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气体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84812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室内气体检测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室内的阴角和阳面分别检测的室内气体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室内气体检测系统一般在室内某个或者某几个位置设置对气体进行检测的传感器或者传感器组,通过在持续的时间内对室内气体进行检测,确定室内气体的质量信息。但上述检测方法中,不能够针对室内的情况对不同区域的气体情况进行区别检测,影响检测的精准程度;比如,室内接受阳光的阳面,以及室内不能够接受阳光的阴角区域,由于接受光照的程度不同,空气湿度不同,必然造成室内不同区域的气体的浓度、成分的差异,进而,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也不同,若不能够准确检测各个区域的气体质量,将会影响室内装饰及布局,对人体健康也将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气体检测系统,用以克服上述技术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室内气体检测系统,包括:

对室内阳面位置进行检测的阳面检测带;

对室内阴角位置进行检测的阴角检测带;

与所述阳面检测带连接获取阳面检测带检测的气体信息的第一检测控制器,与所述阴角检测连接获取阴角检测带检测的气体及水分信息的第二检测控制器;

以及与所述第一检测控制器、第二检测控制器连接并对两者检测的信息进行处理的终端处理器;

所述室内的空间包括获取足够光照的第一内室,获取部分光照的第二内室以及无光照的第三内室;

其中,所述阳面检测带为一弧形检测带,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内室的第一弧形部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内室的第二弧形部,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部连续设置,弧形检测带向第一内室和第二内室的阳面墙体突出,弧形检测带的两个端部设置在靠近第一内室左侧的阳面墙体和第二内室右侧的阳面墙体,实时检测阳面的气体信息;

所述阴角检测带包括连续的矩形带和弧形带,包括: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三内室左侧阴面墙体的第一矩形带,设置在第三内室前侧阴面墙体的第二矩形带,设置在第三内室右侧阴面墙体的第三矩形带,设置在第二内室前侧阴面墙体的第四矩形带,设置在第一矩形带和第二矩形带之间覆盖第三内室左侧和前侧墙体之间的第一阴角的第三弧形带,设置在第二矩形带和第三矩形带之间覆盖第三内室前侧和右侧之间的第二阴角的第四弧形带,以及设置在第三矩形带和第四矩形带之间覆盖三个内侧交汇点的第五弧形带。

进一步地,所述阴角检测带包括靠近阴面墙体的进出口侧边,设置在进出口侧边的内侧具有水分检测传感器的倾斜设置的水分检测层,设置各种气体检测传感器的第一检测层,以及设置在第一检测层内的气体缓冲层。

进一步地,所述阴角检测带为外表层为气囊的检测带,在气囊靠近阴面墙体的一侧设置一排供气体及水分进出的进出口,气体及水分通过进出口进入气囊中,依次通过水分检测传感器进行水分检测、第一检测层进行气体的浓度及质量的检测;并流至所述气体缓冲层后沿相反顺序流出,即先通过第一检测层、再通过水分检测层,从进出口流出。

进一步地,所述水分检测层为设置在气囊内的倾斜板,其为倾斜的塑胶板,其上开设有供气体通过的通孔,水分在第一进入水分检测层时,水分检测传感器对水分进行检测,同时,部分水分附着在塑胶板上,并沿倾斜角度逐渐流出气囊;在水分第二次进入水分检测层时,水分检测传感器对水分进行第二次检测,两次的水分检测浓度、湿度等信息不同,第二检测控制器采集两侧的检测数据,进行存储及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阳面检测带包括设置在弧形检测带两端的气体进出口、以及设置各种传感器的第二检测层、设置在第二检测层内的气体滞留层;待检测气体从两侧的气体进出口通过,并经过第二检测层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传输至第一检测控制器内,经过处理后传输至所述的终端处理器内。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处理器在单位时间t内,分别获取阳面检测带获取的确定的一种气体的浓度信息a,所述阴角检测带获取的确定的同一种气体的浓度信息b,以及阴角检测带获取的湿度信息c;

所述的终端处理器内包括对数据进行处理的一分组单元和一存储单元,所述的分组单元在单位时间t内第一次接收到触摸信号的触发后,获取后续的各传感器的电流信号时,以连续的时间t为一周期进行采样,连续采样m1个周期,在每一周期内取一瞬时值c,计算得出平均电流值cm。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处理器还包括一比较单元,其通过对在单位时间t内,分别获取阳面检测带获取的确定的一种气体的浓度信息a,阴角检测带获取的确定的同一种气体的浓度信息b,以及阴角检测带获取的湿度信息c;确定阳面浓度与阴面浓度的比较系数r;

式中,xi表示在单位时间t内,阳面检测带的检测器获取的某一种气体的一瞬时检测值;yi在单位时间t内,阴角检测带的检测器获取的某一种气体的一瞬时检测值;表示在单位时间t内,阳面检测带的检测器获取的某一种气体的平均值;表示在单位时间t内,阴角检测带的检测器获取的某一种气体的平均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室内气体检测系统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分别对室内的阴面与阳角的气体浓度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的气体浓度差异,决定室内的家具布置情况,将床铺、沙发等布置在阳面位置,阴角处设置花卉等。

进一步,本发明设置阳面检测带和阴角检测带,分别对不同位置的气体浓度进行检测,将室内墙体根据光照划分为阳面和阴面墙体,以及阴角;根据不同位置设置不同的检测带形状。

进一步,本发明实施例的阴角检测带包括连续的矩形带和弧形带,覆盖各个阴角;阳面检测带设置为弧形带,设置相互贯通的开口,实现空气流动中检测。

进一步,本发明的阴角检测带包括进气和进水口,设置各种气体检测传感器的检测层,以及倾斜的水检测口,同时对气体和水分进行检测。

进一步,本发明通过终端处理器,对检测的所有信息进行处理、比较,设置矩阵组,对各个气体浓度信息进行比较判定;同时,通过引入比较系数,对室内不同位置的气体浓度信息进行比较判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室内气体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室内阴角检测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室内阳面检测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的室内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室内检测系统包括对室内阳面位置进行检测的阳面检测带3,对室内阴角位置进行检测的阴角检测带2,与所述阳面检测带3连接获取阳面检测带检测的气体信息的第一检测控制器31,与所述阴角检测带2连接获取阴角检测带2检测的气体及水分信息的第二检测控制器21,以及与所述第一检测控制器31、第二检测控制器21连接并对两者检测的信息进行处理的终端处理器4。

请继续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室内空间包括获取足够光照的第一内室11,获取部分光照的第二内室12以及无光照的第三内室13;上述三个内室的光照强度依次降低,其中,第二内室12存在不能接受光照的一侧墙体,第三内室13的三侧墙体不能接受光照,形成阴面,尤其,在两侧不能接受墙体的夹角形成阴角。在第一内室11和第二内室12的连通处设置供气体和人通过的第一流通口16,在第一内室11和第三内室13的连通处设置供气体和人通过的第二流通口17;气体通过两个流通口之间的流通,能够降低气体浓度及质量的差距。

请继续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阳面检测带3为一弧形检测带,其包括设置在第一内室31的第一弧形部311和设置在第二内室12的第二弧形部312,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部连续设置,弧形检测带向第一内室和第二内室的阳面墙体14突出,弧形检测带的两个端部设置在靠近第一内室左侧的阳面墙体121和第二内室右侧的阳面墙体122;因此,弧形检测带能够覆盖第一内室和第二内室的三个阳面墙体,实时检测阳面的气体信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弧形检测带能够最大限度的覆盖室内的阳面部分的检测范围,并且,气体在流通过程中,无论是从阴面到阳面还是从阳面到阴面,在与弧形检测带接触时,具有最大的接触面积,对气体检测的精度较高。

请继续结合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阴角检测带2包括连续的矩形带和弧形带,具体而言,包括:设置在靠近第三内室左侧阴面墙体的第一矩形带211,设置在第三内室前侧阴面墙体的第二矩形带212,设置在第三内室右侧阴面墙体的第三矩形带213,设置在第二内室前侧阴面墙体的第四矩形带214,设置在第一矩形带和第二矩形带之间覆盖第三内室左侧和前侧墙体之间的第一阴角的第三弧形带23,设置在第二矩形带和第三矩形带之间覆盖第三内室前侧和右侧之间的第二阴角的第四弧形带231,以及设置在第三矩形带和第四矩形带之间覆盖三个内侧交汇点的第五弧形带22。上述各矩形带和弧形带沿各个墙体及阴角顺次布置,能够覆盖所有阴面墙体及阴角。

请结合图2所示,其为本发明的室内阴角检测带的结构示意图,包括靠近阴面墙体的进出口侧边24,设置在进出口侧边24的内侧具有水分检测传感器26的倾斜设置的水分检测层25,设置各种气体检测传感器的第一检测层27,以及设置在第一检测层27内的气体缓冲层28。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阴角检测带为外表层为气囊的检测带,在气囊靠近阴面墙体的一侧设置一排供气体及水分进出的进出口,气体及水分通过进出口进入气囊中,依次通过水分检测传感器26进行水分检测、第一检测层27进行气体的浓度及质量的检测;并流至所述气体缓冲层28后沿相反顺序流出,即先通过第一检测层27、再通过水分检测层,从进出口流出。

具体而言,本发明通过上述结构,在设定的很短时间内,气体和水分分别经过两侧检测,第二检测控制器21分别采集两次的检测数据,进行存储,并最终传输至终端处理器4内进行处理。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的水分检测层25为设置在气囊内的倾斜板,其为倾斜的塑胶板,其上开设有供气体通过的通孔(图中未画出),水分在第一进入水分检测层时,水分检测传感器26对水分进行检测,同时,部分水分附着在塑胶板上,并可沿倾斜角度逐渐流出气囊;在水分第二次进入水分检测层时,水分检测传感器对水分进行第二次检测,两次的水分检测浓度、湿度等信息不同,第二检测控制器21采集两侧的检测数据,进行存储及处理。由于本实施例中,仅在阴面对水分进行检测,因此,第二检测控制器21内设置两次检测的湿度阈值以及湿度差阈值。在预设的检测时间t内,分别采集两次的湿度值,计算平均湿度值,以及两次的湿度差值,计算平均湿度差值,并与存储的湿度阈值及湿度差阈值进行比较。若两组值均超过阈值,则说明阴面的湿度过大,需进行调节;若均在阈值内,则说明阴面的湿度合适,适合人居住。

请参阅图3所示,其为本发明的阳面检测带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设置在弧形检测带两端的气体进出口32、以及设置各种传感器的第二检测层33、设置在第二检测层33内的气体滞留层34;待检测气体从两侧的气体进出口32通过,并经过第二检测层33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传输至第一检测控制器31内,经过处理后传输至所述的终端处理器4内。

在本发明中通过分别对室内的阳面和阴面的气体信息进行检测,一方面气温对气体的浓度有影响,另一方面,空气湿度对气体的成分、浓度及流通速度产生影响。因此,终端处理器4需要对同一时间段内采集的阴面和阳面的信息进行处理。

终端处理器4在单位时间t内,分别获取阳面检测带3获取的确定的一种气体的浓度信息a,阴角检测带2获取的确定的同一种气体的浓度信息b,以及阴角检测带获取的湿度信息c。

所述的终端处理器4内包括对数据进行处理的一分组单元和一存储单元,所述的分组单元在单位时间t内第一次接收到触摸信号的触发后,获取后续的各传感器的电流信号时,以连续的时间t为一周期进行采样,连续采样m1个周期,在每一周期内取一瞬时值c,按照下述公式进行计算得出平均电流值cm,

式中,c表示任意周期内的一电流瞬时值,cm0k表示在t时间内的电流平均幅值,cm表示计算所得平均电流值,n1表示每次取样的时间周期,m1表示取样次数,w表示信号传输频率。

所述的终端处理器4经上述计算各传感器所得的平均电流值cm,并换算为浓度信息,得到室内气体浓度矩阵(t,a,b,c);在所述的存储单元内设置有标准的气体浓度矩阵(t,a0,b0,c0);在预设的时间内,检测值与标准阈值在设定的差值范围内,则符合要求;若室内气体浓度远高于标准阈值浓度,则说明有害气体浓度较高,对人体有害。

同时,本发明采用阳面和阴角不同位置相分离的测定方法,为了进一步检测室内不同位置的气体浓度差异,以便能够根据室内环境,对室内进行布置。

本发明的所述的终端处理器4还包括一比较单元,其通过对在单位时间t内,分别获取阳面检测带3获取的确定的一种气体的浓度信息a,阴角检测带2获取的确定的同一种气体的浓度信息b,以及阴角检测带获取的湿度信息c;确定阳面浓度与阴面浓度的比较系数r。

式中,xi表示在单位时间t内,阳面检测带的检测器获取的某一种气体的一瞬时检测值;yi在单位时间t内,阴角检测带的检测器获取的某一种气体的一瞬时检测值;表示在单位时间t内,阳面检测带的检测器获取的某一种气体的平均值;表示在单位时间t内,阴角检测带的检测器获取的某一种气体的平均值。

其中,在上述公式(2)中检测的参数可以为电流值、电压值、功率值以及计算而得的气体浓度值;当比较系数r>0.9时,则认为室内的阴面与阳角的气体浓度差异不大,室内布置时可自由选择;当比较系数r<0.9时,则认为室内的阴面与阳角气体浓度差异较大,需要将床铺、沙发等布置在阳面位置,各家具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分别布置,阴角处设置花卉等。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