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径测量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77033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孔径测量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修理行业零部件孔径测量器具的改革,变测孔径为测轴径,特别是一种孔径测量器。
背景技术
在修船过程中,对于所修理的船舶设备中,测量零件或构件的内孔直径是经常遇到的。内孔直径的测量是通过一些测量工具来实现,如:游标卡尺、内径千分杆、内径百分表及内卡等。用上述测量工具进行孔径的测量要具备一个基本条件是:零件或构件的内孔表面是用机床加工过的、或是比较光滑,表面不能有锈蚀或凹凸不平。而实际情况是:在修船生产的实际过程中,经常遇到被测的内孔表面锈蚀严重、凹凸不平、磨损失圆等现象。当出现上述现象,以上的测量工具将不能使用、或使用也不能测出真实的孔径。“孔径测量器”就是要解决游标卡尺、内径千分杆、内径百分表及内卡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当零件或结构件的内孔表面状况不好时,可以通过机床进行加工。但是,有时遇到的零件或构件的尺寸庞大,无法入车间进行机加工;现场加工又不具备条件。“孔径测量器”是受到工科大学中所讲的一门课程:《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内容的启发:在书中讲了一个“作用尺寸”的概念。书中定义:“在孔与轴结合的全长上,与实际孔内接的最大理想轴的尺寸,称为孔的作用尺寸。”即与轴相配合的孔的内表面不论是光滑,还是凹凸不平,总是存在一个最大理想轴与之相配合、相作用。在实际测量中,需要测量到与最大理想轴外径相同的孔径尺寸,但这往往是很困难的,特别是当内孔表面状况不好时,想得到真实的孔的作用尺寸,几乎是不可能的。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最大理想轴“的外径尺寸,就是我们想要得到的实际孔径的“作用尺寸”。如果做一个相当于“最大理想轴”的测量器具,把它镶放到实际孔当中,然后再测量“最大理想轴”(测量器具)的外径,就可以轻松地得到实际孔“作用尺寸”的大小,因为“最大理想轴”的外径与实际孔径的“作用尺寸”是相同的。我厂在修理俄罗斯船的货仓舱盖时,舱盖的尺寸约10米X5米见方,在舱盖上有两个铰链孔,铰链孔内镶有铜套,两铰链孔的轴线距离约9米。由于某种原因,两个铰链孔出现了偏磨,使铰链孔内镶的铜套已经被部分磨蚀掉,且铰链的座孔内表面也出现磨损。修理时,需将旧铜套拆卸掉,换上新铜套即可。但当将铰链孔内的铜套去掉后发现:铰链的座孔内表面锈蚀、磨损、且凹凸不平现象严重,出现了上面所讲的孔径无法测量的问题。由于舱盖的尺寸较大,无法进入车间进行镗孔加工,又由于两铰链孔的轴线距离较大,现场镗孔无法做到。由于铜套与铰链孔为过盈配合安装,过盈量的大小视铜套尺寸而定,一般为
0.05_ 0.1Omm左右。当铰链座孔直径的“作用尺寸”测不出的情况下,铜套的基本配合尺寸无法给出,铜套的过盈量是无法给定的。在没有更好办法的情况下,需经过数次测量,试着加工铜套,试着装配,装配质量难以保证。通过上述的生产实际情况,急于设计一种适宜的孔径测量器,使测量过程变得简单易操作。发明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孔径测量器,将测量孔径的过程变为测量轴径的过程,使测量过程变得简单易操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孔径测量器,其中:该测量器包括有弹性套、张紧圈、张紧螺栓;在所述弹性套表面沿轴线方向上开有直豁口,豁口的宽度依直径的大小为30mm 60mm,所述张紧圈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对正弹性套的豁口,并箍套在弹性套外周上,通过张紧螺栓与张紧圈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把测量孔径变为测量轴径,把较繁的测量过程变得简单易行。当被测的孔径用一般测量器具无法测量时,更显出该实用新型的优越性。将孔径测量器的弹性套镶放到实际被测孔当中,用外径千分尺测量露在孔外的弹性套的外径,此外径值就是孔与轴的作用直径,按此作用直径的数值给出铜套的过盈值即可。不管是新加工的孔,还是磨损的实际孔,使用孔径测量器均可以轻松、准确地测出孔与轴的作用直径。

图1为本实用新型孔径测量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孔径测量器实际测量结构示意图。图中:1、弹性套2、张紧圈3、张紧螺栓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孔径测量器的结构加以说明。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孔径测量器结构是,该测量器包括有弹性套1、张紧圈2、张紧螺栓3 ;在所述弹性套I表面沿轴线方向上开有直豁口,豁口的宽度依直径的大小为30mm 60mm,所述张紧圈2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对正弹性套I的豁口,并箍套在弹性套I外周上,通过张紧螺栓3与张紧圈2连接,所述张紧螺栓3为长螺栓,在螺栓的中间部位设有一个圆形凸肩。所述弹性套I为等壁厚,厚度为2.5-3.5mm。所述张紧圈2的开口的宽度大于弹性套I豁口的宽度,在开口处设有二凸台,一凸台上设有螺纹孔,另一凸台上设有长圆孔,张紧圈2的厚度为10mm。所述弹性套I用弹性材料制成,厚度约3mm,弹性套I表面沿轴向方向上开有直豁口,弹性套I的内、外表面要光滑内,外直径尺寸要均匀一致。所述张紧圈2对正弹性套I的豁口,并箍套在弹性套I外周上,通过长螺栓M16的张紧螺栓3与张紧圈2连接。所述张紧圈2是一种带开口的、直径可以收放的圆形卡子,开口的宽度要大于弹性套I的豁口的宽度,厚度10mm。在开口处两侧各有一个凸台,其中一侧凸台设有M16的螺纹孔;另一侧凸台设有Φ18的长圆孔。所述张紧螺栓3为,在螺栓的中间部位设有一个Φ25圆形凸肩。测量时,将张紧螺栓3穿过Φ 18的长圆孔与M16螺孔旋合,并使圆形凸肩抵靠在凸台上,当旋转张紧螺栓3时,即可使张紧圈2的达到收放功能。旋转张紧螺栓3可使张紧圈2收紧,直径变小,随之弹性套I的外径也就随之变小,当小于孔径时,停止张紧圈2收紧操作。将弹性套I放入零件的孔中,随后,将张紧圈2和张紧螺栓3拆掉,弹性套I就会依靠自身的弹性与孔内壁贴合紧密,然后测量露出孔外的弹性套I的外径,与孔径相同即可。在实际测量时,需将弹性套I镶放在被测量零件的孔中,使弹性套I与实际孔内表面贴实,并保证弹性套I露出孔外一部分,然后测量露出孔外的弹性套I的外径即可。I)、用常规的测量工具测量实际孔的直径尺寸(大概尺寸)。2)、根据实际孔的大概直径尺寸,选择合适规格的弹性套I。3)、将张紧圈2箍套在弹性套I的外面,并将张紧螺栓3与张紧圈2连接好。4)、旋转张紧螺栓3使弹性套I外径变小,直到小于实际孔径的大小。5)、将弹性套I放入孔中,放入的深度要适当,并要求弹性套I要露出孔外一部分,便于测量。6)、将张紧圈2及张紧螺栓3拆掉,确认弹性套I与孔贴紧,然后用外径千分尺测量弹性套I的外径即可。7)、测量工作完成后,再将张紧圈2及张紧螺栓3安装上,旋转张紧螺栓3使弹性套I外径变小,以使弹性套I从孔中抽出。8)、全部测量工作完毕。在实际测量中,被测零件或构件的孔径大小是不会发生变化的,为达到测量准确的目的,要求弹性套在尺寸上必须具备两个条件:(I)弹性套I在自由状态下的外径尺寸比实际的孔径尺寸要大。(2)弹性套I在张紧圈2的张紧作用下,其外径尺寸要比实际的孔径尺寸要小。这样当弹性套I在张紧圈2的外力的作用下放入孔中以后,再将张紧圈2松开,弹性套I就会因自身的弹性而与孔的内表面紧密贴实,从而使弹性套I达到“最大理想轴”的效果,只要测量露在孔外的弹性套I的外径尺寸即可。由于弹性套I的豁口有一定的宽度,在自由状态下,弹性套I的外径最大;在张紧圈2的张紧作用下,豁口的宽度会变小,直到宽度变为零时,弹性套I的外径最小。所以,弹性套I的外径可在一个范围内变化,当实际的孔径在此范围内时,便可以使用此弹性套I进行测量。在实际情况下,零件的孔径大小不一,想用一种规格的弹性套I来满足所有的测量工况是不可能的,所以要依据可能的实际情况,将弹性套I做成系列式。
权利要求1.一种孔径测量器,其特征是:该测量器包括有弹性套(I)、张紧圈(2)、张紧螺栓(3);在所述弹性套(I)表面沿轴线方向上开有直豁口,豁口的宽度依直径的大小为30mm 60mm,所述张紧圈(2 )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对正弹性套(I)的豁口,并箍套在弹性套(I)外周上,通过张紧螺栓(3 )与张紧圈(2 )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径测量器,其特征是:所述弹性套(I)为等壁厚,厚度为2.5-3.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径测量器,其特征是:所述张紧圈(2)的开口的宽度大于弹性套(I)豁口的宽度,在开口处设有二凸台,一凸台上设有螺纹孔,另一凸台上设有长圆孔,张紧圈(2)的厚度为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径测量器,其特征是:所述张紧螺栓(3)为长螺栓,在螺栓的中间部位设有一个圆形凸肩。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孔径测量器,该测量器包括有弹性套、张紧圈、张紧螺栓;在所述弹性套表面沿轴线方向上开有直豁口,豁口的宽度依直径的大小为30mm~60mm,所述张紧圈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对正弹性套的豁口,并箍套在弹性套外周上,通过张紧螺栓与张紧圈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变测量孔径为测量轴径,较繁的测量过程变得简单易行。遇被测的孔径用一般测量器具无法测量时,更显出该实用新型的优越性。将孔径测量器的弹性套镶放到被测孔当中,用外径千分尺测量露在孔外的弹性套的外径,此外径值就是孔与轴的作用直径,按此作用直径的数值给出铜套的过盈值即可。不管是新加工的孔,还是磨损的实际孔,使用孔径测量器均可以轻松、准确地测出孔与轴的作用直径。
文档编号G01B5/08GK202938759SQ20122058164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7日
发明者张洪博, 杨志民, 杨薇, 刘杰, 王洪伟, 高玉华, 杨文波 申请人:天津新港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