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电缆故障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20554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通信电缆故障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信线路测试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通信电缆故障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通信电缆故障定位测试方法有三种一是电缆电容综合分析法。这种方法是采用对电缆分布电容的综合测量,然后通过根据单位电缆长度上的分布电容大小计算出断线距离。这种方法只能对电缆的断线故障做出粗略的测量,其方法受环境温度、湿度等的影响较大。二是电桥测试法。此方法是经典的测试方法,可以测试电缆的绝缘不良故障,由于其工作原理的限制,该方法定位准确度不高。三是时域反射法。此方法是向被测电缆发射一电磁波,然后通过对反射回的能量进行采样分析,得到故障距离和故障类型。该方法精确度较高,定位较准确,但对反馈信号的采样速度较慢,测试时间相对较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测量精度不高、确定故障点不准确、测量时间长等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电缆故障定位装置,该装置测量精度高,测量时间短,测试数据精确,能有效抑制测试盲区,测试方便、显示直观,并且可以测量绝缘、断线、混线等多种通信线路的故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通信电缆故障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单片机系统、高速A/D采样电路、电压控制电路、电压测试电路、环阻测试电路、绝缘测试电路、盲区抑制电路、脉冲发送电路、高压模块、继电器网络、键盘和LED显示电路组成;其中单片机系统分别连接高速A/D采样电路、电压控制电路、电压测试电路、环阻测试电路、绝缘测试电路、脉冲发送电路;电压测试电路、环阻测试电路、绝缘测试电路分别连接继电器网络;盲区抑制电路连接高速A/D采样电路;高压模块输出连接电压控制电路和继电器网络;电压控制电路输出连接脉冲发送电路;脉冲发送电路输出连接盲区抑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计算机CPU技术和集成电路技术,使本装置在原理上综合了时域反射法测量的优点,测量数据准确、快捷,集成化程度高,测试盲区小,操作使用方便,体积小,成本低,适合各种金属材料的通信电缆、电线的故障查找和例行测试。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方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高速A/D采样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单片机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电压控制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通信电缆故障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单片机系统、高速A/D采样电路、电压控制电路、电压测试电路、环阻测试电路、绝缘测试电路、盲区抑制电路、脉冲发送电路、高压模块、继电器网络、键盘和LED显示电路组成;其中单片机系统分别连接高速A/D采样电路、电压控制电路、电压测试电路、环阻测试电路、绝缘测试电路、脉冲发送电路;电压测试电路、环阻测试电路、绝缘测试电路分别连接继电器网络;盲区抑制电路连接高速A/D采样电路;高压模块输出连接电压控制电路和继电器网络;电压控制电路输出连接脉冲发送电路;脉冲发送电路输出连接盲区抑制电路。
参见图1,在电缆和单片机系统之间,加入一个高速A/D采样电路,将从电缆反射回来的模拟测试信号快速采样并进行数字转换,经过转换的模拟信号,以数字信号的方式送单片机系统进行分析处理后,分别控制LCD显示等其他相关电路。
上述高速A/D采样电路由集成电路U1、集成电路U2、集成电路U3、晶振XT1、电容C20~C27、电容C39、电感线圈L2组成;其中集成电路U1的第3、18、34、39、51、66、82、91脚接电源;集成电路U1第86脚接晶振XT1的第3脚;晶振XT1的第2脚接电容C39;;集成电路U2的第11脚~19脚分别对应连接集成电路U1的第3脚~10脚;集成电路U3第11脚连接电容C20、C21的正极;电容C20、C21的负极接地;电容C23、C25并联连接在集成电路U3的第13脚和地之间;集成电路U3的第14、15、18脚相连并经电感线圈L2和电源相接;集成电路U3的第16、17脚相接并连接电容C24的正极;电容C24的负极接地;电容C26、C27并联接于集成电路U3的第18脚和地之间;集成电路U3的第20、21脚接地,第22、23脚相接;集成电路U3第22脚与第20脚之间接有电容C22;电容C24的正极接集成电路U3的第22脚,电容C24的负极接地。
参见图2,由于本实用新型要求测试数据分辨率较高,故高速A/D采样电路要求采样频率较高。在波速度为200m/μs的情况下,要求波形采样频率达到100兆。一般情况下,单片机的执行速度无法控制如此高的A/D转换和存储。对于一般的集成电路芯片,其最高极限工作频率也不过是几十兆赫兹,无法完成100兆的高速数据采集任务。本实用新型的高速A/D采样电路,由可编程逻辑组件(CPLD)实现。100兆晶振被8分频,用来控制高速A/D采样电路以12.5兆的速度采样。由于本实用新型要求的采样频率为100兆,而高速A/D采样电路的采样频率为12.5兆。为了得到100兆的采样频率,采用了采样数据插入方法。原理是发射一次脉冲后,再发射脉冲,但延迟10ns后再采样;再发射再延迟20ns后采样,以此类推,完成8次采样后,将所得数据合成在同一时间轴上,由此得到了100兆的采样数据。所以本实用新型完成一次波形采样要发射8次脉冲。100M晶振产生的时钟被用来实现10ns的延时控制,由可编程逻辑组件(CPLD)完成。
上述单片机系统由集成电路U4、晶体CY1、电容C28、C29、二极管D、电阻R28组成;其中集成电路U4的第10、13、22、25、38、63、89脚接地;集成电路U4第26脚和第27脚之间接晶体CY1;集成电路U4第26脚、第27脚与地之间分别接电容C28和C29;集成电路U4第99脚接有电阻R28;集成电路U4第100脚和地之间接有二极管D,二极管的正极接地;集成电路U4的P0.0-P0.3为串口、I2C接口;P1口连接键盘;P2口接高速A/D采样电路采集的波形数据输入;P3口与P0.4~P0.7端口的引脚接电源开关和时域测试控制;P4口接电源管理及继电器切换控制;P5口为LCD数据接口;P6口为LCD控制接口;P7口空置;DAC0端连接液晶对比度;DAC1连接高压模块;端口AIN0用于环阻测试电路、电压测试电路、绝缘测试电路的A/D转换中的模拟信号输入。
参见图3,U4为8位单片机,该单片机P0口可配置为特殊功能,此应用中P0.0~P0.3配置为串口、I2C接口。P1口接键盘输入口,P2口为高速A/D采样电路采集的波形数据输入,P3口与未使用的P0端口控制电源开关及时域测试的控制,P4口为电源管理及继电器倒换控制,P5口为LCD数据接口,P6口为LCD控制接口,P7口未用。DAC0用于控制液晶对比度的电路的基准输出,DAC1用于控制高压模块的输出电压。模拟输入端口AIN0用于环阻、电压、绝缘测试的AD输入。
上述电压控制电路由运算放大器A7A,三极管Q1、Q2,电阻R6、R7、R8、R11,二极管D2组成;其中运算放大器A7A第2脚输入“-”端连接单片机系统中集成电路U4的第99脚DA输出所接电阻R28的一端;运算放大器A7A第3脚输入“+”端连接电阻R8和R11的一端;运算放大器A7A第4脚接地,第8脚接电源;运算放大器A7A第1脚输入端接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电阻R7接于三极管Q2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三极管Q1的基极相接;三极管Q1、Q2集电极之间接有电阻R6;三极管Q1的发射极经电阻R8和运算放大器A7A“+”输入端连接;三极管Q2发射极经电阻R11运算放大器“+”输入端连接。
参见图4和图1,电压控制电路是一恒压源。从单片机系统中的D/A转换通道送出的模拟电压信号,经电压控制电路,输出恒压源到脉冲发送电路,控制发射脉冲的电压,达到控制脉冲增益的目的。
在本例中,集成电路U1的型号为EPM3128;集成电路U2的型号为61C256;集成电路U3的型号为ADC1175;所述集成电路U4的型号为C8051F022;所述运算放大器A7A的型号为LM358。
进一步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中的电压测试电路、环阻测试电路、绝缘测试电路、继电器网络、脉冲发送电路、盲区抑制电路均为现有公开技术。
权利要求1.一种通信电缆故障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单片机系统、高速A/D采样电路、电压控制电路、电压测试电路、环阻测试电路、绝缘测试电路、盲区抑制电路、脉冲发送电路、高压模块、继电器网络、键盘和LED显示电路组成;其中单片机系统分别连接高速A/D采样电路、电压控制电路、电压测试电路、环阻测试电路、绝缘测试电路、脉冲发送电路;电压测试电路、环阻测试电路、绝缘测试电路分别连接继电器网络;盲区抑制电路连接高速A/D采样电路;高压模块输出连接电压控制电路和继电器网络;电压控制电路输出连接脉冲发送电路;脉冲发送电路输出连接盲区抑制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电缆故障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A/D采样电路由集成电路U1、集成电路U2、集成电路U3、晶振XT1、电容C20~C27、电容C39、电感线圈L2组成;其中集成电路U1的第3、18、34、39、51、66、82、91脚接电源;集成电路U1第86脚接晶振XT1的第3脚;晶振XT1的第2脚接电容C39;集成电路U2的第11脚~19脚分别对应连接集成电路U1的第3脚~10脚;集成电路U3第11脚连接电容C20、C21的正极;电容C20、C21的负极接地;电容C23、C25并联连接在集成电路U3的第13脚和地之间;集成电路U3的第14、15、18脚相连并经电感线圈L2和电源相接;集成电路U3的第16、17脚相接并连接电容C24的正极;电容C24的负极接地;电容C26、C27并联接于集成电路U3的第18脚和地之间;集成电路U3的第20、21脚接地,第22、23脚相接;集成电路U3第22脚与第20脚之间接有电容C22;电容C24的正极接集成电路U3的第22脚,电容C24的负极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电缆故障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系统由集成电路U4、晶体CY1、电容C28、C29、二极管D、电阻R28组成;其中集成电路U4的第10、13、22、25、38、63、89脚接地;集成电路U4第26脚和第27脚之间接晶体CY1;集成电路U4第26脚、第27脚与地之间分别接电容C28和C29;集成电路U4第99脚接有电阻R28;集成电路U4第100脚和地之间接有二极管D,二极管的正极接地;集成电路U4的P0.0~P0.3为串口、I2C接口;P1口连接键盘;P2口接高速A/D采样电路采集的波形数据输入;P3口与P0.4~P0.7端口的引脚接电源开关和时域测试控制;P4口接电源管理及继电器切换控制;P5口为LCD数据接口;P6口为LCD控制接口;P7口空置;DAC0端连接液晶对比度;DAC1连接高压模块;端口AINO用于环阻测试电路、电压测试电路、绝缘测试电路的A/D转换中的模拟信号输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通信电缆故障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控制电路由运算放大器A7A,三极管Q1、Q2,电阻R6、R7、R8、R11,二极管D2组成;其中运算放大器A7A第2脚输入“-”端连接单片机系统中集成电路U4的第99脚DA输出所接电阻R28的一端;运算放大器A7A第3脚输入“+”端连接电阻R8和R11的一端;运算放大器A7A第4脚接地,第8脚接电源;运算放大器A7A第1脚输入端接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电阻R7接于三极管Q2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三极管Q1的基极相接;三极管Q1、Q2集电极之间接有电阻R6;三极管Q1的发射极经电阻R8和运算放大器A7A“+”输入端连接;三极管Q2发射极经电阻R11运算放大器“+”输入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通信电缆故障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路U1的型号为EPM3128;集成电路U2的型号为61C256;集成电路U3的型号为ADC1175;所述集成电路U4的型号为C8051F02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电缆故障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算放大器A7A的型号为LM358。
专利摘要一种通信电缆故障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单片机系统、高速A/D采样电路、电压控制电路、电压测试电路、环阻测试电路、绝缘测试电路、盲区抑制电路、脉冲发送电路、高压模块、继电器网络、键盘和LED显示电路组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计算机CPU技术和集成电路技术,使本装置在原理上综合了时域反射法测量法的优点,测量数据准确、快捷,集成化程度高,测试盲区小,操作使用方便,体积小,成本低,适合各种金属材料的通信电缆、电线的故障查找和例行测试。
文档编号G01R31/08GK2911703SQ20062011066
公开日2007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25日
发明者汪帆 申请人:重庆东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