期:2020-10-23 19:34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供气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的供气组件。



背景技术:

诸如lng(液化天然气)这样的液化气运输船的推进系统通常是利用货物燃气来提供动力的。在罐中储气是通过使用绝热货物罐来实现的,绝热货物罐中形成有罐空空间(ullagespace)区段和液相区段。货物罐中的压力处于大约大气压级别并且液化气的温度为约负163摄氏度。虽然货物罐的隔绝性能极佳,但液化气温度逐渐增加导致形成所称的自然蒸发气(naturalboil-offgas)。为了避免货物罐中的压力大量增加,必须从罐中除去该蒸发气。这是因为货物罐对压力变化非常敏感。蒸发气可在船舶的燃气消耗方(例如其推进系统)中被利用。然而,自然蒸发气的量不足以提供所有情形下所需的所有推进能量并且因此船舶必须设置有附加装置来获取额外燃气,即所称的强制蒸发气。

ep1348620a1示出了一种供气设备,其中,将自然蒸发气引导至低温压缩器,该低温压缩器在将其经由馈送管线馈送以消耗之前增加了燃气的压力。此外,该设备还包括强制沸腾汽化器,先前被抽吸到较高压力的液体气在该强制沸腾汽化器中被汽化。在该结构中,在自然蒸发气的压力增加之后,将强制蒸发气部分结合到自然蒸发气。

ep1291576公开了一种用于供应天然气燃料以加热用于运输lng的远洋油气船的锅炉的设备。该设备包括强制lng汽化器,该强制lng汽化器具有与罐的储液区域连通的入口和与导管连通的出口,该导管通向与锅炉相关联的燃料燃烧器。该设备还包括压缩器,该压缩器具有与至少一个lng储罐的罐空空间连通的入口和与导管连通的出口,该导管从压缩器通向与锅炉相关联的燃料燃烧器。燃气的压力通过压缩器的运行而升高。压缩器需要保持低温温度,这在技术上要求非常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供气组件结构,其中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相比显著改善了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如独立权利要求和在描述本发明的不同实施方式的较多细节的其他权利要求中公开的那样来基本上满足。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供气组件包括罐,所述罐被构造成在所述罐中存储液化气以具有气相区段和液相区段,所述组件还包括被构造成将气从所述罐的所述液相区段输送到一个或更多个燃气消耗方的第一供气管线、被构造成将气从所述罐的所述气相区段输送到一个或更多个燃气消耗方的第二供气管线,其中所述第二供气管线包括被构造成加热所述第二供气管线中的气态气的第二换热器,并且所述第一供气管线包括被构造成使所述第一供气管线中的液化气蒸发的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供气管线还包括被构造成增加所述第一供应管线中的气态气的压力的压缩器,其中,所述压缩器设置有第三换热器。所述组件包括与第二换热器、第一换热器、第三换热器连接的传热回路,并且该传热回路包括被构造成向传热回路中的传热介质传热的第四换热器,和被构造成使传热介质在传热回路中循环的抽运装置,并且第二换热器与第三换热器彼此串联设置,并且第一换热器与第二、第三换热器并联设置。

这样,通过利用单个热源和简单、共享的传热介质回路,第二供气管线中的自然蒸发气和第一供气管线中的强制蒸发气都可以准备被馈送到燃气消耗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第三换热器被构造成从压缩器接收热量并控制压缩器的温度。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种供气组件包括罐,所述罐被构造成在所述罐中存储液化气以具有气相区段和液相区段,所述组件还包括被构造成将气从所述罐的所述液相区段输送到一个或更多个燃气消耗方的第一供气管线、被构造成将气从所述罐的所述气相区段输送到一个或更多个燃气消耗方的第二供气管线,其中所述第二供气管线包括被构造成加热所述第二供气管线中的气态气的第二换热器,并且所述第一供气管线包括被构造成使所述第一供气管线中的液化气蒸发的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供气管线还包括被构造成增加所述第一供应管线中的所述气态气的压力的压缩器,其中,压缩器设置有压缩器冷却装置。该组件包括第二温度探测器,该第二温度探测器在压缩器下游被设置于第二供气管线,并且压缩器冷却装置的功率被设置成可基于在压缩器下游的位置处的蒸发气的温度来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该组件包括第二温度探测器,该第二温度探测器在压缩器下游被设置于第二供气管线,并且第三换热器的传热功率可基于在压缩器下游的位置处的蒸发气的温度来控制。这提供了控制离开第二供气管线的蒸发气的温度的有效且简便的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传热回路包括两个支路,以及回路包括从第一分支点延伸到第二分支点的辅助回路区段和也从第一分支点延伸到第二分支点的与辅助回路区段并行的主回路区段,并且第二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被设置于分支点之间的辅助回路区段,第一换热器设置于分支点之间的主回路区段。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辅助回路区段包括第一阀,该第一阀门控制传热介质的通过辅助回路区段的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第一分支点在第一换热器的上游侧,并且第二分支点在第一换热器的下游侧。

这提供有效地控制组件整体传热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该组件包括第一温度探测器,该第一温度探测器在第二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之间被设置于辅助传热回路,辅助回路区段中的第一阀基于该第一温度探测器来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压缩器包括油回路,该油回路被设置成流过所述第三换热器以冷却油回路中的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用于冷却压缩器的第三换热器设置有旁通导管和用于控制经由第三换热器与经由旁通导管的传热介质的流的比例的阀,并经该组件包括第二温度探测器,该第二温度探测器在压缩器下游设置于第二供气管线,该阀被设置成基于压缩器下游的位置处的蒸发气的温度来控制经由第三换热器与经由旁通导管的传热介质的流。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压缩器包括油回路,该油回路被设置成流过第三换热器以冷却油回路中的油,并且在回路中的第三换热器设置有旁通导管和用于基于油回路中的油的温度控制经由第三换热器与经由旁通导管的传热介质的流的比例的三通阀。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传热回路中的第二分支点在第一换热器和第四换热器的下游侧。换句话说,第二分支点在第四换热器的出口与第一换热器的入口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传热回路中的第二分支点在第一换热器的下游侧并且第四换热器的上游侧。换句话说,第二分支点在第一换热器的出口与第四换热器的入口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组件包括第三温度探测器,该第三温度探测器在第四换热器和第二分支点下游设置于传热回路,通过第三温度探测器来控制第四换热器的功率。

本发明涉及与液化气储罐结合的燃气利用结构,该液化气储罐适于在低温和基本上大气压存储液化气,至少以在燃气压力不在罐外面提高的情况下对于在燃气消耗方中利用该燃气而言过低的压力下存储液化气。

通过本发明,还可以将组件组合成单个组件,这使得该组件的组装和在船舶中的安装是有利的。

本专利申请中提出的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不应解释为对所附权利要求的适用性构成限制。在本专利申请中使用的动词“包括”为开放限制,其不排除未记载的特征的存在。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相互自由组合。被认为是本发明的特征的新颖特征特别在所附权利要求中提出。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参照所附示例性示意图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供气组件,并且

图2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供气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地描绘了供气组件10,其被构造成向与其连接的一个或更多个燃气消耗方14提供燃气燃料。供气组件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罐12,在图中仅示出其中一个。罐12被构造成将液化气存储在罐12中,从而在罐12具有气相区段12.1和液相区段12.2。罐结构为其能够保持液化气的基本大气压力和低温,低温是大约-163摄氏度,从而使燃气可以主要保持液相。由于罐基本上处于大气压压力,供气系统必须设置有用于将燃气压力增加至与其连接的燃气消耗方所需的水平的装置。供气组件特别有利地用于在海洋船舶中使用,使得燃气在船舶的内燃机引擎中用作燃料。该罐可以是货物罐,或用于船舶中的燃气消耗方的专用燃料存储部。在燃气消耗方是燃气运行的内燃四冲程活塞引擎(在下文中称为燃气引擎)的情况下,在对引擎的燃气供给中,燃料绝对压力通常为400-800千帕。当然,燃料的实际压力依赖于燃气消耗方的需求,并且甚至可能是1400-1600千帕。

借助于对供气组件10设置的第一供气管线18,可以在燃气引擎14中利用液化气。第一供气管线18被构造成从罐12的液相区段12.2向燃气消耗方14输送燃气。第一供气管线在其第一端(入口端)开口于罐14的下部,该下部其位于罐中的液化气的表面下方。液相区段包含处于大约-163摄氏度的温度且基本上处于大气压的液化气。第一供气管线18包括第一换热器24,该第一换热器24被构造成将将第一供气管线18中的液化气蒸发成气态气。第一换热器24因此也可以称为主燃气蒸发器。第一供气管线18还包括低温泵26,其中提高液化气的压力使得燃气压力满足燃气消耗方14的需求。第一换热器24定位在低温泵26的下游。第一换热器24被构造成从传热介质向燃气传热以蒸发液化气并且将燃气温度从大约-163摄氏度增加到+40摄氏度到+50摄氏度,通常+45摄氏度,其为用于燃气消耗方的燃气的合适温度。第一供应管线16和第二供应管线18可以之前彼此连接,即在对引擎14的连接的上游,在这种情况下,自然蒸发气与和强制蒸发气的混合温度在+40摄氏度至+70摄氏度之间。

借助于对供气组件10设置的第二供气管线14,可以在燃气引擎14中利用蒸发气。第二供气管线16被构造成从罐12的气相区段12.1向燃气引擎14输送燃气。该第二供气管线16在其第一端(入口端)开口于罐14的上部,使得其总是与位于罐12的液化气的表面上方的气相区段12.1连接。第二供气管线16包括第二换热器20,该第二换热器20被构造成将第二供气管线16中的气态气加热至期望温度。第二供气线16还包括压缩器28,在该压缩器28中提高燃气压力,使得燃气压力适合于燃气引擎14。有利地,压缩器22是螺杆或旋转叶片压缩器。第二换热器20定位在压缩器22的上游,使得燃气温度可以被提高到适合于螺杆或旋转叶片压缩器的水平。第二换热器被构造成从传热介质向燃气传热,以将燃气温度从约-163摄氏度增加至-50摄氏度至-20摄氏度,通常为-25摄氏度,其为进入压缩器22的燃气的入口温度范围。在压缩器22中,燃气的温度也升高,有利地升高到+40摄氏度至+70摄氏度,通常为60摄氏度,其对应于适合于引入到引擎14中的燃气的温度。

在第二供应管线16中的压缩器22设置有压缩器冷却装置28、29,压缩器冷却装置28、29用于将压缩器22的温度维持在期望的限度内。压缩器使用例如油来进行润滑并控制压缩器22的温度。压缩器设置有油流回路29,该油流回路29被设置成引导通过第三换热器的油流,因此第三换热器28被构造成从压缩器油向传热回路30中的传热介质传热,从而控制压缩器22的温度,而且控制第二供气管线16中的蒸发气的温度。即使不是必须,也可以在油流回路上设置循环泵。通常,压缩器为油产生自己的压差,在这种情况下,在没有单独泵的情况下提供流。在压缩器运行时,油从油流回路馈入压缩器。该油润滑压缩器的工作部件,并且还接收热量,使得油在流经压缩器时油温度升高。压缩器可以设置有油分离器22’,该油分离器22’将油与压缩燃气分离。已经在压缩器中加热的油被第三换热器28冷却,并再循环回到压缩器22。可选地还可行的是向压缩器22提供与第三换热器28耦接的间接冷却系统。压缩器设置有第三换热器28,使得第三换热器28可以实现为压缩器的一体部分或仅设置成与压缩器22热连通。由于压缩器22的温度对压缩燃气的温度有影响,该温度被有利地利用作控制蒸发气的温度的方法。该方法利用了压缩器冷却装置28、29来将蒸发气的温度维持在所需的限度内。当压缩器22运行时,测量经压缩器22压缩的蒸发气的温度,并且压缩器冷却装置28、29基于该温度来工作。由此,在蒸发气的温度比预定设定值高的情况下,增加压缩器的冷却功率,并且在蒸发气的温度比预定设定值低的情况下,降低压缩器的冷却功率。

组件包括传热回路30,该传热回路30被构造成控制经由第一供气管线和第二供气管线向燃气引擎14供应的燃气的温度,并且控制第二供气管线16中的压缩器22的温度。传热回路30包括第四换热器32,该第四换热器32被构造成向传热回路30中的传热介质传热。传热介质可以是含有一种或更多种防冻添加剂的水基溶液。也可以使用合适的导热油。第二换热器20、第一换热器24、第三换热器28和第四换热器32都连接于传热回路30。传热回路还设置有泵34,传热介质被设置成借助于该泵34来在回路30中流动和循环。

第四换热器32连接于热源42,热源42诸如蒸汽系统,使得热源42对组件10可用,以将热量带到回路30中的传热介质,并在第四换热器32中增加传热介质的温度。回路30包括主回路区段30’,在主回路区段30’中,传热介质流过泵34、第四换热器32和第一换热器24。这是因为在第四换热器32中传到传热介质中的热量的大部分在第一换热器24中用于液化气蒸发。回路30包括两个分支点38、40,分支点38、40被设置成第一分支点38在第一换热器24的上游侧,第二分支点40在第一换热器24和第四换热器32的下游侧。术语上游和下游由相对于回路中的泵34,回路区段30中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来定义,流动方向由回路的线的箭头示出。回路30包括辅助回路区段30”,其从第一分支点38延伸到第二分支点40,其并行于第一分支点38与第二分支点40之间的主导管30’的部分。第二换热器20和第三换热器28被串联连接于辅助回路区段30”,使得第二换热器20设置于第三换热器28上游。这样,第二换热器20和第三换热器28被设置成并行于第一换热器24,并且经由第四换热器32从共用热源42获得的热量被用作用于在第二换热器20中加热气态气并且用于在第一换热器24中蒸发液化气的热源。辅助回路区段30”设置有第一控制阀44,该第一控制阀44用于控制传热介质的流的通过第一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的部分。

第三换热器28被构造成从压缩器传热并且控制其温度,第三换热器28在第二换热器20的下游被设置于辅助回路区段30’。第三换热器28设置有旁通导管31和三通阀33,该三通阀33用于控制经由第三换热器28与经由旁通导管31的传热介质的流的比例,并且因此控制第三换热器28的冷却功率。

作为燃气燃料供应组件的某些工作状态的示例,该组件以以下方式工作。数值仅是本发明的某些实际应用的示例,并且这些值在本发明的不同实际方案中可以不同。当传热介质被设置成通过操作泵34而在回路30中流动时,其温度在第四换热器32中从27摄氏度升高至47摄氏度,在该温度,传热介质进入第二换热器20和第一换热器24。基于第二换热器20之后但第三换热器之前的传热介质的温度,由第一阀44控制传热介质被引导至辅助回路区段30”的部分。该温度由第二换热器20与第三换热器28之间在辅助回路区段30”上设置的第一温度探测器46来测量。通常,第二换热器20与第三换热器28之间的传热介质的温度为35摄氏度。接下来,辅助回路区段30’'中的传热介质流入第三换热器28,在该第三换热器28中,传热介质的温度升高,因为其已用于冷却压缩器22。用于控制经由第三换热器28与经由旁路导管31的传热介质的流的比例的三通阀33是基于在压缩器22下游的位置处的蒸发气的温度来控制的。该蒸发气的温度由在压缩器22下游设置于第二供气管线16的第二温度探测器48来测量。传热介质在第三换热器28中接收热量,从而其温度通常将升高到50摄氏度。

在第一分支点38处,传热介质的未被引导到辅助回路区段30”的部分被引导经由第一换热器24在主回路区段30’中进一步流动。传热介质以大约47摄氏度的温度进入第一换热器24,在第一换热器24中传热介质释放热量以蒸发和加热第一供气管线18中的液化气。通常,第一换热器24之后的传热介质的温度为25摄氏度。在第一换热器24之后,传热介质被设置成流回到第四换热器32,在第四换热器32中,传热介质从共用热源42接收热量。在第二分支点40处,来自辅助回路区段30”的传热介质的流与来自主回路区段30’的传热介质的流组合。基于在第四换热器32且第二分支点40下游的位置处的传热介质的温度来控制第四换热器的功率。在第四换热器32和第二分支点40的下游的主回路区段30’上设置有第三温度探测器50,借助于该第三温度探测器50,测量来自主回路区段30’和辅助回路区段30”的传热介质流的混合物的温度。这样,在第二分支点40处组合的回流的混合温度被考虑在内,并用作控制第四换热器的功率的变量。这是有利的,因为当传热介质离开第三换热器28时,传热介质的温度通常很高,以至于在可以将其馈送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个之前不需要加热。在图1的实施方式中,热源42包括蒸汽系统,该蒸汽系统设置成将热量带到第四换热器。第四换热器32包括旁通导管35,该旁通导管35设置有三通阀52,该三通阀52用于控制经由第四换热器32与经由旁通导管35的传热介质的流的比例。该三通控制阀52控制在第四换热器中传给传热介质的热能。基于第三温度探测器50的测量数据来控制该控制阀52的操作。热源42可以是任何合适且可用的热源,其有利地是引擎14,其使用源自气缸、块、油、燃烧空气或其他冷却系统中的一种或多种、废气锅炉或引擎中的其他热源的热量,其中可以将热量传递到供气组件可用的合适的传热介质,传热介质例如蒸汽、水基溶液或传热油。

图2示意性地描绘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供气组件10,该供气组件10被构造成将气态燃料供应到与其连接的一个或更多个燃气消耗方14。图2所示的供气组件利用基本相同的元件提供基本相同的操作,然而,以下特征不同于图1所示的特征。

连接了第四换热器32,其利用引擎14的冷却系统作为热源42,以将热带入回路30中的传热介质并在第四换热器32中提高传热介质的温度。回路30包括两个分支点38、40,分支点38、40设置成使得第一分支点38在第一换热器24的上游侧,并且第二分支点40在第一换热器24的下游侧但在第四换热器32的上游。上游和下游的用语由回路区段30中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定义,流动方向用回路的线的箭头来例示。

第三换热器28设置有旁通导管31和三通阀33,该三通阀33用于控制经由第三换热器28与经由旁通导管31的传热介质的流的比例,并因此控制第三换热器28的冷却功率。用于控制经由第三换热器28与旁路导管31的传热介质的流的比例的三通阀33是基于第三换热器28的下游位置处的压缩器冷却油的温度来控制的。该温度是由设置于第三换热器28下游的压缩器22冷却油管线上的第二温度探测器48测量的。传热介质在第三换热器28中接收热量,使得其温度将通常升高到50摄氏度。

图2还描绘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根据该实施方式,辅助回路区段30’中的阀44不用于连续控制,而是手动平衡阀,其一次设定通过辅助回路区段30’的流。该特征也适用于图1的实施方式。

在第一分支点38处,传热介质的未被引导到辅助回路区段30”的部分被引导经由第一换热器24在主回路区段30’中进一步流动。传热介质以约47摄氏度的温度进入第一换热器24,在第一换热器24中其释放热量以蒸发和加热第一共气管线18中的液化气。通常,第一换热器24之后的传热介质的温度为25摄氏度。在第二分支点40处,来自辅助回路区段30”的传热介质的流与来自主回路区段30’的传热介质的流组合,以流回到第四换热器32。第四换热器的功率是基于在第四换热器32下游位置处的传热介质的温度来控制的。在第四换热器32下游的主回路区段30’设置有第三温度探测器50,借助于该第三温度探测器50来测量传热介质的该温度。在图2的实施方式中,热源42包括用于控制第三换热器32的功率输出的控制阀52。

虽然在此通过示例结合目前被认为是最优选的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方式,而是旨在覆盖其特征的各种组合或修改,以及如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的若干其他应用。当这样的组合在技术上可行时,结合以上任何实施方式提及的细节可以与其他实施方式结合使用。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供气组件(10),所述供气组件包括罐,所述罐被构造成在所述罐(12)中存储液化气以具有气相区段(12.1)和液相区段(12.2),所述组件还包括被构造成将气从所述罐的所述液相区段(12.2)输送到一个或更多个燃气消耗方(14)的第一供气管线(18)、被构造成将气从所述罐的所述气相区段(12.1)输送到一个或更多个燃气消耗方(14)的第二供气管线(16),其中,所述第二供气管线(16)包括被构造成加热所述第二供气管线(16)中的气态气的第二换热器(20),并且所述第一供气管线(18)包括被构造成使所述第一供气管线(18)中的液化气蒸发的第一换热器(24),所述第二供气管线(16)还包括被构造成增加所述第二供应管线(16)中的气态气的压力的压缩器(22),其中,所述压缩器设置有第三换热器(28),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10)包括与所述第一换热器(24)、所述第二换热器(20)、所述第三换热器(26)连接的传热回路(30),并且所述传热回路(30)包括被构造成向所述传热回路(30)中的传热介质传热的第四换热器(32)和被构造成使所述传热介质在所述传热回路(30)中循环的抽运装置(24),所述第二换热器(20)与所述第三换热器(28)彼此串联设置,并且所述第一换热器(24)与所述第二换热器(20)和所述第三换热器(28)并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气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包括第二温度探测器(48),所述第二温度探测器(48)在所述压缩器(22)下游设置于所述第二供气管线(16),并且所述第三换热器(28)的传热功率被设置成能够基于在所述压缩器(22)下游位置处的蒸发气的温度来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气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回路(30)包括两个分支点(38、40),并且所述回路(30)包括从第一分支点(38)延伸至第二分支点40的辅助回路区段(30”),所述回路(30)包括从所述第一分支点(38)延伸至所述第二分支点40的主回路区段(30’),所述第二换热器(20)和所述第三换热器(28)被设置于所述分支点(38、40)之间的辅助回路区段(30”),并且所述第一换热器(24)被设置于所述分支点(38、40)之间的所述主回路区段(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气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回路区段包括第一阀(44),所述第一阀(44)控制所述传热介质通过所述辅助回路区段(30”)的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气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包括第一温度探测器(46),所述第一温度探测器(46)在所述第二换热器(20)与所述第三换热器(28)之间设置于所述传热回路(30),所述第一阀(44)是基于所述第一温度探测器(46)来控制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气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器包括油回路(29),所述油回路被设置成流过所述第三换热器(28)以冷却该回路中的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气组件(10),其特征在于,用于冷却所述压缩器(22)的所述第三换热器(28)设置有旁通导管(31)和用于控制经由所述第三换热器(28)与经由所述旁通导管(31)的传热介质的流的比例的阀(33),所述组件包括在所述压缩器(22)下游设置于所述第二供气管线(16)的第二温度探测器(48),并且所述阀(33)被设置成基于在所述压缩器(22)下游的位置处的蒸发气的温度来控制经由所述第三换热器(28)与经由所述旁通导管(31)的传热介质的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气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器包括油回路(29),所述油回路被设置成流过所述第三换热器(28)以冷却该回路中的油,并且所述回路(30)中的所述第三换热器(28)设置有旁通导管(31)和用于控制经由所述第三换热器(28)与经由所述旁通导管(31)的传热介质的流的比例的三通阀(33),并且基于所述油回路(29)中的油的温度来控制传热介质的流的经由所述第三换热器(28)的部分与经由所述旁通导管(31)的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气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回路(30)中的所述第二分支点(40)在所述第一换热器(24)和所述第四换热器(32)的下游侧。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气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回路(30)中的所述第二分支点(40)在所述第一换热器(24)的下游侧并且在所述第四换热器(32)的上游侧。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供气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包括第三温度探测器(50),所述第三温度探测器在所述第四换热器(32)和所述第二分支点(40)的下游设置于所述传热回路(30),所述第四换热器(32)的功率被设置成借助于所述第三温度探测器来控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