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窗口的共光路干涉检测方法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21556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基于三窗口的共光路干涉检测方法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学干涉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三窗口的共光路干涉检测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光学检测方法因其非接触、灵敏度高等特点,成为计量检测领域的主要方法。而光学干涉测量因其灵敏度可达到百万分之一波长量级,在精密及超精密光学检测领域备受关注。目前的光学干涉检测方法有泰曼-格林干涉法、马赫-曾德干涉法以及剪切干涉法等。 其中,泰曼-格林干涉法、马赫-曾德干涉法等采用分离光路干涉,即参考光束和测量光束通过不同路径进行干涉,易受外界振动、温度起伏等影响;剪切干涉法等采用共光路干涉, 即参考光束与测量光束通过共同路径后干涉,其对外界振动、温度起伏等不敏感,具有一定抗干扰能力,但剪切干涉法同时实现剪切量和相移量调控比较困难,调控精度较低,且光学元件需要机械移动,进而引起光学系统的振动,形成噪声。为了解决这些困难,国内外学者作了诸多有益尝试。墨西哥学者Victor Arriz6n等提出基于4f系统和光栅滤波的共光路干涉 法(V.Arrizon, D. Sanchez-de-Ia-Llave.Common-path interferometry with one-dimensional periodic filters. Optics Letters, 2004, 29 (2), 141-143)。该方法在输入端使用两个窗,一个放置被测物体,另一个作为参考,通过调整光栅周期、透镜焦距等参数,能够在输出端得到物体的干涉图样,并通过轴向或横向移动光栅获得不同相移的干涉图,进而应用相移法就能恢复被测物体相位,具有原理简单、调控精度高等优点,但是该方法仍需移动光栅。专利CN101451890B “一种三光波横向剪切干涉装置及提取差分相位的方法”利用彼此横向错开的三束拷贝光产生横向剪切干涉,具有结构紧凑、调控精度高、动态调控等优点,但是该方法需通过八步移相法获取八幅剪切干涉图,检测工作量大,且相位恢复算法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研究提供一种基于三窗口的共光路干涉检测方法,通过采用三窗口输入,结合4f光学系统和空间周期光栅的共光路干涉检测技术,达到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降低相位恢复复杂度的目的,且还提供了一种满足和适用于上述方法的基于三窗口的共光路干涉检测装置,使该方法得以实施。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三窗口的共光路干涉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准直扩束后的平行光通过待测物体和矩形窗口构成的三窗口后,再依次经过第一透镜、一维周期光栅和第二透镜后,射向图像传感器,由图像传感器及与图像传感器相连的计算机采集获得一幅干涉图样;
3
②、根据所采集的干涉图样,依据三窗口尺寸分割干涉图样获得三幅干涉图样,强度分布分别为I-D/3、I0和ID/3,去除直流分量之后,由以下公式计算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三窗口的共光路干涉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①、平行光通过待测物体和矩形窗口构成的三窗口后,再依次经过第一透镜、一维周期光栅和第二透镜后,射向图像传感器,由图像传感器及与图像传感器相连的计算机采集获得一幅干涉图样;②、根据所采集的干涉图样,依据三窗口尺寸分割干涉图样获得三幅干涉图样强度分布分别为I-D3、I0和ID/3,去除直流分量之后,由以下公式计算
2.一种基于三窗口的共光路干涉检测装置,包括光源(8)、准直扩束系统(9),其特征在于在光源(8)和准直扩束系统(9)的光线发射方向上依次配置待测物体(1)、矩形窗口 O)、第一透镜(3)、一维周期光栅0)、第二透镜( 和图像传感器(6),图像传感器(6)与计算机(7)相连;矩形窗口( 沿χ轴方向分成均勻的三部分构成三个窗口,待测物体(1) 放置在矩形窗口( 中心窗口之前或之内、或之后,且所述的矩形窗口( 位于第一透镜 (3)的前焦面上,一维周期光栅(4)位于第一透镜(3)的后焦面和第二透镜(5)的前焦面上,图像传感器(6)位于第二透镜( 的后焦面上;一维周期光栅(4)的周期d与矩形窗口 (2)x方向的宽度D之间满足关系d = 3Xf/D,其中λ为光波长,f为第一透镜(3)和第二透镜(5)的焦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三窗口的共光路干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维周期光栅(4)为二值一维周期光栅或正弦一维周期光栅或余弦一维周期光栅。
全文摘要
基于三窗口的共光路干涉检测方法与装置属于光学干涉检测领域;该方法与装置将平行光通过待测物体和矩形窗口构成的三窗口后,再依次经过第一透镜、一维周期光栅和第二透镜后,射向图像传感器,经由图像传感器及与图像传感器相连的计算机采集获得一幅含有三个图样的干涉图,强度分布分别为I-D/3、I0和ID/3,代入公式计算待测物体的相位分布;本方法与装置具有稳定性好、系统复杂度低、相位恢复算法简单的特点。
文档编号G01J9/02GK102538986SQ20121002276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5日
发明者单明广, 郝本功, 钟志 申请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