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吸虫尾蚴的自动收集及实时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03880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血吸虫尾蚴的自动收集及实时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血吸虫病的防治领域,涉及一种血吸虫尾蝴的自动富集和实时监测, 能对大面积水面上的血吸虫尾蝴进行自动富集并进行实时监测。
背景技术
血吸虫尾蝴侵入人体皮肤和粘膜是使人感染血吸虫病唯一途径。因此,监测并杀灭血吸虫尾蝴是血防工作中的关键环节之一。由于血吸虫尾蝴的大小只有280 360 y mX 60 95 y m,不能直接观察到,目前通常采取哨鼠和C-6膜、尼龙网袋人工捕捞再用显微镜进行观测的方法。这些方法检测周期长,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且不能及时发现疫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将大面积水面上(湖、池塘)的尾蝴自动收集到显微镜下进行实时监测的装置,该装置由取水头、自吸水泵、富集池、观测池和数字显微镜等5部分组成。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I、取水头为漏斗形,其上开口为直径180mm的圆形,开口边缘光滑。取水头上开口处装有50 80目滤网,取水头下开口直径为10mm。2、自吸水泵采用12V直流电源供电,额定功率25W,最大流量3L/min,最大吸程2m, 扬程IOm以上,自吸水泵水管接口直径为10mm。3、富集池为圆柱形容器,直径200mm,高250mm,由内层、夕卜层、环形溢水槽、进水管、出水管等部分组成。内层与外层间的隔壁比外层边缘高出1cm,并在底部开有相通口,在相通口上装有200-300目滤网。进水管直径10mm,从富集池中穿过外层到内层,并向上开口。出水管从内层穿过外层到富集池外部的斜向下水管,上开口直径20mm,上开口边缘与外层边缘高度齐平,下开口直径10mm。环形溢水槽开有排水口。4、观测池内层、外层和环形溢水槽等部分组成。内层下部为倒置漏斗形,下部最大直径为180mm,中部最细处直径为10mm,最细处距观测池底200mm,上部为直径80mm的上漏斗口,上漏斗口边缘距观测池底220mm。外层直径200mm,高200mm。观测池内层与外层在底部相通,并装有200-300目滤网,外层周围为环形溢水槽,溢水槽开有排水管口。观测池底部向上凸起,高度100mm,安装有LED照明灯。5、数字显微摄像头(含LED光源)安装在观测池内层正上方。安装装置时使取水头的上边缘略低于湖水水面,将取水头、自吸泵、富集池进水管用直径为IOmm水管连接。根据尾蝴在水表面生活的习性,尾蝴将随表层水一起流入取水头中,经自吸水泵送至富集池内层中。滤网的作用及尾蝴的水表面生活习性将使尾蝴留在内层并集中在表面,当富集池中的水装满后,大部分不含尾蝴的水将从外层溢出到环形溢水槽中,再由排水口流回到湖中。由于出水管上开口边缘与外层边缘高度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且内外两层底部相通,因此内层表面水将携带尾蝴经出水管流出。经出水管流出的水与富集池排水口排出的水的比例为&=^。因尾蝴只会从出水管中流出,从
g集池周长 10
而可以达到富集的作用。富集池出水管的出水口置于观测池上漏斗口上方。从富集池中流出的尾蝴沿观测池上漏斗口侧壁滑入观测池内层,由于有滤网及尾蝴具有水表面生活习性,尾蝴将集中于观测池内层最细处的水面上,水经环形溢水槽和排水管回到湖中。在LED灯照明下,由数字显微镜进行观察、监测、录像及拍照。利用血吸虫尾蝴的向光性,上部LED光源为常开,而下部的LED光源只有在需要拍摄记录清晰照片时开启。为避免血吸虫尾蝴粘在装置内壁上,装置采用光滑材料(如玻离、 不锈钢等)制作,并可在装置内壁(特别是水表面处)涂擦一层驱水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实现对湖面、池塘等大面积水域是否含有血吸虫尾蝴进行实时自动监测,及时发现血吸虫疫情,节省大量人力物力,提高血防工作效果。


附图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取水头,2.50 80目滤网,3.自吸水泵,4.富集池进水管,5.富集池内层,6.富集池外层,7.富集池出水管,8. 200 300目滤网,9.环形溢水槽,10.观测池内层,
11.观测池外层,12.观测池上漏斗口,13.底部LED光源,14.数字显微摄像头(含LED光源),15.水管,16.排水口。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II、安装装置时要求取水头(I)的上边缘略低于湖水水面,50 80目滤网(2)能让血血吸虫尾蝴进入而防止湖面上的大尺寸杂质进入。2、用水管(15)将取水头⑴的下开口与自吸水泵(3)的进入口相连,自吸水泵
(3)的出水口与富集池进水管(4)相连。3、根据血吸虫尾蝴在水表面生活的习性,血吸虫尾蝴将随表层水一起流入取水头 ⑴中,经自吸水泵⑶送至富集池内层中(5)中。根据连通器原理,富集池内层中(5)与富集池外层(6)的水面高度是一样的。由于滤网(8)的作用及血吸虫尾蝴的水表面生活习性将使血吸虫尾蝴只会留在内层并集中在表面,当富集池中的水装满后,大部分不含血吸虫尾蝴的水将溢出到环形溢水槽(9)中,再经排水口(16)流回到湖中。内层表面的血吸虫尾蝴密度不断增加,并将随少部分水经富集池出水管(7)流出。4、富集池出水管(7)的出水口置于观测池上漏斗口(12)上方。从富集池中流出的血吸虫尾蝴将沿观测池上漏斗口(12)的侧壁滑入观测池内层(10)。由于有滤网(8)的作用及血吸虫尾蝴具有水表面生活习性,血吸虫尾蝴将集中于观测池内层水面上。不含血吸虫尾蝴的水溢出到环形溢水槽(9)中,再经排水口(16)回到湖中。由于观测池内层(10) 最细处的高度与观测池外层(11)的高度相同,因此观测池内层(10)的水表面位置刚好处在最细处,从而可以提高血吸虫的密度。
5、数字显微摄像头(14)聚焦于观测池内层(10)的水表面位置,对血吸虫尾蝴进行观察、拍照及录像,从而达到对血吸虫尾蝴进行实时自动监测的目的。因血吸虫尾蝴具有向光性,数字显微摄像头(14)上的光源为常开状态,有利于血吸虫尾蝴快速集中在数字显微摄像头(14)下方,提高监测效率。又由于水表面的反光效果不佳,在需要拍摄记录清晰照片时就要打开底部LED光源(13)。
权利要求
1.本发明涉及一种血吸虫尾蝴的自动收集及实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这种血吸虫尾蝴自动收集及实时监测装置主要由取水器、吸水泵、富集池、观测池及数字显微镜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取水器,其特征在于取水器的形状呈扁平漏斗状,放入水中后,可依靠自身浮力自动浮于水面,且漏斗开口边缘略低于水面,从而使血吸虫尾蝴自然随表层水一起流入取水器中,再经吸水泵传送至富集池内。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富集池,其特征在于富集池分内、外两层,内层与外层间在底部相通,利用血吸虫尾蝴的水面生活习性,通过水满自溢的方式,使富集池的进水量与出水量达到自动平衡,使血吸虫尾蝴从出水管流到观测池中,自动溢出的水则不含血吸虫尾蝴,从而达到自动富集的目的。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观测池,其特征在于观测池内层呈倒置漏斗状,并与数字显微镜对接,池中水满自溢,使进水量与出水量自动平衡,维持水面位置稳定,血吸虫尾蝴则从侧壁滑入观测池内层,以确保血吸虫尾蝴处于内层水表层。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血吸虫尾蝴的自动收集,其特征在于基于血吸虫尾蝴的水面生活习性,依靠水流的带动作用,将血吸虫尾蝴逐步传送、富集到观测池中数字显微镜的有效观测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血吸虫尾蝴的实时监测,其特征在于通过数字显微镜对进入观测池中的血吸虫尾蝴进行在线、即时观察,并对其状态进行记录。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血吸虫尾蚴的自动收集与实时监测装置。这种装置主要由取水器、吸水泵、富集池、观测池及数字显微镜组成,其工作原理主要是基于血吸虫尾蚴的水面生活习性,依靠水流的带动作用,将血吸虫尾蚴逐步传送、富集到观测池中数字显微镜的有效观测范围内,通过数字显微镜可对进入观测池中的血吸虫尾蚴进行在线、即时观察,并对其状态进行记录。这种血吸虫尾蚴的自动收集与实时监测装置可用于血吸虫疫情的监测、调查。
文档编号G01N1/14GK102607888SQ20111002217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0日
发明者曾祥志, 李勋, 王凤鹏, 范小林, 谢应茂 申请人:赣南师范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