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载鞍对称度量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70992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承载鞍对称度量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承载鞍对称度量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主尺,所述主尺下部为两端呈圆弧状的圆弧定位板,所述主尺上部为长条形的测量尺,且所述测量尺的中心线与圆弧定位板的中心线共线;所述测量尺的刻度以所述测量尺的中心线为零刻度向两端延伸,所述测量尺的两端分别套设有一游标尺,在每一所述游标尺与测量尺之间设置有一复位弹簧片,且每一所述游标尺顶部穿设有一滚花高头螺钉,用于调节每一所述游标尺的移动或固定;每一所述游标尺下部固定连接一测量爪,且两所述测量爪的竖直面相对放置;所述测量尺两端表面各设置一螺钉,以防止所述游标尺脱落。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承载鞍对称度的测量中。
【专利说明】一种承载鞍对称度量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于测量承载鞍的承载鞍对称度量规。

【背景技术】
[0002]铁路货车C80E型通用敞车是为高速重载而设计的新型货车,其重要配件DZ2型转向架与传统的转向架相比,各部件尺寸有较大变化。SF-1型承载鞍是DZ2型转向架的重要部件之一,以承载鞍的鞍面中心线为基准的对称度检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但是由于SF-1型承载鞍与传统的承载鞍的形状尺寸有较大变化,导致原有的量规TB/T2884.1—2006不能满足测量要求。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快速检测、自动找正、检测方便、结构简单的承载鞍对称度量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承载鞍对称度量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主尺,所述主尺下部为两端呈圆弧状的圆弧定位板,所述主尺上部为长条形的测量尺,且所述测量尺的中心线与圆弧定位板的中心线共线;所述测量尺的刻度以所述测量尺的中心线为零刻度向两端延伸,所述测量尺的两端分别套设有一游标尺,在每一所述游标尺与测量尺之间设置有一复位弹簧片,且每一所述游标尺顶部穿设有一滚花高头螺钉,用于调节每一所述游标尺的移动或固定;每一所述游标尺下部固定连接一测量爪,且两所述测量爪的竖直面相对放置;所述测量尺两端表面各设置一螺钉,以防止所述游标尺脱落。
[0005]所述主尺由圆弧定位板与测量尺两部分铆接连接成一体,在所述圆弧定位板的顶部设置一凹槽,所述测量尺通过凹槽与所述圆弧定位板铆接连接。
[0006]所述圆弧定位板及连接板的厚度由待测量的承载鞍鞍面的凹槽的宽度决定。
[0007]所述圆弧定位板两侧还设置一与所述圆弧定位板尺寸相同的连接板。
[0008]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数控切割一次成形,有效地保证了自身左右对称的问题,提高了测量精度,可以满足检测承载鞍两导框相对鞍面中心线的对称度要求。2、本实用新型由于圆弧定位板与承载鞍的凹槽尺寸相同,可以有效保证本实用新型的对中功能,实现了快速检测,自动找正,且检测方便,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因而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应用于承载鞍对称度的测量中。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游标尺的剖面图
[0011]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001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主尺1,主尺I下部为两端呈圆弧状的圆弧定位板2,主尺I上部为长条形的测量尺3,且测量尺3的中心线与圆弧定位板2的中心线共线。测量尺3的刻度4以测量尺3的中心线为零刻度向两端延伸,测量尺3的两端分别套设有一游标尺5,在每一游标尺5与测量尺3之间设置有一复位弹簧片6,且每一游标尺5顶部穿设有一滚花高头螺钉7,用于调节每一游标尺5的移动或固定;每一游标尺5下部固定连接一测量爪8,且两测量爪8的竖直面相对放置;测量尺3两端表面各设置一螺钉9,以防止游标尺5脱落。
[0014]上述实施例中,主尺I还可以由圆弧定位板2与测量尺3两部分铆接连接成一体,在圆弧定位板2的顶部设置一凹槽,测量尺3通过凹槽与圆弧定位板2铆接连接。
[0015]上述实施例中,圆弧定位板2两端圆弧的圆度、对称度、示值精度等需要与待测量的承载鞍的产品技术要求相匹配。
[0016]上述实施例中,测量尺3的刻度4的取值范围为135?180mm。
[0017]上述实施例中,圆弧定位板2的厚度由待测量的承载鞍鞍面的凹槽的宽度决定,本实用新型取28mm。
[0018]上述实施例中,圆弧定位板2的表面间隔设置若干减重孔10,以方便使用。
[0019]上述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圆弧定位板2两侧还可以设置一与圆弧定位板2尺寸相同的连接板11,以保证主尺I放置在待测量的承载鞍鞍面的凹槽中时更加稳定。
[0020]本实用新型在测量承载鞍底面相对鞍面中心对称度时,将主尺I垂直放置在待测量承载鞍鞍面中,使得圆弧定位板2两侧面分别与两侧推力挡肩相应内侧面贴靠,由于圆弧定位板2的圆弧参数与待测量的承载鞍相同,因而圆弧定位板2可以自动找出承载鞍的中心位置。调整测量尺3的水平位置,使得圆弧定位板2的中心线与待测量承载鞍凹槽的中心线共线。调节两滚花高头螺钉7,使得两游标尺5可以在测量尺3上平滑移动;调节游标尺5位置,使得两测量爪8与待测量的承载鞍的两侧导框外边沿紧贴,两游标尺5的示值显示的就是两侧导框外边沿到承载鞍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两游标尺5的示值之差即为待测量的承载鞍的底面相对鞍面中心对称度值。
[0021]上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各部件的结构、游标的样式、连接方式和制作工艺等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凡是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等同变换和改进,均不应排除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外。
【权利要求】
1.一种承载鞍对称度量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主尺,所述主尺下部为两端呈圆弧状的圆弧定位板,所述主尺上部为长条形的测量尺,且所述测量尺的中心线与圆弧定位板的中心线共线;所述测量尺的刻度以所述测量尺的中心线为零刻度向两端延伸,所述测量尺的两端分别套设有一游标尺,在每一所述游标尺与测量尺之间设置有一复位弹簧片,且每一所述游标尺顶部穿设有一滚花高头螺钉,用于调节每一所述游标尺的移动或固定;每一所述游标尺下部固定连接一测量爪,且两所述测量爪的竖直面相对放置;所述测量尺两端表面各设置一螺钉,以防止所述游标尺脱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载鞍对称度量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尺由圆弧定位板与测量尺两部分铆接连接成一体,在所述圆弧定位板的顶部设置一凹槽,所述测量尺通过凹槽与所述圆弧定位板铆接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承载鞍对称度量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定位板的厚度由待测量的承载鞍鞍面的凹槽的宽度决定。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承载鞍对称度量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定位板两侧还设置一与圆弧定位板尺寸相同的连接板。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承载鞍对称度量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定位板两侧还设置一与圆弧定位板尺寸相同的连接板。
【文档编号】G01B5/25GK204128484SQ201420556180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5日
【发明者】辜丽红, 李颖群, 宋玉亮 申请人:南车二七车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