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的测试装置和光伏组件的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68150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伏组件的测试装置和光伏组件的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领域,具体而言,涉及ー种光伏组件的测试装置和光伏组件的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光伏组件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种产品中,也就使得对光伏组件性能的测试变得尤为重要。光伏组件的UL检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电流连续性、接地连续性以及绝缘连续性,具体来说,电流连续性的检测主要是指光伏组件发电时,其内部电路是否畅通;接地连续性的检测是指光伏组件边框之间是否有良好的接触;绝缘连续性的检测是指组件的发电层(即电池层)与外界(即边框)之间是否有良好的绝缘性。现有的方案中,对上述三大性能的检测的过程中一般是人为的在光伏组件与直流电源之间直接用电线连接,也有在该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在组件与电源之间直接串联ー个电阻,然后用万用表定时测量该电阻两端电压,从而判断光伏组件的性能。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检测存在如下缺点人为地接线使得測量起来很不方便,且这种接线方式没有任何保护电路,容易发生事故;人为地检测需要人工记录数据,可能会存在人为误差,也无法做到实时监控等;此外,在对多个光伏组件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需人为接入大量的线路,不易实施且容易出现误差。针对相关技术中人为地进行接线来检测光伏组件的性能导致测量不方便、容易出现误差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ー种光伏组件的测试装置和光伏组件的测试系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人为地进行接线来检测光伏组件的性能导致测量不方便、容易出现误差的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ー个方面,提供了ー种光伏组件的测试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直流电源,第一直流电源的正极与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直流电源的负极用干与光伏组件的负极连接;第一电阻,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用干与光伏组件的正极连接;第二直流电源,第二直流电源的正极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直流电源的负极用干与光伏组件的第一边框连接;第二电阻,第二电阻的第二端用干与光伏组件的第二边框连接;第三直流电源,第三直流电源的正极与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直流电源的负极用干与光伏组件的第一边框连接;第三电阻,第三电阻的第二端用干与光伏组件的正极连接;数据采集装置,分别与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连接,用于采集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两端的电压。进ー步地,该装置还包括第一ニ极管,第一电阻通过第一ニ极管与光伏组件的正极连接。进ー步地,该装置还包括第二ニ极管,第三电阻通过第二ニ极管与光伏组件的正极连接。进ー步地,该装置还包括热电偶,数据采集装置通过热电偶与光伏组件的背板连接。进ー步地,数据采集装置通过热电偶与光伏组件的背板的中心位置连接。进ー步地,该装置还包括接线端子,接线端子包括第一侧接线端子和第二侧接线端子,其中,第一侧接线端子中的多个端子与对应的第二侧接线端子中的端子组成端子组,端子组中的各个端子在通电状态下的电势相等;第一直流电源的正极、第一直流电源的负极、第二直流电源的正极、第二直流电源的负极、第三直流电源的正极以及第三直流电源的负极通过不同的端子组与多个光伏组件连接。进ー步地,端子组组中端子的个数为4,由第一侧接线端子中的两个端子与对应的第二侧接线端子中的两个端子組成。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ー种光伏组件的测试系统,包括处理器核上述的光伏组件的测试装置,其中,处理器与数据采集装置连接,用于对数据采集装置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通过本实用新型,将电路中的元件焊接至电路板上,并引入三个电源来对光伏组件进行UL检测,将第一直流电源的正负极通过电阻与光伏组件的正负极连接来检测光伏组件内部电流的连续性,将第二直流电源的正负极通过电阻与光伏组件的两边框连接来检测光伏组件的接地连续性,将第三直流电源的正负极通过第三电阻分别与光伏组件的边框和光伏组件的正极连接,用于进行绝缘连续性的测试,利用数据采集装置获取电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參数,根据采集电压參数最終确定光伏组件的UL性能,減少人工接线,也不需要人エ记录数据,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人为地进行接线来检测光伏组件的性能导致测量不方便、容易出现误差的问题,提高了光伏组件UL检测的准确性。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ー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光伏组件的测试装置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単体光伏组件的电路板连线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參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提供了ー种光伏组件的测试装置,图1示出该装置的一种优选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直流电源102,第一直流电源102的正极与第一电阻104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直流电源102的负极用干与光伏组件100的负极连接;第ー电阻104,第一电阻104的第二端用干与光伏组件100的正极连接,优选地,第ー电阻104的阻值可以为IOQ ;第二直流电源106 ;第二直流电源106的正极与第二电阻108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直流电源106的负极用干与光伏组件100的第一边框连接;第ニ电阻108,第二电阻108的第二端用干与光伏组件100的第二边框连接,优选地,第二电阻108的阻值可以为IOQ ;第三直流电源110,第三直流电源110的正极与第三电阻112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直流电源110的负极用干与光伏组件100的第一边框连接;第三电阻112,第三电阻112的第二端用干与光伏组件100的正极连接,优选地,第三电阻112的阻值可以为IKQ ;数据采集装置114,分别与第一电阻104、第二电阻108、第三电阻112连接,用于采集第一电阻104、第二电阻108、第三电阻112两端的电压,优选地,数据采集装置114可以为数据采集卡,在进行电压采集时,将数据采集卡对应到电压频道,完成对上述电阻的电压參数的采集。优选地,将数据采集装置连接至计算机200,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处理。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装置中的直流电源可以设置在测试装置内部,也可以将直流电源设置在外部,其它电气元件设置于电路板上。在上述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引入三个电源来对光伏组件进行UL检测,将第一直流电源的正负极通过电阻与光伏组件的正负极连接来检测光伏组件内部电流的连续性,将第二直流电源的正负极通过电阻与光伏组件的两边框连接来检测光伏组件的接地连续性,将第三直流电源的正负极通过第三电阻分别与光伏组件的边框和光伏组件的正极连接,用于进行绝缘连续性的测试,利用数据采集装置获取电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參数,根据电压參数最終确定光伏组件的UL性能,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人为地进行接线来检测光伏组件的性能导致测量不方便、容易出现误差的问题,提高了光伏组件UL检测的准确性。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对上述电路进行了优化,具体来说,如图1所示,该装置还包括第一ニ极管116,第一电阻104通过第一ニ极管116与光伏组件的正极连接;以及第ニニ极管118,第三电阻112通过第二ニ极管118与光伏组件的正极连接。上述优选的技术方案的实施,使用ニ极管作为保护电路,防止光伏组件本身发电产生的电流进入直流电源,对整个电路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作用。本实用新型还对上述的装置进行了进ー步地优化,具体来说,如图1所示,该装置还包括热电偶120,数据采集装置114通过热电偶与光伏组件的背板连接,优选地,将数据采集装置114通过热电偶120与光伏组件的背板的中心位置m连接,以更好的获取光伏组件的温度。在进行温度监测的过程中,将数据采集卡对应到温度频道,实现对光伏组件温度參数的获取。在进行光伏组件的UL测试时,若试验的光伏组件数目为12块,每块组件需要用到3个直流电源,那么具有上述结构的电路需要36个电源,造成资源的浪费,此外,由于电源数目的増加,也会导致线路的连接较为繁琐,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对上述光伏组件的测试装置的电路进行了改进,提供了一种接线端子,如图2所示,接线端子包括第一侧接线端子和第二侧接线端子,其中,第一侧接线端子中的多个端子与对应的第二次接线端子中的端子组成端子组(图2示出的端子组包括4个端子,并不限于此),端子组中的各个端子在通电状态下的电势相等。在进行电路连接时,第一直流电源的正极、第一直流电源的负极、第二直流电源的正极、第二直流电源的负极、第三直流电源的正极以及第三直流电源的负极通过不同的端子组与多个光伏组件连接。以图2中端子组为4个端子的结构为例,由于上述端子组的4个端子在通电状态下的电势相等,因此,在进行接线时,只需将第一直流电源的正极Powerl+接入ー个端子组中的ー个端子,如第一个端子组,由于第一直流电源的正极Powerl+的接入,该组端子组的其它三个端子lPsl+、2Psl+、3Psl+的输出等同第一直流电源的正极Powerl+,该三个端子lPsl+、2Psl+、3Psl+可以作为电源的正极为三个需要进行检测的光伏组件提供第一电源;将第一直流电源的负极Powerl-接入另ー个端子组的ー个端子上,则该端子组的其它三个端子lPSl-、2Psl-、3Psl-的输出等同于第一直流电源的负极Power1-,第二直流电源Power2和第三直流电源Power3的连接关系依次类推,根据上述介绍的电路连接关系进行连接,在进行12个光伏组件进行检测时,只需要12个电源即可实现,減少了资源的浪费。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优选的电路板的布局方式,电路板上的端子结构可以采用上述介绍的接线端子结构,图3示出単体光伏组件的电路板连线原理图,在图3中,Psl、Ps2、Ps3为直流电源接入端,A端子和B端子分别用于接入光伏组件的左右两个边框,在电路板的布局中,根据所需检测的光伏组件的个数按照图3所示的结构进行布局,结合图2所示的电源的设计进行接线,简单方便。基于上述介绍的光伏组件的测试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ー种光伏组件的测试系统,包括上述结构的光伏组件的测试装置以及处理器,该处理器与光伏组件的测试装置中的数据采集装置连接,用于对数据采集装置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将电路中的元件焊接至电路板上,并引入三个电源来对光伏组件进行UL检测,将第一直流电源的正负极通过电阻与光伏组件的正负极连接来检测光伏组件内部电流的连续性,将第二直流电源的正负极通过电阻与光伏组件的两边框连接来检测光伏组件的接地连续性,将第三直流电源的正负极通过第三电阻分别与光伏组件的边框和光伏组件的正极连接,用于进行绝缘连续性的测试,利用数据采集装置获取电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參数,根据采集电压參数最終确定光伏组件的UL性能,减少人工接线,也不需要人工记录数据,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人为地进行接线来检测光伏组件的性能导致测量不方便、容易出现误差的问题,提高了光伏组件UL检测的准确性。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光伏组件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直流电源,所述第一直流电源的正极与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直流电源的负极用于与光伏组件的负极连接; 所述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光伏组件的正极连接; 第二直流电源,所述第二直流电源的正极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直流电源的负极用于与所述光伏组件的第一边框连接; 所述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光伏组件的第二边框连接; 第三直流电源,所述第三直流电源的正极与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直流电源的负极用于与所述光伏组件的第一边框连接; 所述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光伏组件的正极连接; 数据采集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所述第二电阻、所述第三电阻连接,用于采集所述第一电阻、所述第二电阻、所述第三电阻两端的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电阻通过所述第一二极管与所述光伏组件的正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三电阻通过所述第二二极管与所述光伏组件的正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热电偶,所述数据采集装置通过所述热电偶与所述光伏组件的背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装置通过所述热电偶与所述光伏组件的背板的中心位置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包括第一侧接线端子和第二侧接线端子,其中,所述第一侧接线端子中的多个端子与对应的所述第二侧接线端子中的端子组成端子组,所述端子组中的各个端子在通电状态下的电势相等; 所述第一直流电源的正极、所述第一直流电源的负极、所述第二直流电源的正极、所述第二直流电源的负极、所述第三直流电源的正极以及所述第三直流电源的负极通过不同的所述端子组与多个所述光伏组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组中端子的个数为4,由第一侧接线端子中的两个端子与对应的所述第二侧接线端子中的两个端子组成。
8.一种光伏组件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的测试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数据采集装置连接,用于对所述数据采集装置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专利摘要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的测试装置和光伏组件的测试系统,该装置包括第一直流电源,正极与第一电阻第一端连接,负极用于与光伏组件负极连接;第一电阻第二端用于与光伏组件正极连接;第二直流电源,正极与第二电阻第一端连接,负极用于与光伏组件第一边框连接;第二电阻第二端用于与光伏组件的第二边框连接;第三直流电源,正极与第三电阻第一端连接,负极用于与光伏组件第一边框连接;第三电阻第二端用于与光伏组件的正极连接;数据采集装置,与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连接,用于采集电压。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人为地进行接线来检测光伏组件的性能导致测量不方便的问题,提高了光伏组件UL检测的准确性。
文档编号G01R31/12GK202854275SQ20122056578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0日
发明者宋肖, 曹培亮 申请人: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