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样本收集处理瓶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74698阅读:773来源:国知局
生物样本收集处理瓶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生物样本收集处理瓶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样本收集处理瓶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生物样本(比如唾液、痰液、尿液和粪便等)是收集在一个适当大小的空瓶中。由实验人员准备相应处理液及移液器具,手动打开瓶子,并往瓶子中注入相应处理液,放置一定时间后再通过移液器具来转移处理后的样本。主要缺陷在于:1)实验人员需要打开收集瓶后才能完成生物样本的处理和转移,瓶子打开和操作过程中会形成气溶胶,实验人员存在被传染的风险;2)实验人员需要打开收集瓶才能完成生物样本的处理和转移,增加了样本被污染的风险;3)实验人员在处理样本时,需打开收集瓶盖,直接面对原始生物样本,工作体验较差;4)不包含样本处理液,需要操作人员准备移液器具和处理液,然后添加处理液至收集瓶,需要较多操作步骤、时间及成本;5)需要操作人员准备移液器具,打开收集瓶盖来转移处理后的样本,需要较多操作步骤、时间及成本;6)实验人员在处理痰液样本时,需要转移高ph值处理液,存在烧伤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生物样本收集处理瓶,解决了现有的生物样本收集处理瓶的容易发生传染、功能单一、工作体验差的缺陷。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生物样本收集处理瓶,包括:瓶体,用于储存内置的样本处理液;所述瓶口底部设有开口;所述瓶体下部侧壁设有定位筋;可伸缩的管体组件,设置在瓶体上部并固定连接瓶体;瓶口,设置在管体组件上部并固定连接管体组件;所述瓶口的内侧壁上固定凸缘;内盖,设置瓶口内;所述内盖可滑动地接触凸缘;所述内盖上部的瓶口区域为样本储存腔;顶头,上部抵住内盖;所述顶头底部固定在瓶体的定位筋上;所述管体组件用于纵向伸展或收缩,所述管体收缩时使得顶头顶起内盖;外盖,外盖在瓶口处,所述外盖用于密封瓶口。

本发明采用内盖、顶头以及可伸缩的管体组件,将管体组件收缩,内部的顶头会将内盖顶起,瓶体打开;然后倒置收集瓶后,处理液会流出腔体,与生物样本混合,然后正向收缩管体组件,使得混合后处理液通过底部的开口滴出,可将生物样本直接收集于封闭容器中,无需二次开盖,无需用到额外的实验器具,通过收集器上几步简单的操作便可完成样本的前处理及转移,既可以极大的降低实验人员被传染及样本被污染的风险,也可以改善样本前处理的工作体验,同时简化了实验操作,节省了实验时间及成本。

可选的,所述瓶体下部设有扳块,所述扳块位于瓶体两侧。

可选的,所述瓶体上部具有外凸的凸块。

可选的,所述生物样本收集处理瓶还包括安全卡扣,所述安全卡扣具有至少一对纵向并列的夹块和连接一对所述的夹块的连接部,所述夹块顶部抵住凸块,下部抵住扳块。采用安全卡扣,有效避免拿取过程误操作滴出处理液的缺陷。

可选的,所述管体组件采用可折叠皱纹片沿折叠伸缩方向连接成的管体。采用类似于风琴结构的可折叠皱纹片沿折叠伸缩方向连接成的管体,具有以下三个作用:纵向伸缩顶出内盖;纵向伸展或收缩释放处理后液体;形变的量程控制挤出的液体是定量的。

可选的,所述顶头由三个支撑块组成,任意两个支撑块之间的夹角为120°。

可选的,所述支撑块底部具有外凸的卡合部,所述卡合部的底部具卡槽,所述卡槽横向延伸至卡合部垂直方向侧壁,所述卡槽用于卡住定位筋。

可选的,所述生物样本收集处理瓶还包括出口盖,所述出口盖外套在开口外侧,所述出口盖与开口螺纹配合。

可选的,所述外盖上表面具有透明区域。

可选的,所述内盖上表面上还具有向外凸出的环形卡缘。环形卡缘用于集聚样品。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生物样本收集处理瓶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收集样品:使用者打开外盖,收集生物样本于封闭容器中;

b)样本的前处理:处理液密闭预装在生物样本收集处理瓶中;采用挤压或推助等其他物理或化学方式将处理液从密闭环境中释放;

c)样本前处理效果观察:如有需要可以肉眼可视的形式观察内部的样品的物理性状,用户有较好的用户体验;

d)样本的转移:打开出口盖,采用挤压或推助的方式输出处理后液体;因进行过样本前处理,样本中病原微生物被杀死,处理后的液体的释放降低污染环境及感染操作者的风险。

可选的,所述步骤b)中无需打开处理瓶即可进行样本与处理试剂的混合进而完成样本前处理。

可选的,所述步骤c)中无需打开处理瓶即可观察样本性状及处理过程。

可选的,所述步骤d)中无需外部工具即可输出经过前处理的样本。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内盖、顶头以及可伸缩的管体组件,将管体组件收缩,内部的顶头会将内盖顶起,瓶体打开;然后倒置收集瓶后,处理液会流出腔体,与生物样本混合,然后正向收缩管体组件,使得混合后处理液通过底部的开口滴出,整个样本的前处理过程均在密封环境中进行,(1)有效的降低实验人员被样本中病原微生物感染及样本被污染的机率;(2)实验人员无需直接面对实验样本,工作体验得以改善;(3)简化了实验操作,处理后样本可直接定量转移;(4)样本的前处理和转移过程,无需额外的实验器材。

另外,采用安全卡扣,有效避免拿取过程误操作滴出处理液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生物样本收集处理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生物样本收集处理瓶的挤压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生物样本收集处理瓶的挤压后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生物样本收集处理瓶的滴液操作流程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1、瓶体;2、开口;3、定位筋;4、管体组件;5、瓶口;6、凸缘;7、内盖;8、样本储存腔;9、顶头;10、外盖;11、出口盖;12、扳块;13、凸块;14、安全卡扣;15、夹块;16、连接部;18、支撑块;19、卡合部;20、卡槽;21、皱纹片;22、透明区域;23、环形卡缘;a、处理液的存放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描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样本收集处理瓶(见附图1、2、3、4),包括:瓶体1,用于储存内置的样本处理液;所述瓶口5底部设有开口2;所述瓶体1下部侧壁设有定位筋3;可伸缩的管体组件4,设置在瓶体1上部并固定连接瓶体1;瓶口5,设置在管体组件4上部并固定连接管体组件4;所述瓶口5的内侧壁上固定凸缘6;内盖7,设置瓶口5内;所述内盖7可滑动地接触凸缘6;所述内盖7上部的瓶口5区域为样本储存腔8;顶头9,上部抵住内盖7;所述顶头9底部固定在瓶体1的定位筋3上;所述管体组件4用于纵向伸展或收缩,所述管体收缩时使得顶头9顶起内盖7;外盖10,外盖10在瓶口5处,所述外盖10用于密封瓶口5。

本发明采用内盖7、顶头9以及可伸缩的管体组件4,将管体组件4收缩,内部的顶头8会将内盖顶起,瓶体打开;然后倒置收集瓶后,处理液会流出腔体,与生物样本混合,然后正向收缩管体组件,使得混合后处理液通过底部的开口滴出,整个样本的前处理过程均在密封环境中进行,(1)有效的降低实验人员被样本中病原微生物感染及样本被污染的机率;(2)实验人员无需直接面对实验样本,工作体验得以改善;(3)简化了实验操作,处理后样本可直接定量转移;(4)样本的前处理和转移过程,无需额外的实验器材。

本发明的可伸缩的管体组件还可采用活塞结构;处理液的密封由内盖7密封改为液泡结构(处理液密封在液泡环境中)或热封膜密闭(内盖改为封膜)。

所述瓶体1下部设有扳块12,所述扳块12位于瓶体1两侧。所述瓶体1上部均有外凸的凸块13。所述生物样本收集处理瓶还包括安全卡扣14,所述安全卡扣14具有至少一对纵向并列的夹块15和连接一对所述的夹块15的连接部16,所述夹块15顶部抵住凸块13,下部抵住扳块12。采用安全卡扣14,有效避免拿取过程误操作滴出处理液的缺陷。

所述管体组件4采用可折叠皱纹片21沿折叠伸缩方向连接成的管体。采用类似于风琴结构的可折叠皱纹片21沿折叠伸缩方向连接成的管体,具有以下三个作用:纵向伸缩顶出内盖7;纵向伸展或收缩释放处理后液体;形变的量程控制挤出的液体是定量的。

所述顶头9由三个支撑块18组成,任意两个支撑块18之间的夹角为120°。所述支撑块18底部具有外凸的卡合部19,所述卡合部19的底部具卡槽20,所述卡槽20横向延伸至卡合部19垂直方向侧壁,所述卡槽20用于卡住定位筋3。所述生物样本收集处理瓶还包括出口盖11,所述出口盖11外套在开口2外侧,所述出口盖11与开口2螺纹配合。

所述外盖10上表面具有透明区域22,所述透明区域22用于观察内部的样品。所述内盖7上表面上还具有向外凸出的环形卡缘23。环形卡缘23用于集聚样品。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生物样本收集处理瓶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收集样品:使用者打开外盖,收集生物样本于封闭容器中;

b)样本的前处理:处理液密闭预装在生物样本收集处理瓶中;采用挤压或推助等其他物理或化学方式将处理液从密闭环境中释放;

c)样本前处理效果观察:如有需要可以肉眼可视的形式观察内部的样品的物理性状,用户有较好的用户体验;

d)样本的转移:打开出口盖,采用挤压或推助的方式输出处理后液体;因进行过样本前处理,样本中病原微生物被杀死,处理后的液体的释放降低污染环境及感染操作者的风险。

所述步骤b)中无需打开处理瓶即可进行样本与处理试剂的混合进而完成样本前处理。所述步骤c)中无需打开处理瓶即可观察样本性状及处理过程。所述步骤d)中无需外部工具即可输出经过前处理的样本。

本发明实施时,使用者旋开外盖,使生物样本进入收集瓶后,旋紧瓶盖。实验人员操作时,拉开安全卡扣,用手扣住扳块并按压收集瓶外盖,可伸缩的管体组件收缩,内部的顶头会将内盖顶起,使处理液的腔体打开;倒置收集瓶后,处理液会流出腔体,与生物样本混合;放置一定时间后,实验人员可以逆时针旋开出口盖,按压收集瓶瓶盖,此时本发明中可伸缩的管体组件结构会再次发生定量形变,最终挤出标准量的处理后样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