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荡式吊杆张拉力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4180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振荡式吊杆张拉力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振荡式吊杆张拉力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悬索桥中连接悬索与桥面系的杆件。桥面系的荷载通过吊杆传递到悬索。吊杆可以用圆钢,眼杆或钢绞索做成,通过索夹与主索连接,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的交通越来越方便,人们对于桥梁的建造也更加成熟但是钢索桥的吊杆在长时间的使用之后会产生很大的拉力损伤,如果不进行及时的维修,会造成很大的损失,现有技术中大都是通过人工检测的方式检验吊杆的损伤程度,检测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振荡式吊杆张拉力检测装置,具备可以及时检测吊杆损伤程度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比较麻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振荡式吊杆张拉力检测装置,包括横梁,所述横梁的下表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横梁的顶层和底层之间安装有倾斜设置的固定杆,且固定杆两两之间相交设置,所述横梁上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侧设置有摄像头,且两个支撑柱之间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吊杆,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设置有钢索,所述钢索依次穿过每个吊杆的顶部,且吊杆通过其顶部设置的连接块与钢索连接,所述吊杆上设置有损伤检测仪,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拉力传感器,所述吊杆两两之间均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侧设置有栏杆,所述连接杆和栏杆之间通过支撑杆连接。

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拉力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与信息采集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信息采集单元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损伤检测仪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损伤检测仪的输出端与反馈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反馈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无线信号发射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的输出端与远程监测平台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器与红外线收发模块之间双向电性连接,所述红外线收发模块的输出端与摄像头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器与存储模块之间双向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吊杆从两边至中间的高度逐渐降低,且吊杆顶部的钢索呈圆弧状。

优选的,所述信息采集单元包括信息分析模块和信息对比模块。

优选的,所述远程监测平台包括无线信号接收器,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报警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和拉力传感器的配合使用,可以检测桥面承受的压力和吊杆承受的拉力情况,然后控制器控制损伤检测仪监测吊杆的受损情况,然后经过信息分析模块和信息对比模块与存储模块中的预存信息进行比对,如果吊杆受损程度超出了预存信息中的情况,控制器会通过无线信号发射器将信号传递给远程监测平台,然后远程监测平台内部的微处理器控制机报警模块发出警报,提醒维修人员及时对吊杆进行维修,避免发生人员和财产的损失,使用更加安全方便。

2、本实用新型通过压力传感器和拉力传感器可以及时的检测桥面和吊杆的受力情况,可以及时的做出反应,不用工作人员去现场进行检测,节省人力物力,且可以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减轻人们的工作量,而且检测的更加精确,可以随时对桥梁进行检测,更加安全方便,并且可以及时的对桥梁进行维修,避免桥梁出现故障导致人们和经济的损失,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并且可以通过摄像头对桥面的情况进行拍摄,方便对交通事故的处理,更加公平公正,通过红外线收发模块的使用,可以监测的更加精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系统图。

图中:1摄像头、2连接块、3吊杆、4损伤检测仪、5拉力传感器、6栏杆、7连接杆、8支撑杆、9压力传感器、10固定杆、11支撑柱、12横梁、13钢索、14信息采集单元、15信息分析模块、16信息对比模块、17存储模块、18电源模块、19控制器、20无线信号发射器、21无线信号接收器、22微处理器、23报警模块、24远程监测平台、25红外线收发模块、26反馈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一种振荡式吊杆张拉力检测装置,包括横梁12,横梁12的下表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9,可以及时的对桥面受到的压力情况进行检测,避免桥面长时间的处于超重的压力导致桥面坍塌,避免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使用更加安全方便,横梁12的顶层和底层之间安装有倾斜设置的固定杆10,可以很好的分散桥面收到的压力,避免桥面受到损坏,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减少经济损失,且固定杆10两两之间相交设置,有利于压力的传递分散,横梁12上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柱11,起到支撑和固定钢索13的作用,保持钢索13的稳定,而且可以辅助钢索13支撑桥面,减轻桥面受到的压力,避免桥面受到损坏,支撑柱11的一侧设置有摄像头1,可以对桥面的情况进行监视,方便处理交通事故,还可以避免人为的损坏桥梁,且两个支撑柱11之间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吊杆3,通过吊杆3将桥面受到的压力传递给钢索13,将压力分散,使桥梁的承重能力更好,吊杆3从两边至中间的高度逐渐降低,且吊杆3顶部的钢索13呈圆弧状,可以起到很好的分散压力的作用,避免压力过于集中对桥梁造成损坏,支撑柱11的顶部设置有钢索13,起到承担桥面受到的压力的作用,减轻桥面的压力,使桥梁更加耐用,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钢索13依次穿过每个吊杆3的顶部,且吊杆3通过其顶部设置的连接块2与钢索13连接,既可以很好的将压力进行传递,还能够保持钢索13的稳定,吊杆3上设置有损伤检测仪4,可以及时的对吊杆3受到损伤程度进行检测,使工作人员能够及时的对桥梁进行维修,避免桥梁受损过重导致坍塌,避免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使用更加安全方便,连接块2上设置有拉力传感器5,可以对吊杆3承受的拉力进行检测,避免吊杆3长期受到过高的拉力导致损坏,避免影响桥梁的使用,吊杆3两两之间均设置有连接杆7,既可以保持吊杆3的稳定,还可以分担吊杆3的拉力,连接杆7的上侧设置有栏杆6,避免行人或者车辆掉下去,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连接杆7和栏杆6之间通过支撑杆8连接。

压力传感器9和拉力传感器5的输出端均与信息采集单元1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信息采集单元14包括信息分析模块15和信息对比模块16,信息采集单元14的输出端与控制器1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控制器19的输出端与损伤检测仪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损伤检测仪4的输出端与反馈模块26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反馈模块26的输出端与控制器1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控制器19的输出端与无线信号发射器2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无线信号发射器20的输出端与远程监测平台2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远程监测平台24包括无线信号接收器21,无线信号接收器21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2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微处理器22的输出端与报警模块2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利用压力传感器9和拉力传感器5随时对桥面和吊杆3的受力情况进行检测,然后将检测到的信息通过信息采集单元14传递给控制器19,控制器19控制信息分析模块15和信息对比模块16将传递来的信息与存储模块17中的预存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吊杆3的受力情况,然后控制损伤检测仪4对吊杆3的损伤程度进行检测,损伤检测仪4将检测到的信息通过反馈模块26反馈给控制器19,控制器19将检测信息通过无线信号发射器20传递给远程监测平台24,无线信号接收器21将接收到的信号传递给微处理器22,使工作人员能够随时检测吊杆3的损伤情况并且进行记录,如果损伤程度大于预存的数据,微处理器22会控制报警模块23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及时的对桥梁进行维修,避免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控制器19与红外线收发模块25之间双向电性连接,红外线收发模块25的输出端与摄像头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可以对桥面的车流情况进行监视,方便对交通事故进行处理。

控制器19与存储模块17之间双向电性连接,可以在存储模块17内预存吊杆3最大受损程度的数据信息,方便进行对比,控制器19的输入端与电源模块18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工作原理:使用时,车辆从桥面行驶过,压力传感器9和拉力传感器5对桥梁的受力情况进行检测,然后将检测到的信息通过信息采集单元14传递给控制器19,控制器19对信息做出一系列的分析对比之后做出相应的反应,控制损伤检测仪4对吊杆3的受损程度进行检测,然后控制器19将检测的信息通过无线信号发射器20传递给远程监测平台24,远程监测平台24的工作人员及时查看桥梁的受损情况,方便及时的对桥梁进行维修。

本系统中涉及到的相关模块均为硬件系统模块或者为现有技术中计算机软件程序或协议与硬件相结合的功能模块,该功能模块所涉及到的计算机软件程序或协议的本身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技术,其不是本系统的改进之处,本系统的改进为各模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或连接关系,即为对系统的整体的构造进行改进,以解决本系统所要解决的相应技术问题。

综上所述:该振荡式吊杆张拉力检测装置,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9和拉力传感器5的配合使用,可以检测桥面承受的压力和吊杆3承受的拉力情况,然后控制器19控制损伤检测仪4监测吊杆3的受损情况,然后经过信息分析模块15和信息对比模块16与存储模块17中的预存信息进行比对,如果吊杆3受损程度超出了预存信息中的情况,控制器19会通过无线信号发射器20将信号传递给远程监测平台24,然后远程监测平台24内部的微处理器22会控制报警模块56发出警报,提醒维修人员及时对吊杆6进行维修,避免发生人员和财产的损失,使更加安全方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比较麻烦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