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孔径测量辅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83235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孔径测量辅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测量大齿圈的大孔径测量辅具。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的开拓,新产品的不断出现,一些新品用传统的检测方法不能满足检测准确性的要求,如大孔径孔的测量,原来是用游 标卡尺进行十点测量,由于游标卡尺本身精度,读数时存在误差,而且一些产品内孔较粗糙,游标卡尺测量脚磨损较快,产品热处理后又有变形等因素的存在,使测量的准确性受到影响,测量费工又费时。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误差小、操作简单、测量速度大大提高的大孔径测量辅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大孔径测量辅具,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两头分别固定有百分表及测头,所述百分表与测头连接,百分表、测头之间固定有第一可调定位杆及第二可调定位杆,所述第一可调定位杆与第二可调定位杆对应设置。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测头与连接杆之间可拆卸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可调定位杆、第二可调定位杆分别通过螺钉与连接杆固定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可调定位杆呈矩形。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可调定位杆呈“ Π ”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大孔径测量辅具能够方便地测量250mm以上大孔孔径,测量误差较小,使用时数值一目了然,测量速度大大提高,做到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良好效果,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大齿圈的测量,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图I是本实用新型大孔径测量辅具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前视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连接杆,2、百分表,3、测头,4、第一可调定位杆,5、第二可调定位杆,6、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0014]请参阅图I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一种大孔径测量辅具,包括连接杆1,所述连接杆I两头分别固定有百分表2及测头3,所述百分表2与测头3连接,百分表2、测头3之间固定有第一可调定位杆4及第二可调定位杆5,所述第一可调定位杆4与第二可调定位杆5对应设置。所述测头3与连接杆I之间可拆卸连接,可以更换不同的测头3来满足不同的测
量需要,使得测量范围更广。所述第一可调定位杆4、第二可调定位杆5分别通过螺钉6与连接杆I固定连接,连接简单,拆卸方便。所述第一可调定位杆4呈矩形,所述第二可调定位杆5呈“Π”型,通过第一可调定位杆4和第二可调定位杆5可以将需要测量的工件牢牢地定位,从而对工件测量。 使用时,通过第一可调定位杆4和第二可调定位杆5的配合,可以将待测工件固定住,然后通过测头3测量工件的孔径,在百分表2上即可直接读出数据,从而完成测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大孔径测量辅具能够方便地测量250mm以上大孔孔径,测量误差较小,使用时数值一目了然,测量速度大大提高,做到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良好效果,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大齿圈的测量,具有推广使用价值。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大孔径测量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杆(1),所述连接杆(I)两头分别固定有百分表(2)及测头(3),所述百分表(2)与测头(3)连接,百分表(2)、测头(3)之间固定有第一可调定位杆(4)及第二可调定位杆(5),所述第一可调定位杆(4)与第二可调定位杆(5)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大孔径测量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头(3)与连接杆(I)之间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大孔径测量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调定位杆(4)、第二可调定位杆(5)分别通过螺钉(6)与连接杆(I)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大孔径测量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调定位杆(4)呈矩形。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大孔径测量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可调定位杆(5)呈“Π,,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孔径测量辅具,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两头分别固定有百分表及测头,所述百分表与测头连接,百分表、测头之间固定有第一可调定位杆及第二可调定位杆,所述第一可调定位杆与第二可调定位杆对应设置。该大孔径测量辅具能够方便地测量250mm以上大孔孔径,测量误差较小,使用时数值一目了然,测量速度大大提高,做到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良好效果,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大齿圈的测量,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文档编号G01B5/12GK202676101SQ20122027279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1日
发明者李迪, 周军, 朱玉, 肖建军 申请人:常州飞天齿轮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