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测试mim电容器件的测试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57373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用于测试mim电容器件的测试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测试MIM电容器件的测试结构,包括:第一MIM电容结构、第二MIM电容结构、第一测试焊垫、第二测试焊垫和第三测试焊垫;第一MIM电容结构和第二MIM电容结构的结构相同,第一MIM电容结构和第二MIM电容结构均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金属电极、介质层和第二金属电极;其中,第一测试焊垫与第一MIM电容结构的第一金属电极电连接,第二测试焊垫与第二MIM电容结构的第二金属电极电连接,第三测试焊垫与第一MIM电容结构和第二MIM电容结构的两个金属电极均电连接。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测试MIM电容器件的测试结构中,采用两个结构相同的MIM电容结构,能够从MIM电容结构的正反方向分别进行击穿电压的测试,从而保证击穿电压测量的准确性。
【专利说明】用于测试MIM电容器件的测试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MIM电容器件,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测试MIM电容器件的测试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传统的电容器件已经不能满足射频电路的要求。金属-绝 缘体-金属(Metal-Insulator-Metal,简称MIM)电容器件是在半导体器件的互连层间形成 的电容结构,不但具有低阻抗、高电容等优良的特性,而且能够与半导体制造的后道工艺较 好地兼容,因此已经成为替代传统电容器件的新型电容器件。
[0003] 请参考图1,其为现有技术的MM电容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的MM 电容器件10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金属电极11、介质层12和第二金属电极13,介质层12位 于第一金属电极11和第二金属电极13之间。其中,第一金属电极11和第二金属电极13 是所述MM电容器件的上、下电极,介质层12是所述MM电容器件10的绝缘层。
[0004] 击穿电压是电容器件的极限电压,反映了电容器件的耐压能力。所述MIM电容器 件10 -旦超过击穿电压,介质层12将被击穿,所述MM电容器件10就不能继续正常工作。 击穿电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特性,为此需要对其测量和监控,以保证所述MIM电容器件10 的工作电压不超过击穿电压。
[0005] 请参考图2,其为现有技术的用于测试MIM电容器件的测试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 图2所示,现有的用于测试MM电容器件的测试结构100包括:MIM电容结构10a和两个测 试焊垫12,其中,所述MIM电容结构10a作为所述MIM电容器件10的复制件,所述MIM电容 结构10a和所述MM电容器件10的结构完全相同,所述两个测试焊垫12分别与所述MM 电容结构l〇a的上、下电极电连接。对所述测试结构100进行击穿电压的测试时,在其中一 个测试焊垫12上实施驱动电压(force voltage)并通过另一个测试焊垫12读取感应电流 (sense current),通过判断感应电流是否超过极限以确定所述MIM电容器件10的击穿电 压。
[0006] 然而,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发现,所述MIM电容器件10的工作电压虽然没有超过 采用所述测试结构100所测得的击穿电压,但是仍会发生击穿现象。可见,按照现有的测试 方法所测得的击穿电压并不准确,无法有效地监控所述MIM电容器件10的击穿电压,所述 MM电容器件10仍会被击穿而烧损。
[0007]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的测试方法不能准确地测量MIM电容器件的击穿电压的 问题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8]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测试MIM电容器件的测试结构,以解决现有 的测试方法准确地测量Μ頂电容器件的击穿电压的问题。
[0009]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测试ΜΜ电容器件的测试结构, 所述用于测试ΜΙΜ电容器件的测试结构包括:第一 ΜΙΜ电容结构、第二ΜΙΜ电容结构、第一 测试焊垫、第二测试焊垫和第三测试焊垫;
[0010] 所述第一 MIM电容结构和第二MIM电容结构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 MIM电容结构 和第二MIM电容结构均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金属电极、介质层和第二金属电极;
[0011] 其中,所述第一测试焊垫与所述第一 MIM电容结构的第一金属电极电连接,所述 第二测试焊垫与所述第二MIM电容结构的第二金属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三测试焊垫与所述 第一 MIM电容结构和第二MIM电容结构的第一金属电极和第二金属电极均电连接。
[0012] 优选的,在所述的用于测试MM电容器件的测试结构中,所述第三测试焊垫位于 所述第一 MIM电容结构和第二MIM电容结构之间,用于施加驱动电压;
[0013] 所述第一测试焊垫和第二测试焊垫位于所述第一 MIM电容结构和第二MIM电容结 构的两侧,用于分别读取所述第一 MIM电容结构和第二MIM电容结构的感应电流。
[0014] 优选的,在所述的用于测试MIM电容器件的测试结构中,所述第一金属电极采用 的材料为错或者铜。
[0015] 优选的,在所述的用于测试MM电容器件的测试结构中,所述第二金属电极采用 的材料为钛、氮化钛、钽、氮化钽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0016] 优选的,在所述的用于测试MIM电容器件的测试结构中,所述介质层采用的材料 为氮化硅。
[0017]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测试MIM电容器件的测试结构中,采用两个结构相同的 MIM电容结构,进行测试时能够从所述MM电容结构的正反两个方向分别实现击穿电压的 测试,从而保证击穿电压测量的准确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现有技术的MIM电容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是现有技术的用于测试MIM电容器件的测试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测试MIM电容器件的测试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a至图4c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测试MM电容器件的测试结构在不同制 造阶段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测试MIM电容器件的测试 结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 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 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0023] 现有的测试方法无法准确有效地监控所述MIM电容器件10的击穿电压,造成所述 MIM电容器件10在使用时出现烧损现象。发明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造成现有的 测试方法无法准确有效地监控所述MIM电容器件10的击穿电压的原因在于,所述MIM电容 器件10的击穿电压在正反方向上存在差异,由于所述MIM电容器件10的上电极一般米用 铜(Cu),下电极一般采用钽(Ta),而Ta与SliN之间的能带差比Cu与SliN之间的能带差 小,因此,所述MM电容器件10在下电极(钽电极)施加驱动电压比在上电极(铜电极) 施加驱动电压更加容易击穿。
[0024] 而且,在下电极(钽电极)上施加驱动电压时上电极(铜电极)会出现尖端放电 现象,使得击穿电压在正反方向上的差异更加明显。产生尖端放电的原因在于,Cu晶格之 间的应力释放使得上电极(铜电极)表面的电荷聚集。在下电极(钽电极)上施加驱动电 压进行击穿电压测试时,尖端放电现象会影响测试结果,使得所述MIM电容器件10更加容 易被击穿。可见,从上电极(铜电极)和下电极(钽电极)分别施加驱动电压所测得的击 穿电压是不同的,在上电极(铜电极)施加驱动电压所测得的击穿电压要比在下电极(钽 电极)施加驱动电压所测得的击穿电压高。
[0025] 而在现有的测试方法中,通过一个测试焊垫12上实施驱动电压到上电极(铜电 极)或下电极(钽电极)上,并通过另一个测试焊垫12测量感应电流以确定击穿电压。由 此可见,在现有的测试方法中只测量了其中一个方向的击穿电压,因此得到的测试结果是 不准确的。
[0026] 综上,造成现有的测试方法无法准确有效地监控所述MM电容器件10的击穿电压 的原因在于,没有考虑到击穿电压在正反方向上存在差异,只测量其中一个方向的击穿电 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
[0027] 请参考图3,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测试MIM电容器件的测试结构的结构 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用于测试MIM电容器件的测试结构200包括:第一 MIM电容结构 20a、第二MM电容结构20b、第一测试焊垫21a、第二测试焊垫21b和第三测试焊垫21c ;所 述第一 MM电容结构20a和第二MM电容结构20b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 MM电容结构20a 和第二MIM电容结构20b均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金属电极、介质层和第二金属电极;其中, 所述第一测试焊垫21a与所述第一 MIM电容结构20a的第一金属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测 试焊垫21b与所述第二MM电容结构20b的第二金属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三测试焊垫21c 与所述第一 MIM电容结构20a和第二MIM电容结构20b的第一金属电极和第二金属均电连 接。
[0028] 具体的,所述第一 MM电容结构20a和第二MM电容结构20b是待测的MM电容 器件的复制件,所述第一 MIM电容结构20a和第二MIM电容结构20b的结构与待测试的MIM 电容器件完全相同。所述第一 MM电容结构20a和第二MM电容结构20b与待测的MM电 容器件一般由相同工艺制造并具有相同的特征,通过测量所述第一 Μ頂电容结构20a和第 二MIM电容结构20b能够得到待测的MIM电容器件的特征。
[0029]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 MM电容结构20a和第二MM电容结构20b均包括依次层 叠的第一金属电极、介质层和第二金属电极。其中,所述第一金属电极一般米用铜(Cu)或 者铝(A1)等常用的电极金属。所述第二金属电极不宜太厚,同时还需满足大电容值的需 求,为了在厚度较薄的情况下能储存更多的电荷,可以选择钛(Ti)、氮化钛(TiN)、钽(Ta)、 氮化钽(TaN)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所述介质层采用介电常数(k)高的材料,例如氮化硅 (SiN)。
[0030] 请参考图4a至图4c,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测试MM电容器件的测试结构 在不同制造阶段的俯视图。如图4a所示,首先通过溅射工艺形成第一金属层,对所述第一 金属层进行刻蚀形成第一金属电极,所述第一金属电极与所述第二测试焊垫21b和第三测 试焊垫21c电连接。如图4b所示,接着在所述第一金属电极的表面上沉积氮化硅层,作为 所述MM电容器件的绝缘层。如图4c所示,最后在所述氮化硅层上通过溅射工艺形成第二 金属层,对所述第二金属层进行刻蚀形成第二金属电极,所述第二金属电极与所述第一测 试焊垫21a和第三测试焊垫21c电连接。
[0031] 其中,所述第三测试焊垫21c设置于所述第一 MM电容结构20a和第二MM电容 结构20b之间,所述第一测试焊垫21a和第二测试焊垫21b位于所述第一 MM电容结构20a 和第二MIM电容结构20b的两侧,其中,所述第一测试焊垫21a靠近所述第一 MIM电容结构 20a,所述第二测试焊垫21b靠近所述第二MM电容结构20b。
[0032] 请继续参考3,所述第三测试焊垫21c与所述第一 MM电容结构20a和第二MM电 容结构20b的第一金属电极和第二金属电极均电连接,通过所述第三测试焊垫21c能够对 所述第一 MIM电容结构20a和第二MIM电容结构20b的第一金属电极和第二金属电极同时 施加驱动电压。同时,所述第一测试焊垫21a与所述第一 MIM电容结构20a的第一金属电极 电连接,所述第二测试焊垫21b与所述第二MIM电容结构20b的第二金属电极电连接,通过 所述第一测试焊垫21a和所述第二测试焊垫21b能够分别读取所述第一 MIM电容结构20a 和所述第二MIM电容结构20b的感应电流。
[0033] 在利用所述用于测试MIM电容器件的测试结构200进行击穿电压的测试时,在所 述第三测试焊垫21c上实施驱动电压并通过所述第一测试焊垫21a和所述第二测试焊垫 21b测量感应电流。由于所述用于测试MIM电容器件的测试结构200采用了两个MIM电容 结构,进行测试时其中一个MIM电容结构的第一金属电极上施加驱动电压,同时另一个MIM 电容结构的第二金属电极上施加驱动电压,从两个方向分别施加驱动电压,当其中一个方 向的感应电流首先超过设定的极限时,此时的电压即为击穿电压。
[0034] 综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测试MM电容器件的测试结构中,采用两 个结构相同的Μ頂电容结构,进行测试时能够同时从两个方向上分别测量击穿电压,从而 保证所述击穿电压测量的准确性。
[0035]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 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 求书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测试MIM电容器件的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 MIM电容结构、第 二MIM电容结构、第一测试焊垫、第二测试焊垫和第三测试焊垫; 所述第一 MIM电容结构和第二MIM电容结构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 MIM电容结构和第 二MIM电容结构均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金属电极、介质层和第二金属电极; 其中,所述第一测试焊垫与所述第一 MM电容结构的第一金属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 测试焊垫与所述第二MIM电容结构的第二金属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三测试焊垫与所述第一 MIM电容结构和第二MIM电容结构的第一金属电极和第二金属电极均电连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测试MIM电容器件的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测试 焊垫位于所述第一 MIM电容结构和第二MIM电容结构之间,用于施加驱动电压; 所述第一测试焊垫和第二测试焊垫位于所述第一 MIM电容结构和第二MIM电容结构的 两侧,用于分别读取所述第一 MIM电容结构和第二MIM电容结构的感应电流。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测试MIM电容器件的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 电极采用的材料为铝或者铜。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测试MM电容器件的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 电极采用的材料为钛、氮化钛、钽、氮化钽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测试MIM电容器件的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层采 用的材料为氮化硅。
【文档编号】G01R31/26GK203894369SQ201420275405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7日
【发明者】刘纪涛 申请人: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