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BT40/SK40刀柄的专用圆跳动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47220阅读:193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刀柄的圆跳动测量装置,特别涉及一种BT40/SK40刀柄的专用圆跳动测量装置,属于刀具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刀柄是连接机床和刀具的纽带。对刀柄而言,要检验的参数很多,但最重要的参数是其锥柄的圆锥角和刀夹部分的圆跳动。现有的刀柄的圆跳动检测装置检测时需要靠刀柄锥部和测量架锥孔贴紧,容易磨损刀柄,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刀柄的圆跳动检测装置检测时需要靠刀柄锥部和测量架锥孔贴紧,容易磨损刀柄,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的缺陷,提供一种BT40/SK40刀柄的专用圆跳动测量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BT40/SK40刀柄的专用圆跳动测量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下端的一侧设有空腔,所述底座顶部的一侧安装有液压表架,所述空腔的顶部安装有锥型滚珠套,所述锥型滚珠套内设置有滚珠,所述锥型滚珠套内设置有刀柄,所述刀柄的底部设置有拉钉,所述锥型滚珠套的外侧设置有锥套,所述锥套外侧的上下端分别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连接驱动套的上下端,所述驱动套通过皮带与驱动轮连接,所述驱动轮与电机连接,所述驱动套的顶部设置有驱动块,且所述驱动块位于所述刀柄的两侧,所述拉钉的底部位于所述空腔内,且与百分表连接,所述百分表上设置有百分表调节块,所述液压表架上安装有杠杆千分表,所述杠杆千分表与所述刀柄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套的外侧设置有外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机的顶部设置有压盖。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该装置对刀柄进行圆跳动检测时,不需要使用螺钉对刀柄进行紧固,而是使用锥型滚珠套对刀柄进行固定,只是单纯的靠刀柄本身的重量即可固定刀柄,不会损伤刀柄;且本装置底部还安装有一百分表,可用来测量刀柄拉丁的圆跳动;本检具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刀柄;2、驱动块;3、外套;4、驱动套;5、第一轴承;6、锥套;7、皮带;8、百分表;9、百分表调节块;10、底座;11、拉钉;12、锥型滚珠套;13、第二轴承;14、驱动轮;15、电机;16、液压表架;17、杠杆千分表;18、压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BT40/SK40刀柄的专用圆跳动测量装置,包括底座10,底座10下端的一侧设有空腔,底座10顶部的一侧安装有液压表架16,空腔的顶部安装有锥型滚珠套12,锥型滚珠套12内设置有滚珠,锥型滚珠套12内设置有刀柄1,刀柄1的底部设置有拉钉11,锥型滚珠套12的外侧设置有锥套6,锥套6外侧的上下端分别通过第一轴承5和第二轴承13连接驱动套4的上下端,驱动套4通过皮带7与驱动轮14连接,驱动轮14与电机15连接,驱动套4的顶部设置有驱动块2,且驱动块2位于刀柄1的两侧,拉钉11的底部位于空腔内,且与百分表8连接,百分表8上设置有百分表调节块9,液压表架16上安装有杠杆千分表17,杠杆千分表17与刀柄1连接。

驱动套4的外侧设置有外套3,可对驱动套及其内部装置进行保护,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电机15的顶部设置有压盖18,可保护电机安全。

具体工作原理:本检具使用方法是将刀柄1装上拉钉11后垂直放到锥型滚珠套12上,将电机15连接外部电源(电源为220V转24V,并且附带调速旋钮),打开开关后电机通过皮带7带动驱动套4旋转,由驱动套4上的两对称驱动块2拨动刀柄1旋转,可通过与刀柄1连接的杠杆千分表17测量刀柄1的圆跳动精度,且底座10下部的百分表8可测量拉丁的园跳动精度,此检具的主要部件为锥套6和锥型滚珠套12,锥套内部精精密研磨,精度可达AT2级,滚珠套使用最高精密的轴承钢珠,测量刀柄精度可达0.001mm。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该装置对刀柄进行圆跳动检测时,不需要使用螺钉对刀柄进行紧固,而是使用锥型滚珠套对刀柄进行固定,只是单纯的靠刀柄本身的重量即可固定刀柄,不会损伤刀柄;且本装置底部还安装有一百分表,可用来测量刀柄拉丁的圆跳动;本检具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