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1212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路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测试治具。



背景技术:

目前sensor是电容屏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如针对ONCELL(是指将触摸面板功能嵌入到液晶像素中的方法)类型电容屏,玻璃上表面的线路是蚀刻上去的,可能存在短路、开路或其他问题,为了提高后段良率减少连带材料损耗等,一般会在COG(Chip On Glass,直接集成连接),FOG(FPC On Glass,通过FPC连接)工序前先进行玻璃功能预测试,即TFPC(Test FPC,测试FPC)假压到玻璃上进行功能测试,以便确认玻璃线路的好坏,如确认是良品才会投放到后段进行进一步加工生产。

传统的行业内对玻璃线路的测试均采用测试夹具进行假压的方式进行。由于是假压方式,当假压NG(Not Good,失败)的时候,即测试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电路板)和玻璃线路电气没有连接上(如异物,偏位,压力不够等问题),尤其是在玻璃需要假压的PIN(引脚,也称金手指)数较多情况下(ONCELL单层多点结构一般约300个金手指需要假压)玻璃可能存在高概率误判的情况,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资材损耗。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在假压失败时,对产品的测试存在高概率误判的情况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测试治具。

一种测试治具,该测试治具包括处理装置、压头和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柔性板和导电片组,所述柔性板设置于所述压头的表面上,所述柔性板与所述处理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导电片组包括呈矩阵分布的两个以上导电触片,两个以上所述导电触片设置于所述柔性板的背向所述压头的侧面上,各所述导电触片通过所述柔性板与所述处理装置连接;所述导电片组用于在所述压头的驱动下与待测玻璃上的线路压合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以上所述导电触片呈至少两排的排列方式呈矩阵地设置于所述柔性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以上所述导电触片呈两排设置于所述柔性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导电触片均引出有一测试点,各所述测试点与所述处理装置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测试点通过所述柔性板与所述处理装置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所述导电触片之间彼此绝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导电触片均匀分布于所述柔性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呈矩阵分布的两个以上导电触片通过刻蚀工艺设置在所述柔性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片组设置于所述柔性板的侧边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片组设置于所述柔性板的侧边的中部区域。

上述测试治具,通过将导电片组设置成呈矩阵分布的两个以上导电触片,在压头的驱动下将柔性电路板压合到待测玻璃上,以使导电片组与待测玻璃的线路电性抵接,此时处理装置可以根据各个导电触片之间的不同组合测试情况综合判断待测玻璃的线路是否发生短路、断路等情况,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测试的可靠性,降低了误判概率,降低了资材损耗,对增加效益有重要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测试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传统的柔性电路板与待测玻璃的在待假压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的柔性电路板与待测玻璃的在待假压状态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测试治具10,该测试治具10包括处理装置110、压头120和柔性电路板130。柔性电路板130用于在压头120的驱动在假压在待测玻璃上,并与待测玻璃上的线路抵接,处理装置110用于根据柔性电路板130与待测玻璃的假压,计算检测该待测玻璃上的线路的好坏,即计算检测该待测玻璃上的线路的是否有短路、断路以及其他情况等。

请参阅图2,柔性电路板130包括柔性板131和导电片组132,柔性板131设置于压头120的表面上,柔性板131与处理装置110电性连接。导电片组132包括呈矩阵分布的两个以上导电触片133。

结合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两个以上导电触片133设置于柔性板131的背向压头120的侧面上,各导电触片133通过柔性板131与处理装置110连接。导电片组132用于在压头120的驱动下与待测玻璃上的线路压合抵接。

上述测试治具10,通过将导电片组132设置成呈矩阵分布的两个以上导电触片133,在压头120的驱动下将柔性电路板130压合到待测玻璃上,以使导电片组132与待测玻璃的线路电性抵接,此时处理装置110可以根据各个导电触片133之间的不同组合测试情况综合判断待测玻璃的线路是否发生短路、断路等情况,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测试的可靠性,降低了误判概率,降低了资材损耗,对增加效益有重要保障。

例如,处理装置包括相连接的处理器和显示器,处理器通过引线分别与各个导电触片单独连接,处理器在一个测试周期中设置各个导电触片两两之间的组合方式,以检测分别与相邻两个导电触片的待测玻璃的线路是否发生短路、断路等情况。处理器的处理结合输出至显示器上,由显示器处理器的处理结果。优选的,处理器为单片机;显示器为液晶显示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以上导电触片133呈至少两排的排列方式呈矩阵地设置于柔性板131上。可以理解,导电触片133的数量越多对于检测的精度也就越大,当然也就意味着检测负荷较大,因此为保证测试效率,优选的,两个以上导电触片133呈两排设置于柔性板131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导电触片133均引出有一测试点,各测试点与处理装置110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测试点通过柔性板131与处理装置110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导电触片133之间彼此绝缘。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导电触片133均匀分布于柔性板131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呈矩阵分布的两个以上导电触片133通过刻蚀工艺设置在柔性板131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导电片组132设置于柔性板131的侧边区域。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导电片组132设置于柔性板131的侧边的中部区域。

常规测试FPC详细设计见图3,由于测试软件(也就是本实施例的处理装置)只能通过A和B之间的电阻等参数判断LCD线路好坏,但是电阻R(A,B)容易受假压情况影响,其测试可靠性较低:当假压不好时,玻璃短路现象无法被测试出来,不良LCD判断为OK品,即合格产品。

可以理解,待测玻璃即图3中的LCD中的线路端口集合成在线路板上,业内也称金手指,LCD中的线路的信号都是通过金手指进行传送的。金手指由众多金黄色的导电触片组成,因其表面镀金而且导电触片排列如手指状,所以称为“金手指”。预设的当LCD中的线路短路时电阻为R。如此,当测试FPC的金手指假压到LCD中的金手指上时,可以在测试FPC端判断测试LCD中的线路的好坏。

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中,将常规的测试FPC中的金手指从中间打断,形成呈矩阵分布的两个以上导电触片,并对应A,B引出测试a,b,c…z等。当假压NG时,如A压接开路,那么此时A和a之间的电阻为无穷大(不等于0Ω)此时测试LCD线路之间的电阻也为无穷大(即不能正确判断玻璃事实上存在的短路不良状况),但是此时同时修改测试机台判断机制如下:当R(A,a);R(B,b)…中随意一个或多个有不等于0Ω状态,那么软件此时输出结果为:假压NG,无法判断玻璃好坏,请重新压接测试。即加入了玻璃和FPC压接状态的确认,那么此时可以有效的避免玻璃误判情况出现。当压接OK,那么R(A,a)=R(B,b)=……=0Ω,那么此时测试的结果就是玻璃本身线路状况和压接无关了。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将导电片组设置成呈矩阵分布的两个以上导电触片,在压头的驱动下将柔性电路板压合到待测玻璃上,以使导电片组与待测玻璃的线路电性抵接,此时处理装置可以根据各个导电触片之间的不同组合测试情况综合判断待测玻璃的线路是否发生短路、断路等情况,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测试的可靠性,降低了误判概率,降低了资材损耗,对增加效益有重要保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