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方法、检查方法、缺陷评估装置及结构体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22499发布日期:2019-03-15 23:57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设置方法、检查方法、缺陷评估装置及结构体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设置方法、检查方法、缺陷评估装置及结构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x射线测量装置分辨率的提高,通过检查被检体能够检测出微小孔眼等缺陷,但是为了保证被检体的质量,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进行提取造成影响的孔眼等缺陷的处理。因此,对距离被检体的加工面规定距离以内的缺陷进行质量判定(例如,专利文献1)。但是,存在以下问题:作为用于进行质量判定的条件,设置的项目较多的情况下,检查或评估处理的负担大,另一方面,设置的项目较少的情况下,本应作为检查或评估对象的缺陷却未纳入对象范围内。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0558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想要解决的课题

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设置方法,所述设置方法为了评估被检体的内部结构,将所述被检体的结构所在的区域中的至少一部分区域设置为对象区域,其包括:从所述被检体的内部结构所在的区域内设置任意位置;基于设置的所述位置设置所述对象区域。

根据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设置方法,所述设置方法设置用于评估被检体的内部结构的对象区域,其包括:对于所述被检体获取包括多个位置的位置信息;基于所述位置信息,在表示所述被检体的表面形状的表面形状模型数据中表示至少一部分表面的表面元素对象数据中,设置表示所述表面元素对象数据的一部分区域的边界的表面边界位置信息,从所述表面元素对象数据提取表面区域,;基于所述表面区域设置所述对象区域。

根据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识别缺陷部位的检查方法,其包括:在第一或第二方面所述的设置方法设置的所述对象区域与基于实际测量所述被检体得到的数据的实物数据对位的状态下,在所述实物数据的空间内设置所述对象区域,识别位于所述实物数据空间内的所述对象区域内的缺陷部位。

根据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设置用于评估被检体内部结构的对象区域的设置方法,其包括:在所述被检体的三维模型数据或三维实物数据中设置多个所述对象区域;基于所述设置的多个对象区域相互间的距离信息,设置所述对象区域间的三维空间,作为用于所述缺陷检查或评估的补充区域;设置包括所述设置的对象区域和所述设置的补充区域的新对象区域。

根据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设置用于评估被检体内部结构的对象区域的设置方法,其包括:获取表示所述被检体的表面形状的表面形状信息、及与在所述被检体中估计发生的缺陷的位置相关的位置信息;沿着所述被检体的表面形状,提取包括所述估计的缺陷的位置的规定区域作为表面区域;将所述表面区域在所述被检体的内部结构中沿着与所述表面形状的方向相交的方向扩展,设置所述对象区域。

根据第六方面,提供一种为了评估被检体的内部结构,将所述被检体的结构所在的区域中的至少一部分区域设置为对象区域的缺陷评估装置,其具备:位置信息设置部,其从所述被检体的内部结构所在的区域内设置任意位置;设置部,其基于所述设置的位置信息设置所述对象区域。

根据第七方面,提供一种设置用于评估被检体内部结构的对象区域的缺陷评估装置,其具备:获取部,其对于所述被检体获取包括多个位置的位置信息;提取部,其基于所述获取的位置信息,在表示所述被检体的表面形状的表面形状模型数据中表示至少一部分表面的表面元素对象数据中,设置表示所述表面元素对象数据的一部分区域的边界的表面边界位置信息,从所述表面元素对象数据提取表面区域;设置部,其基于所述表面区域设置所述对象区域。

根据第八方面,提供一种设置用于评估被检体内部结构的对象区域的缺陷评估装置,其具备:第一设置部,其在所述被检体的三维模型数据或三维实物数据中设置多个所述对象区域;第二设置部,其基于所述设置的多个对象区域相互间的距离信息,设置所述对象区域间的三维空间作为用于所述缺陷检查或评估的补充区域;第三设置部,其设置包括所述设置的对象区域和所述设置的补充区域的新对象区域。

根据第九方面,提供一种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创建与结构体的形状相关的设计信息;基于所述设计信息创建所述结构体;使用x射线检查装置测量对创建的所述结构体的形状通过第一方面所述的设置方法设置的所述对象区域,获取形状信息;比较所述获取的所述形状信息与所述设计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x射线检查装置及其缺陷评估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x射线检查装置及其缺陷评估装置的主要部分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意性表示作为被检体的发动机的缸体和检查该发动机的缸体时设置的评估区域的一例的图;

图4是说明网格的图;

图5是说明基于重要部位信息设置的评估区域的图;

图6是说明基于表面危险区域设置的评估区域的图;

图7是说明基于表面危险区域设置评估区域时的处理的图;

图8是说明基于表面危险区域设置评估区域时的处理的图;

图9是说明被检体的壁厚与设置的评估区域的关系的图;

图10是说明基于表面危险区域设置评估区域时的处理的另一例的图;

图11是说明基于表面危险区域设置评估区域时的处理的另一例的图;

图12是示意性表示基于表面危险区域设置评估区域时表面危险区域、有效感兴趣区域、计算面、评估区域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3是说明基于内部危险区域设置评估区域时的处理的图;

图14是用于说明评估区域的编辑处理的示意图;

图15是用于说明评估区域的编辑处理的示意图;

图16是用于说明评估区域的编辑处理的示意图;

图17是用于说明评估区域的编辑处理的图;

图18是用于说明评估区域的编辑处理的示意图;

图19是用于说明聚类处理的示意图;

图20是用于说明聚类处理的示意图;

图21是用于说明簇的索引处理的示意图;

图22是用于说明危险度判定处理的示意图;

图23是用于说明基于簇和加工余量大小的危险度判定的示意图;

图24是以表的形式表示危险度判定结果的图;

图25是示意性表示危险度判定结果的显示例的图;

图26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缺陷评估装置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27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缺陷评估装置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2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体制造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29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体制造系统的工作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缺陷评估装置564:网格设置部

5:控制装置565:评估区域设置部

6:显示监视器566:评估区域编辑部

11:输入操作部567:检查结果信息输入部

55:结构信息获取部568:聚类部

56:检查控制部571:评估区域内检查部

57:评估部572:危险度判定部

58:数据存储部1000:结构体制造系统

560:重要部位设置部1110:设计装置

561:表面信息获取部1130:控制系统

562:危险区域信息设置部1132:检查部

563:计算用表面创建部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x射线检查装置及x射线检查装置用被检体缺陷评估装置。x射线检查装置对被检体照射x射线,通过检测穿过被检体的透射x射线,非破坏性地获取包括被检体的内部信息(例如内部结构)等的关于被检体结构的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以x射线检查装置作为用于通过获取发动机组等铸件的结构信息,能够获取内部信息,基于其内部结构所包含的内部结构进行该被检体的质量管理等的内部检查装置使用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此外,x射线检查装置不限于诸如发动机组的铸件,还可以获取树脂成型品、部件间通过粘合剂或焊接接合的情况下的接合部的内部结构的形状信息,从而对其进行检查。

此外,“被检体的结构”包括被检体的形状及内部结构等。特别是被检体的形状还包括下述(1)-(3):(1)从外部直接接触或从被检体发射或反射时,从能够检测非透射性能量射线(可见光或电子束)的面得到的形状;(2)具有一部分形成在可从外部直接接触的位置,但是其它部分形成于被检体内部的孔的形态的面;(3)均未外露于表面的空心状腔体部分的边界面。将能够定义这些形状的面的各个元素简称为表面元素对象数据。另外,表面形状模型数据由表面元素对象数据的集合构成,可以表示被检体的整体形状,或者只是表示内部结构与除此之外的其它结构的边界。另一方面,在本说明书中,内部结构包括被检体的强度或特性、或者评估被检体发挥功能的能力时能够作为参数使用的数据,被检体的强度或特性包括从上述(1)说明的面到上述(3)说明的面围成的空间的孔眼的距离或该孔眼的分布状态、被检体内部发生的孔眼在结构体中所占的体积比等。

图1是示意性表示本实施方式的x射线检查装置100的结构的一例的图。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如图所示,设置由x轴、y轴、z轴构成的坐标系。

x射线检查装置100具备缺陷评估装置1、x射线源2、载置部3、检测器4、控制装置5、显示监视器6及输入操作部11。此外,缺陷评估装置1也可以与x射线检查装置100分开配置。x射线源2、载置部3及检测器4收容于工厂等的地面上配置的机箱(未图示)内部,机箱以xz平面基本水平的方式配置。为了防止x射线外泄,机箱的材料含有铅。

x射线源2在控制装置5的控制下,以图1所示的出射点q为顶点沿着与z轴平行的光轴zr,向着z轴+方向发射扇形x射线(所谓的扇形束)。出射点q相当于x射线源2的焦点。即光轴zr连结作为x射线源2焦点的出射点q和下述检测器4的摄像区域的中心。此外,代替发射扇形x射线,x射线源2可以发射圆锥形x射线(所谓的锥形束),这也包含在本发明的一实现方式中。x射线源2例如能够发射约50ev的超软x射线、约0.1~2kev的软x射线、约2~20kev的x射线及约20~100kev的硬x射线、以及具有100kev以上能量的x射线中的至少1种。

载置部3具备载置被检体s的载置台30、以及由旋转驱动部32、y轴移动部33、x轴移动部34及z轴移动部35构成的机械手部36,比x射线源2靠近z轴+侧设置。载置台30通过旋转驱动部32可旋转地设置,在旋转驱动部32的旋转轴yr沿x轴、y轴、z轴方向移动时一起移动。

旋转驱动部32由例如电动机等构成,通过被下述控制装置5控制驱动的电动机发生的旋转力,与y轴平行,且以经过载置台30中心的轴为旋转轴yr使载置台30旋转。y轴移动部33、x轴移动部34及z轴移动部35由控制装置5控制,使载置台30分别沿x轴方向、y轴方向及z轴方向移动,以使被检体s处于从x射线源2射出的x射线的照射范围内。另外,z轴移动部35由控制装置5控制,使载置台30沿z轴方向移动,以使x射线源2与被检体s的距离满足使拍摄的图像中的被检体s获得理想放大率。

检测器4比x射线源2及载置台30靠近z方向+侧设置。即载置台30在z方向上设置于x射线源2与检测器4之间。检测器4是具有在与xy平面平行的面上沿x方向延伸的入射面41的所谓的线传感器,从x射线源2发射,包括穿过载置台30上载置的被检体s的透射x射线的x射线入射至入射面41。检测器4由包括周知的闪烁材料的闪烁体部、光电倍增管、光接收部等构成,将入射至闪烁体部的入射面41的x射线的能量转换为可见光或紫外光等光能量,并通过光电倍增管放大,将该放大后的光能量通过上述光接收部转换为电能,以电信号的形式输出到控制装置5。

此外,检测器4也可以不将入射的x射线的能量转换为光能量,而是直接转换为电能,以电信号的形式输出。检测器4具有闪烁体部和光电倍增管和光接收部分别分割成多个像素的结构。由此,能够获取从x射线源2发射经过被检体s的x射线的强度分布。此外,检测器4的结构也可以如下设置:不设置光电倍增管,闪烁体部直接形成于光接收部(光电转换部)上。

此外,检测器4不限于线传感器,也可以为二维平面检测器。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检测器4的线传感器具有在与xy平面平行的面上沿x方向延伸的入射面41,但是入射面41沿y方向仅配置有1个。另外,在xy平面中,沿x方向配置有多个入射面41。另外,多个入射面41中每一个均能独立检测x射线的强度。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多个入射面41沿y方向排列。例如,可以为在图1的xy平面中沿x方向及y方向配置多个入射面41的二维平面检测器。另外,采用二维平面检测器的情况下,可以仅使用沿y方向排列的多个入射面41中位于y方向的规定位置的x方向的入射面41,作为线传感器使用。这种情况下,可以获取位于y方向的规定位置的x方向的入射面41的x射线的强度分布,从y方向的规定位置处获取的x射线的强度分布分析被检体s的形状信息。另外,这种情况下,在获取位于y方向的多个位置的x方向的入射面41的x射线的强度分布时,可以获取位于沿y方向相互分离的位置的x方向的入射面41的x射线的强度分布。

x射线源2、载置部3及检测器4通过框架(未图示)支承。该框架具有足够的刚性。因此,在获取被检体s的投影图像的过程中,能够稳定地支承x射线源2、载置部3及检测器4。另外,框架通过除振机构(未图示)支承,防止外部发生的振动直接传递到框架。

输入操作部11由键盘或各种按钮、鼠标等构成,在如下所述检查被检体s时,输入被检查区域的位置或更新被检查区域时由操作者操作。由操作者操作时,输入操作部11将与操作相对应的操作信号输出到缺陷评估装置1。

控制装置5具有微处理器或其外围电路等,通过读取并执行未图示的存储介质(例如,闪存等)中预先存储的控制程序,控制x射线检查装置100的各部分。控制装置5具备x射线控制部51、移动控制部52、图像生成部53、图像重构部54。x射线控制部51控制x射线源2的工作,移动控制部52控制机械手部36的移动工作。图像生成部53基于检测器4输出的电信号生成被检体s的x射线投影图像数据,图像重构部54一边控制机械手部36,一边基于各投影方向不同的被检体s的投影图像数据,实施周知的图像重构处理生成重构图像。该重构图像是表示位于x射线源2与检测器4之间的部分的被检体s的内部结构的图像,作为体素数据输出。体素数据表示被检体s的吸收系数分布。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在y方向上不同位置处获取的重构图像,通过图像重构部54内部设置的表面模型构建部,生成被检体s的三维内部结构或表面形状的信息。这种情况下,作为图像重构处理,可以采用反投影法、滤波校正反投影法、逐次逼近法等。

如图2的框图所示,缺陷评估装置1具有微处理器或其外围电路等,通过读取并执行未图示的存储介质(例如,闪存等)预先存储的控制程序,进行下述检查被检体s的一部分时的各种处理。缺陷评估装置1具备结构信息获取部55、检查控制部56、评估部57、数据存储部58。结构信息获取部55是用于获取与被检体s相关的三维cad等中包括用于表达被检体s的结构的表面元素对象数据及表面元素对象数据中设置的属性信息等的设计信息(例如,stl数据或多边形数据)、或通过铸造模拟等(cae)得到的被检体s的形状或内部结构等的相关信息的接口。具体而言,包括网络lan端口或串行总线端口、wi-fi等无线通信器件等。从该接口输入的信息具有向检查控制部56、评估部57、数据存储部58等缺陷评估装置1的各功能块提供与被检体s相关的结构信息等的功能。此外,在本说明书中,被检体s的内部结构是指被检体s与外部形成边界的某一表面与其它表面之间的范围,即被检体s的外面与内面围成的壁厚部分。另外,在本说明书中,表面元素对象数据是指对于被检体s的表面,按照设计者的意图或该表面结构发挥的功能(例如,油路或冷却流路或气缸等)或面是否连续等规定基准设置的表面元素。另外,表面形状对象数据是表面元素对象数据的集合体,表示被检体s的整体表面形状。检查控制部56如下所述,进行用于设置被检体s的一部分的被检查区域的处理。评估部57进行用于判定检查控制部56设置的被检查区域的危险度的下述危险度判定处理。数据存储部58是用于存储检查控制部56处理后生成的各种数据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此外,稍后将详细说明检查控制部56及评估部57。

x射线检查装置100在进行被检体s的内部结构的检查时,使载置台30沿xyz各方向移动,以使被检体s位于检查位置。而且,x射线检查装置100从x射线源2朝着随着载置台30的旋转驱动而旋转被检体s照射y方向具有规定宽度的狭缝光束。检测器4接受包括从被检体s掉落的x射线的透射x射线,得到与上述狭缝光束的y方向的宽度(例如,约1mm)对应的被检体s的截面的被检体s的形状信息。x射线检查装置100重复进行向旋转驱动中的被检体s照射狭缝光束,使上述载置台30向y方向移动,即使被检体s向y方向移动的动作。通过在载置台30上载置的被检体s的y方向的整个长度范围内照射狭缝光束,能够生成被检体s整体的形状信息(以下,称为全扫描)。在载置台30上载置的被检体s的y方向长度的部分范围内照射狭缝光束的情况下,获取该部分的透射图像,能够基于该透射图像生成被检体s的局部形状信息(以下,称为局部扫描)。

在本实施方式的x射线检查装置100中,例如,对于如铸件这样具有相同形状的多个被检体s,执行全扫描或局部扫描进行检查。全扫描为了获取被检体s整体的内部结构,意味着进行用于在y方向上以规定间隔生成重构图像的测量工作。全扫描在检查时间较多的时间段进行,例如,在用于制造被检体s的模具维修后的测试形成等未进行批量生产的时间段进行。局部扫描意味着进行用于只生成被检体s中包括下述评估区域的一部分的重构图像的测量工作。在除了上述进行全扫描的时间以外,选择多个被检体s中容易发生内部缺陷的部分(以下,称为评估区域)作为被检查区域进行检查时进行。

另外,包括x射线检查装置100获取的被检体s的三维内部结构或构成内部结构的材质的信息、或与被检体s的形状相关的信息在内的三维结构信息在本说明书中被称为实物数据。此外,实物数据用于基于从重构图像得到的三维点信息生成表面模型或实体模型,与cad数据相同,对于表面,被保存为表面元素对象数据。

评估区域为由于被检体s的结构或制造方法导致被检体s中可能发生缺陷等的部位或者为了保证被检体s的质量,精确确定有无缺陷及其危险度,意欲进行缺陷管理的部位,如下所述,为用于进行从x射线的检查结果评估其状态的处理的对象。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列举将图3所示的发动机缸体作为被检体s的情况进行说明。这种情况下,作为被检体s(发动机缸体)的评估区域700,可以举出下述(1)~(5)所述示例。另外,评估区域表示三维区域。另外,在以后的说明中,针对被检体s设置u轴、v轴、w轴构成的直角坐标系。

(1)从产品功能上来说需要管理的区域

气缸的孔部处铸造的铸铁缸套、缸体或梯形车架的曲轴主轴颈部处铸造的铁质轴承盖、冷却流路附近、螺栓紧固部等紧固部分、油底壳或传动箱等部位。

制造被检体s时采用内冷铁技术的部位的铁制部件和铝制部件的紧贴度为重要管理项目,在缸套部的紧贴性差的情况下,紧贴强度不足以承受孔的精密加工,影响孔的圆度,另外,发动机工作时,发热导致的变形不均匀,活塞环的滑动阻力增加。任一情况均会导致功率降低或燃油经济性变差。轴承盖的紧贴度当然重要,但是孔眼多的情况下,会对该部分造成很大负荷,引起机械强度上的问题。发动机工作引起曲轴的负荷增大,最终导致发生裂纹等。

在冷却流路附近的薄壁部连续发生孔眼的情况下,冷却水的泄露危险度增加。因此,评估区域优选沿冷却流路附近特别是薄壁部延伸的方向设置。在对冷却流路进行粗加工后,通过泄漏测试仪检查所有的发动机组,但是优选在粗加工前的早期阶段掌控泄露危险度。螺栓紧固部等紧固部分是需要施加负荷的部分,因此,需要确认有无裂纹或孔眼发展成裂纹的可能性。通常,采用浸渍探伤法,但是x射线检查对该部分的检查有效。油底壳或传动箱等的情况下,仅在有限部位的检查有效。

(2)铸件表面的区域

在铸模与熔融金属的接触面适当冷却熔融金属的情况下,与铸件铸模接触形成的表面(铸件表面)的组织极其致密。该致密层一般为距离铸件表面的表面0.5mm~1.0mm左右的深度。形成有这样的致密层的情况下,冷却水通过孔眼等泄露等的可能性低。但是,铸件的表面可能发生铸模的烧伤。烧伤是指铸模温度过高,铸件表面剥离,附着在铸模上,铸件表面变得粗糙。烧伤容易发生在铸模中难以散热的凸起部或角部,即铸件的凸部或凹部。在铸件的烧伤部分或烧伤部分的附近,铸件表面粗糙,因此,在靠近铸件表面的部分(较浅的部分)存在的孔眼等极有可能导致泄露或强度不足,比较危险,所以需要设置为评估区域。

(3)模拟确定的区域

需要将通过模拟预测可能发生缺陷的部分也设置为评估区域。因熔融金属的合流点处的滞流或熔融金属中混入气体而发生的气孔、厚度大幅变化的部分发生的缩孔等也需要设置为评估区域。

(4)加工面附近的区域

假设在铸造后进行后期加工的加工面的周围设置为评估区域。这是因为存在铸造后的状态下表面未出现的孔眼会在进行后期加工后出现的问题。例如,加工面为滑动面的情况下,若加工面出现孔眼,则可能损伤滑动对侧的部件等。另外,可能无法保证形成良好的滑动部分的燃油的油膜。另外,在加工面设有垫圈等的情况下,加工面出现孔眼的状态下可能影响密封性。

(5)凭经验确定的区域

在发动机组中,优选将与模具的铸针附近或浇口附近相当的区域设置为评估区域。在模具中,升温、降温幅度较大的铸针可能发生磨损、弯曲,另外,在熔融金属高速流动的浇口附近,模具表面磨损的可能性高于模具的部分。因此,在发动机组中,需要对与模具这些部分相当的区域进行高频率检查。

如图3所示,评估区域700包括各种三维形状。发动机组中,曲轴主轴颈部附近的评估区域701为较厚的半圆弧状。铸针附近的评估区域702为包围铸针的圆柱状。另外,管理壁厚等尺寸的评估区域703为包括尺寸测量对象的形状。模拟预测发生缩孔的部分的评估区域如下所述为不规则形状。

近年来,x射线装置的分辨率正在提高,因此能够检查被检体s内部的微小孔眼等内部缺陷。一般来说,铸件等被检体s发生的孔眼等内部缺陷中,尺寸较大的缺陷分散在被检体s内部结构中,关于其个数,尺寸越小,分布越显著。例如,相对于现有技术只能检测尺寸1mm的内部缺陷,若x射线装置的分辨率提高到2倍,则能够检测尺寸0.5mm的内部缺陷。其结果是,可检测到的内部缺陷的个数并非2倍,而是远大于2倍。特别是最近的x射线装置能够检测尺寸50μm的内部缺陷,这种检查装置可检测到的内部缺陷的个数是巨大的。在基于数量巨大的内部缺陷自动判定铸件好坏的情况下,作为好坏判定的对象的被检查区域,即评估区域的设置尤为重要。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缺陷评估装置1进行与上述评估区域的设置相关的处理,用于设置评估区域的处理能够实现自动化。在本实施方式中,缺陷评估装置1的检查控制部56进行与评估区域的设置相关的处理。

如图2的框图所示,检查控制部56具备重要部位设置部560、表面信息获取部561、危险区域信息设置部562、计算用表面创建部563、网格设置部564、评估区域设置部565、评估区域编辑部566、检查结果信息输入部567、聚类部568。

重要部位设置部560获取结构信息获取部55获取的与被检体s相关的三维cad等的表面形状模型数据。从包括构成该表面形状模型数据的表面元素对象数据和赋予表面元素对象数据的属性信息的设计信息提取与被检体s中的重要部位相关的信息(以下,称为重要部位信息)。作为重要部位,可以举出:例如,在产品功能上需要管理的区域,即被检体s的加工面、水套,油路等的表面形状。因此,重要部位信息可以为表示表面形状模型数据中的一部分表面的表面元素对象数据的一个元素。基于提取的重要部位信息,通过下述评估区域设置部565设置评估区域。重要部位设置部560对于提取的重要部位赋予表示该重要部位的分类属性的属性信息。作为属性信息,可以设置为该重要部位的名称(加工面、水套、油路等)。提取的重要部位与被赋予的属性信息一起,作为表面信息存储于数据存储部58。此外,在以下实施方式中,只要没有特殊说明,重要部位设置在被检体s中设计者意图创建的表面。

表面信息获取部561从结构信息获取部55获取的与被检体s相关的三维cad等的设计信息或实物数据提取被检体s的表面形状模型数据。表面信息获取部561提取的被检体s的表面形状模型数据与下述危险区域信息设置部562设置的危险区域信息一起,在评估区域设置部565设置评估区域时使用。危险区域信息设置部562基于结构信息获取部55获取的通过铸造模拟等得到的与铸件相关的信息,将被检体s的表面及内部结构可能发生缺陷的危险部位的位置信息、或位置信息和危险程度设置为危险区域信息。作为危险区域信息,可以举出:例如,被检体s的表面危险区域和内部危险区域。

作为表面危险区域,可以举出:规定温度以上的铸件表面、或冷却不好容易发生烧伤的部位(例如,上述铸件的凸部或凹部)、或铸模与铸件之间会发生隙间的部位等。这种情况下,危险区域信息为上述表面危险区域的位置信息,或者在规定温度以上的铸件表面的情况下,为该位置信息和温度信息的组合。作为内部危险区域,可以举出:熔融金属凝固所需要的凝固时间比周围的凝固时间长的铸件内部、或凝固过程中预测会发生缩孔的部位、或预测发生气孔的部位、诸如滞流部位等这样由于铸造工序可能引起危险的部位。另外,作为内部危险区域,可以举出:诸如内部应力(残余应力)较大的部位等这样由于作为铸造后工序的热处理或粗加工可能从孔眼等发展成裂纹等的部位等。这种情况下,危险区域信息为上述内部危险区域的位置信息、或熔融金属的凝固时间较长的部位的位置信息和凝固时间的组合、预测发生缩孔的部位的位置信息和程度(niiyama标准)的组合,内部应力较大的部位的位置信息和内部应力的组合。

此外,铸造模拟的结果具有适合向一般结构分析软件输出的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获取适合结构分析软件的输出或结构分析软件分析的结果,例如热应力分析等作为cae数据。这种情况下,获取的cae数据在适用于有限元法或差值法的形态下,为nastran或patran格式等的数据。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只要表示危险区域的位置信息、或危险区域的位置和危险程度(温度或应力等)即可。

计算用表面创建部563从被检体s的表面形状模型数据提取基于表面危险区域生成评估区域时使用的计算面。计算面稍后详细叙述,在评估区域设置部565生成评估区域时使用。网格设置部564设置表示被检体s的cad等的设计信息中稍后叙述的网格。评估区域设置部565如下所述生成作为从x射线的检查结果评估其状态的处理的对象的评估区域。评估区域编辑部566针对评估区域设置部565生成的评估区域,基于规定条件进行扩大或连结等编辑处理。检查结果信息输入部567获取x射线检查装置100实际测量被检体s时得到的数据,即被检体s的实物数据。当然,此时,可以仅为体素数据,也可以为能够辨别与空隙或外界的连接面的边界的数据。检查结果信息输入部567将从cad等得到的表面形状模型数据与检查结果的实物数据进行对位。此外,基于用户的判断或预定的判断基准,从实物数据识别被检体s内部的孔眼等,将具有孔眼或制造者不期望的形状的部分作为缺陷的位置信息用从cad等得到的表面形状模型数据中设置的坐标系表达。聚类部568基于检查结果信息输入部567获取的检查结果信息和评估区域设置部565或评估区域编辑部566生成、编辑的评估区域,进行聚类处理使评估区域内散布的孔眼等集团化。

下面,详细说明上述检查控制部56的各功能。

以下,检查控制部56进行的与评估区域的设置相关的处理包括网格设置处理、评估区域设置处理、评估区域编辑处理、聚类处理。以下,分别说明网格设置处理、评估区域设置处理、评估区域编辑处理、聚类处理。

<1.网格设置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评估区域时,网格设置部564在结构信息获取部55获取的设计信息中设置多个格子状网格。

图4表示网格600的一例。网格600例如为立方体,分别沿uvw方向设置成三维格子状。此外,网格600不仅限于立方体,也可以为长方体や四面体等。多个网格600能够适用于具有各种三维形状或大小的被检体s。由此,如下所述,对被检体s设置的评估区域通过网格600表示。

<2.评估区域设置处理>

评估区域设置部565使用网格设置部564设置的网格600设置评估区域。评估区域设置部565进行基于重要部位的评估区域的设置、基于表面危险区域的评估区域的设置、基于内部危险区域的评估区域的设置。以下,分成基于重要部位设置评估区域的情况、基于表面危险区域设置评估区域的情况、基于内部危险区域设置评估区域的情况进行说明。

<2-1.基于重要部位设置评估区域的情况>

评估区域设置部565基于重要部位设置部560提取的重要部位信息设置评估区域。即评估区域设置部565将各个重要部位(例如,加工面、水套、油路等)设置为通过网格600表示的评估区域。

利用图5示意性表示评估区域设置部565设置的评估区域700。图5是示意性简化表示被检体s(发动机组)的局部的表面形状模型数据的图,图5(a)示意性表示重要部位设置部560提取的重要部位信息,即按照属性分类的部位的表面形状模型。此外,该表面形状模型可以由被检体s的cad数据等设计信息生成,也可以由通过x射线检查装置100测量被检体s获取的形状测量结果生成。部位p1为构成发动机组的水套的表面元素对象数据,部位p2为构成发动机组的油路的表面元素对象数据。作为指定重要部位的方法,可以基于赋予表面元素对象数据的属性信息,指定符合重要部位的条件的对象数据作为重要部位信息,另外,也可以通过经由用户界面显示被检体s的表面形状模型数据,指定至少一处表面形状模型数据中用户作为重要部位识别的表面元素对象数据所在的三维坐标的方式进行指定。另外,并不一定直接指定被检体s的表面,也可以指定与想要指定的表面元素对象数据较近的位置。图5(b)示意性表示评估区域设置部565针对部位p1设置的评估区域700-1和针对部位p2设置的评估区域700-2。此外,图5(b)为被检体s的uv平面的平面图。图5(b)中,为了方便图示,省略了网格600,但是实际上评估区域700通过网格600表示为具有三维扩展的区域。这样,评估区域设置部565基于重要部位信息能够识别作为确定内部结构的评估对象区域的基准的被检体s的表面的情况下,对于作为重要部位的被检体s的表面设置评估区域700。设置的评估区域700分别与属性信息和id一起存储于数据存储部58。属性信息是表示评估区域700被设置的属性的信息,若为部位p1,则表示水套,若为部位p2,则表示油路。另外,id适用于识别评估区域700的信息,例如为序号或字母等。

<2-2.基于表面危险区域设置评估区域的情况>

评估区域设置部565对可能发生烧伤等的被检体s的表面设置评估区域700。评估区域设置部565基于表面信息获取部561提取的被检体s的表面形状模型数据、危险区域信息设置部562设置的危险区域信息及计算用表面创建部563创建的计算面,设置通过网格600表示应进行缺陷评估的三维位置的评估区域。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图6与图5相同,是示意性简化表示被检体s的局部的图。图6中,部位p1及部位p2均为加工面,部位p1上散布表面危险区域801~805,部位p2上散布表面危险区域811~813。此外,将表面危险区域801~805统称为表面危险区域810,将表面危险区域811~813统称为表面危险区域820。

铸造模拟的计算是通过正交网格或非正交网格将空间划分成网格,以网格为单位进行的。因此,通过铸造模拟的计算结果得到的空间信息为基于计算网格的形状。关于网格尺寸,从计算精度与处理负荷(计算时间)的关系来看为汽车用发动机的尺寸的情况下,通常为几mm左右。其结果是,危险区域信息也在空间的以多个网格的集合体的方式表达,实际表面危险区域的形状不完全抑制。也就是说,将铸造模拟的结果与cad等的设计信息叠加的情况下,表面危险区域呈现相对于设计信息上表达的表面形状模型数据内凹的形状,或者从表面形状模型数据凸出的状态。计算用表面创建部563基于通过这种铸造模拟等设置的表面危险区域810、820,从作为表面元素对象数据的部位p1、部位p2设置计算面830。

但是,若将计算面830设置在通过设计信息识别为同一面的整面上,则不易发生烧伤等的区域也包含在计算面830内。例如,若沿部位p1、p2整个表面设置,则计算对象面非常大。这样设置计算面的情况下,由于远离表面危险区域810、820,危险度较低而不属于评估对象的孔眼等831与部位p1的表面的位置关系也会成为计算对象。不属于对象的孔眼等831为评估表面危险区域810、820时的噪音。若连不属于对象的孔眼等831也要进行评估,则会造成处理时间的增加。为了抑制这种处理时间的增加或噪音的发生,在本实施方式中,计算用表面创建部563在部位p1、p2的表面的局部设置计算面。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虽然以对部位p1的表面危险区域810进行的处理为中心进行说明,但是对于部位p2的表面危险区域820也执行相同处理。

计算用表面创建部563通过设置作为部位p1的表面(即表面元素对象数据)的一部分区域的边界的表面边界位置信息,从部位p1的表面提取作为计算面的表面区域。面边界信息基于表示表面危险区域810的位置信息创建。这种情况下,计算用表面创建部563将部位p1的表面危险区域801~805分组。计算用表面创建部563将散布的表面危险区域801~805与网格600叠加。此外,表面危险区域801~805分别由位于被检体s的表面形状模型数据上的多个位置信息构成。

图7是示意性表示部位p1的表面危险区域801~805与网格600的关系的图。图7(a)表示部位p1的表面危险区域801~805,图7(b)表示将图7(a)的局部与网格600叠加放大的图。如上所述,铸造模拟的结果以网格为单位表示,因此表面危险区域801~805可能具有体积。计算用表面创建部563提取包括表面危险区域810的网格600中各个网格600包括的表面危险区域810的面积为规定值以上的网格600。或者,计算用表面创建部563提取包括与表面危险区域810的距离小于等于规定值的部位p1的表面的网格600。由此,通过计算用表面创建部563,从被检体s的内部结构所在的区域内设置任意位置。计算用表面创建部563如上所述,提取网格600,提取位于提取的网格600内的表面元素对象数据的一部分,从而生成有效感兴趣区域620。即计算用表面创建部563对于分组后的表面危险区域810生成作为部位p1的表面的一部分区域的有效感兴趣区域620(分组边界位置信息)。

计算用表面创建部563提取表面区域作为计算面830,表面区域为由创建的网格600表达的有效感兴趣区域620与由cad等的设计信息表达的部位p1的表面的公共部分(参照图7(c))。即计算用表面创建部563提取部位p1的表面中表面边界位置信息包围的区域内作为计算面830。

此外,计算用表面创建部563对部位p2的表面危险区域820也进行相同的处理,生产由网格600表达的有效感兴趣区域,基于生成的有效感兴趣区域和cad等的设计信息提取计算面。

此外,构成每个表面危险区域820的表面危险区域811~813也由位于被检体s的表面形状模型数据上的多个位置信息构成。

评估区域设置部565基于如图7(c)所示提取的计算面830,设置评估区域。这种情况下,评估区域设置部565如图8(a)所示,朝着箭头ar1表示的计算面830的法线方向,从计算面830向着形成有被检体s的内部结构的区域以网格600为单位扩展区域规定距离,从而生成评估区域700。例如,评估区域设置部565将规定值设置为相当于两个网格600的距离,向其法线方向扩展计算面830。此外,扩展方向不仅限于计算面830的法线方向,只要是构成被检体s的结构的材料所在的方向即可。另外,向包括设置有计算面830的部位p1的表面的方向扩展也属于本发明的范围。其结果是,如图8(b)所示,通过以计算面830为起点向着被检体s的内侧扩展区域来设置评估区域700。图8(b)中,扩展的网格600用虚线表示。此外,规定值不仅限于相当于两个网格600的距离,也可以是相当于三个以上网格600的距离,也可以是相当于一个网格600的距离。另外,规定值也可以是某一固定值(规定距离),例如5mm。另外,规定值可以由用户设置。这种情况下,用户使用输入操作部11输入规定值或规定网格600的个数即可。

此外,生成评估区域700时的计算面830的扩展不限于上述示例。例如,将像作为被检体s的发动机组中的传动箱或油底壳等一样,虽然形状复杂,但是壁厚的变化少,且其壁厚也就是5~10mm左右这种也较薄的情况作为示例。图9(a)示意性表示这种情况下被检体s的截面。图9(a)表示在被检体s的部位p10的表面提取计算面830的情况。这种情况下,评估区域设置部565基于与设置有计算面830的表面区域相对的位置的表面元素对象数据的位置信息和计算面830的位置信息,按照各自的距离,将计算面830扩展到与部位p10的表面相对的部位p11的表面,从而生成评估区域700。

另外,与图9(a)所示的壁厚较薄的情况不同,壁厚较厚的情况下,评估区域设置部565可以基于表面危险区域的面积,确定计算面830的扩展距离。图9(b)示意性表示这种情况下被检体s的截面。假设被检体s的某一部位p12的表面存在表面积大于规定值的第一表面危险区域821和表面积小于等于规定值的第二表面危险区域822。这种情况下,评估区域设置部565对于基于第一表面危险区域821提取的计算面830,可以以相当于两个网格600的距离向被检体s的内侧扩展评估区域700,从而生成评估区域700。评估区域设置部565对于基于第二表面危险区域822设置的计算面830,可以以相当于一个网格600的距离向被检体s的内侧扩展评估区域700,从而生成评估区域。

另外,评估区域设置部565可以基于表面危险区域信息的危险程度,改变向计算面830的法线方向扩展的距离,从而生成评估区域700。图10(a)示意性表示这种情况下的表面危险区域810和计算面830。这种情况下,作为表面危险区域信息的危险程度,例如,可以举出烧伤的温度。图10(a)中,表面危险区域810中烧伤温度高于规定值的高温范围通过添加原点来表达。评估区域设置部565对于表面危险区域810中高于规定值的高温范围810-r1,使计算面830向被检体s的内侧扩展较大距离(较深),对于低于规定值的低温范围810-r2,使计算面830向被检体s的内侧扩展较小的距离(较浅)。评估区域设置部565例如,将与高温范围810-r1对应的计算面830的范围向厚度方向扩展两个网格600的距离,将与低温范围810-r2对应的计算面830的范围设置为一个网格600的距离。由此,如图10(b)所示,生成评估区域700。图10(b)中,与高温范围810-r1对应扩展的网格600用虚线表示。这种情况下,计算面830相对于温度的扩展程度可以由用户设置。

另外,评估区域设置部565可以基于表面危险区域信息的面积,改变计算面830的扩展程度,从而生成评估区域700。图11(a)示意性表示这种情况下分组后表面危险区域810和计算面830。这种情况下,假设分组后的表面危险区域810包括的表面危险区域803的面积和表面危险区域805的面积大于规定值。评估区域设置部565针对表面危险区域803、805,向被检体s的内侧较深地扩展计算面830,针对其它表面危险区域801、802、804,向被检体s的内侧较浅地扩展计算面830。评估区域设置部565例如,将与表面危险区域803、805对应的计算面830的范围在厚度方向上用两个网格600表达,与面积较小的表面危险区域801、802、804对应的计算面830沿厚度方向用一个网格600表达,从而如图11(b)所示生成评估区域700。此外,图11(b)中,与表面危险区域803、805对应扩展的网格600用虚线表示。

此外,以上说明了针对部位p1表面的表面危险区域810的处理,通过对部位p2表面的表面危险区域820执行相同处理来设置评估区域700。

图12示意性表示上述表面危险区域810、820、有效感兴趣区域820、计算面830、评估区域700的位置关系。此外,为了便于图示,计算面830与部位p1、p2的表面错开示出。这样设置的评估区域700与属性信息和id一起存储于数据存储部58。属性信息是表示评估区域700被设置的属性的信息,在图12的示例中为加工面或油路。另外,id是用于识别评估区域700的信息,例如为序号或字母等。

另外,评估区域设置部565扩展计算面830时的扩展率并不固定,例如,可以基于被检体s的形状改变扩展率(倍率)。如上所述,容易发生烧伤的部位多为与铸模的凸部对应的被检体s的凹部。评估区域设置部565针对在凹部部位提取被检体s的表面形状的计算面830,增大扩展率,例如,在厚度方向上用两个网格600表达,针对凸部的计算面830,在厚度方向上用一个网格600表达,从而生成评估区域700。

以上说明了计算用表面创建部563基于表面危险区域810、820生成有效感兴趣区域620的情况,但是并不仅限于这种情况。例如,计算用表面创建部563可以基于通过gui的用户操作生成有效感兴趣区域620。这种情况下,用户一边确认显示监视器6等显示的cad等的设计信息,一边使用未图示的鼠标等输入操作部11指定期望的多个位置。计算用表面创建部563将基于用户操作输入的多个位置包围的范围作为有效感兴趣区域620。计算用表面创建部563基于该有效感兴趣区域620和由cad等的设计信息表达的被检体s的表面形状提取计算面830即可。另外,评估区域设置部565扩展计算面830生成评估区域700时的扩展量或扩展方向可以基于用户操作确定。这种情况下,用户使用未图示的鼠标等输入操作部11指定扩展方向或扩展量即可。由此,能够对基于经验的危险区域生成评估区域。此外,上述评估区域设置部565的处理除了可以在由cad等的设计信息表达的表面形状模型数据上进行以外,也可以在实物数据上进行。

<2-3.基于内部危险区域设置评估区域的情况>

评估区域设置部565基于危险区域信息设置部562设置的危险区域信息包括的内部危险区域,即缩孔或气孔、凝固时间或内部应力等生成评估区域。这种情况下生成的评估区域能够在将通过铸造模拟等得到的孔眼等发生的危险区域与实际上通过x射线检查装置100得到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时使用。若铸造模拟等的结果确定计算条件,则能够得到一个结果。但是,在实际铸造中,即使制造条件相同,孔眼等的发生情况也有所差异,因此需要在考虑该偏差的基础上进行铸件的评估。因此,需要将评估区域固定,通过x射线检查装置100测量并验证多个实际铸件。另外,铸造模拟的预测精度并非为100%。即使预测精度为80%,也要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因此,需要将x射线检查装置100实际测量得到的实物数据与计算得到的数据进行比较评估。

为了用于与以上铸造模拟的计算数据的比较验证,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内部危险区域生成评估区域。

在本实施方式中,着眼于多个内部危险区域是否为无规则随机分布和有无形状趋势,基于用户操作,总结散布的内部危险区域,从而设置评估区域。这种情况下,表面信息获取部561输入的被检体s的表面形状和内部危险区域叠加显示在显示监视器6上,用户作为gui从输入操作部11指定期望的范围即可。评估区域设置部565以包围用户指定的范围的方式生成由网格600表达的评估区域。

图13是示意性表示被检体s的内部散布的内部危险区域900的图。在显示监视器6上,若用户指定图13所示的内部危险区域900-1~900-5,则评估区域设置部565生成包围该内部危险区域900-1~900-5的范围作为评估区域700。这种情况下,事先将诸如长方体、圆形、圆柱、圆环等基本立体作为模板存储在数据存储部58中,在用户指定模板的情况下,评估区域700可以基于指定的模板生成评估区域700。

评估区域设置部565对基于内部危险区域生成的评估区域700赋予属性和id并存储于数据存储部58。属性是将内部危险区域分类的信息,例如与缩孔危险区域或应力危险区域等名称相关的信息。id适用于识别评估区域700的信息,例如为序号或字母等。此外,与内部危险区域相关的信息不仅限于基于通过铸造模拟得到的位置信息在被检体s的表面形状模型数据上绘制有孔眼发生预测位置信息的信息。可选地,从被检体s的实物数据识别孔眼位置,同时将实物数据与从cad等的设计信息得到的表面形状模型数据在计算机上对位,从而是孔眼位置信息与从cad得到的表面形状模型数据叠加,从叠加后的信息设置内部危险区域。

<3.评估区域编辑处理>

在如上所述自动生成的评估区域700中,多个评估区域700相互远离,因此,可能存在本应作为评估对象的危险区域缺失或凭经验容易从孔眼等发生泄露的流路缺失的情况。另外,在被检体s上的不同部位安装相同零件的情况下,设计信息中会视为不同平面,因此可能生成不同的评估区域700。例如,在用于安装螺栓的螺栓孔存在多个的情况下,作为紧固部或螺纹加工部的螺栓孔周围为评估区域700,但是从泄露或紧固强度的观点来看,多个螺栓孔间也应作为评估区域700。

从上述观点来看,优选通过对生成的多个评估区域700进行连结等,能够进一步提高评估区域700的精度。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评估区域编辑部566对评估区域700进行编辑处理。以下,详细说明编辑处理。

图14(a)是示意性表示通过评估区域设置部565对被检体s生成的评估区域700的图。作为评估区域700,示出了对被检体s的部位p1的表面危险区域810生成的评估区域700-1和对部位p2的表面危险区域820生成的评估区域700-2。该被检体s中,在表面危险区域810附近存在孔眼等危险因子910,在评估区域700-1和评估区域700-2之间存在孔眼等危险因子920。

危险因子910位于对部位p1生成的评估区域700-1中,因此属于检查对象。但是,危险因子920既不在评估区域700-1中也不在评估区域700-2中,因此不属于检查对象。评估区域700-1和评估区域700-2在较近的位置生成,因此若将评估区域700-1与评估区域700-2连结的广大范围作为评估区域700,则可以也将危险因子920作为检查对象。另外,部位p2为油路,因此危险因子920可能导致泄露的发生,应该作为检查对象。即从评估区域700-2的属性确定部位p2为需要注意的部位,因此将评估区域700-2扩大到图中虚线所示的范围(补充区域)即可。

评估区域编辑部566在不同评估区域700间的距离在规定距离以内的情况下,连结该评估区域700,生成一个新评估区域700。例如,对于螺栓紧固部,评估区域编辑部566以使规定距离以内的螺栓孔间为一个评估区域700的方式连结。另外,评估区域编辑部566基于评估区域700被赋予的属性,根据重要部位的重要度,增大评估区域700的扩大程度和连结程度。即评估区域编辑部566针对其重要部位的重要度较高的评估区域700扩大其规模,与在超过上述规定距离的位置生成的其它评估区域700连结。上述图14(a)的示例中,作为油路的部位p2的重要度较高,因此,评估区域编辑部566增大评估区域700-2的扩大程度,与评估区域700-1连结。由此,评估区域编辑部566如图14(b)所示,生成新评估区域700-3。此外,为了进行这种操作,在评估区域编辑部566中,可以基于用户的判断或规定的判定基准,从实物数据提取孔眼(或铸造孔眼)的表面元素对象数据或表面区域,将该表面元素对象数据或表面区域包围的部分识别为孔眼(或铸造孔眼)。此外,孔眼的表面元素对象数据或表面区域的提取方法可以采用例如,从由实物数据得到的表面形状模型数据提取与cad数据等的制作者的理想表面信息的差值数据等周知手段。

此外,评估区域编辑部566在搜索评估区域700间的连结对象时,可以基于设计信息包括的表面形状从,评估区域700沿着被检体s的表面形状进行,也可以在内部结构所在的方向上进行。即这是因为评估区域编辑部566只是在被检体s的外部的空中扩大评估区域700增加网格600的个数,只是增加孔眼搜索的工作量,评估分析时间浪费时间。作为一例,图15示意性表示将部位p1中设置的评估区域700-1(参照图14(a))扩大的情况。图15中,评估区域700-1由评估区域设置部565生成,虚线表示评估区域700-3是将评估区域700-1扩大而成的。

此外,连结的评估区域700并不限于将设置计算面830后形成的评估区域700相互连结,只要符合用户自行设置的评估区域700与其它评估区域700连结的条件即可连结。

图16是示意性表示评估区域编辑部566进行评估区域700的连结、扩大的方法的示例的局部放大图。此外,图16是表示被检体s的截面的图,图16中,带斜线的区域表示为被检体s的形状的表面的内侧。图16(a)表示某一部位p1的表面中生成的两个评估区域700-1和700-2。评估区域编辑部566将图16(a)的评估区域700-1和700-2连结的情况下,如上所述沿着部位p1的表面进行连结。图16(b)示意性表示通过连结生成的新评估区域700-3。由此,位于评估区域700-1和700-2之间的部位p1的表面也可以包含在评估区域700-3内。

评估区域编辑部566在部位p1为重要部位的情况下,可以将如图16(b)所示连结生成的评估区域700-3扩大。图16(c)示意性表示将评估区域700-3扩大后的评估区域700-4。由此,能够抑制被检体s的外部空间包含在评估区域700-4中的比例,同时能够将作为重要部位的检查对象的区域扩大。

另外,评估区域编辑部566可以基于图16(a)所示的评估区域700-1和评估区域700-2,生成图16(d)所示的新评估区域700-5。这种情况下,评估区域编辑部566以形成将评估区域700-1中距离评估区域700-2最远的顶点a1和评估区域700-2中距离评估区域700-1最远的顶点a2作为顶点的对角线的方式生成评估区域700-5。需要说明的是,该评估区域700-5含有过多的部位p1的外部空间。因此,优选评估区域编辑部566通过从评估区域700-5去除部位p1的外部空间,来形成图16(e)所示的评估区域700-6。

另外,评估区域编辑部566也可以通过分别扩大评估区域700-1和评估区域700-2,生成图16(f)所示的连结的评估区域700-7。

另外,例如,即使根据设计信息判断功能上为燃油等流动的流路,也可能生成不同的评估区域700。这种情况下,评估区域编辑部566也要进行编辑处理。泄露测试中,例如,通过从流路的一端送入空气,测量从另一端流出的空气的流量,求得泄露量,若泄露量大于规定量,则判定为不良。流路不仅限于简单的单向,还可以为横孔或竖孔或从横孔向曲轴主轴颈倾斜的斜孔等复杂形状。对这种流路实施泄露测试的情况下,可以瞎用x射线检查装置100测得的实物数据,生成符合该流路的评估区域700。

图17表示沿着上述油路通过编辑处理生成评估区域700的情况。由此,生成了符合油路的评估区域700(图17的虚线部),从而能够可靠地将重要部位作为检查对象。

在被检体s的表面与铸件的表面一致的情况下,可能自动生成不同的评估区域700。这种情况下,评估区域编辑部566不进行上述扩大或连结等,维持各个评估区域700基于属性区分的状态。

图18是示意性表示不同属性的评估区域700重叠的情况的图。图18中,评估区域700-1和700-2基于部位p1和p2中的重要部位信息设置,评估区域700-3和700-4基于部位p1和p2的表面危险区域设置。部位p1中设置的评估区域700-1和700-3重叠,部位p2中设置的评估区域700-2和700-4重叠。对评估区域700-1和700-3赋予的属性不相同,对评估区域700-2和700-4赋予的属性不相同。这种情况下,进行下述危险度判定的处理时,能够基于属性判定危险度,因此即使属性不同的评估区域700重叠,评估区域编辑部566也不工作。

另外,泄露测试等中判明的实际测量判定的结果与通过x射线检查装置100实际测量的实际测量结果可能不一致。在被检体s中,即使在加工面不同,安装的零件不同的部位,在铸造方案的设计上,作为铸造的熔融金属流动或凝固现象,可能采用相同的温度·冷却工艺。评估区域编辑部566可以对这种部位设置相同的评估区域700。

此外,评估区域编辑部566在通过如上所述将评估区域700扩大或连结而生成的新评估区域700的网格600的个数大于规定个数的情况下,不进行编辑处理。即在由于表达评估区域700的网格600的个数大于规定个数,导致各种处理所需要的负荷过大的情况下,评估区域编辑部566不进行评估区域700的扩大或连结。另外,在表达评估区域设置部565生成的评估区域700的网格600的个数大于规定个数的情况下,评估区域编辑部566可以将生成的评估区域700分割成多个评估区域700。此外,从处理负荷或处理时间的观点来看,网格600的规定个数为基于测试等设置的值,事先存储于数据存储部58。另外,从抑制随着评估区域700的增大本不属于评估对象的区域被纳入评估对象范围内,将缺陷的检测精度维持在高水平的观点来看,可以设置网格600的规定个数。

<4.聚类处理>

说明使如上所述创建的评估区域700的内部散布的孔眼等集团化的聚类处理。这种情况下,聚类部568基于检查结果信息输入部567获取的检查结果信息以及评估区域设置部565或评估区域编辑部566生成、编辑的评估区域,是检查结果信息中的评估区域700内散布的孔眼等集团化。如上所述,包括cad等的表面元素对象数据的设计信息与作为检查结果的实物数据对位,检查结果信息包含的被检体s的内部的孔眼等危险因子的位置用设计信息中设置的坐标系表达。在通过x射线检查装置100实际测量得到的实物数据和评估区域700对位的公共位置空间中,聚类部568以网格600为单位使实物数据上的孔眼等集团化。

此外,为了对位,检查结果信息输入部567基于包括cad等的表面元素对象数据的设计信息或与铸造模拟等内部结构相关的信息,将评估区域设置部565或评估区域编辑部566设置的评估区域设置为通过x射线检查装置100实际测量得到的实物数据。另外,检查结果信息输入部567对实物数据设置网格,同时进行多边形化,从实物数据形成被检体s的表面形状模型数据。检查结果信息输入部567可以基于该表面形状模型数据设置评估区域700。

图19是表示从某一评估区域700内实际测量得到的实物数据提取的多个孔眼散布的状态的图。此外,图19中,孔眼作为危险因子的一例示出。以下,将孔眼作为危险因子950进行说明,但是危险因子并不仅限于孔眼。此外,图19(a)中,为了便于图示,限制了孔眼等危险因子950的个数,但是,在x射线检查装置100的分辨率提高,能够检测更小孔眼等的情况下,该孔眼等危险因子950的个数大于图中示例。另外,为了便于图示,图19中,示出评估区域700时,省略了网格600。聚类部568能够将这样数量较多的孔眼等危险因子950中位置较近的孔眼等组合成一个块(即簇),并作为一个缺陷部位识别,能够按照通过后处理作为缺陷部位识别的簇进行危险度的判定。

聚类部568将可设置变更的固定值作为簇阈值,将小于等于该簇阈值的两个孔眼等危险因子950组合成一个簇。在本实施方式中,簇阈值为两个孔眼等危险因子950间的距离,例如,可以设置为1mm等。即聚类部568将孔眼间距离在1mm以下的孔眼等危险因子950作为同一簇。此外,孔眼间距离是指某一孔眼等危险因子950的外周与其它孔眼等危险因子950的外周之间的距离。

图19(b)是放大表示图19(a)的虚线包围的区域r1的图。聚类部568将孔眼间距离在1mm以下的孔眼等危险因子951和952作为同一簇,将孔眼间距离大于1mm的孔眼等危险因子951和953不作为同一簇。此外,聚类部568优选从大孔眼等危险因子950(图19(b)的示例中为孔眼等危险因子951)开始依次与计算周围孔眼等危险因子950的孔眼间距离。随着孔眼等危险因子950的尺寸变小,该小孔眼等危险因子950的个数急剧增加。若在该状态下从小孔眼等危险因子950开始进行处理,则处理数据量会增加,处理时间会增加。因此,从大孔眼等危险因子950开始进行处理,能够防止处理数据量的增加或处理时间的增加。

聚类部568在相对于作为对象的孔眼等危险因子950即使存在一个小于等于簇阈值的其它孔眼等危险因子950的情况下,也要对表达作为对象的孔眼等危险因子950的网格600添加表示为可聚类网格的标志位1。聚类部568在相对于作为对象的孔眼等危险因子950没有小于等于簇阈值的其它孔眼等危险因子950的情况下,对表达作为对象的孔眼等危险因子950的网格600添加标志位0。聚类部568通过将带有标志位1的网格600结合来生成簇。

图20(a)是示意性表示对图19(a)所示的评估区域700内的孔眼等危险因子950进行上述处理后生成的簇960的图。图20(a)表示生成五个簇960-1~960-5的情况。聚类部568对每个簇960-1~960-5添加id后存储于数据存储部58。这种情况下,聚类部568对簇960-1~960-5分别添加id,例如,序号1~5。聚类部568对其它评估区域700的孔眼等危险因子950也进行相同的聚类处理。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簇阈值设置为孔眼间距离,但是并不仅限于该例。例如,簇阈值可以设置为孔眼的膨胀距离。孔眼的膨胀距离是指使孔眼等危险因子950的外周膨胀的距离。例如,将簇阈值设置为孔眼的膨胀距离0.5mm的情况下,聚类部568使孔眼等危险因子950的外周膨胀0.5mm。图20(b)表示使图19(b)所示的孔眼等危险因子951、952、953各自的外周膨胀0.5mm的情况。如图20(b)所示,孔眼等危险因子951和孔眼等危险因子952产生局部重叠的范围r2。聚类部568在使作为对象的孔眼等危险因子950膨胀的情况下,即使存在一个重叠的其它孔眼等危险因子950,也看作小于等于簇阈值的孔眼等危险因子950,将表达作为对象的孔眼等危险因子950的网格600的标志位设置为1。另外,图20(b)的孔眼等危险因子951与953之间未发生重叠。这种情况下,聚类部568看作大于簇阈值的孔眼等危险因子950,对表达作为对象的孔眼等危险因子950的网格600添加标志位0。另外,在将网格600的尺寸设置为小于簇阈值的值,并且孔眼的至少一部分所在的网格600和其它孔眼的至少一部分所在的网格600的间隔为簇阈值的情况下,也可以作为一个簇。另外,此时使用的簇阈值可以以网格为单位设置。

聚类部568进行索引处理,索引将如上所述创建的簇960用于下述危险度判定的危险程度。聚类部568基于簇960内部的孔眼等危险因子950的情况,对簇960的危险程度赋值,例如形成五个等级。聚类部568例如对危险程度高的簇960赋予大的数值(簇索引)。聚类部568例如从簇960内的平均孔眼间距离或小于等于簇阈值的孔眼间的个数或孔眼等950的总体积在簇960的体积中所占的比例(平均体积率)或孔眼等危险因子950的形状等综合考虑,对于簇960的危险程度赋值,进行索引处理。

平均孔眼间距离是簇960内多个孔眼间距离的平均值,值越小,表示簇960内部多个孔眼等950距离越近。小于等于簇阈值的孔眼间的个数在例如,如缩松这样细小孔眼等危险因子950密集的情况下较多。这种情况下,多个孔眼等危险因子950可能在内部连接。平均体积率是簇960内的孔眼等危险因子950的总体积除以簇960的体积得到的值。该值越大,表示簇960内发生的孔眼等危险因子950越多。特别是孔眼等危险因子950的尺寸小的情况下,其发生频率也高,因此,可能隐藏着在x射线检查装置100分辨率以下的孔眼等。作为簇960内孔眼等危险因子950的形状,根据锐角部分的程度(例如,孔眼的轮廓形状的宽高比等)的形状特征量来区分索引缩孔和气孔。

采用图21(a)和图21(b)说明聚类部568进行的索引处理。图21(a)表示簇960内密集分布有大量小孔眼等危险因子950的示例,图21(b)表示簇960内散布有少量较大孔眼等危险因子950的示例。在图21(a)的示例中,小于等于簇阈值的孔眼间的个数较多,在图21(b)的示例中,小于等于簇阈值的孔眼间的个数较少。在小于等于簇阈值的孔眼间的个数较多的图21(a)的示例中,如上所述,簇960内的多个孔眼等危险因子950可能在内部连接。在图21(a)和图21(b)的示例中,簇960内多个孔眼间距离的平均值均为相同水平。在图21(a)的示例中,小孔眼等危险因子950密集分布,因此平均体积率的值小,在图21(b)的示例中,大孔眼等危险因子950散布,因此平均体积率的值大。聚类部568判定具有上述特征的图21(a)所示的簇960的危险程度高,簇索引赋值为“5”。聚类部568判定具有上述特征的图21(b)所示的簇960的危险程度较低,簇索引赋值为“2”。

接着,说明缺陷评估装置1进行的危险度判定处理即质量评估处理。

本实施方式的x射线检查装置100对如上所述生成的各个评估区域700进行聚类部568生成的簇960的危险度的判定。这种情况下,通过缺陷评估装置1的评估部57进行位置关系的检查和危险度的判定。

评估部57如图2所示,功能上具有评估区域内检查部571和危险度判定部572。评估区域内检查部571计算簇960与被检体s的表面的位置关系。危险度判定部572基于评估区域内检查部571计算的位置关系进行簇960的危险度的判定。

首先,说明评估区域内检查部571计算位置关系的处理。评估区域内检查部571基于聚类部568生成的簇960、评估区域编辑部566编辑的评估区域700以及被检体s的表面(例如,计算面830或加工面)的位置信息进行处理。

图22示意性表示簇960、评估区域700以及被检体s的表面的关系。评估区域700和簇960-1~960-5与图20(a)所示的情况相同。图22中,表面q1、q2为加工面,范围q3为基于表面危险区域信息的容易发生烧伤的部位,表面q4为待紧固部位的表面。

评估区域内检查部571对各簇960-1~960-5提取与表面之间的评估对象。此时,评估区域内检查部571将距离小于等于计算用阈值的簇960-1~960-5与表面之间的部分设置为计算对象。在图x+13中,与簇960-1对应的评估对象用l1-1、l1-2表示,与簇960-2对应的评估对象用l2-1表示,与簇960-3对应的评估对象用l3-1、l3-2、l3-3、l3-4、l3-5表示,与簇960-4对应的评估对象用l4-1、l4-2、l4-3、l4-4、l4-5表示,与簇960-5对应的评估对象用l5-1、l5-2表示。此外,在图22的示例中,评估区域内检查部571基于簇960的边界与表面的距离提取评估对象,但是也可以基于簇960内靠近表面的孔眼等危险因子950的边界与表面的距离提取评估对象。例如,评估区域内检查部571可以基于簇960-1所包括的孔眼等950的边界与表面的距离,提取评估对象l1-21,代替评估对象l1-2。这种情况下,优选与表面的距离更加精确。

危险度判定部572比较如上所述提取的评估对象的距离与判定用阈值的大小关系。此外,判定用阈值设置为小于上述计算用阈值的值。危险度判定部572对于提取有距离小于判定用阈值的评估对象的簇960,判定危险度高。

此外,上述判定用阈值是可调整值。例如,在采用判定用阈值的危险度的判定结果不符合实际应用的情况,即危险判定过多的情况或过少的情况下,调整判定用阈值。在危险判定过多的情况下,危险度判定部572将判定用阈值的值重新设置为较小值,再次进行判定处理。这种情况下,例如,若将原来的判定用阈值2mm调整为1mm,则判定距离表面1.5mm位置处的簇960不危险。另外,在危险判定过少的情况下,危险度判定部572将判定用阈值的值重新设置为较大值,再次进行判定处理。这种情况下,例如,若将原来的判定用阈值2mm调整为3mm,则判定距离表面2.5mm位置出的簇960危险。此外,在将判定用阈值调整为较大值的情况下,危险度判定部572设置为小于计算用阈值的值(例如,5mm)。这样设置判定用阈值和计算用阈值这两个阈值的原因在于,通过计算用阈值(例如,5mm)能够一次性得到计算结果,因此方便尝试改变判定用阈值使判定结果符合实际应用。

危险度判定部572针对每个簇960,基于评估区域内检查部571提取的评估对象的距离和基于作为评估对象的终点的表面的属性设置的距离,进行危险度的判定。这种情况下,危险度判定部572即使在提取的评估对象的距离相等的情况下,只要作为终点的表面的属性不同,就要进行不同的危险度的评估。例如,危险度判定部572在作为终点的表面的属性为致密层的情况和为加工面的情况下,判定以加工面为终点的评估对象的危险度高。另外,危险度判定部572在作为终点的表面为重要部位的情况下,判定评估对象的危险度高。

例如,在图22的示例中,危险度判定部572针对簇960-1、960-3提取的评估对象l1-2、l3-1,由于作为其终点的表面为切削成致密层的加工面q1,因此判定危险度高。危险度判定部572对于与簇960-3对应的评估对象l3-4,由于作为其终点的表面为切削成致密层的加工面q2,且为油路,因此判定危险度高。而且,经由该簇960-3从作为评估对象l3-1的终点的加工面可能发生泄露。因此,危险度判定部572判定评估对象l3-4的危险度最高。这样,泄露成为了流路的问题,因此对表面为油路的情况下判定危险度时需要考虑泄露的流路的入口和出口。危险度判定部572针对簇960-4的评估对象l4-5,由于作为其终点的表面为可能发生烧伤的范围q3,且并非健全的组织状态,因此判定危险度高。危险度判定部572针对簇960-5的评估对象l5-2,由于作为其终点的表面q4为进行紧固的部位,施加紧固力可能导致断裂,因此判定危险度高。

此外,危险度判定部572除了从簇960内距离被检体s的表面最近的孔眼的表面到作为终点的被检体s的表面的距离信息以外,还根据作为终点的被检体s的表面设置的加工余量的深度信息进行不同的危险度的判定。

图23示意性表示簇960和表面的距离与加工余量的深度的关系。图23中,将通过铸针最初形成的孔的表面记为q5,将通过对表面q5进行加工而形成的表面记为q6,将簇960的评估对象记为l-1、l-2。假设评估对象l-1和l-2与表面q6的距离相等。另外,将提取评估对象l-1的位置出的加工余量记为r3,将提取评估对象l-2的位置处的加工余量记为r4。提取评估对象l-2的位置处的加工余量r4大于提取评估对象l-1的位置处的加工余量r3。在表面的加工余量大的情况下,切削的致密层多,因此与加工余量小的情况相比,危险度较高。即危险度判定部572判定与作为加工面的表面q5的距离相等的评估对象l-1及l-2中评估对象l-2的危险度高于评估对象l-1。

危险度判定部572为了按照上述想法进行危险度的判定,采用以下式(1)、(2)所示的判定公式。式(1)为表面不是油路的情况下的判定公式,式(2)为表面是油路的情况下的判定公式。

x=(簇索引×评估对象的个数×加工余量大小×表面度数)/评估对象的距离…(1)

x={(簇索引×评估对象的个数×加工余量大小×表面度数)/评估对象的距离}×系数…(2)

此外,表面度数是基于表面的属性索引得到的值,诸如烧伤为“4”,加工面为“3”,紧固部为“2”等,例如,赋值形成五个等级。另外,式(2)用于表面为油路的泄露测试对象,为式(1)的判定公式加权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式(1)、(2),按照实物数据的各个表面被赋予的属性信息和簇960被赋予的属性信息的组合,设置用于判定质量评估的基准。

危险度判定部572基于通过上述式(1)或(2)得到的值是否大于规定的判定用阈值,判定各簇960的危险度。即危险度判定部572在通过式(1)或(2)得到的值大于判定用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为危险,在小于等于判定用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为不危险。此外,该判定用阈值小于提取上述评估对象时使用的计算用阈值。

图24是以表的形式表示危险度判定部572判定危险度时使用的各索引和判定结果的一例。此外,图24中,采用对簇和评估对象赋予的附图标记表示簇id和评估对象id。向图24中的簇判定一栏输入危险度判定部572基于式(1)或(2)得到的判定结果即可。

上述判定结果在显示监视器6上显示。这种情况下,显示监视器6基于判定结果用颜色区分显示评估对象,并显示作为评估对象的簇960。

图25示意性表示显示监视器6显示的判定结果的一例。显示监视器6显示以网格600为单位表达的评估区域700、孔眼等危险因子950、簇960、评估对象。图25中,作为一例,表示与四个簇960-1~960-4相对应的危险度判定的结果。簇960-1提取五个评估对象l1-1~l1-5,簇960-2及960-3分别提取评估对象l2-1及l3-1,簇960-4提取两个评估对象l4-1、l4-2。簇960-1的评估对象l1-1~l1-5中,评估对象l1-2及l1-5小于等于判定阈值。同样地,簇960-4的评估对象l4-1、l4-2中,评估对象l4-2小于等于判定阈值。关于其它评估对象,大于判定阈值且小于等于计算用阈值。

显示监视器6用颜色区分显示小于等于判定阈值的评估对象和大于判定阈值且小于等于计算用阈值的评估对象。这种情况下,显示监视器6用例如红色显示簇960-1的评估对象l1-2及l1-5和簇960-4的评估对象l4-2,用例如蓝色显示其它评估对象。此外,图25中,为了便于图示,用实线表示评估对象l1-2、l1-5、l4-2,用虚线表示其它评估对象,从而实现用颜色区分显示。

此外,判定用阈值可以根据求解与缺陷位置的距离的面的属性信息,设置不同的阈值。另外,也可以基于求解与某一面的距离的缺陷位置处的缺陷的状态,设置不同的判定用阈值。

显示监视器6基于簇960的危险度显示不同的颜色。在图25的示例中,簇960-1如上所述,提取出了被判定为危险的评估对象l1-2和l1-5,由此可知,簇960-1是位于构成被检体s的两个表面附近的危险因子950的集合。簇960-4提取出了被判定为危险的评估对象l4-2,由此可知,簇960-4是位于被检体s的一个表面附近的危险因子950的集合。另外,簇960-2、960-3分别提取出了未被判定为危险的评估对象l2-1、l3-1,由此可知,簇960-2、960-3是距离被检体s的表面一定距离以上的危险因子950的集合。在这种情况下,显示监视器6用例如红色显示位于多个表面附近的簇960-1内部的网格600,用例如黄色显示位于一个表面附近的簇960-4内部的网格600,用例如蓝色显示距离表面一定距离以上的簇960-2、960-3内部的网格600。此外,图25中,为了便于图示,对簇960-1内部的网格600添加斜线,对簇960-4内部的网格600添加原点,对簇960-2、960-3内部的网格600添加格子状图案用颜色区分显示。

另外,显示监视器6还可以基于被检体s的表面的属性信息,用颜色区分显示表面。另外,显示监视器6还可以基于危险度的判定结果,用颜色区分显示评估区域700。在判定危险度高的情况下,显示监视器6用例如红色显示评估区域700,在判定危险度不高的情况下,显示监视器6用例如蓝色表示评估区域700。这样,基于为了实现被检体s所期待的功能而形成的表面与危险因子的距离信息进行危险度判定,能够将危险区域简单明了地显示在被检体s的模型数据上。

参照图26、图27的流程图,书面缺陷评估装置1进行的处理。用于执行图26、图27的流程图所示的各处理的程序存储于数据存储部58,由缺陷评估装置1读取并执行。

在图26的步骤s100中,由网格设置部564设置网格600,并进入步骤s101。在步骤s101中,判定危险区域信息或重要部位信息是否比被检体s的表面靠近内侧(内部结构)。即判定是否为内部危险区域信息。在比被检体s的表面靠近内侧,即是内部危险区域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101中判定为肯定,并进入步骤s102。在步骤s102中,评估区域设置部565根据表面信息和内部危险区域信息设置评估区域700,并进入下述步骤s109。在不是内部危险区域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101中判定为否定,并进入步骤s103。

在步骤s103中,判定能否识别计算面830。在识别计算面830,即是重要部位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103中判定为肯定,并进入步骤s104。在步骤s104中,评估区域设置部565在基于重要部位信息的表面设置评估区域700并进入下述步骤s109。

在不能识别计算面830的情况,即是表面危险区域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103中判定为否定,并进入步骤s105。在步骤s105中,获取设计信息和危险区域信息,并进入步骤s106进入。在步骤s106中,评估区域设置部565设置有效感兴趣区域620,并进入步骤s107。在步骤s107中,计算用表面创建部563在有效感兴趣区域620内设置计算面830,并进入步骤s108。在步骤s108中,评估区域设置部565通过将计算面820扩展到被检体s的内侧设置评估区域700,并进入步骤s109。在步骤s109中,对设置的评估区域700赋予属性信息,进入图27的步骤s110。

在步骤s110中,评估区域编辑部566判定表达评估区域700的网格600的个数是否小于等于规定个数。在大于规定个数的情况下,步骤s110中判定为否定,并进入步骤s111。在步骤s111中,评估区域编辑部566将评估区域700分割,并返回步骤s110。在网格600的个数小于等于规定个数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110中判定为肯定,并进入步骤s112。通过步骤s110、s111中的处理,将用于表达评估区域700的网格600的个数控制在规定个数以下,能够抑制评估区域700的处理时间的增加。另外,能够抑制随着评估区域700的增大不属于评估对象的区域被纳入评估对象范围内,将缺陷的检测精度维持在高水平。

在步骤s112中,判定是否编辑评估区域700。在编辑评估区域700的情况下,步骤s112中判定为肯定,并进入步骤s113,在不编辑评估区域700的情况下,步骤s112中判定为否定,并进入下述步骤s116。在步骤s113中,评估区域编辑部566对评估区域700进行编辑处理,并进入步骤s114。在步骤s114中,判定评估区域700的属性是否为例如,油路或螺孔的规定内容。在评估区域700的属性为规定内容的情况下,步骤s114中判定为肯定,并进入步骤s115。在评估区域700的属性不是规定内容的情况下,步骤s114中判定为否定,并返回步骤s110。在步骤s115中,评估区域编辑部566扩展评估区域700与相邻的评估区域700连结,并返回步骤s110。

若步骤s112中判定为否定,则在步骤s116中,聚类部568进行聚类处理,并进入步骤s117。在步骤s117中,聚类部568对簇960进行索引处理,并进入步骤s118。在步骤s118中,评估部57的危险度判定部572对评估区域700内的各簇960进行危险度判定处理,并进入步骤s119。此时,通过危险度判定处理得到的判定结果在显示监视器6上显示。在步骤s119中,判定判定用阈值是否合适。在判定用阈值合适的情况下,步骤s119中判定为肯定,结束处理。在判定用阈值不合适的情况下,步骤s119中判定为否定,调整判定用阈值,返回步骤s118,重新进行危险度判定处理。

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能够得到如下作用效果。

(1)在缺陷评估装置1的检查控制部56中,计算用表面创建部563基于表面危险区域信息从被检体s的表面形状的局部部位的表面提取计算面830,评估区域设置部565基于计算面830设置评估区域700。由此,能够将与重要部位不同且无法识别表面的被检体s的部位纳入危险度检查或评估的对象。

(2)计算用表面创建部563对将多个表面危险区域分组的位置设置有效感兴趣区域620,提取被检体s的部位中有效感兴趣区域620包围的范围作为计算面830。由此,能够基于表面危险区域,在被检体s设置表面,并设置评估区域700。

(3)评估区域设置部565通过以计算面830为起点向着被检体s的内侧扩展来设置评估对象700。由此,能够将被检体s的部位的表面及其附近作为危险度检查或评估的对象,并防止在被检体s的外部空间设置评估区域700。

(4)评估区域设置部565通过将计算面830朝着被检体s的内侧扩展规定距离来设置评估区域700。由此,能够将被检体s的部位的表面及其附近作为危险度检查或评估的对象。

(5)评估区域设置部565基于包括计算面830的部位的属性信息,设置规定距离。由此,能够基于提取计算面830的部位的重要程度,确定应该作为检查或评估对象的距离被检体s的部位的表面的深度。

(6)评估区域设置部565基于与计算面830相对的部位的表面的距离信息,设置扩展计算面830的距离。由此,在提取计算面830的部位的壁厚较薄的情况下,能够设置评估区域700包括与计算面830相对的部位的表面。

(7)评估区域设置部565基于计算面830的凸部与凹部的宽高比,即凹凸程度,设置扩展计算面830的距离。由此,能够考虑因凹凸程度不同而不同的危险(例如,凹部容易受烧伤影响)状态设置评估区域700。

(8)评估区域设置部565基于与被检体s的内部结构中估计的缺陷相关的缺陷估计信息,设置从计算面830沿着被检体s的内部结构所在的方向扩展的距离。由此,能够基于表面危险区域信息的危险程度,例如,温度等,危险程度越高,作为检查或评估对象,距离被检体s的表面的位置越深。

(9)评估区域设置部565基于计算面830即表面危险区域的面积,设置扩展计算面830时的距离。由此,较大的表面危险区域可能位于距离被检体s的表面较深的位置,因此能够将这样的表面危险区域作为检查或评估对象。

(10)计算用表面创建部563在被检体s的同一部位设置多个有效感兴趣区域620的情况下,分别对有效感兴趣区域620提取计算面830,评估区域设置部565为多个计算面830中的每一个设置评估区域700。由此,在同一部位的表面危险区域的分布位置距离较远的情况下,能够对各表面危险区域设置评估区域700,排除检查或评估对象以外的区域,将表面危险区域纳入检查或评估对象。

(11)结构信息获取部55获取表示被检体s的表面形状的表面形状信息、以及与被检体s估计发生的缺陷的位置相关的内部危险区域信息。计算用表面创建部563沿着被检体s的表面形状,提取包括估计的缺陷的位置在内的规定区域作为计算面830。评估区域设置部565将计算面830在被检体s的内部结构中沿着与表面形状的方向相交的方向扩展,设置评估区域700。由此,能够将与重要部位不同且无法识别表面的被检体s的部位纳入危险度检查或评估的对象。

(12)聚类部568在评估区域700与基于实际测量被检体s得到的数据的实物数据对位的状态下,在实物数据的空间内设置评估区域700,识别位于实物数据的空间内的评估区域700内的缺陷部位。由此,能够将设计信息的坐标系用于实物数据来识别缺陷部位,因此提高便利性。

(13)聚类部568以网格600为单位提取识别的缺陷部位,在具有多个网格600的情况下,基于识别的缺陷部位的位置关系或提取的网格600的位置关系,组合多个网格600生成作为网格组的簇960。由此,能够在将多个危险因子950以网格600的形式集团化的状态下,判定危险度。

(14)危险度判定部572对每个簇960,计算簇960内含有的缺陷部位与包括实物数据表达的表面的实物表面区域的距离信息,基于计算的距离信息,判定危险度。由此,位于被检体s的实物表面附近的危险因子950可能导致泄露或断裂等,因此能够判定这样的危险因子950的危险度高。

(15)危险度判定部572在进行质量评估时使用的距离信息包括位于簇960内的多个危险因子950与包括实物数据表达的表面的实物表面区域的各个距离信息中表示最短距离的信息。由此,能够对位于实物表面附近且很有可能导致泄露或断裂等的危险因子950进行危险度的判定。

(16)危险度判定部572进行质量评估时使用的距离信息在实物数据表达的各表面中,包括来自位于簇950内的任意缺陷部位的距离信息。由此,能够对于对被检体s的某一实物表面来说危险度低,但是对其它实物表面来说危险度较高这样的危险因子950做到无一遗漏的评估。

(17)危险度判定部572在簇960内,基于根据从多个表面中每一个到簇960内存在的任一危险因子950的距离信息中对各个表面设置的属性信息设置的评估基准,判定质量评估。一般来说,被检体s的表面状态为例如加工面的情况和致密层的情况下,即使危险因子950的位置与被检体s的表面的距离相同,其危险度也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基于被检体s的表面状态的距离信息判定危险度,因此,能够提高判定精度。

(18)评估区域编辑部566基于评估区域设置部565设置的多个评估区域700相互间的距离信息,将评估区域700间的三维空间设置为用于检查或评估对象的补充区域,设置包括评估区域700和补充区域的新评估区域。由此,能够将评估区域设置部565设置的评估区域700外的危险因子920作为检查或评估对象。

(19)评估区域编辑部566基于表示缺陷出现频率的变化相对于铸造条件的变化的类似性的类似性信息,确定可否设置补充区域。由此,在铸造方案的设计上,从铸造的熔融金属流动或凝固现象的观点来看,能够将经过相同温度·冷却工艺的部位组合成一个评估区域700。

(20)评估区域编辑部566基于构成被检体s的表面中有无包含多个评估区域700的一部分的表面,确定可否设置补充区域。由此,能够将同一流路一起作为检查或评估对象,无需将燃油流通的油路等流路分别作为评估区域700。

(21)评估区域设置部565从被检体s的内部结构所在的区域内设置任意位置,基于设置的位置设置评估区域700。由此,能够将与重要部位不同且无法识别表面的被检体s的部位纳入危险度检查或评估的对象。

(22)根据实物数据的各个表面被赋予的属性信息和簇960被赋予的属性信息的组合,设置用于判定质量评估的基准。由此,能够提高危险度的判定精度。

-第二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体制造系统。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体制造系统制作具备例如汽车的出门部分、发动机部分、齿轮部分及电路板的电子零件等模压构件。

图2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体制造系统1000的结构的一例的框图。结构体制造系统1000具备第一实施方式或变形例中说明的x射线检查装置100、设计装置1110、成形装置1120、控制系统1130、修理装置1140。

设计装置1110是创建与结构体的形状相关的设计信息时用户使用的装置,进行设计处理,创建并存储设计信息。设计信息是表示结构体的各位置的坐标的信息。设计信息输出到成形装置1120及下述控制系统1130。成形装置1120进行成形处理,使用设计装置1110创建的设计信息创建并成形结构体。这种情况下,成形装置1120可以执行3d打印技术代表的层叠加工、铸造加工、鍛造加工及切削加工中的至少一种。

x射线检查装置100进行测量处理,测量成形装置1120成形的结构体的形状。x射线检查装置100将表示作为测量结构体的测量结果的结构体的坐标的信息(以下,称为形状信息)输出到控制系统1130。控制系统1130具备坐标存储部1131、检查部1132。坐标存储部1131存储上述设计装置1110创建的设计信息。

检查部1132判定成形装置1120成形的结构体是否按照设计装置1110创建的设计信息成形。换言之,检查部1132判定成形的结构体是否为合格产品。这种情况下,检查部1132进行检查处理,读取坐标存储部1131存储的设计信息,将设计信息与从x射线检查装置100输入的形状信息进行比较。检查部1132进行检查处理,例如,将设计信息所示的坐标与对应形状信息所示的坐标进行比较,若检查处理的结果为设计信息的坐标与形状信息的坐标一致,则判定为按照设计信息成形的合格产品。若设计信息的坐标与对应的形状信息的坐标不一致,则检查部1132判定坐标的差值是否在规定范围内,若在规定范围内,则判定为可修复的缺陷产品。

在判定为可修复的缺陷产品的情况下,检查部1132将表示缺陷部位和修复量的修理信息向修理装置1140输出。缺陷部位是与设计信息的坐标不一致的形状信息的坐标,修复量是缺陷部位处设计信息的坐标与形状信息的坐标的差值。修理装置1140进行修理处理,基于输入的修理信息,对结构体的缺陷部位进行再加工。修理装置1140通过修理处理再次进行与成形装置1120的成形处理相同的处理。

参照图29所示的流程图,说明结构体制造系统100进行的处理。

在步骤s200中,设计装置1110由用户在进行结构体设计时使用,通过设计处理,创建并存储与结构体的形状相关的设计信息,并进入步骤s201。此外,不仅限于设计装置1110创建的设计信息,在存在已有设计信息的情况下,通过输入该设计信息,获取设计信息也包含在本发明的一实现方式中。在步骤s201中,成形装置1120通过成形处理,基于设计信息创建并成形结构体,并进入步骤s202。在步骤s202中,x射线检查装置100进行测量处理,测量结构体的形状,输出形状信息,并进入步骤s203。

在步骤s203中,检查部1132进行检查处理,将设计装置1110创建的设计信息与x射线检查装置100测量并输出的形状信息进行比较,并进入步骤s204。在步骤s204中,基于检查处理的结果,检查部1132判定成形装置1120成形的结构体是否为合格产品。在结构体为合格产品的情况,即设计信息的坐标与形状信息的坐标一致的情况下,步骤s204中判定为肯定,并结束处理。在结构体为不合格产品的情况,即设计信息的坐标与形状信息的坐标不一致的情况或检测到设计信息中没有的坐标的情况下,步骤s204中判定为否定。并进入步骤s205。

在步骤s205中,检查部1132判定结构体的缺陷部位能否修复。在缺陷部位不可修复的情况,即缺陷部位处的设计信息的坐标与形状信息的坐标的差值大于规定范围的情况下,步骤205中判定为否定,并结束处理。在缺陷部位可修复的情况,即缺陷部位处的设计信息的坐标与形状信息的坐标的差值在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步骤s205中判定为肯定,并进入步骤s206。这种情况下,检查部1132向修理装置1140输出修理信息。在步骤s206中,修理装置1140基于输入的修理信息,对结构体进行修理处理,并返回步骤s202。此外,如上所述,修理装置1140通过修理处理再次进行与成形装置1120的成形处理相同的处理。

根据上述第二实施方式,能够得到如下作用效果。

(1)结构体制造系统1000的x射线检查装置100进行测量处理,获取基于设计装置1110的设计处理通过成形装置1120创建的结构体的形状信息,控制系统1130的检查部1132进行检查处理,将通过测量处理获取的形状信息与通过设计处理创建的设计信息进行比较。因此,能够通过非破坏性的检查获取结构体的缺陷的检查或结构体的内部信息,判定结构体是否为按照设计信息创建的合格产品,因此,有助于结构体的质量管理。

(2)修理装置1140基于检查处理的比较结果,进行修理处理,对结构体再次进行成形处理。因此,在结构体的缺陷部分可修复的情况下,能够对结构体再次进行与成形处理相同的处理,因此有助于制造接近设计信息的高质量结构体。

可以使上述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的x射线检查装置或缺陷评估装置如下变形,也可以将一个或多个变形例与上述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组合。

(1)x射线检查装置100可以具备发射锥形束的x射线源及检测器4,检测器4并非线传感器,而是具有像素呈二维状排列的结构。这种情况下,从检测器4呈线状排列的像素输出信号即可。

(2)网格600的形状不仅限于立方体。例如涡轮叶片的叶片部、传动箱或差速器箱等空心形状的物品在结构上的表面方向和壁厚方向上,检查所需要的网格600的间距不同。在表面方向上,网格600不必太小。另一方面,在壁厚方向上,需要减小网格600的间距。对于这种物品,优选设置长方体网格。

(3)网格设置部564在结构信息获取部55获取的cad等的设计信息中设置网格600,但是并不仅限于此例。例如,网格设置部564可以基于检查结果信息输入部567输入的通过x射线检查装置100测量获取的实际测量数据,即体素数据,进行网格设置处理。这种情况下,缺陷评估装置1的检查控制部56功能上可以具备表面信息分离部,表面信息分离部从输入的体素数据分离被检体s的表面信息和内部结构信息。代替cad等的设计信息,将体素数据分离的表面信息输出到表面信息获取部561。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不损害本发明的特征,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范围内可以想到的其它实施方式也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