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向器定位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3623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换向器定位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向器定位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换向器俗称整流子,是电机中的重要零部件。是直流永磁串激电动机上为了能够让电动机持续转动下去的一个部件。换向器包括:机械换向器、半塑换向器、全塑换向器。汽车用起动机上采用的换向器主要用机械拱形换向器、塑料换向器。换向器是几个接触片围成圆型,分别连接转子上的每个触头,外边连接的两个电极称为电刷与之接触,同时只接触其中的两个。换向器的工作原理是,当线圈通过电流后,会在永久磁铁的作用下,通过吸引和排斥力转动,当它转到和磁铁平衡时,原来通着电的线较对应换向器上的触片就与电刷分离开,而电刷连接到符合产生推动力的那组线圈对应的触片上,这样不停的重复下去,直流电动机就转起来了。换向器与转子铁芯同时固定在电机转子的转轴上,为了提高电机的效率,换向器与转子铁芯的固定角度需要在一定的范围内,电机转子在制备好以后,需要对其进行检测,常见的检测靠工人凭经验完成,这种方法误差较大,不能够满足电机的流水线生产的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换向器定位检测装置,该换向器定位检测装置能够将换向器与转子铁芯的固定角度进行放大,并将结果显示在刻度带上。该装置的使用增加了换向器定位检测的准确度,节省了检测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该换向器定位检测装置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安装方便、快捷,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换向器定位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校准台和校准指针,所述底座上固定有校准台、转子放置座、转子铁芯定位柱一和转子铁芯定位柱二,所述校准台上设有刻度带,所述转子放置座固定在转子铁芯定位柱一和转子铁芯定位柱二之间,所述转子铁芯定位柱一和转子铁芯定位柱二相对应的侧面呈弧形,所述转子放置座的中部设有换向器放置孔,所述换向器放置孔内设有3个换向器定位装置,所述校准指针的中部设有转轴放置孔,所述校准指针上固定有三个指针定位柱,所述校准指针的前端呈楔形,所述换向器定位装置的前端呈楔形。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换向器定位检测装置,该换向器定位检测装置能够将换向器与转子铁芯的固定角度进行放大,并将结果显示在刻度带上。该装置的使用增加了换向器定位检测的准确度,节省了检测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该换向器定位检测装置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安装方便、快捷,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换向器定位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校准指针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座;2、校准台;3、刻度带;4、校准指针;5、转轴放置孔;6、转子放置座;7、转子铁芯定位柱一;8、转子铁芯定位柱二;9、指针定位柱;10、换向器放置孔;11、换向器定位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具体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一种换向器定位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校准台2和校准指针4,所述底座1上固定有校准台2、转子放置座6、转子铁芯定位柱一7和转子铁芯定位柱二8,所述校准台2上设有刻度带3,所述转子放置座6固定在转子铁芯定位柱一7和转子铁芯定位柱二8之间,所述转子铁芯定位柱一7和转子铁芯定位柱二8相对应的侧面呈弧形,所述转子放置座6的中部设有换向器放置孔10,所述换向器放置孔10内设有3个换向器定位装置11,所述校准指针4的中部设有转轴放置孔5,所述校准指针4上固定有三个指针定位柱9,所述校准指针4的前端呈楔形,所述换向器定位装置11的前端呈楔形。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换向器定位检测装置,该换向器定位检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电机转子上的换向器放置在换向器放置孔10内,同时使得换向器放置孔10内的三个换向器定位装置11对准换向器上的三个槽,接着将校准指针4放置在电机转子铁芯上,使得转轴从校准指针4中部的转轴放置孔5内穿过,同时使得三个指针定位柱9放置在转子铁芯的绕线槽内,这样,如果校准指针4指在刻度带3的范围内,就说明产品检测合格。该换向器定位检测装置能够将换向器与转子铁芯的固定角度进行放大,并将结果显示在刻度带上。该装置的使用增加了换向器定位检测的准确度,节省了检测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该换向器定位检测装置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安装方便、快捷,适合推广使用。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