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取贝类毒素的抽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3723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取贝类毒素的抽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抽吸式过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提取贝类毒素的抽滤装置。



背景技术:

贝类毒素包括麻痹性贝类毒素(PSP)、腹泻性贝类毒素(DSP)、神经性贝类毒素(NSP)和健忘性贝类毒素(ASP)。贝类毒素危害具有突发性和广泛性,由于其毒性大、反应快、无适宜解毒剂,给防治带来了许多困难。目前针对贝类水产品安全性问题,逐渐开展贝类毒素检测技术研究,提升贝类产品安全的控制。在贝类毒素检测研究时,贝类的样品前处理后所得的样品提取液需要进行过滤处理。

负压抽滤方式是目前贝类毒素样品提取液过滤时常用的一种方式。目前的这类负压抽滤装置通常包括抽气泵,密闭箱体及过滤筒,并在密闭箱体的顶面上设置与密闭箱体的内腔相通的放置通孔,过滤筒可取出的插设在放置通孔内,且过滤筒的底面设有过滤膜隔层。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将样品提取液注入过滤筒内,并通过抽气泵对密封箱体的内腔进行抽真空,从而使过滤筒内的样品提取液透过过滤膜,得到待检液体样品。这类负压抽滤装置在抽真空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放置通孔与过滤筒之间产生漏气,通常的做法是直接在放置通孔与过滤筒之间设置密封圈;但这种密封方式的密封效果往往不佳,在密封箱体内腔抽真空过程中,随着密封箱体内腔的负压增大,往往容易在放置通孔与过滤筒之间产生漏气问题,导致外界气体进入密封箱体内腔,影响样品提取液的过滤处理。另一方面,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过滤筒需要经常取出清洗及装样,使得放置通孔与过滤筒之间的密封圈容易松动、产生间隙,这同样会导致抽真空过程中外界气体进入密封箱体内腔,影响样品提取液的过滤处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在抽真空过程中因过滤筒与密封箱体之间的密封不良,而出现的外界气体进入抽真空的密闭腔体内,导致密闭腔体内的负压不足,影响样品提取液的过滤处理的问题的提取贝类毒素的抽滤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提取贝类毒素的抽滤装置包括密封箱体、辅助顶起机构、设置在密封箱体外顶面上放置套体、插设在放置套体内的过滤筒及设置在密封箱体内的自适应预紧密封机构,所述密封箱体的内腔的内侧面上设有与密封箱体外侧面相通的第一接口,所述放置套体的轴线竖直设置,放置套体的上下两端开口,放置套体的下部为内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的圆锥套,放置套体的下端开口与密封箱体的内腔相通,所述圆锥套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过滤筒自上而下依次包括上圆筒、中锥套及下圆筒,所述上圆筒的内径大于下圆筒的内径,上圆筒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下圆筒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过滤膜隔层、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下圆筒上并位于过滤膜隔层与第一隔板之间设有取放口;所述自适应预紧密封机构包括设置在密封箱体的内底面上的竖直缸体、设置在竖直缸体内的活塞体及活塞杆,所述竖直缸体内侧面上并位于活塞体上方设有上限位块,竖直缸体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二接口及平衡通孔,且第二接口位于上限位块上方,平衡通孔位于活塞体下方,所述第二接口与第一接口之间通过第一管道密封连接,所述活塞体与竖直缸体内底面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活塞杆的上端设有径向延伸的连接杆,所述第二隔板上设有活塞杆过口,活塞杆过口位于活塞杆的正上方,活塞杆过口的边缘设有与连接杆相对应的连接杆过口;所述辅助顶起机构包括套设在放置套体上的顶升套体及套设在放置套体上并位于顶升套体下端与密封箱体外顶面之间的压缩弹簧,所述顶升套体的内侧面上设有沿顶升套体轴线延伸的限位槽,所述放置套体的外侧面上设有与限位槽配合的套体限位块,所述上圆筒的外侧面上部设有握持杆,握持杆位于第二密封圈的上方。

本方案的提取贝类毒素的抽滤装置不仅可以方便的将过滤筒取出装样或清洗,而且可有效解决在抽真空过程中因过滤筒与密封箱体之间的密封不良,而出现的外界气体进入抽真空的密闭腔体内,导致密闭腔体内的负压不足,影响样品提取液的过滤处理的问题。

作为优选,还包括抽真空设备,所述密封箱体外侧面上设有与密封箱体内腔相连通的负压抽吸口,抽真空设备与负压抽吸口之间通过第二管道密封连接。

作为优选,下圆筒内还设有锥形漏斗,锥形漏斗位于过滤膜隔层与第一隔板之间,锥形漏斗的上边缘与下圆筒的内侧面密封连接,所述取放口位于锥形漏斗与第一隔板之间。

作为优选,第一隔板上还设置有上端开口的滤液存储容器,滤液存储容器的上端开口。

作为优选,竖直缸体内侧面上并位于活塞体下方设有下限位块,所述平衡通孔位于下限位块的下方。

作为优选,密封箱体外侧面上设有与密封箱体的内腔相连通的第三接口,且第三接口上设有开关阀门。

作为优选,下圆筒过口为圆孔,下圆筒过口的轴线与放置套体的轴线重合,下圆筒过口的内径大于下圆筒的外径。

作为优选,放置套体的上端面上设有限位缺口,所述上圆筒的外侧面上设有与限位缺口配合的过滤筒旋转限位块,过滤筒旋转限位块位于握持杆与第二密封圈之间。

作为优选,顶升套体的上端位于放置套体的上端的上方。

作为优选,握持杆沿上圆筒的径向延伸,所述握持杆为两根,两根握持杆对称分布在上圆筒的相对两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仅可以方便的将过滤筒取出装样或清洗,而且可有效解决在抽真空过程中因过滤筒与密封箱体之间的密封不良,而出现的外界气体进入抽真空的密闭腔体内,导致密闭腔体内的负压不足,影响样品提取液的过滤处理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提取贝类毒素的抽滤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密封箱体1、第三接口11、开关阀门12、负压抽吸口13、第一接口14、第一管道15,放置套体2、圆锥套21、第一密封圈22、限位缺口23,过滤筒3、握持杆30、上圆筒31、第二密封圈32、中锥套33、过滤膜隔层34、下圆筒35、锥形漏斗36、取放口37、第一隔板38、第二隔板39、活塞杆过口310、连接杆过口311、过滤筒旋转限位块312,滤液存储容器4,自适应预紧密封机构5、竖直缸体51、活塞杆52、上限位块53、活塞体54、复位弹簧55、下限位块56、平衡通孔57、连接杆58、第二接口59,辅助顶起机构6、顶升套体61、限位槽62、套体限位块63、压缩弹簧6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提取贝类毒素的抽滤装置包括抽真空设备、密封箱体1、辅助顶起机构6、设置在密封箱体外侧面上的负压抽吸口13、设置在密封箱体外顶面上并与密封箱体密封连接的放置套体2、插设在放置套体内的过滤筒3及设置在密封箱体内的自适应预紧密封机构5。负压抽吸口与密封箱体的内腔相连通。本实施例的抽真空设备为抽气泵。抽真空设备与负压抽吸口之间通过第二管道密封连接。

密封箱体的内腔的内侧面上设有与密封箱体外侧面相通的第一接口14。密封箱体外侧面上设有与密封箱体的内腔相连通的第三接口11,且第三接口上设有开关阀门12。本实施例的开关阀门为手动开关阀门或电磁开关阀门。

放置套体的轴线竖直设置。放置套体的上下两端开口。放置套体的上端开口位于密封箱体的外顶面的上方。放置套体的下端开口位于密封箱体的外顶面的下方。放置套体的外侧面与密封箱体的顶面密封连接。放置套体的下部为内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的圆锥套21。放置套体的下端开口与密封箱体的内腔相通。圆锥套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一密封圈22。圆锥套的内侧面上设有内环形安装槽,第一密封圈设置在内环形安装槽上。

过滤筒自上而下依次包括上圆筒31、中锥套33及下圆筒35。上圆筒的外径小于放置套体的内径。上圆筒的内径大于下圆筒的内径。中锥套的内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圆锥套的内侧面的锥度与中锥套的外侧面的锥度相同。上圆筒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二密封圈32。第二密封圈位于上圆筒与放置套体之间。第一密封圈位于圆锥套与中锥套之间。

下圆筒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过滤膜隔层34、第一隔板38与第二隔板39。第二隔板位于下圆筒的下端。过滤膜隔层靠近下圆筒的上端。下圆筒内还设有锥形漏斗36,锥形漏斗位于过滤膜隔层与第一隔板之间。锥形漏斗的上边缘与下圆筒的内侧面密封连接。下圆筒上并位于过滤膜隔层与第一隔板之间设有贯穿下圆筒内、外侧面的取放口37,本实施例的取放口位于锥形漏斗与第一隔板之间。第一隔板上还设置有上端开口的滤液存储容器4。滤液存储容器的上端开口。滤液存储容器可由取放口放入/取出。

自适应预紧密封机构包括设置在密封箱体的内底面上的竖直缸体51、设置在竖直缸体内的活塞体54及活塞杆52,且活塞杆的上端位于竖直缸体的上方。活塞杆的下端与活塞体相连接。活塞杆竖直设置。竖直缸体内侧面上并位于活塞体上方设有上限位块53。竖直缸体内侧面上并位于活塞体下方设有下限位块56。竖直缸体的外侧面上设有与竖直缸体连通的第二接口59及平衡通孔57。第二接口位于上限位块上方。第二接口与第一接口之间通过第一管道15密封连接,第一管道位于密封箱体内。平衡通孔位于活塞体下方,本实施例的平衡通孔位于下限位块的下方。活塞体与竖直缸体内底面之间设有复位弹簧55。

如图1、图2所示,活塞杆的上端设有径向延伸的连接杆58。第二隔板上设有活塞杆过口310。活塞杆过口为圆孔,活塞杆过口的内径大于活塞杆的外径。活塞杆过口位于活塞杆的正上方。活塞杆过口的边缘设有与连接杆相对应的连接杆过口311。

如图1、图3所示,辅助顶起机构6包括套设在放置套体上的顶升套体61及套设在放置套体上并位于顶升套体下端与密封箱体外顶面之间的压缩弹簧64。顶升套体的内侧面上设有沿顶升套体轴线延伸的限位槽62。放置套体的外侧面上设有与限位槽配合的套体限位块63。顶升套体位于密封箱体外顶面的上方。顶升套体的上端位于放置套体的上端的上方。

上圆筒的外侧面上部设有握持杆30。握持杆位于第二密封圈的上方。握持杆沿上圆筒的径向延伸。握持杆为两根,两根握持杆对称分布在上圆筒的相对两侧。

放置套体的上端面上设有限位缺口23。上圆筒的外侧面上设有与限位缺口配合的过滤筒旋转限位块312。过滤筒旋转限位块位于握持杆与第二密封圈之间。

本实施例的提取贝类毒素的抽滤装置的具体使用如下:

第一,将过滤筒插入放置套体,在这个过程中握持杆抵靠在顶升套体的上端,将顶升套体下压,并使过滤筒旋转限位块位于限位缺口内;接着,操作者握住握持杆顺时针旋转过滤筒,直至滤筒旋转限位块抵靠在限位缺口的侧面上为止,此时连接杆与连接杆过口正对;再接着,过滤筒继续往下移动,使连接杆穿过对应的连接杆过口并位于第二隔板的上方;最后,逆时针旋转过滤筒,直至滤筒旋转限位块抵靠在限位缺口的侧面上为止,此时连接杆与连接杆过口错开,如图2所示。

第二,将待过滤的样品提取液放置过滤筒内,并将开关阀门关闭。

第三,开启抽真空设备对密封箱体的内腔进行抽真空;

在抽真空的过程中:由于活塞体上方的竖直缸体内腔通过第一接口、第一管道及第二接口与外界空气连通,并且活塞体下方的竖直缸体内腔通过平衡通孔与密封箱体的内腔连通,因而在抽真空过程中活塞体下方的竖直缸体内腔的气压减小,使活塞体带动活塞杆下移,并通过连接杆将整个过滤筒往下拉,从而使中锥套的外侧面紧压在第一密封圈上,并且随着密封箱体内腔的负压增大,中锥套压紧在第一密封圈上的压力也越大,进而保证中锥套与圆锥套之间形成可靠的密封连接,保证放置套体与过滤筒之间的密封连接,可有效解决在抽真空过程中因过滤筒与密封箱体之间的密封不良,而出现的外界气体进入抽真空的密闭腔体内,导致密闭腔体内的负压不足,影响样品提取液的过滤处理的问题。

同时,在抽真空的过程中,过滤筒内的待过滤的样品提取液透过过滤膜隔层,并流入滤液存储容器内。

第四,待过滤筒内的待过滤的样品提取液过滤完成后,将抽真空设备关闭,并打开开关阀门,从而使活塞体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上移复位;接着,顺时针旋转过滤筒,直至滤筒旋转限位块抵靠在限位缺口的侧面上为止,此时连接杆与连接杆过口正对;再接着,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顶升套体将过滤筒顶起,使过滤筒与第一密封圈分离,方便操作者将过滤筒取下;最后,将过滤筒及其上的滤液存储容器一同由放置套体上取下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