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降观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95679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沉降观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建筑物在施工、竣工验收以及竣工后的沉降状况的 装置,属于建筑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与民用建筑业的发展,各种复杂而大型的工程建筑物日益增多,工程建 筑物的兴建,改变了地面原有的状态,并且对于建筑物的地基施加了一定的压力,这就必然 会引起地基及周围地层的变形。为了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筑物的安全性,并为 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 性愈加明显。沉降观测点应埋设在最能反映建筑物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如建筑物 四角、沉降缝两侧、荷载有变化的部位等。但是现有的沉降观测点大多凸出于墙体外,容易遭到破坏,于是有人发明了专利 号为200910115097. X的“伸缩型沉降观测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观测轴和尾部盖帽,在 壳体的尾部设置有轴向的沟槽,观测轴的尾部连接一有翼螺帽,有翼螺帽的翼块能与沟槽 相配合,并在尾部盖帽的尾部还连接有一弹簧座,弹簧座与有翼螺帽之间设有弹簧。在需要 进行测量工作时,旋转观测轴,使翼块与壳体上的沟槽对正,在弹簧的压力下,将观测轴弹 出,观测轴的头部测量点可伸出墙体之外,即可使用专门的仪器进行沉降观测,记录沉降观 测数据;在不进行测量工作时,将观测轴的头部向墙体内按压,压缩弹簧,再旋转观测轴,使 翼块与壳体上的沟槽错开,使观测轴的头部位于墙体内,防止其受到破坏。但是该结构在使 用时需要转动观测轴,观测轴的尾部被弹簧顶压,操作不便又费力,并且伸缩结构设于壳体 的底部,而操作者的视线被壳体的头部所阻挡,因此难以使翼块与壳体上的沟槽快速对正。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伸缩且操作方便的沉降观测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沉降观测装置,包括壳体和 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连接于壳体内,另一端伸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与伸 缩杆之间通过一根条形的连接件相连接,该连接件的外端与壳体相固定,其内端与伸缩杆 之间设有能够通过按压方式使伸缩杆利用弹簧的弹性轴向延展并能复位的伸缩结构,且该 伸缩结构能使所述的伸缩杆在延展距离的两端分别定位。在实际使用时,可将本沉降观测装置中的壳体与墙体中的钢筋混合土浇筑成一 体,并在墙体上预留一个安装腔,使整个沉降观测装置轴向水平设于该安装腔内,伸缩杆的 外端位于安装腔的开口处,当不进行测量时,伸缩杆与弹簧均处于压缩状态,伸缩杆的外端 位于安装腔内;当进行测量时,只要按压伸缩杆的外端,使伸缩杆脱离其定位处而释放弹 簧,而伸缩杆又在弹簧的弹性反作用下向着壳体的开口端轴向延展,并在延展距离的外端 定位,促使伸缩杆的外端伸出墙体,这时,可将伸缩杆的外端视为观测基准点,再利用水准 仪进行测量,待测量完毕后,再按压一下伸缩杆的外端,使伸缩杆的外端又回到墙体内。[0007]在上述的沉降观测装置中,所述的弹簧为设于壳体与伸缩杆之间的推动弹簧,所 述推动弹簧的一端作用在壳体的底部,另一端作用在伸缩杆的内端,且推动弹簧的作用力 方向与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外力作用于伸缩杆的方向相反,所述的连接件与伸缩杆活动连 接。常态时,伸缩杆位于延展距离的内端(即位于初始位置),迫使推动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观测前,用手按压伸缩杆的外端,使推动弹簧恢复弹力而推动伸缩杆向外移动,并在延展距 离的外端定位,延展距离的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上述的沉降观测装置中,所述伸缩杆的内端具有一朝向壳体底部的导向部,该 导向部的一侧具有轴向设置的导向槽,所述连接件的内端能在该导向槽内滑动并能在该导 向槽的两端分别定位。当连接件的内端滑到导向槽的内端时,伸缩杆处于释放状态,当连接 件的内端滑到导向槽的外端时,伸缩杆处于压缩状态。在上述的沉降观测装置中,所述的导向槽呈心形,该心形导向槽的尖角朝内,底角 朝外,且整个心形回路上由尖角至底角的其中一条路径的槽深逐渐变浅,另一路径的槽深 逐渐变深,所述的连接件具有弹性并能绕着心形导向槽单向循环滑动。整个心形导向槽由 尖角至底角的两条半心形路径构成,其中一条半心形路径由尖角至底角的槽深逐渐变浅, 而另一条半心形路径由底角至尖角的槽深也逐渐变浅;当按压一次伸缩杆后,伸缩杆上由 尖角至底角中的一条由深至浅的半心形路径与连接件的内端配合滑动,直至底角与连接件 的内端相抵靠时伸缩杆被压缩到位,当再按压一次伸缩杆后,伸缩杆上由底角至尖角中的 一条由深至浅的半心形路径与连接件的内端配合滑动,直至尖角与连接件的内端相抵靠时 伸缩杆伸出到位,通过两条不同的半心形路径与连接件的内端配合滑动,便于在尖角和底 角的最深槽底处均能可靠定位,为准确测量观测点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上述的沉降观测装置中,所述的导向部偏向于伸缩杆的一侧。该结构在伸缩杆 上相对于导向部的另一侧腾出安装空间,便于连接件通过并使连接件的内端与导向部上的 导向槽活动连接起来。在上述的沉降观测装置中,所述连接件的内端具有弯起的钩部,该钩部活动设于 所述的导向槽内。通过弯起的钩部沿着导向槽滑动,使得导向可靠、稳定。在上述的沉降观测装置中,所述壳体底部的外侧还具有凸出的连接部,所述连接 件的外端穿出壳体底部并与所述的连接部相固定。便于固定连接件,防止连接件发生转动 及轴向移动。在上述的沉降观测装置中,所述连接部的外壁还具有一环形卡槽,该环形卡槽内 卡接有一使连接件箍在连接部上的紧固弹簧。通过紧固弹簧可使连接件的外端与连接部可 靠连接,防止产生脱离。在上述的沉降观测装置中,所述伸缩杆的外壁具有一轴向设置且内端封闭的滑 槽,所述壳体的开口端部径向连接有一螺丝,所述螺丝的尾部能在该滑槽内滑动并能与滑 槽的内端相抵靠。该结构一方面在伸缩杆的伸缩过程中起到导向作用,使得伸缩平稳,另一 方面,当伸缩杆向外移动到延展距离的外端时起到限位作用,防止伸缩杆脱离壳体。在上述的沉降观测装置中,所述伸缩杆的外端还连接有一观测面板。可在观测面 板上设置醒目的基准点,便于测量;还可在观测面板上印上图案,起到装饰作用,甚至还可 刻制生产厂家、联系方式等信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沉降观测装置通过按压的方式使伸缩杆沿着壳体轴向伸缩,操作省力、方便,当不进行测量时,通过按压一下伸缩杆,使伸缩杆的外端缩进墙体内,防止 伸缩杆的外端遭到破坏,当进行测量时,再按压一下伸缩杆,使伸缩杆的外端伸出墙体,便 可利用伸缩杆的外端作为观测点进行测量;且在伸缩杆上设置一心形导向槽与连接件活动 连接,使伸缩杆在延展距离的两端均能可靠定位,使得测量准确。

图1是本沉降观测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沉降观测装置的未观测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沉降观测装置的观测状态示意图。图5是观测面板与装饰面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Ia连接部;Ib环形卡槽;Ic插槽;2伸缩杆;2a导向部;2b导向槽; 2c滑槽;3连接件;3a钩部;3b卡钩;4推动弹簧;5紧固弹簧;6螺丝;7观测面板;8墙体; 8a安装腔;9装饰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 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本沉降观测装置用于测量建筑物的沉降状况,主要由壳体1、伸缩杆2、连接件3及 推动弹簧4等构成。其中,壳体1和伸缩杆2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如铜、不锈钢材料等,壳体1的一端 具有开口,如图1所示,伸缩杆2由该开口伸入壳体1的底部,在壳体1与该伸缩杆2之间 连接有一根条形的连接件3,连接件3的外端与壳体1相固定,其内端与伸缩杆2之间设有 能够利用按压方式使伸缩杆2轴向延展并能复位的伸缩结构。伸缩结构具体包括设在壳体1与伸缩杆2之间的推动弹簧4,该推动弹簧4的一端 作用在壳体1的底部,另一端作用在伸缩杆2的内端,且推动弹簧4的作用力方向与本装置 在使用过程中外力作用于伸缩杆2的方向相反,并在伸缩杆2的内端具有一朝向壳体1底 部的导向部2a,该导向部2a偏向于伸缩杆2的一侧,在该导向部2a上具有一个平整的侧 面,在该侧面上开有轴向设置的导向槽2b,如图2所示,导向槽2b呈心形,该心形导向槽2b 的尖角朝内,底角朝外,尖角与底角之间的距离即为伸缩杆2的延展距离,且整个心形回路 由尖角和底角分为两条半心形路径,其中一条路径由尖角至底角的槽深逐渐变浅,另一条 路径由底角至尖角的槽深也逐渐变浅,而连接件3具有弹性,其一端具有弯起的钩部3a,该 钩部3a活动设于心形导向槽2b内,当伸缩杆2在轴向往复移动过程中,该钩部3a能绕着 心形导向槽2b单向循环滑动,并使伸缩杆2轴向移动后可靠定位在尖角或者底角处,当钩 部3a滑到尖角处时,伸缩杆2处于释放状态,当钩部3a滑到导向槽2b的底角时,伸缩杆2 处于压缩状态。为了可靠固定连接件3,并防止连接件3发生转动及轴向移动,可在壳体1的底部 开制一圆台形的连接部la,并将连接件3的外端弯折成卡钩3b,将该卡钩3b插入到连接部 Ia的插槽Ic中,还可在连接部Ia的内端开一环形卡槽lb,通过一紧固弹簧5将连接件3该端箍紧在连接部Ia上。为了防止伸缩杆2延展后脱离壳体1,还可在伸缩杆2的外壁开一轴向设置且内端 封闭的滑槽2c,在壳体1的开口端部径向连接一螺丝6,螺丝6的尾部活动设于该滑槽2c 内且能与滑槽2c的内端相抵靠。伸缩杆2的外端还螺纹连接有一观测面板7,如图5所示,观测面板7呈等边三角 形,当然还可制成方形、圆形、多边形等,可将三角形观测面板7的顶点作为观测点,使观测 点更加醒目,还可在观测面板7上印上所需的信息,如生产厂家的名称、联系方式等。在实际使用前,先将壳体1浇筑到墙体8内,并在墙体8上预留一个安装腔8a,使 整个沉降观测装置轴向水平设于该安装腔8a内,伸缩杆2的外端位于安装腔8a的开口处, 为了使其外形更加美观,可在墙体上对应于安装腔8a的开口处固定一块与墙体8的外壁相 平齐的装饰面板9,再在装饰面板9的中部开一与观测面板7的轮廓相同的通孔,如图5所 示。未测量时,伸缩杆2的外端位于安装腔8a内,观测面板7正好与装饰面板9中部的通 孔相配合,如图3所示;进行测量时,需按压一下伸缩杆2的外端,迫使伸缩杆2的底角脱离 连接件3的内端,在推动弹簧4的作用下使伸缩杆2向着壳体1的开口端轴向移动,而伸缩 杆2上由底角至尖角上槽深逐渐变浅的一条半心形槽与连接件3的内端配合滑动,直至导 向槽2b的尖角与连接件3的内端相抵靠时,伸缩杆2即伸出到最终位置并使伸缩杆2的外 端伸出墙体8,从而带动观测面板7离开装饰面板9上的通孔,如图4所示,可将三角形观测 面板7的上顶点作为观测基准点,再利用水准仪进行测量,待测量完毕后,再按压一下伸缩 杆2的外端,迫使伸缩杆2的尖角脱离连接件3的内端并向壳体1的底部轴向移动,而伸缩 杆2上由尖角至底角上槽深逐渐变浅的一条半心形槽与连接件3的内端配合滑动,直至滑 动到导向槽2b的底角与连接件3的内端相抵靠时,伸缩杆2即被压缩到最初位置并使伸缩 杆2的外端缩进墙体8,而观测面板7又回到装饰面板9的通孔中。
权利要求一种沉降观测装置,包括壳体(1)和伸缩杆(2),所述伸缩杆(2)的一端连接于壳体(1)内,另一端伸出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与伸缩杆(2)之间通过一根条形的连接件(3)相连接,该连接件(3)的外端与壳体(1)相固定,其内端与伸缩杆(2)之间设有能够通过按压方式使伸缩杆(2)利用弹簧的弹性轴向延展并能复位的伸缩结构,且该伸缩结构能使所述的伸缩杆(2)在延展距离的两端分别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降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为设于壳体(1)与伸 缩杆(2)之间的推动弹簧(4),所述推动弹簧(4)的一端作用在壳体(1)的底部,另一端作 用在伸缩杆(2)的内端,且推动弹簧(4)的作用力方向与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外力作用于 伸缩杆(2)的方向相反,所述的连接件(3)与伸缩杆(2)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降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2)的内端具有一朝 向壳体(1)底部的导向部(2a),该导向部(2a)的一侧具有轴向设置的导向槽(2b),所述连 接件⑶的内端能在该导向槽(2b)内滑动并能在该导向槽(2b)的两端分别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沉降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槽(2b)呈心形,该心 形导向槽(2b)的尖角朝内,底角朝外,且整个心形回路上由尖角至底角的其中一条路径的 槽深逐渐变浅,另一路径的槽深逐渐变深,所述的连接件(3)具有弹性并能绕着心形导向 槽(2b)单向循环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沉降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部(2a)偏向于伸缩 杆⑵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沉降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的内端具有弯起 的钩部(3a),该钩部(3a)活动设于所述的导向槽(2b)内。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条所述的沉降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底部的 外侧还具有凸出的连接部(Ia),所述连接件(3)的外端穿出壳体(1)底部并与所述的连接 部(Ia)相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沉降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Ia)的外壁还具有 一环形卡槽(Ib),该环形卡槽(Ib)内卡接有一使连接件(3)箍在连接部(Ia)上的紧固弹 簧(5)。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条所述的沉降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2)的 外壁具有一轴向设置且内端封闭的滑槽(2c),所述壳体(1)的开口端部径向连接有一螺丝 (6),所述螺丝(6)的尾部能在该滑槽(2c)内滑动并能与滑槽(2c)的内端相抵靠。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条所述的沉降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2)的 外端还连接有一观测面板(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沉降观测装置,属于建筑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沉降观测装置在使用时通过转动的方式使观测轴伸出,操作不便且费力的问题。本沉降观测装置,包括壳体和伸缩杆,伸缩杆的一端连接于壳体内,另一端伸出壳体,其特征在于,壳体与伸缩杆之间通过一根条形的连接件相连接,该连接件的外端与壳体相固定,其内端与伸缩杆之间设有能够通过按压方式使伸缩杆利用弹簧的弹性轴向延展并能复位的伸缩结构,且该伸缩结构能使所述的伸缩杆在延展距离的两端分别定位。本实用新型通过按压的方式使伸缩杆沿着壳体轴向伸缩,操作省力、方便,当不进行测量时,通过按压一下伸缩杆,使伸缩杆的外端缩进墙体内,可防止伸缩杆的外端遭到破坏。
文档编号G01C15/00GK201724674SQ20102027993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3日
发明者张学形, 徐正玉, 方从兵, 李伟, 程建平 申请人:方远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