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管流量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07045阅读:8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毛细管流量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器的毛细管流量的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空调器是一种将室内温度调节并保持在用户所需状况的电器装置。空调器的空气调节作用是由制冷循环系统和空气循环系统共同完成的,通过其制冷系统内循环的制冷剂与室内流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实现室内降温或升温,为人们提供新鲜、舒适的室内空气环境。空调器的制冷循环系统包括热交换器、压缩机和节流器件。空气循环系统包括风 扇及风扇电机、进出风口和空气过滤装置。空调器的制冷循环系统和空气循环系统的运行由电器控制系统控制,在电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空调器制冷循环系统内的制冷剂在压缩一冷凝一节流一蒸发的循环中进行吸热和放热,并与由空气循环系统的风扇强制流动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实现室内降温或升温。而在节流器件中广泛采用毛细管,则在设计时需对毛细管的流量及阻力特性进行测量。中国申请号90223779. 9中公开了一种制冷剂毛细管流量检测仪,其装置主要是由氮气源、热交换器、控制阀、均衡器、阻力元件、水银压力计及水银保险等构成,采用压力放大原理,利用温度、压力自行补偿的措施对流量进行测试。中国申请号02108956. 6公开了一种电测压力式制冷系统毛细管流阻计量装置,提供了一种较简单的通过气体流量变化所引起的压力变化来电测毛细管流阻状态的气路与电测的组合测试结构型式,它可以简单到只用一只力敏传感器(气体压力采样)就能完成气路流量变化的电测工作,提供随后的数字显示。但是现有技术中,多利用毛细管的内孔节流特性,以固定的进口压力通过仪器上的阻尼管和被测毛细管读出中间压力差值来反映一定长度毛细管的内控阻力,从而在很短时间内可以判断出毛细管的流量特性,而通过对相同规格内部粗糙度不同的毛细管进行常规流量监测时测量结果完全在公差范围以内,即使用现有的方法无法测量出毛细管粗糙度的变化,而对于空调来说,毛细管粗糙度势必会对冷媒产生影响的,这就导致设计时存在较大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能有效测试毛细管内壁粗糙度与阻力特性关系的测试装置。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毛细管流量测试装置,包括被容纳在恒温箱中的冷媒储液罐;与所述的储液罐输出口端经管路连通的单向阀;依次串联在单向阀后部的手动开关和高压稳压阀;用以将被测毛细管固定的毛细管卡具;分别并联设置在毛细管卡具被测毛细管两端附近冷媒流路上的入口压力传感器和出口压力传感器;依次连接在毛细管卡具后部的背压侧低压稳压阀、自平衡式压力控制阀和冷媒回收加注机,以及并联设置在低压稳压阀后部的背压压力传感器。为保证冷媒的循环利用且实现连续该实验装置的连续测试形成,所述的冷媒回收加注机经管路与冷媒储液罐连通,在冷媒储液罐内压力降低到设定值时其会启动给冷媒储液罐加注冷媒。优选地,在所述的手动开关后部串联电磁阀,其通过时间控制器控制其开启或者关闭,利用时间控制器设定起始时间和测试时间,可有效提高测试精度减小人员操作对结果的影响。并且在所述的毛细管卡具两侧分别设置有毛细管入口温度传感器和毛细管出口温度传感器,在压力和温度都进行检测,可以完全模拟毛细管的工作状态,提高实现结果的真实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构成一个完整的冷媒回路并如实模拟毛细管的工作状态,通过对压力及温度的控制和测量,计算冷媒通过被测毛细管后的压力差,进而反映毛细管的阻力特性。实验表明,冷媒R22的质量流量随着毛细管粗糙度的增大而减小,较内壁粗糙度I. Oy m的毛细管,粗糙度为5. m的毛细管单位时间流量降低了 7. 9%,完全可通过此法检测毛细管粗糙度的变化,并以此改善毛细管的节流效果。


图I为本发明毛细管流量测试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I所示,本发明的毛细管流量测试装置包括被容纳在恒温箱2中的冷媒储液罐I ;与所述的储液罐I输出口端经管路依次连通的单向阀3 ;依次串联在单向阀3后部的手动开关4,所述的手动开关4可以开放或者封闭冷媒流路以开启或者终止流量测试;依次串联在手动开关4后面的高压稳压阀7 ;用以将被测毛细管10固定的毛细管卡具11 ;分别并联设置在毛细管卡具11被测毛细管两端附近冷媒流路上的入口压力传感器9和出口压力传感器12 ;依次连接在毛细管卡具11后部的背压侧低压稳压阀15、自平衡式压力控制阀
17和冷媒回收加注机17,以及并联设置在低压稳压阀15后部的背压压力传感器14 ;其中设置低压稳压阀即自平衡式压力控制阀17是借以模拟空调器毛细管出口冷媒状态,所述的冷媒回收加注机17将经过毛细管的冷媒收集并在冷媒储液罐I内的压力小于阈值时给冷媒储液罐I加注冷媒以维持其保持一定的压强。其中所述的毛细管卡具两端设置有与冷媒管固定连接快接插头,以便快捷地将被测毛细管与冷媒管连通,其具体结构变化多且实现简单,在此不再赘述其详细结构。进一步地,为提高本毛细管流量测试装置的操作性,在所述的手动开关5后部依次串联有可由时间控制器18控制其开启或者关闭的电磁阀6,当需要在一个时间段内测试时,通过时间控制器设定时间即可实现测试的自动开始与自动终止,减小测试强度,提高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同时,为进一步模拟空调的实际工作工况,在所述的毛细管卡具11两侧分别设置有毛细管入口温度传感器8和毛细管出口温度传感器13,用以检测毛细管两端温度压力,为实验提供详细数据。为了实时观察实验数据,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及温度传感器均分别于数字显示端20相连通,对传感器测试数据实时显示,并且在实时显示的同时对各组数据存储以便后续分析。在具体实验中,将装有液态R22冷媒的储液罐放置于恒温加热箱内,将冷媒加热至45°C,稳定10小时,测量压力稳定在I. 74Mpa,考虑储液罐中压力随实验的进行可能会发生哀减,故在被测毛细管入口前设置高压减压阀,稳定毛细管入口压力为I. 5MPa,以此状态模拟毛细管在小型空调中入口制冷剂的状况;经过毛细管的背压侧依次串联一个低压稳压阀和一个自平衡式压力控制阀,以此模拟毛细管出口制冷剂状态;最后设置冷媒回收加注机,回收冷媒,并在储液罐冷媒压力不足提供毛细管入口压力时,将回收的冷媒重新注入储液te中。本装置构成一个完整的冷媒回路并如实模拟毛细管的工作状态,通过对压力及温度的控制和测量,计算冷媒通过被测毛细管后的压力差,进而反映毛细管的阻力特性。实验·表明,冷媒R22的质量流量随着毛细管粗糙度的增大而减小,较内壁粗糙度I. Oiim的毛细管,粗糙度为5. m的毛细管单位时间流量降低了 7. 9%。完全可通过此法检测毛细管粗糙度的变化,并以此改善毛细管的节流效果。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毛细管流量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被容纳在恒温箱(2)中的冷媒储液罐(I);与所述的储液罐⑴输出口端经管路连通的单向阀⑶;依次串联在单向阀⑶后部的手动开关⑷和高压稳压阀(7);用以将被测毛细管(10)固定的毛细管卡具(11);分别并联设置在毛细管卡具(11)被测毛细管两端附近冷媒流路上的入口压力传感器(9)和出口压力传感器(12);依次连接在毛细管卡具(11)后部的背压侧低压稳压阀(15)、自平衡式压力控制阀(17)和冷媒回收加注机(17),以及并联设置在低压稳压阀(15)后部的背压压力传感器(14)。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毛细管流量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媒回收加注机(17)经管路与冷媒储液罐(I)连通。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毛细管流量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手动开关(5)后部串联电磁阀¢),其通过时间控制器(18)控制其开启或者关闭。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毛细管流量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毛细管卡具(11)两侧分别设置有毛细管入口温度传感器(8)和毛细管出口温度传感器(13)。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毛细管流量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及温度传感器均分别与数字显示端相连通。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毛细管流量测试装置,包括被容纳在恒温箱中的冷媒储液罐;与所述的储液罐输出口端经管路连通的单向阀;依次串联在单向阀后部的手动开关和高压稳压阀;用以将被测毛细管固定的毛细管卡具;分别并联设置在毛细管卡具被测毛细管两端附近冷媒流路上的入口压力传感器和出口压力传感器;依次连接在毛细管卡具后部的背压侧低压稳压阀、自平衡式压力控制阀和冷媒回收加注机,以及并联设置在低压稳压阀后部的背压压力传感器。本装置构成一个完整的冷媒回路并如实模拟毛细管的工作状态,通过对压力及温度的控制和测量,计算冷媒通过被测毛细管后的压力差,通过此法检测毛细管粗糙度的变化,并以此改善毛细管的节流效果。
文档编号G01F1/36GK102706396SQ201110074788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8日
发明者杨瑱 申请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