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轮轴轴承的内环与外环的间隔测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73353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用轮轴轴承的内环与外环的间隔测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用轮轴轴承的内环与外环的间隔测定装置,更为详细地说,涉及一种汽车用轮轴轴承的内环与外环的间隔测定装置,其可以精密地测定形成在外环上的第1滚动面与第2滚动面的间隔,和与此对应的内环的滚动面的位置。
背景技术
汽车用轮轴轴承,如图1所示,由1个外环10、在此外环10的内周12上配置的2个内环20,和介于外环10和各内环20之间而安装的2列滚珠30构成。在这里,2列滚珠30分别滚动接触的第1滚动面14和第2滚动面16,空开一定的间隔而形成在外环10的内周12上,在各内环20的外周22上分别形成与各滚动面14、16对应的滚动面24。
而且,这样的轮轴轴承维持很小的间隙,以使外环10、内环20和滚珠30相对彼此圆滑地滚动接触。由此,构成为向轮轴轴承上施加轴方向负荷和半径方向负荷时,外环10和内环20相对彼此在轴方向以及径方向上产生一些流动,而圆滑地转动。
而且,对于维持外环10、内环20与滚珠30之间的间隙,滚珠30的大小非常重要。这是因为如果滚珠30的大小过小,外环10、内环20与滚珠30之间的间隙过大,外环10和内环20相对彼此转动时,会产生振动。相反,如果滚珠30的大小过大,外环10、内环20与滚珠30之间的间隙过小,外环10和内环20就不能相对彼此圆滑地转动。
因此,适当地维持轮轴轴承的外环10、内环20与滚珠30之间的间隙是非常重要的。为了适当地维持外环10、内环20与滚珠30之间的间隙,重要的是测定配置有滚珠30的外环10的第1滚动面14和内环20的滚动面24,以及外环10的第2滚动面16与内环20的滚动面24之间的间隔,选择适合此测定的间隔的适当大小的滚珠30。
而且,为了测定外环10的第1滚动面14和内环20的滚动面24,以及外环10的第2滚动面16与内环20的滚动面24之间的间隔,最重要的是正确地测定形成于外环10上的第1滚动面14与第2滚动面16的间隔,和与此对应的内环20的滚动面24的位置。这是因为只有正确地测定形成于外环10上的第1滚动面14与第2滚动面16的间隔,和内环20的滚动面24的位置时,才能根据此测定值,正确地得知外环10的第1滚动面14与内环20的滚动面24,以及外环10的第2滚动面16与内环20的滚动面24之间的间隔。
因此,本发明人通过多次实验和研究,结果,开发出一种内环与外环的间隔测定装置,其可以精密地测定形成在外环10上的第1滚动面14与第2滚动面16的间隔,和与此对应的内环20的滚动面24的位置,可以选定适合此测定的间隔的适当大小的滚珠。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用轮轴轴承的内环与外环的间隔测定装置,其可以精密地测定形成在外环上的第1滚动面与第2滚动面的间隔,和与此对应的内环的滚动面的位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汽车用轮轴轴承的内环与外环的间隔测定装置,是一种用于测定轴承的外环与内环的一端的间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固定设置在上述框架上,以支撑上述外环的一端的圆筒状的外环支撑台;配置在上述外环支撑台的内部,紧贴于被上述外环支撑台支撑的上述外环的第1滚动面上,而向上方抬起的下部测量工具;可升降地设置在上述框架上,可以紧贴在被上述下部测量工具抬起的上述外环的第2滚动面上的上部测量工具;使上述上部测量工具下降而紧贴在上述外环的第2滚动面上的下降装置;测定与上述上部测量工具一同下降而紧贴在上述下部测量工具上的上述外环的第1滚动面,和紧贴在上述上部测量工具上的上述外环的第2滚动面之间的间隔的外环测定装置;可升降地设置在上述框架上,以支撑上述内环的一端的内环支撑台;配置在位于上述内环支撑台的上侧的框架上,上述内环的滚动面可以紧贴的内环测量工具;使上述内环支撑台上升,以使上述内环的滚动面可以紧贴于上述内环测量工具上的上升装置;和设置在上述内环测量工具上,以被上升的上述内环压下,测定被上述内环支撑台支撑的上述内环的一端与紧贴于上述内环测量工具上的上述内环的滚动面之间的间隔的内环测定装置。
优选上述下部测量工具包括安装在上述外环支撑台的内部,向正下方延伸的圆筒状主体;设置在上述圆筒状主体的上端外表面,其上部插入外环的内周的圆筒状头部;沿上述圆筒状头部的上周面排列,可以紧贴于上述外环的第1滚动面上的多个滚珠;和使上述滚珠紧贴在上述外环的第1滚动面上的推压装置。
优选上述推压装置包括可运动地设置在上述圆筒状头部的内部,可以将上述滚珠向半径方向外侧推压的推压头;可上下运动地设置在上述圆筒状主体的内周的中心轴上,可以推动上述推压头的下端的推杆,和通过进出的流体推动上述推杆的推动液压缸。
优选上部测量工具包括在下端具有倒截头圆锥部,以插入上述外环的外周的头部;可自转运动地设置在上述头部的倒截头圆锥部,可以紧贴在上述外环的内周面上的多个滚珠;设置在上述头部上,以防止上述滚珠从上述头部的倒截头圆锥部脱离的滚珠护圈。
优选上述外环测定装置包括设置在上述测量工具的内周面,与上述测量工具一同下降,并被上述下部测量工具压下的测定杆,和固定在上述上部测量工具上,可以测定上述测定杆的移动距离的测定量具。
优选上述内环测量工具包括具有从可以容纳上述内环的内周以及上述内周的下端周围向下部顺次扩大的圆锥面的头部;可自转运动地设置在上述头部的圆锥面上,可以紧贴于上述内环的滚动面上的多个滚珠;和设置在上述头部上,以防止上述滚珠从上述头部的圆锥面脱离的滚珠护圈。
优选上述内环测定装置包括设置在上述内环测量工具的内周面,被上升的上述内环压下而移动的测定杆,和固定在上述内环测量工具上,可以测定上述测定杆的移动距离的测定量具。
优选还具有外环转动装置,其使上述外环相对上述下部测量工具和上部测量工具转动,可以使上述下部测量工具的滚珠和上述上部测量工具的滚珠分别沿上述外环的第1滚动面和第2滚动面滚动而载置,上述外环转动装置,包括使上述下部测量工具转动的驱动电动机。
优选还具有内环转动装置,其使上述内环相对上述内环测量工具转动,可以使上述内环测量工具的滚珠沿上述内环的滚动面滚动而载置,上述内环转动装置,包括使外嵌在上述内环支撑台的周围的导套转动的驱动电动机。
优选上述上升装置或者下降装置,是借助进出的流体而伸缩运动的运动液压缸。
本发明的汽车用轮轴轴承的内环与外环的间隔测定装置,由于可以精密地测定形成在外环上的第1滚动面与第2滚动面的间隔,和与此对应的内环的滚动面的位置,因而可以测定内环与外环的间隔,由此可以选定适合测定的间隔的适当大小的滚珠。


图1是表示一般汽车用轮轴轴承的构成的截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汽车用轮轴轴承的内环与外环的间隔测定装置的构成的截面图。
图3是表示构成本发明测定装置的外环测定单元的外环支撑台和下部测量工具的放大截面图。
图4是详细表示外环测定单元的下部测量工具的放大截面图。
图5是详细表示构成本发明测定装置的外环测定单元的上部测量工具的放大截面图。
图6是表示外环测定单元的下部测量工具、上部测量工具和外环测定装置测定外环的样子的截面图。
图7是详细表示构成本发明测定装置的内环测定单元的内环支撑台的放大截面图。
图8是详细表示构成本发明测定装置的内环测定单元的内环测量工具的放大截面图。
图9是表示使用内环测定单元的内环测量工具和内环测定装置的内环测定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汽车用轮轴轴承的内环与外环的间隔测定装置的最佳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2,本发明的内环与外环的间隔测定装置,具有框架100。框架100具有台面110、垂直设置在台面110上的第1垂直柱120和第2垂直柱130。
而且,在框架100的台面110上,设置用于测定轮轴轴承的外环10的外环测定单元200,和用于测定轮轴轴承的内环20的内环测定单元300。
对各单元进行更为详细的研究,外环测定单元200如图3和图4所示,具有支撑外环10的一端10a的外环支撑台210。外环支撑台210是具有内周212的圆筒体,固定设置在台面110上。这样的外环支撑台210支撑外环10的一端10a,并支撑使得上述外环10的另一端10b向着上方。特别是支撑使得外环10的中心轴线l保持垂直状态。在这里,在向着上方的外环10中,第1滚动面14配置在下部,第2滚动面16配置在上部。
外环测定单元200具有紧贴在外环10的第1滚动面14上的下部测量工具220。
下部测量工具220由从外环支撑台210的内周212,向正下方延伸的圆筒状主体222;设置在圆筒状主体222的上端,其上部插入外环10的内周12的圆筒状头部224;沿上述圆筒状头部224的周围排列,在自转运动的同时,从头部224的内侧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而可载置在外环10的第1滚动面14上的多个滚珠225;和向头部224的半径方向外侧推压上述滚珠225,使之载置于外环10的第1滚动面14上的推压装置构成。
圆筒状主体222具有内周222a,设置在台面110上。特别是由于通过轴承112而设置在台面110上,设置成可在台面110上转动。这样的圆筒状主体222构成为与被外环支撑台210支撑的外环10的中心轴线l对齐。
圆筒状头部224构成为通过螺钉B固定在主体222的上端,构成从外环支撑台210的内周212向外环支撑台210的上方突出。特别是由于向外环支撑台210的上方突出,可以使外环10支撑在外环支撑台210上,由此,构成为自然地插入外环10的内周12。进而,在圆筒状头部224的周围等间隔地形成滚珠孔224a。滚珠孔224a是配置滚珠225的地方,形成3~6个左右。在这里,滚珠孔224a形成为在圆筒状头部224的周围成放射状延伸,并向上方倾斜。
在这里,被收容在圆筒状头部224的滚珠孔224a中的滚珠225,可在滚珠孔224a中自转运动,同时向圆筒状头部224的半径方向外侧或者内侧运动。特别是构成为向头部224的半径方向外侧运动,而载置在外环10的第1滚动面14上。在这里,滚珠225根据向着上方的滚珠孔224a的形状而向头部224的外侧上方运动,而载置于外环10的第1滚动面14上。进而,在载置于外环10的第1滚动面14上的同时,将外环10整体从外环支撑台210抬起到规定高度。
推压装置由可运动地设置在圆筒状头部224的内部,可以向半径方向外侧推压滚珠225的推压头226;轴方向可动地花键连接于圆筒状主体222的内周222a上,可推动此推压头226的下端的推杆227;和借助进出的流体作伸缩运动,而推动推杆227的推动液压缸228构成。特别是推压头226具备具有圆锥面226a的截头圆锥部226b,通过截头圆锥部226b的圆锥面226a向半径方向外侧推压滚珠225,使之向圆筒状头部224的外侧突出。
这样的推压装置,通过推动液压缸228推动推杆227,通过推杆227推动推压头226,通过推压头226向半径方向外侧推压滚珠225,由此,使上述滚珠225可以向头部224的外侧突出,而载置在外环10的第1滚动面14上。特别是使其可以紧贴在外环10的第1滚动面14上。
而且,参照图4,推压装置的推压头226,被弹簧226c在下方弹性支撑。因此,平时处于不推压滚珠225的状态,由此,滚珠225处于向圆筒状头部224的内侧插入的状态。并且通过运动限制装置229限制推压头226的上升以及下降运动。运动限制装置229由从圆筒状头部224向内侧突出设置的销229a,和形成在推压头226上,以使此销229a嵌入的切口229b构成。
而且,参照图2,外环测定单元200具有可以紧贴在外环10的第2滚动面16上的上部测量工具230;和使上部测量工具230向下方下降,紧贴在外环10的第2滚动面16上的下降装置。
上述测量工具230,如图5和图6所示,由主体232,和设置在主体232的下端,以插入外环10的内周12的头部234构成。主体232具有与外环10的中心轴线l对齐的内周232a,固定设置在下述的滑架239a上。
头部234具有与外环10的中心轴线l对齐的内周234a,在其下端设置具有圆锥面235a的倒截头圆锥部235;可自转及滚动地设置在倒截头圆锥部235的圆锥面235a上的多个滚珠236;以及防止滚珠236从圆锥面235a的脱离,并引导滚珠236的运动的滚珠护圈237。特别是滚珠236构成为在自转运动的同时,沿倒截头圆锥部235的圆锥面235a向头部234的半径方向内侧或者外侧滚动,而载置于外环10的第2滚动面16上。这样的滚珠236沿头部234的周围设置3~6个左右。
这样的上部测量工具230,通过使头部234的滚珠236载置在外环10的第2滚动面16上,而紧贴于外环10的第2滚动面16上。特别是由于紧贴于外环10的第2滚动面16上,因而与下部测量工具220一起同时紧贴于外环10的第1滚动面14和第2滚动面16上。由此,可以表示第1滚动面14与第2滚动面16的间隔。
在这里,上部测量工具230的头部234设置为相对主体232可以弹性运动。因此,在上部测量工具230上设置可使头部234弹性运动的弹性运动装置238。弹性运动装置238由沿头部234的周围插设的导销238a;形成在主体232上,以引导导销238a的运动的导向孔238b;和弹性设置在导销238a的周围,向离开主体232的方向弹性支撑头部234的弹簧238c构成。这样的弹性运动装置238,在上部测量工具230的头部234以过度的力紧贴在外环10的第2滚动面16上时,提供缓冲力,以防止外环10和头部234损伤。
而且,研究下降装置,下降装置如图5和图6所示,由以支撑上部测量工具230的状态,可升降地设置在第1垂直柱120上的滑架239a,和使此滑架239a上升以及下降的升降液压缸239b构成。特别是升降液压缸239b借助进出的流体伸长以及收缩,以使上述滑架239a上升以及下降。
这样的下降装置,通过使滑架239a向上方或下方升降运动,使被其支撑的上部测量工具230向上方或下方升降运动,由此,设置在此上部量具230上的头部234的滚珠236紧贴在外环10的第2滚动面16上。
如图5和图6所示,外环测定单元200,具有外环测定装置,其通过与上部测量工具230一同下降而与下部测量工具220的推压头226的上端接触,可以测定外环10的第1滚动面14与第2滚动面16的间隔。
外环测定装置由可运动地设置在上部测量工具230的头部234、主体232的内周234a、232a上的测定杆240,和固定设置在主体232的上端部,可以被测定杆240推动的测定量具242构成。
测定杆240被弹簧240a在下方弹性支撑。因此,如果上部测量工具230顺次下降,则与其一同下降,与下部测量工具220的推压头226的上端接触而被压下。此时,测定杆240被压下而移动,直至上部测量工具230紧贴于外环10的第2滚动面16上时。
这样的测定杆240与上部测量工具230一同下降,被下部测量工具220压下而移动,但被压下而移动,直至上部测量工具230紧贴于外环10的第2滚动面16上时。因此,只移动了下部测量工具220与上部测量工具230的间隔的距离。特别是只移动了下部测量工具220紧贴的外环10的第1滚动面14与上部测量工具230紧贴的外环10的第2滚动面16的间隔的距离。
测定量具242构成为被测定杆240推动,测定被下部测量工具220的推压头226压下的测定杆240的移动距离。特别是构成为检测只移动外环10的第1滚动面14与第2滚动面16的间隔的距离的测定杆240,测定外环10的第1滚动面14与第2滚动面16之间的间隔。在这里,测定量具242由可测至微米单位的精密测定量具、例如位移传感器(LVDT)构成。
这样的外环测定装置,以测定杆240只移动外环10的第1滚动面14与第2滚动面16的间隔的距离后,通过测定量具242测定测定杆240的移动距离,由此可以正确地测定外环10的第1滚动面14与第2滚动面16之间的间隔。
而且,参照图6,外环测定单元200具有外环转动装置,其使上述外环10相对下部测量工具220和上部测量工具230转动,可以使下部测量工具220的滚珠225和上部测量工具230的滚珠236分别沿外环10的第1滚动面14和第2滚动面16滚动而精密地紧贴。
外环转动装置由使紧贴于外环10的第1滚动面14上的下部测量工具220的主体222可转动地支撑在台面110上的轴承112,和与下部测量工具220的主体222动作连接,使上述主体222转动的驱动电动机250构成。在这里,驱动发电机250和主体222通过皮带动力传递器械252动作连接。
这样的外环转动装置,通过驱动电动机250使下部测量工具220的主体222转动。这样,设置在主体222的上部的滚珠225就沿着外环10的第1滚动面14滚动。由此,下部测量工具220的滚珠225就正确地载置在外环10的第1滚动面14上。
并且,外环10处于被上部测量工具230压下的状态,处于被下部测量工具220的滚珠225从外环支撑台210抬起至规定高度的状态,因此,如果下部测量工具220的滚珠225转动,则沿转动方向作低速转动。因此,紧贴在外环10的第2滚动面16上的上部测量工具230的滚珠236也沿外环10的第2滚动面16滚动而正确地载置。
这样构成的外环转动装置,使下部测量工具220的滚珠225和上部测量工具230的滚珠236转动,而正确地载置于外环10的第1滚动面14和第2滚动面16上。由此,下部测量工具220和上部测量工具230分别正确地紧贴在外环10的第1滚动面14和第2滚动面16上。由此,外环测定装置可以精密地测定第1滚动面14与第2滚动面16的间隔。
接着,参照图2至图6,详细地对具有这样地构成的外环测定单元200的动作例进行如下研究。首先,如图2、图3和图4所示,使要被测定的外环10支撑在台面110的外环支撑台210上。这时,外环10处于向着上方的状态,因此分别有第1滚动面14向着下方,第2滚动面16向着上方。
外环10的支撑结束后,使推动液压缸228收缩,使推杆227上升。这样,推杆227向上方上升,而向上方推动推压头226,被向上方推动的推压头226向半径方向外侧推压配置在圆筒状头部224的滚珠孔224a中的滚珠225,被向半径方向外侧推压的滚珠225向头部224的外侧突出而载置在外环10的第1滚动面14上。这时,滚珠225因向着上方的滚珠孔224a的形状而使外环10整体向上方抬起。
在这样的状态下,下部测量工具220以支撑外环10的状态,紧贴于外环10的第1滚动面14上。
下部测量工具220相对第1滚动面14的紧贴结束后,接着,如图5和图6所示,使升降液压缸239b伸长,使上部测量工具230下降。这样,上部测量工具230缓慢下降而接近外环10,接近的上部测量工具230的滚珠236最终紧贴在外环10的第2滚动面16上。
而且,在上部测量工具230向外环10的第2滚动面16下降而紧贴的过程中,外环测定装置的测定杆240也同时下降,下降的测定杆240与下部测量工具220的推压头226的上端接触,被压下而移动。配置在测定杆240上部的测定量具242测定测定杆240的移动距离。结果,通过测定测定杆240的移动距离,来测定外环10的第1滚动面14与第2滚动面16之间的间隔。
并且,下部测量工具220和上部测量工具230分别紧贴于外环10的第1滚动面14和第2滚动面16上后,驱动电动机250动作。通过驱动电动机250的动作,下部测量工具220的主体222开始转动,由此,下部测量工具220的滚珠225和上部测量工具230的滚珠236分别沿外环10的第1滚动面14和第2滚动面16滚动。结果,下部测量工具220和上部测量工具230的滚珠225、236分别正确地紧贴在外环10的第1滚动面14和第2滚动面16上,使外环测定装置可以精密地测定第1滚动面14与第2滚动面16之间的间隔。
接着,参照图2、图7、图8、以及图9详细地对内环测定单元300进行说明。首先,如图2和图7所示,内环测定单元300具有支撑内环20的一端20a的内环支撑台310。
内环支撑台310由直接地支撑内环20的一端20a的支撑头312,和从支撑头312向台面110的下方延长的支撑主体314构成。特别是可以插入内环20的内周22的突出部312a突出于支撑头312上。
这样的内环支撑台310支撑内环20的一端20a,并且支撑使得上述内环20的另一端20b向着上方。特别是支撑使得内环20的中心轴线l′保持垂直状态。在这里,内环支撑台310的支撑主体314构成为与周围配置的导套330的内周332花键连接,可上下升降。因此,内环支撑台310可以上下升降。与此相关的详细内容在后叙述。
另外如图8图9所示,内环测定单元300具有配置在内环20的上侧的内环测量工具320,和使上述内环支撑台310向上方上升,以使内环20的滚动面24可以紧贴在内环测量工具320上的上升装置。
内环测量工具320由主体322,和设置在主体322下端的头部324构成。主体322具有与内环20的中心轴线l′对齐的内周322a,固定设置在第2垂直柱130上。
头部324具有与内环20的中心轴线l′对齐的内周324a,在此内周324a的下端周围,设置具有向下部顺次扩大的直径的圆锥面325;可自转及滚动地设置在圆锥面325上的多个滚珠326;以及防止滚珠326从圆锥面325脱离,并引导滚珠326的运动的滚珠护圈327。特别是滚珠326在自转运动的同时,沿圆锥面325向头部324的半径方向内侧或者外侧滚动,载置在内环20的滚动面24上。这样的滚珠326沿头部324的圆锥面325设置3~6个。
这样的内环测量工具320,通过头部324的滚珠326载置在内环20的滚动面24上,而紧贴在内环20的滚动面24上。由此,与内环支撑台310一同,分别紧贴在内环20的一端20a和滚动面24上。因此,可以表示内环20的一端20a与滚动面24的间隔。
在这里,内环测量工具320的头部324被设置成相对主体322可弹性运动。因此,在内环测量工具320上设置使头部324可以弹性运动的弹性运动装置328。弹性运动装置328由沿头部324的周围插设的导销328a;和形成在头部324上,以使导销328a引导运动的导向孔328b;弹性设置在导销328a的周围,向离开主体322的方向弹性支撑头部324的弹簧328c构成。这样的弹性运动装置328,在内环测量工具320的头部324以过度的力紧贴在内环20的滚动面24上时,提供缓冲力,以防止内环20和头部324损伤。
而且,研究上升装置,上升装置如图7和图9所示,由与上述内环支撑台310的支撑主体314花键连接,可以引导内环支撑台310的升降运动的导套330,和使内环支撑台310的支撑主体314上升以及下降的升降液压缸334构成。特别是升降液压缸334借助进出流体伸长以及收缩,而使内环支撑台310上升以及下降。
这样的上升装置,通过使内环支撑台310向上方或者下方升降运动,使被其支撑的内环20向上方上升。由此,使配置在上部的内环测量工具320可以紧贴在滚动面24上。
参照图8和图9,内环测定单元300,具有与上升的内环20的另一端20b接触,测定内环20的滚动面24与一端20a的间隔的内环测定装置。
内环测定装置由可运动地设置在内环测量工具320的头部324和主体322的内周322a、324a,以被内环20的另一端20b压下的测定杆340;固定设置在主体322的上端部,可被测定杆340推动的测定量具342构成。
测定杆340被弹簧340a在下方弹性支撑,在其端部设置推压块341。推压块341构成为与内环20的另一端20b的周围直接接触,被上升的内环20的另一端20b压下。在这里,推压块341被压下而移动,直至内环测量工具320的滚珠326紧贴于内环20的滚动面24上时。而且,推压块341通过滚珠部341a设置在测定杆340的端部。这是为了内环20的另一端20b由于加工误差,倾斜规定的角度而被加工时,与其对应。
这样的测定杆340,被上升的内环20的另一端20b压下而移动,但只压下而移动直至内环测量工具320紧贴于内环20的滚动面24上时。因此,只移动内环支撑台310与内环测量工具320的间隔的距离。特别是只移动被内环支撑台310支撑的内环20的一端20a与内环测量工具320紧贴的内环20的滚动面24之间的间隔的距离。
并且,研究测定量具342,测定量具342构成为被测定杆340推动,测定被内环20压下的测定杆340的移动距离。特别是构成为检测只移动内环20的一端20a与滚动面24的间隔的距离的测定杆340,测定内环20的一端20a与滚动面24之间的间隔。在这里,测定量具342是可测至微米单位的精密测定量具,例如由位移传感器(LVDT)构成。
这样的内环测定装置,以测定杆340只移动内环20的一端20a与滚动面24的间隔的距离后,使用测定量具342测定测定杆340的移动距离,由此,可以正确地测定内环20的一端20a与滚动面24之间的间隔。
并且,如图9所示,内环测定单元300具有内环转动装置,其使上述内环20相对内环测量工具320转动,以使内环测量工具320的滚珠326可以沿内环20的滚动面24滚动,而正确地紧贴。
内环转动装置,由使与内环支撑台310的支撑主体314花键连接的导套330可转动地支撑在台面110上,可以使支撑内环20的内环支撑台310转动的轴承350,和与导套330动作连接,使上述导套330转动的驱动电动机352构成。在这里,驱动电动机352和导套330通过皮带动力传递器械354动作连接。
这样的内环转动装置,通过驱动电动机352使导套330转动。这样,花键连接在导套330的内周332上的内环支撑台310的支撑主体314转动。由此,被支撑在上部的支撑头部312转动,其结果,被其支撑的内环20转动。结果,由于内环20以中心轴线l′为中心转动,与内环20的滚动面24紧贴的内环测量工具320的滚珠326就沿内环20的滚动面24滚动。
这样构成的内环转动装置,通过使内环测量工具320的滚珠326滚动,正确地紧贴在内环20的滚动面24上,使内环支撑台310和内环测量工具320可以分别正确地紧贴在内环20的一端20a和滚动面24上。这样,使内环测定装置可以精密地测定内环20的一端20a与滚动面24的间隔。
接着,参照图7至图9,详细地对具有这样构成的内环测定单元300的动作例进行说明。首先,使要测定的内环20的一端20a支撑在内环支撑台310上。此时,内环20的另一端20b处于向着上部的状态内环20的支撑结束后,使升降液压缸334收缩,使内环支撑台310上升。这样,上升的内环支撑台310使被支撑在上部的内环20接近内环测量工具320,接近的内环20的滚动面24最终紧贴在内环测量工具320的滚珠326上。
在这样的状态下,内环支撑台310和内环测量工具320分别紧贴在内环20的一端20a和滚动面24上。
并且,在上升装置使内环20上升而紧贴在内环测量工具320上的过程中,内环测定装置的测定杆340被上升的内环20的另一端20b压下而移动。配置在测定杆34的上部的测定测量工具342测定测定杆340的移动距离。因此,可以测定内环20的一端20a与滚动面24之间的间隔。
而且,内环支撑台310和内环测量工具320分别紧贴在内环20的一端20a和滚动面24上后,驱动电动机开始动作。由此,导套330转动,花键连接在内周332上的内环支撑台310以及被内环支撑台上310支撑的内环20转动。其结果,紧贴在内环20的滚动面24上的内环测量工具320的滚珠326滚动,而正确地紧贴在滚动面24上。因此,内环测定装置可以精密地测定内环20的一端20a与滚动面24之间的间隔。
以上例示说明了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范围不仅限定于这样特定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本发明技术方案记述的范围内进行适当的变更。
如以上说明,本发明的汽车用轮轴轴承的内环与外环的间隔测定装置,由于可以精密地测定形成于外环的第1滚动面与第2滚动面的间隔,以及与此对应的内环的滚动面的位置,因而可以测定内环与外环的间隔,由此,具有可以选定适合测定的间隔的适当大小的滚珠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用轮轴轴承的内环与外环的间隔测定装置,是一种用于测定轴承的外环(10)与内环(20)的一端的间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00);固定设置在所述框架(100)上,以支撑所述外环(10)的一端(10a)的圆筒状的外环支撑台(210);配置在所述外环支撑台(210)的内部,紧贴于被所述外环支撑台(210)支撑的所述外环(10)的第1滚动面(14)上,而向上方抬起的下部测量工具(220);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框架上,可以紧贴在被所述下部测量工具(220)抬起的所述外环(10)的第2滚动面(16)上的上部测量工具(230);使所述上部测量工具(230)下降而紧贴在所述外环(10)的第2滚动面(16)上的下降装置;测定与所述上部测量工具(230)一同下降而紧贴在所述下部测量工具(220)上的所述外环(10)的第1滚动面(14),和紧贴在所述上部测量工具(230)上的所述外环(10)的第2滚动面(16)之间的间隔的外环测定装置;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框架(100)上,以支撑所述内环(20)的一端(20a)的内环支撑台(310);配置在位于所述内环支撑台(310)的上侧的所述框架上,所述内环(20)的滚动面(24)可以紧贴的内环测量工具(320);使所述内环支撑台(310)上升,以使所述内环(20)的滚动面(24)可以紧贴于所述内环测量工具(320)上的上升装置;和设置在所述内环测量工具(320)上,以被上升的所述内环(20)压下,测定被所述内环支撑台(310)支撑的所述内环(20)的一端(20a)与紧贴于所述内环测量工具(320)上的所述内环(20)的滚动面(24)之间的间隔的内环测定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轮轴轴承的内环与外环的间隔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测量工具(220)包括安装在所述外环支撑台(210)的内部,向正下方延伸的圆筒状主体(222);设置在所述圆筒状主体(222)的上端外面,其上部插入外环(10)的内周(12)的圆筒状头部(224);沿所述圆筒状头部(224)的上周面排列,可以紧贴于所述外环(10)的第1滚动面(14)上的多个滚珠(225);和使所述滚珠(225)紧贴在所述外环(10)的第1滚动面(14)上的推压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用轮轴轴承的内环与外环的间隔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装置包括可运动地设置在所述圆筒状头部(224)的内部,可以将所述滚珠(225)向半径方向外侧推压的推压头(226);可上下运动地设置在所述圆筒状主体(222)的内周(222a)的中心轴上,可以推动所述推压头(226)的下端的推杆(227);和通过进出的流体推动所述推杆(227)的推动液压缸(22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轮轴轴承的内环与外环的间隔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部测量工具(230)包括在下端具有倒截头圆锥部(235),以插入所述外环(10)的内周(12)的头部(234);可自转运动地设置在所述头部(234)的倒截头圆锥部(235)上,可以紧贴在所述外环(10)的内周面上的多个滚珠(236);和设置在所述头部(234)上,以防止所述滚珠(236)从所述头部(234)的倒截头圆锥部(235)脱离的滚珠护圈(237)。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汽车用轮轴轴承的内环与外环的间隔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测定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上部测量工具(230)的内周面,与所述上部测量工具(230)一同下降,而被所述下部测量工具(220)压下的测定杆(240),和固定在所述上部测量工具(230)上,可以测定所述测定杆(240)的移动距离的测定量具(24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轮轴轴承的内环与外环的间隔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测量工具(320)包括具有从可以容纳所述内环(20)的内周(324a)以及所述内周(324a)的下端周围向下部顺次扩大的圆锥面(325)的头部(324);可自转运动地设置在所述头部(324)的圆锥面(325)上,可以紧贴于所述内环(20)的滚动面(24)上的多个滚珠(326);和设置在所述头部(324)上,以防止所述滚珠(326)从所述头部(324)的圆锥面(325)脱离的滚珠护圈(327)。
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汽车用轮轴轴承的内环与外环的间隔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测定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内环测量工具(320)的内周面,被上升的所述内环(20)压下而移动的测定杆(340),和固定在所述内环测量工具(320)上,可以测定所述测定杆(340)的移动距离的测定量具(342)。
8.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汽车用轮轴轴承的内环与外环的间隔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外环转动装置,其使所述外环(10)相对所述下部测量工具(220)和上部测量工具(230)转动,可以使所述下部测量工具(220)的滚珠(225)和所述上部测量工具(230)的滚珠(236)分别沿所述外环(10)的第1滚动面(14)和第2滚动面(16)滚动而载置,所述外环转动装置,包括使所述下部测量工具(220)转动的驱动电动机(250)。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用轮轴轴承的内环与外环的间隔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内环转动装置,其使所述内环(20)相对所述内环测量工具(320)转动,可以使所述内环测量工具(320)的滚珠(326)沿所述内环(20)的滚动面(24)滚动而载置,所述内环转动装置,包括使外嵌在所述内环支撑台(310)的周围的导套(330)转动的驱动电动机(352)。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轮轴轴承的内环与外环的间隔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升装置或者下降装置,是借助进出的流体而伸缩运动的运动液压缸。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测定轴承外环与内环的间隔的汽车用轮轴轴承的内环与外环的间隔测定装置。本发明的测定装置具有框架(100)、外环支撑台(210)、下部测量工具(220)、上部测量工具(230)、下降装置、所述外环(10)的第1滚动面(14)、外环测定装置、内环支撑台(310)、上升装置和内环测定装置。
文档编号G01M13/00GK1637378SQ20041010459
公开日2005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30日
发明者曹成钟 申请人:大宇综合机械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