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锂电池翻新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2656阅读:8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翻新维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锂电池翻新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锂电池越来越被广泛用于手机、电动工具等产品上。特别是在近些年,锂电池的生产、需求量越来越大,使用完的锂电池直接被丢弃,而其中有部分锂电池进行返修后还是可以进行应用的,但是锂电池在翻新维修后,投放市场前必须要做短路测试,目前短路测试都是通过人工对电池的每个单格进行打表,测试电池极板是否短路,由于人为的疏忽,有一些短路电池可能漏打,无法保证电池质量,同时该方法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锂电池翻新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单、能够实现对锂电池极板短路的自动检测,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锂电池翻新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传送带,在传送带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用于固定锂电池的方盒,在底座上方固定设置有支架,在所述支架顶部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穿过支架的顶板连接有定位板,在所述定位板上竖向设置有若干导向套,所述导向套与方盒对应设置,在所述导向套内滑动连接有探针,在所述探针下端设置有限位凸块,在限位凸块与导向套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

进一步,所述探针上端伸出导向套并通过导线连接有控制箱,在所述控制箱上设置有多个与探针对应的指示灯,所述控制箱通过指示灯对锂电池短路的判断结果进行输出。

进一步,所述控制箱固定于支架顶部。

进一步,所述传送带通过步进电机驱动。

进一步,所述气缸通过电磁阀或脚踏开关控制。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传送带将锂电池传送到探针下方,通过探针和控制箱实现对锂电池短路的自动检测,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同时在导向套和限位凸块之间连接有弹簧,实现了探针与锂电池极板的软接触,避免了硬接触划伤锂电池,进一步提高了探针与锂电池极板接触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底座 2、传送带 3、方盒

4、支架 5、气缸 6、定位板

7、导向套 8、探针 9、限位凸块

10、弹簧 11、控制箱 12、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如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锂电池翻新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在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传送带2,在传送带2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用于固定锂电池的方盒3,在底座1上方固定设置有支架4,在所述支架4顶部设置有气缸5,所述气缸5的输出端穿过支架4的顶板连接有定位板6,在所述定位板6上竖向设置有若干导向套7,所述导向套7与方盒3对应设置,在所述导向套7内滑动连接有探针8,在所述探针8下端设置有限位凸块9,在限位凸块9与导向套7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10。

所述探针8上端伸出导向套7并通过导线连接有控制箱11,在所述控制箱11上设置有多个与探针8对应的指示灯12,所述控制箱11通过指示灯12对锂电池短路的判断结果进行输出。

所述控制箱11固定于支架4顶部。所述传送带2通过步进电机驱动。所述气缸5通过电磁阀或脚踏开关控制。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锂电池翻新检测装置在使用时,先将翻新维修后的锂电池放置在方盒3中,启动传送带2,通过传送带2将方盒3内的锂电池传送到探针8的正下方,这时通过电磁阀或者脚踏开关控制气缸5启动,气缸5的输出端带动探针8向下接触锂电池的正负极板,由于探针8滑动连接在导向套7内,在所述探针8下端设置有限位凸块9,在限位凸块9与导向套7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10,所以探针8在接触锂电池的正负极板时具有一定的弹性,避免探针8硬接触锂电池的正负极板时划伤锂电池,通过控制箱11来获取锂电池是否短路,并通过指示灯12对锂电池短路的判断结果进行输出,从而实现对锂电池极板短路的自动检测,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

还可以通过控制箱11对探针8充电,对检测合格的锂电池进行充电,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所述传送带2通过步进电机驱动,实现了传送锂电池的自动化,工作人员只需要将需要检测的锂电池放入方盒3中,通过控制步进电机即可将锂电池传送到探针8的正下方,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