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通道绝缘、耐压并行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4026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多通道绝缘、耐压并行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绝缘耐压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绝缘、耐压性能是产品安全标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种安全标准都会要求对产品进行绝缘、耐压测试,绝缘、耐压测试是通过对产品施加一个高于其额定值的电压并维持一定时间,依据绝缘电阻阻值大小和泄漏电流大小来判定产品的绝缘材料和空间距离是否符合要求的测试,为保证产品质量,一般要求对每个产品进行绝缘、耐压检测。传统的绝缘、耐压测试首先将产品与绝缘测试仪连接进行绝缘测试后,再连接耐压测试仪进行耐压测试,通过绝缘耐压仪给出的确定产品是否合格,通常一次只能检测一个产品,每次测试需要反复装卸产品,整个测试周期时间较长,测试效率低,并且检测结果只能确定是否合格,没有记录产品真实的绝缘、耐压测试数据,不利于产品绝缘耐压测试的定量分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多通道绝缘、耐压并行测试装置,提高测试效率,记录检测数据。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多通道绝缘、耐压并行测试装置包括架体、控制系统、绝缘测试仪、耐压测试仪、工装板及固定在架体上的工装移动辅助机构、两套测试扫描机构;工装板上设置待测产品安装座、多对电极触点,安装座可与待测产品电连接,电极触点与安装座电连接;每套测试扫描机构上固定多个气缸,每个气缸的伸缩杆连接一对电极触头,其中一套测试扫描机构的电极触头与绝缘测试仪电连接,另一套测试扫描机构的电极触头与耐压测试仪电连接;工装移动辅助机构上设置两套限位装置,两套限位装置分别与两套测试扫描机构对应,工装板在工装移动辅助机构上移动并由限位装置定位,工装板被定位后工装板上的电极触点与限位装置对应的测试扫描机构中的电极触头一一对应;控制系统控制气缸动作使电极触头与工装板上的触点接触或分离,电极触头与触点接触后控制系统控制绝缘测试仪、耐压测试仪检测待测产品的绝缘性能和耐压性能。

更好地,所述工装移动辅助机构的限位装置为两个凸起的限位块,工装板底面设置两个限位孔,限位块与限位块相配。

更好地,所述工装移动辅助机构的底板上设置多个滚珠,滚珠与工装板滚动接触。

更好地,所述工装移动辅助机构的底板侧边安装导向杆,导向杆引导工装板移动。

上述每套测试扫描机构固定10个气缸,工装板固定10个安装座、10对电极触点。

更好地,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计算机,计算机记录绝缘、耐压测试过程中的绝缘电阻阻值、泄漏电流大小。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在每套测试扫描机构上设置多个气缸、电极触头,在工装板上设置可连接多个待测产品的安装座,安装座与触点电连接,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多个气缸同时动作使电极触头与触点连接,一次可检测多个待测产品,实现多通道测试。两套测试扫描机构可分别与两个工装板连接,同时检测绝缘性能和耐压性能,实现并行测试,同时通过工装移动辅助机构可将工装板依次移到绝缘测试工位、耐压测试工位,实现流水作业。多通道、并行测试、流水作业可显著提高测试效率。2、工装移动辅助机构上设置限位装置,可将工装板定位在测试工位,避免因电极触头、触点错位而造成误差。3、工装移动辅助机构上设置滚珠、导向杆等,便于移动工装板。4、控制系统中采用计算机存储测试过程中的绝缘电阻阻值、泄漏电流大小,便于后期对产品绝缘耐压测试的定量分析,具有可追溯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测试扫描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测试扫描机构和工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工装板内的电路示意图。

图5是图3中工装板的底面示意图。

图6是图1中工装移动辅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测试扫描机构、工装板、工装移动辅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多通道绝缘、耐压并行测试装置,包括架体以及设置在架体上的绝缘测试仪10、耐压测试仪20、两套测试扫描机构30、工装板40、工装移动辅助机构50。所述测试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PC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控制按钮等。

测试扫描机构30的结构如图2所示,测试扫描机构30包括安装架31、气缸32、转接板33、绝缘板34、电极触头35。安装架31固定在架体,10个气缸32依次固定在安装架31上,每个气缸32均由控制系统控制,每个气缸32下端的伸缩杆上固定转接板33,转接板33下面固定绝缘板34,与转接板33电连接的两个电极触头35伸出绝缘板34的下端面,绝缘板34用以实现高压、低压电极与安装机构电性能隔离。两个电极触头35分别为高压触头、低压触头,转接板33通过引出导线与绝缘测试仪10或耐压测试仪20电连接。

工装板40的结构如图3所示,工装板40上面设置10对触点42,工装板40移动到位后,10对触点相对应的位于10对电极触头35的正下方。工装板40上还设置10个用于连接、固定待测产品的安装座41,安装座41内布设有连接电路,以连接待测产品的端口,工装板40内还集成有电路,如图4所示,10对接线端43可以分别与10对触点42电连接,接线端43的另一端与安装座41电连接。

为了适用于更多的待测产品,可根据待测产品的形状、大小设计多种安装座,每种安装座与工装板的连接方式一样,以保证该测试装置具有较广的应用范围。

如图5所示,工装板40的底面设置两个限位孔44,用于与工装移动辅助机构50上的限位块配合。

工装移动辅助机构50的结构如图6所示,便于工装板40在各测试工位之间移动、定位、导向,工装移动辅助机构50包括底板51、滚珠52、导向杆53。多个滚珠52通过座体设置在底板51上,滚珠52可以在原位旋转,实现与工装板40滑动接触。导向杆53安装在底板51的侧边部位,当工装板40放置在底板51之上,导向杆53用于引导工装板40的移动方向。底板51的边部设置两对凸起的限位块54,两对限位块54分别在两套测试扫描机构30的下方,两个限位块54与工装板40底部的两个限位孔44配合,当工装板40移动到此后,两者配合防止工装板40偏移。

为了进一步提高效率,将工装移动辅助机构50的底板51设置成四个工位:上料工位、绝缘测试工位、耐压测试工位、下料工位。缘测试工位位于工装板的10对触点正对与绝缘测试仪10电连接的测试扫描机构中10对电极触头的位置,并由限位块54、限位孔44定位;耐压测试工位位于工装板的10对触点正对另一套测试扫描机构中10对电极触头的位置,并由另一对限位块54、限位孔44定位。上料工位位于工装板进入绝缘测试工位之前的底板上,下料工位位于工装板从耐压测试工位滑出后的底板上。

测试扫描机构30、工装板40、工装移动辅助机构50组合后的结构如图7所示,工装板40由底板51上的滚珠52支撑,由于滚珠52可以滚动,因此工装板40移动时的摩擦力较小,当工装板40的10对触点42移动测试扫描机构30的10对电极触头35正下方时,此时工装板底部的限位孔44与限位块54正好对位,两者配合使工装板位置固定。

如图1所示测试扫描机构30有两套,每套中的10个气缸32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控制系统可控制气缸伸缩杆动作使之与下方的触点42接触或分离,可以控制多个气缸同时动作,也可以控制多个一个依次动作。其中一套测试扫描机构30的转接板33与绝缘测试仪10电连接,当电极触头35与触点42连接后,绝缘测试仪10可以检测与之相应电连接的产品的绝缘性能。另一套测试扫描机构30的转接板33与耐压测试仪20电连接,当电极触头35与触点42连接后,耐压测试仪20可以检测与之相应电连接的产品的耐压性能。

控制系统控制绝缘测试仪、耐压测试仪,实现被测产品绝缘、耐压测试,控制系统还收集、整理、记录测试数据,包括绝缘、耐压测试过程中的绝缘电阻阻值、泄漏电流大小。控制系统可采用PC机、PLC等实现自动控制,也可以通过启动按钮分别启动绝缘测试、启动耐压测试,进行半自动化控制。

绝缘测试仪、耐压测试仪已由现有技术公开,不再赘述。

该测试装置的工作过程:首先将10只待测产品安装在工装板40上的安装座41上,使之接入工装板40的电路,再将安装好待测产品的工装板40推至绝缘测试工位(工装板的10对触点正对测试扫描机构中10对电极触头的位置,并由限位块54、限位孔44定位),然后在PC机输入被测产品编号并点击绝缘测试启动按钮,控制系统控制测试扫描机构30的气缸动作,使电极触头35与触点42接触,绝缘测试仪10检测产品绝缘性能,并将每路产品绝缘结测试果反馈至控制系统。绝缘测试完成后,将被测产品连同工装板推入耐压测试工位(工装板的10对触点正对另一套测试扫描机构中10对电极触头的位置,并由另一对限位块54、限位孔44定位),并点击耐压测试启动按钮,控制系统控制另一套测试扫描机构动作并由耐压测试仪20检测产品耐压性能,并将每路产品耐压结测试果反馈至控制系统。待耐压测试完成后,将工装板拖出并取下产品。显然,可以配备多个工装板,以便同时进行工装板安装产品、绝缘测试、耐压测试、从工装板卸下产品,实现流水作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