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瓶残液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89519发布日期:2020-07-14 17:16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瓶残液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大容积钢制气瓶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检测准备阶段清理气瓶残液的装置。



背景技术:

安装在储运天然气长管拖车上的大容积无缝气瓶,在其定期检验中,超声探伤是必不可少的检验工序。超声检测需要气瓶内无液体存在,使用过的气瓶,在其内部均有油质残液和部分油污等杂质,目前的清理方法,用蒸汽加热降低残液粘度,然后用齿轮泵将残液与液化的蒸汽混合液一起抽出。齿轮泵在抽吸混合液方面效果不错,但在残液抽吸到底部时,进入管道的是空气和残液的混合物,这样会导致底部部分液体无法抽吸,对于齿轮泵来说,长时间抽吸空气和残液的混合物,会造成齿轮泵的严重气蚀,降低齿轮泵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瓶残液清理装置,可方便、有效、长时间抽吸空气和残液混合物,残液清理干净。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气瓶残液清理装置由抽吸管和抽吸器组成,所述抽吸器为双层结构,外壳包裹内器,两者形状相应。在抽吸器上分别开设残液进口、压缩空气进口和残液出口。外壳与内器之间的空腔连接残液进口和抽吸管。内器分为相连通的三段,分别是压力腔、变径段、高速空气出口,其中压力腔与压缩空气进口连通,高速空气出口与残液出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高速气流产生负压的原理抽吸残液,避免了齿轮泵的抽吸不净和严重气蚀等情况。本装置制造成本远远低于齿轮泵,价格低廉,不用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气瓶残液抽吸示意图;

图2为抽吸器结构示意图;

其中:1-气瓶、2-残液、3-抽吸管、4-抽吸器、5-压缩空气管、6-残液收集桶、7-压缩空气进口、8-压力腔、9-变径段、10-高速空气出口、11-负压区、12-外壳、13-残液进口、14-残液出口、15-内器。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即气瓶残液抽吸示意图。气瓶残液清理装置由抽吸管3和抽吸器4组成,抽吸管3伸入气瓶1内残液2的底部,抽吸器4联通压缩空气,启动压缩空气即可将残液2抽吸到残液收集桶6中。

抽吸器4的结构如附图2所示,为双层结构,外壳12包裹着内器15,两者形状相应。在所述抽吸器4上开口三个,分别为残液进口13、压缩空气进口7和残液出口14。残液进口13外连抽吸管3,压缩空气进口7外连压缩空气,残液出口14外连残液收集桶6。外壳12与内器15之间的空腔连接残液进口13。

上述内器15分为相连通的三段,首段是直径空间较大的压力腔8,中间段是变径段9,后段是直径细小的高速空气出口10。首段压力腔8与压缩空气进口7连通,压缩空气进入压力腔8中,保持高压,经变径段9后,以高速气流流出高速空气出口10,该高速空气出口10与残液出口14连通。当内器15通入压缩空气后,在高速空气出口10附近形成负压区11,负压区11的负压通过外壳12与内器15之间的空腔连接抽吸管3,从而将气瓶1中的残液2抽吸入抽吸器4中,再由高速空气通过残液出口14送入残液收集桶6中。

利用本残液清理装置代替贵重的齿轮泵,利用高速气流产生负压的原理抽吸残液,避免了齿轮泵的抽吸不净和气蚀严重的情况;而且本装置制造成本远远低于齿轮泵,价格低廉,使用寿命长。



技术特征:

1.一种气瓶残液清理装置,由抽吸管(3)和抽吸器(4)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器(4)为双层结构,外壳(12)包裹内器(15),两者形状相应;在所述抽吸器(4)上开口三个,分别为残液进口(13)、压缩空气进口(7)和残液出口(14);外壳(12)与内器(15)之间的空腔连接残液进口(13)和抽吸管(3);所述内器(15)分为相连通的三段,分别是压力腔(8)、变径段(9)、高速空气出口(10),所述压力腔(8)与压缩空气进口(7)连通,高速空气出口(10)与残液出口(14)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瓶残液清理装置。该装置由抽吸管和抽吸器组成,所述抽吸器为双层结构,外壳包裹内器,两者形状相应。在抽吸器上分别开设残液进口、压缩空气进口和残液出口。外壳与内器之间的空腔连接残液进口和抽吸管。内器分为压力腔、变径段、高速空气出口,其中压力腔与压缩空气进口连通,高速空气出口与残液出口连通。本实用新型利用高速气流产生负压的原理抽吸残液,避免了齿轮泵的抽吸不净和严重气蚀等情况。本装置制造成本远远低于齿轮泵,且不用维修。

技术研发人员:崔闻天;宋宁;聂红卫;高晓良;潘刘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兴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5
技术公布日:2020.07.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