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体式防拖潜标探测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173200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掩体式防拖潜标探测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海洋环境调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掩体式防拖潜标探测装置,包括掩体防拖结构框架、浮体组件、筒体保护装置、释放器及设备仪器,其中浮体组件设置于掩体防拖结构框架内,所述筒体保护装置设置于浮体组件上,所述释放器和设备仪器设置于筒体保护装置内、并释放器与掩体防拖结构框架连接。本发明有效解决了测量仪器受各类船只航行作业干扰、破坏等难题,可以在恶劣的海洋环境条件下,无人值守,长期、连续、自动地对海洋环境进行监测。
【专利说明】掩体式防拖潜标探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海洋环境调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掩体式防拖潜标探测装置,适用于浅海海区水深(230米内)。

【背景技术】
[0002]浮标、潜标技术是六十年代由一些海洋发达国家开始使用并发展起来的;浮标、潜标系统是海洋环境调查的重要技术装备,具有在恶劣的海洋环境条件下,无人值守的长期、连续、同步、自动地对海洋水文、气象诸要素进行全面综合监测的特点,是海洋观测岸站、调查船和调查飞机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延伸扩展,是离岸监测的重要手段。具有其他调查方法无法代替的作用。潜标系泊于海面以下,并可通过释放装置回收,具有获取海洋水下环境剖面资料的能力,并具有隐蔽性好不易被破坏的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浮标、潜标系统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世界各海洋国家的重视。由于海洋科学研究、海洋资源开发和国防事业的需要,潜标系统的应用日益广泛。如何改进潜标技术和方法,已成为海洋工作者的共识。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掩体式防拖潜标探测装置。该装置有效解决了测量仪器受各类船只航行作业干扰、破坏等难题,可以在恶劣的海洋环境条件下,无人值守,长期、连续、自动地对海洋环境进行监测。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掩体式防拖潜标探测装置,包括掩体防拖结构框架、浮体组件、筒体保护装置、释放器及设备仪器,其中浮体组件设置于掩体防拖结构框架内,所述筒体保护装置设置于浮体组件上,所述释放器和设备仪器设置于筒体保护装置内、并释放器与掩体防拖结构框架连接。
[0006]所述掩体防拖结构框架为上端开口的封闭腔,所述掩体防拖结构框架的侧壁为弧形且外表面光滑。所述掩体防拖结构框架侧壁倾斜角度为40-45°。
[0007]所述掩体防拖结构框架为水泥混凝土框架。所述水泥混凝土框架包括基座与掩体,使用时通过螺栓将基座与掩体连接。
[0008]所述掩体防拖结构框架为钢结构框架,所述钢结构框架的底部四周设有配重块。所述设备仪器包括多普勒海流剖面仪、水位计及水温仪。
[0009]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0010]1.本发明能够避免被鱼网、流网拖走,可长期、隐蔽在水中。
[0011]2.本发明可以在恶劣的海洋环境条件下,无人值守,长期、连续、自动地对海洋环境进行监测。
[0012]3.本发明将整套集成潜标的测量系统全部密封在掩体内,构成防拖体,有效解决了测量仪器受各类船只航行作业干扰、破坏等难题。
[0013]4.本发明适用于浅海海区水深(230米内)。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的侧视图;
[0016]图3为图1的俯视图。
[0017]其中:1为掩体防拖结构框架,2为筒体保护装置,3为释放器,4为水位计,5为水温仪,6为设备仪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0019]如图1-3所示,本发明包括掩体防拖结构框架1、浮体组件、筒体保护装置2、释放器3及设备仪器6,其中浮体组件设置于掩体防拖结构框架I内,筒体保护装置2设置于浮体组件上,释放器3和设备仪器6设置于筒体保护装置2内、并释放器3与掩体防拖结构框架I连接。
[0020]所述掩体防拖结构框架I为上端开口的封闭腔,掩体防拖结构框架I的侧壁为弧形且外表面光滑。掩体防拖结构框架I侧壁的倾斜角度为40-45°,优选为40°。掩体防拖结构框架I的形状为圆形与方楞型,可防御观测仪器设备的损坏或整套仪器设备的丢失。掩体防拖结构框架I的高度为40cm,通过把释放器3上端的7公分把手加以改造,下端的拖钩部分,是采用了 15公分钢管,防泥保护脱钩。本发明靠掩体的自重入海床以下15cm。因此,掩体重量视海底地质结构条件而定。
[0021]掩体防拖结构框架I可采用水泥混凝土框架,水泥混凝土框架是用钢筋混凝土浇注而成。根据要装载的仪器设备的大小、重量、尺寸和体积,将整套测量仪器设备全部溶入预先设计好的钢结构框架内的预留孔。按设计再浇注水泥、沙子、石子合成混凝土构筑而成。
[0022]水泥混凝土框架分为二部分构成:基座与掩体,为了运输和装载方便,使用时再用螺栓组成一体。该水泥混凝土框架重量视海区水深及周边环境恶劣条件而定,分别为
100kg、200kg、300kg、lt......不等。到预定海区测量时可装入连体潜标的仪器测量设备,
放置于海床上,可有效地防止拖网破坏,保证仪器正常测量。
[0023]掩体防拖结构框架I还可采用钢结构框架,所述钢结构框架可选用各种不同类型的材料制作,不锈钢材料为最佳选择。钢结构框架的外形为弧形。掩体形状为弧形光滑装置。框架内部空间同样要根据装载的仪器设备大小、尺寸、体积而设计成可容纳整套测量仪器设备系统的结构。不同的是钢结构底部需加配重块,用预制的水泥条块或预先预制好的条形其它材料作为配重,固定在框架的底部或底部,重量可视水深和海床硬度而定。
[0024]筒体保护装置4,可使钢结构框架里的连体浮标顺利升浮。可避免因海区的海床地质的软泥导致浮体进入软泥而不能顺利升浮。避免受结构框架内壁阻力及释放器吊钩挂在钢结构上面。防止受底流、台风流、内波流等外力因素的影响。
[0025]筒体保护装置4是由不锈钢板或塑料板制作的圆柱体或方型体。上端端口是敞开式的,下端端口视地质条件结构而定,多为封闭式的。根据自升式连体潜标外径大小预做一个大于浮体潜标外径的不锈钢圆柱体或方型柱体,以保证仪器设备正常工作状态及顺利释放浮出水面。
[0026]采用浮体材料与仪器设备合成作为浮体潜标。即根据仪器设备大小、重量、尺寸外型。每个浮体预制成每块浮力重为20kg、30kg或40kg......不等的圆柱体或方形柱状体。
使用时视仪器设备的重量需要的浮力而定。用预先做好的浮力潜标套或卡在仪器上。这种浮力材料与仪器设备预置到一体构成连体结构。可把整套系统更稳定放置在水泥结构框架或钢结构框架掩体内部,确保仪器不被拖挂而丢失。所述设备仪器6包括多普勒海流剖面仪、水位计4及水温仪5。
[0027]连体潜标的总体高度为40cm,仪器设备的高度为32cm,释放器高度为63cm,潜标上面离海底的高度只有40cm。
[0028]本发明能够避免鱼网、流网拖走,可长期、隐蔽在水中,本发明可以在恶劣的海洋环境条件下,无人值守,长期、连续、自动地对海洋环境进行监测。具有其它调查方法无法代替的作用。将防拖式连体潜标做成锥形或楞形。
[0029]潜标投放测试
[0030]该测量试验已于2013年6月份在渤海用滨海521船进行了 7组试验性掩体式防拖潜标探测装置投放。
[0031]本发明因体积小易于操作,同样也可以在渔船上进行投放,把掩体式防拖潜标探测装置预先吊挂在船悬边截断或抽回吊挂绳索,让其自由落体到海底,便可轻而易举的完成投放。
【权利要求】
1.一种掩体式防拖潜标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掩体防拖结构框架(I)、浮体组件、筒体保护装置(2)、释放器(3)及设备仪器(6),其中浮体组件设置于掩体防拖结构框架(I)内,所述筒体保护装置(2)设置于浮体组件上,所述释放器(3)和设备仪器(6)设置于筒体保护装置(2)内、并释放器(3)与掩体防拖结构框架(I)连接。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掩体式防拖潜标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掩体防拖结构框架(I)为上端开口的封闭腔,所述掩体防拖结构框架(I)的侧壁为弧形、且外表面光滑。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掩体式防拖潜标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掩体防拖结构框架(I)侧壁的倾斜角度为40-45°。
4.按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掩体式防拖潜标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掩体防拖结构框架(I)为水泥混凝土框架。
5.按权利要求4任一项所述的掩体式防拖潜标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混凝土框架包括基座与掩体,使用时通过螺栓将基座与掩体连接。
6.按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掩体式防拖潜标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掩体防拖结构框架(I)为钢结构框架,所述钢结构框架的底部四周设有配重块。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掩体式防拖潜标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仪器(6)包括多普勒海流剖面仪、水位计(4)及水温仪(5)。
【文档编号】G01C13/00GK104369839SQ201310360167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6日
【发明者】徐如彦, 杨玉玲, 王俊勤, 吴海京, 李强, 张 杰, 刘在科, 陈强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