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综合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03028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综合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输电电缆是用于传输和分配电能的电缆,输电电缆常用于城市地下电网、发电站引出线路、工矿企业内部供电及过江海水下输电线。在电力线路中,电缆所占比重正逐渐增加。输电电缆是在电力系统的主干线路中用以传输和分配大功率电能的电缆产品,包括1-500kv以及以上各种电压等级,各种绝缘的输电电缆。红外热像是一种用来探测目标物体的红外辐射,并通过光电转换、电信号处理等手段,将目标物体的温度分布图像转换成视频图像的高科技产品。红外热像模块具有很高的军事应用价值和民用价值。在军事上,红外热像模块可应用于军事夜视侦查、武器瞄具、夜视导引、红外搜索和跟踪、卫星遥感等多个领域;在民用方面,红外热像模块可以用于材料缺陷的检测与评价、建筑节能评价、设备状态热诊断、生产过程监控、自动测试、减灾防灾等诸多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的红外热成像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在技术水平上处于决定领先地位。相比较而言,我国的红外热成像技术则起步较晚。近几年,国内从事红外热成像系统研发的单位也在逐渐增加,主要有武汉高德红外、浙江大立等。目前市场上红外热像模块现场进行操作时有一定的不便性且功能单一往往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综合检测装置,以解决电缆红外热像检测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综合检测装置,包括壳体、热风器、红外热像模块、信号处理模块、电源模块、显示模块、发射模块,反射模块和隔离模块;所述热风器、红外热像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显示模块、发射模块,反射模块和隔离模块分别和所述电源模块相连,且所述热风器、红外热像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发射模块,反射模块、隔离模块和所述电源模块均位于所述壳体之中,所述显示模块位于壳体上;所述发射模块分别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和所述电源模块连接,对输电电缆发射脉冲信号检测电缆的故障;所述反射模块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连接,用于对电缆故障端反射信号的捕获;所述阻隔模块分别与所述发射模块和所述反射模块连接,用于阻隔发射信号与发射信号,避免出现检测异常;所述红外热像模块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连接,用于向所述信号处理模块传输热成像;所述信号处理模块与所述显示模块连接,所述显示模块显示检测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设有出风口,与所述热风器连接贯通。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模块采用锂电池。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模块采用触摸屏。

进一步的,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连接有无线蓝牙通信模块。

进一步的用于电力系统的综合检测装置还包括报警装置,该报警装置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连接,用于在参数异常时进行报警。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用于电力系统的综合检测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电力系统的综合检测装置结构设计合理紧凑,实用性更强。操作灵活,适合现场操作,使实际检测不再受限制,从而满足工程化快速检测的需要。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用于电力系统的综合检测装置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进行红外检测时,最好在设备负荷高峰状态下进行,尽量移开或避开电缆与测温仪之间的遮挡物,记录环境温湿度、负荷及其近3小时内的变化情况,以便分析参考。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综合检测装置,包括壳体、热风器、红外热像模块、信号处理模块、电源模块、显示模块、发射模块,反射模块和隔离模块;所述热风器、红外热像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显示模块、发射模块,反射模块和隔离模块分别和所述电源模块相连,且所述热风器、红外热像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发射模块,反射模块、隔离模块和所述电源模块均位于所述壳体之中,所述显示模块位于壳体上;所述发射模块分别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和所述电源模块连接,对输电电缆发射脉冲信号检测电缆的故障;所述反射模块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连接,用于对电缆故障端反射信号的捕获;所述阻隔模块分别与所述发射模块和所述反射模块连接,用于阻隔发射信号与发射信号,避免出现检测异常;所述红外热像模块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连接,用于向所述信号处理模块传输热成像;所述信号处理模块与所述显示模块连接,所述显示模块显示检测结果。所述壳体上设有出风口,与所述热风器连接贯通。所述电源模块采用锂电池。所述显示模块采用触摸屏。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连接有无线蓝牙通信模块。用于电力系统的综合检测装置还包括报警装置,该报警装置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连接,用于在参数异常时进行报警。

检测步骤:

1)正确选择被测设备的辐射率,特别要考虑金属材料的氧化对选取辐射率的影响,金属导体部位一般取0.9、绝缘体部位一般0.92;

2)在安全距离允许的范围下,用于电力系统的综合检测装置宜尽量靠近被测设备,使被测设备充满整个仪器的视场,以提高装置对被测设备表面细节的分辨能力。

3)将大气温度、相对湿度、测量距离等补偿参数输入。进行修正,并选择适当的测温范围;

4)一般先用用于电力系统的综合检测装置对所有测试部位进行全面扫描,重点观察电缆终端和中间接头、交叉互联箱、接地箱、金属套接地地点等部位,发现热像异常部位后对异常部位和重点被检测设备进行详细测量;

5)为了准确测温或方便跟踪,应事先设定几个不同的方向和角度,确定最佳检测位置,并作上标记,以供今后的复测使用,提高互比性和工作效率。

6)记录被检设备的实际负荷电流、电压、温度及环境参照体温度值等。

常见红外检测发热缺陷及原因:

接触不良。电缆终端接点发热,以终端电缆线夹等部位为中心的热像特征明显,通常是接触面氧化、松动等原因导致内或外接点接触不良;或者,电缆终端接地点发热,以接地线两端为中心的热像特征明显,通常是接地线或屏蔽线接触不良引起的。

受潮。电缆终端整体或端部温度异常,电缆终端两头或整体发热特征明显,通常是由于电缆进水受潮,或绝缘存在缺陷。

局部放电。电缆终端局部过热,以电缆终端应力锥部位为中心的热像特征明显,一般是电缆加工工艺原因导致电缆内部局部放电。

场强不均。电缆终端场强不均,可能导致终端屏蔽层接地点、电缆金属支撑部位、终端半导电屏蔽层等多个部位发热。

护套受损。电缆护套受损会导致电缆局部发热。

包接不良。电缆外护套包接不良导致电缆整体发热。

涡流损耗。电缆附件发热,以电缆支撑构架等金属福建为中心热像特征明显,通常是由漏磁引起金属制成附件涡流损耗发热。

材质不良。电缆硅油中存在杂质等导致电缆本体发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