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驾驶提示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19001发布日期:2019-02-10 22:36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驾驶提示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汽车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驾驶提示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驾驶提示一般采取导航仪的方式或平视显示器的方式。其中,平视显示器的方式在车辆前挡风玻璃上显示提示内容,其显示内容包括车辆速度类的运动信息,和路口放大图类的导航信息。但这两种提示方式不仅提示内容单一,而且提示方法不够直观。即使是平视显示器,在效果上仅是以图像的方式重复显示导航仪和仪表盘的信息,其有益效果主要只停留在减少人们低头观察信息的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驾驶提示的方法及装置,能直观准确地显示驾驶提示信息,使驾驶员更便捷、高效、安全的驾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驾驶提示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自车驾驶员眼睛的第一实时位置信息;

获取外部环境中物体的第二实时位置信息;

根据第一实时位置信息和第二实时位置信息,确定物体在前挡风玻璃处的实时虚拟显示位置;

在前挡风玻璃上生成并显示物体的虚拟图像。

其中,获取自车驾驶员眼睛的第一实时位置信息的步骤包括:

通过自车定位装置,获取自车的第三实时位置信息;

通过车上安装的测量设备,测得自车驾驶员眼睛与测量设备之间的距离以及每次测得距离时测量设备的水平转动角度和垂直转动角度,得到驾驶员眼睛相对于测量设备的位差;

根据第三实时位置信息、预先得到的测量设备相对于自车定位装置的位差以及自车驾驶员眼睛相对于测量设备的位差,计算得到自车驾驶员眼睛的第一实时位置信息。

其中,获取外部环境中物体的第二实时位置信息的步骤包括:

通过云端通信或车间通信或车路通信,获取自车周边的其它车辆的第二实时位置信息;和/或,

通过分析地图数据或通过车路通信,获取自车周边的建筑物、车道、路口或路段的第二实时位置信息。

其中,根据第一实时位置信息和第二实时位置信息,确定物体在前挡风玻璃处的实时虚拟显示位置的步骤包括:

根据第一实时位置信息和第二实时位置信息,确定一连接自车驾驶员眼睛所在位置和外部环境中物体所在位置的直线,根据直线在前挡风玻璃上的投射点,确定外部环境中物体在前挡风玻璃处的实时虚拟显示位置。

其中,方法还包括:

获取自车和自车周边的其它车辆的实时驾驶信息,驾驶信息包括:速度信息、加速度信息、角速度信息以及方向盘转角信息;

根据自车和自车周边的其它车辆的实时驾驶信息,仿真得到自车的建议驾驶操作、建议驾驶操作的执行时间以及驾驶提示信息,驾驶提示信息包括驾驶指示箭头和驾驶线路;

在前挡风玻璃上显示建议驾驶操作、建议驾驶操作的执行时间以及驾驶提示信息。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驾驶提示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自车驾驶员眼睛的第一实时位置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外部环境中物体的第二实时位置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实时位置信息和第二实时位置信息,确定物体在前挡风玻璃处的实时虚拟显示位置;

第一显示模块,用于在前挡风玻璃上生成并显示物体的虚拟图像。

其中,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单元,用于通过自车定位装置,获取自车的第三实时位置信息;

第二单元,用于通过车上安装的测量设备,测得自车驾驶员眼睛与测量设备之间的距离以及每次测得距离时测量设备的水平转动角度和垂直转动角度,得到驾驶员眼睛相对于测量设备的位差;

第三单元,用于根据第三实时位置信息、预先得到的测量设备相对于自车定位装置的位差以及自车驾驶员眼睛相对于测量设备的位差,计算得到自车驾驶员眼睛的第一实时位置信息。

其中,第二获取模块包括:

第四单元,用于通过云端通信或车间通信或车路通信,获取自车周边的其它车辆的第二实时位置信息;和/或,

第五单元,用于通过分析地图数据或通过车路通信,获取自车周边的建筑物、车道、路口或路段的第二实时位置信息。

其中,确定模块包括:

第六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实时位置信息和第二实时位置信息,确定一连接自车驾驶员眼睛所在位置和外部环境中物体所在位置的直线,根据直线在前挡风玻璃上的投射点,确定外部环境中物体在前挡风玻璃处的实时虚拟显示位置。

其中,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自车和自车周边的其它车辆的实时驾驶信息,驾驶信息包括:速度信息、加速度信息、角速度信息以及方向盘转角信息;

仿真模块,用于根据自车和自车周边的其它车辆的实时驾驶信息,仿真得到自车的建议驾驶操作、建议驾驶操作的执行时间以及驾驶提示信息,驾驶提示信息包括驾驶指示箭头和驾驶线路;

第二显示模块,用于在前挡风玻璃上显示建议驾驶操作、建议驾驶操作的执行时间以及驾驶提示信息。

本发明的上述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驾驶提示的方法中,通过自车驾驶员眼睛的第一实时位置信息,和自车周边的外部环境中物体的第二实时位置信息,确定出外部环境中物体在汽车前挡风玻璃处的虚拟显示位置,并在前挡风玻璃上显示这些物体的虚拟图像。同时,可以在前挡风玻璃上显示建议驾驶操作、建议驾驶操作的执行时间以及驾驶提示信息,这样便于驾驶员快速获取并准确理解驾驶提示信息,能更便捷、高效、安全的驾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驾驶提示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图1中步骤11的具体步骤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物体在前挡风玻璃处的实时虚拟显示位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驾驶提示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针对现有技术中驾驶提示方法不够直观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驾驶提示的方法及装置,能直观准确地显示驾驶提示信息,便于驾驶人员快速获取并准确理解驾驶提示信息,从而更便捷、高效、安全的驾驶。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驾驶提示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11,获取自车驾驶员眼睛的第一实时位置信息。

步骤12,获取外部环境中物体的第二实时位置信息。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外部环境中的物体包括自车驾驶员可目视的和被其它物体遮挡不可目视的,具体包括自车周边的其它车辆、建筑物、车道、路口以及路段。所谓周边是指根据自车的行进方向,确定位于自车前方的具有预定范围大小的区域。

步骤13,根据第一实时位置信息和第二实时位置信息,确定物体在前挡风玻璃处的实时虚拟显示位置。

步骤14,在前挡风玻璃上生成并显示物体的虚拟图像。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在行车过程中,自车周边的其它车辆、建筑物、车道、路口以及路段都有可能与自车发生交通事故,因此,需要在汽车的前挡风玻璃上显示这些物体的虚拟图像,以便自车驾驶员能顺利躲过这些物体,避免发生危险。具体地,可以通过获取驾驶员眼睛的第一实时位置信息和这些物体的第二实时位置信息,确定出这些物体在前挡风玻璃上的虚拟现实位置,并在前挡风玻璃上生成、显示这些物体的虚拟图像。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在汽车的行进过程中,还有可能出现一个物体被另一个物体遮挡,驾驶员看不到被遮挡的物体的情况。例如,在交叉或者拐弯路口,驾驶员可能因为某些遮挡物(例如高楼建筑等物体),无法看到另一方向上行进的车辆或者行人,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引发危险。而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以将这些被遮挡的物体以虚拟图像的方式在汽车前挡风玻璃上显示出来,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这些危险,提高驾驶的安全性。该过程可以是实时的,从而产生位置动态变化移动的效果,基于显示出的虚拟目标,驾驶员可以感知到从另一方向接近的车或行人,从而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由于人眼的成像时间是0.1s,因此可以将获取第一实时位置信息和第二实时位置信息的频率设为10Hz,这样对于驾驶员而言,第一实时位置信息和第二实时位置信息的获取过程就相当于是实时的,从而产生位置动态变化移动的效果,驾驶员可以感知到外部环境中的物体,以便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以一个具体的实例为例说明,当自车去某地,按路径导航前方应在第2个叉路口右拐,且前方75米处、90米处同时有两个岔路口。若用现有技术进行导航的话,有可能分不清是哪个岔路口,而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方法可以直接在前挡风玻璃上叠加出真实的岔路口,并进行导航,这样使得导航更加的形象直观。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图1中步骤11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21,通过自车定位装置,获取自车的第三实时位置信息。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自车定位装置包括高精度卫星定位单元和惯性测量单元,因此,可以通过高精度卫星定位单元或者高精度卫星定位单元结合惯性测量单元获取自车的第三实时位置信息,其中惯性测量单元是测量物体三轴姿态角(或角速率)以及加速度的装置。

步骤22,通过车上安装的测量设备,测得自车驾驶员眼睛与测量设备之间的距离以及每次测得距离时测量设备的水平转动角度和垂直转动角度,得到驾驶员眼睛相对于测量设备的位差;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固定在车中的测量设备由摄像头、红外测距仪和二维转轴组成。其中,红外测距仪和摄像头设备可通过二维转轴传动,即可以进行水平转动和垂直转动。其中,测量设备相对自车定位装置的固定位差为P。测量设备通过摄像头识别驾驶员的眼睛,控制二维转轴的转动,跟踪该人眼的方向,同时通过红外测距仪测量眼睛与该测量设备间的距离d。且在每次测完距离后,记录测量设备自身的水平转动角度δ1和垂直转动角度δ2。最后通过距离d、水平转动角度δ1和垂直转动角度δ2便可得到驾驶员眼睛相对于测量设备的位差T。其中,通过距离d、水平转动角度δ1和垂直转动角度δ2计算出驾驶员眼睛相对于测量设备的位差T的方法可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3,根据第三实时位置信息、预先得到的测量设备相对于自车定位装置的位差以及自车驾驶员眼睛相对于测量设备的位差,计算得到自车驾驶员眼睛的第一实时位置信息。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自车驾驶员眼睛的第一实时位置等于自车的第三实时位置、测量设备相对自车定位装置的固定位差以及驾驶员眼睛相对于测量设备的位差之和。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获取外部环境中物体的第二实时位置信息的步骤包括:通过云端通信或车间通信或车路通信,获取自车周边的其它车辆的第二实时位置信息;和/或,通过分析地图数据或通过车路通信,获取自车周边的建筑物、车道、路口或路段的第二实时位置信息,其中,地图可以是高精度地图。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根据第一实时位置信息和第二实时位置信息,确定物体在前挡风玻璃处的实时虚拟显示位置的步骤包括:根据第一实时位置信息和第二实时位置信息,确定一连接自车驾驶员眼睛所在位置和外部环境中物体所在位置的直线,根据直线在前挡风玻璃上的投射点,确定外部环境中物体在前挡风玻璃处的实时虚拟显示位置。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投射点可能是一个点,在显示时,可以以该点为中心,显示虚拟图像。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自车和自车周边的其它车辆的实时驾驶信息,驾驶信息包括:速度信息、加速度信息、角速度信息以及方向盘转角信息,具体地,可以通过云端通信或者车间通信或者车路通信获取实时驾驶信息;根据自车和自车周边的其它车辆的实时驾驶信息,仿真得到自车的建议驾驶操作、建议驾驶操作的执行时间以及驾驶提示信息,驾驶提示信息包括驾驶指示箭头和驾驶线路;在前挡风玻璃上显示建议驾驶操作、建议驾驶操作的执行时间以及驾驶提示信息。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当自车需要进行换道、超车等动作时,可基于仿真系统和获取到的自车周边的其它车辆的位置、加速度、速度等信息,获得车辆进行上述动作的执行时间(即最佳时间)。相应的,可以在自车的前挡风玻璃上自动生成相应的换道或超车,以及该最佳时间的提醒,驾驶员在看到该提醒后,可以在适当的时间采取上述操作,实现安全地换道或者超车。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以一个的具体的实例为例说明,在高速上快速行驶的两车,前车车速为40km/h,自车车速为76km/h。通过云端通信获取到的车辆运动信息,定位发现两车车距100米,同向行驶方向无其它车辆且自车处于弯曲率符合超车条件的弯道上。经过上述仿真过程便会提醒驾驶员,自车最佳行驶方式是直接超车,超车最佳时间为当前开始的5秒内。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目的,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一种驾驶提示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41,用于获取自车驾驶员眼睛的第一实时位置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42,用于获取外部环境中物体的第二实时位置信息;

确定模块43,用于根据第一实时位置信息和第二实时位置信息,确定物体在前挡风玻璃处的实时虚拟显示位置;

第一显示模块44,用于在前挡风玻璃上生成并显示物体的虚拟图像。

其中,第一获取模块41包括:

第一单元,用于通过自车定位装置,获取自车的第三实时位置信息;

第二单元,用于通过车上安装的测量设备,测得自车驾驶员眼睛与测量设备之间的距离以及每次测得距离时测量设备的水平转动角度和垂直转动角度,得到驾驶员眼睛相对于测量设备的位差;

第三单元,用于根据第三实时位置信息、预先得到的测量设备相对于自车定位装置的位差以及自车驾驶员眼睛相对于测量设备的位差,计算得到自车驾驶员眼睛的第一实时位置信息。

其中,第二获取模块42包括:

第四单元,用于通过云端通信或车间通信或车路通信,获取自车周边的其它车辆的第二实时位置信息;和/或,

第五单元,用于通过分析地图数据或通过车路通信,获取自车周边的建筑物、车道、路口或路段的第二实时位置信息。

其中,确定模块43包括:

第六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实时位置信息和第二实时位置信息,确定一连接自车驾驶员眼睛所在位置和外部环境中物体所在位置的直线,根据直线在前挡风玻璃上的投射点,确定外部环境中物体在前挡风玻璃处的实时虚拟显示位置。

其中,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自车和自车周边的其它车辆的实时驾驶信息,驾驶信息包括:速度信息、加速度信息、角速度信息以及方向盘转角信息;

仿真模块,用于根据自车和自车周边的其它车辆的实时驾驶信息,仿真得到自车的建议驾驶操作、建议驾驶操作的执行时间以及驾驶提示信息,驾驶提示信息包括驾驶指示箭头和驾驶线路;

第二显示模块,用于在前挡风玻璃上显示建议驾驶操作、建议驾驶操作的执行时间以及驾驶提示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驾驶提示的装置是应用上述方法的装置,即上述方法的所有实施例均适用于该装置,且均能达到相同或相似的有益效果。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