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鉴定叶片结构和根系根毛是否抗病毒病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51842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鉴定叶片结构和根系根毛是否抗病毒病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病毒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但常规育种不能够很快、有效的育出抗病品种,盲目的使用亲本材料,浪费科研单位大量的财力、物力,最后效果也不是很理想,为了使传统育种和分子生物学育种有效的结合,育出优良的品种组合,田间观察材料的抗病性和隐性抗病性成为育种不可缺少的步骤。

综上所述,常规育种不能够很快、有效的育出抗病品种,盲目的使用亲本材料,浪费科研单位大量的财力、物力,最后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鉴定叶片结构和根系根毛是否抗病毒病的方法,旨在解决常规育种不能够很快、有效的育出抗病品种,盲目的使用亲本材料,浪费科研单位大量的财力、物力,最后效果也不是很理想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鉴定叶片结构和根系根毛是否抗病毒病的方法,所述鉴定叶片结构和根系根毛是否抗病毒病的方法利用手撕番茄叶片和组织培养根系,电镜观察叶片表面结构和根系根毛;在植株生长中期,采集正常叶片嫩叶,进行手撕,观察叶片表皮细胞、叶片厚度、绒毛、气孔;利用100%的酒精浸泡通草,叶片加在通草中间,使用2个刀片进行切割,选取两个刀片之间的叶片进行电镜观察;对种子进行消毒,进行培养基发芽试验,在生长过程中进行不同阶段的电镜观察,观察根系根毛的数量。

进一步,所述鉴定叶片结构和根系根毛是否抗病毒病的方法中:

抗病毒病的番茄品种的叶片比感病番茄的叶片厚;

抗病毒病的番茄品种的气孔数比感病番茄品种的气孔数少;

抗病毒病的番茄品种的绒毛比感病番茄品种的绒毛多,且绒毛有的会有2-3个分叉;

抗病毒病的番茄品种的细胞比感病番茄排列整齐,通过对感病植株叶片和正常植株叶片的观察,抗病植株叶片的表皮细胞比感病植株的表皮细胞排列整齐,且感病植株的表皮细胞会变大、长、不规则;

从根系上观察,抗病品种的根系根毛比感病品种的根系根毛多,发育繁盛,试验表明,根系根毛发育强盛,其植株生长较壮,抗病性要强。

进一步,所述鉴定叶片结构和根系根毛是否抗病毒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叶片正常植株嫩叶,手撕叶片,在载片上滴一滴蒸馏水,将叶片表皮平展在载片上,压制,进行电镜观察不同抗病性品种之间结构差异;

(2)将通草利用100%的酒精进行浸泡,将叶片加在通草中间,利用2个刀片对通草进行切割,取中间材料,在载片上滴一滴蒸馏水,将叶片表皮平展在载片上,压制,进行电镜观察不同抗病性品种之间结构差异;

(3)利用培养皿将已消毒的种子进行发芽试验,通过电镜观察不同抗病性的根系根毛的差异,进行绒毛、叶片厚度、气孔、细胞排列、根系根毛等的观察测定;

(4)将番茄种子进行基质栽培和培养皿栽培,重复上述步骤,将所得数据结果与感病品种进行比较,综合评价抗病性。

本发明提供的鉴定叶片结构和根系根毛是否抗病毒病的方法,可通过观察叶片表皮细胞结构、绒毛和气孔数量、根系根毛的多少、叶片的厚度多为判断是否抗病的一个重要依据;对番茄田间抗病性育种提供重要依据,效果直观、简单,且投资和成本低;抗病品种的绒毛比感病品种的绒毛少;抗病品种的气孔数比感病品种的多,根系壮;抗病植株比感病植株叶片细胞变化较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鉴定叶片结构和根系根毛是否抗病毒病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鉴定叶片结构和根系根毛是否抗病毒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采集叶片正常植株嫩叶,手撕叶片,在载片上滴一滴蒸馏水,将叶片表皮平展在载片上,压制,进行电镜观察不同抗病性品种之间结构差异;

S102:将通草利用100%的酒精进行浸泡,将叶片加在通草中间,利用2个刀片对通草进行切割,取中间材料,在载片上滴一滴蒸馏水,将叶片表皮平展在载片上,压制,进行电镜观察不同抗病性品种之间结构差异;

S103:利用培养皿将已消毒的种子进行发芽试验,通过电镜观察不同抗病性的根系根毛的差异,进行绒毛、叶片厚度、气孔、细胞排列、根系根毛等的观察测定;

S104:将番茄种子进行基质栽培和培养皿栽培,重复上述步骤,将所得数据结果与感病品种进行比较,综合评价抗病性。

本发明涉及利用手撕番茄叶片和组织培养根系,电镜观察叶片表面结构和根系根毛的技术方法;通过对番茄正常叶片和感病叶片厚度、绒毛、气孔、细胞及根系根毛的观察,在生长过程中,从正常植株到感病植株一系列的生理参数将发生显著的变化,同时也观察正常植株和感病植株的显著变化和差异。其具体实施过程为:将种子消毒,进行发芽播种,期间田间管理不喷施任何有关病毒病之类的农药,可喷施灰斑病、晚疫病、早疫病等病害的农药,同时也不喷施杀虫农药。在植株生长中期,1)采集正常叶片嫩叶,进行手撕,观察叶片表皮细胞、叶片厚度、绒毛、气孔。2)利用100%的酒精浸泡通草,叶片加在通草中间,使用2个刀片进行切割,选取两个刀片之间的叶片进行电镜观察。3)对种子进行消毒,进行培养基发芽试验,在生长过程中进行不同阶段的电镜观察,观察根系根毛的数量。通过三个方面可有效的反映出以下结果:(1)抗病毒病的番茄品种的叶片比感病番茄的叶片厚。(2)抗病毒病的番茄品种的气孔数比感病番茄品种的气孔数少。(3)抗病毒病的番茄品种的绒毛比感病番茄品种的绒毛多,且绒毛有的会有2-3个分叉。(4)抗病毒病的番茄品种的细胞比感病番茄排列整齐,通过对感病植株叶片和正常植株叶片的观察,抗病植株叶片的表皮细胞比感病植株的表皮细胞排列整齐,且感病植株的表皮细胞会变大、长、不规则。(5)从根系上观察,抗病品种的根系根毛比感病品种的根系根毛多,发育繁盛,试验表明,根系根毛发育强盛,其植株生长较壮,抗病性要强。利用该方法,可通过观察叶片表皮细胞结构、绒毛和气孔数量、根系根毛的多少、叶片的厚度可以多为判断是否抗病的一个重要依据。

本发明对番茄田间抗病性育种提供重要依据,优点是效果直观、简单,且投资和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