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NG船舱容合格度判断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070864阅读:578来源:国知局
一种LNG船舱容合格度判断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船舶建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lng船舱容合格度判断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lng船船体结构建造完工以后,须对船体舱容进行精确测量,舱容控制的好坏是船东进行船体建造质量评判标准之一。通常是利用卷尺测得横舱壁的高度和宽度,并将测得的高度值和宽度值分别与理论高度值和理论宽度值进行比较,进而判断船舶舱容是否合格。利用卷尺测量,必须在舱室内搭建脚手架才能完成测量工作,这样的工作方法效率较低,并且卷尺的测量精度较低,而lng船的尺寸较大,利用卷尺测量来判断lng船的舱容是否合格,误差较大,不能准确判断lng船的舱容是否合格。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lng船舱容合格度判断的方法。该方法简单快捷,容易掌握,利用该方法可以准确判断lng船的舱容是否合格。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lng船舱容合格度判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以驳线装置驳出船舱第一横舱壁上的测量节点a,所述驳线装置为拐角形板状结构,所述驳线装置包括第一划线部和第二划线部,所述第一划线部和第二划线部之间的夹角α为135°,所述第一划线部的内侧边界线与其外侧边界线平行,所述第二划线部内侧边界线与其外侧边界线平行,所述第一划线部与第二划线部的宽度相等,将该驳线装置放置在第一横舱壁的一个拐角处,将驳线装置的第一划线部的外侧边界线和第二划线部的外侧边界线均与第一横舱壁相对应的边界线重合,分别沿驳线装置第一划线部和第二划线部的内侧边界线在第一横舱壁上划线,两条划线的交点为测量节点a;

步骤二、重复步骤一,沿顺时针方向依次驳出测量节点b、测量节点c、测量节点d、测量节点e、测量节点f、测量节点g和测量节点h;

步骤三、重复步骤一和步骤二,在船舱第二横舱壁上驳出测量节点a′、测量节点b′、测量节点c′、测量节点d′、测量节点e′、测量节点f′、测量节点g′和测量节点h′;

步骤四、在测量节点a、测量节点b、测量节点c、测量节点d、测量节点e、测量节点f、测量节点g、测量节点h、测量节点a′、测量节点b′、测量节点c′、测量节点d′、测量节点e′、测量节点f′、测量节点g′和测量节点h′上分别贴装反射片,所述反射片的十字线的中心点分别与相对应的测量节点重合;

步骤五、在船体中心焊缝上选取两个参考点,两个参考点之间的距离不小于50m,在两个参考点上分别贴装反射片且反射片十字线的中心点与相对应的参考点重合;

步骤六、在船舱底部架设全站仪,全站仪采取参考线模式,以其中一个参考点作为原点建立坐标系,测得另外一个参考点的坐标并做记录,测得测量节点a、测量节点b、测量节点c、测量节点d、测量节点e、测量节点f、测量节点g、测量节点h的高度值和半宽值并做记录;

步骤七、以两个参考点为转站点进行转站操作,测得测量节点a′、测量节点b′、测量节点c′、测量节点d′、测量节点e′、测量节点f′、测量节点g′和测量节点h′的高度值和半宽值并做记录;

步骤八、驳线装置的第一划线部和第二划线部的宽度均为d,第一横舱壁的理论高度为h0,第一横舱壁的理论宽度为w0,第二横舱壁的理论高度为h0′,第二横舱壁的理论宽度为w0′,测量节点a与测量节点d的高度差为h1,测量节点与测量节点e的高度差为h2,测量节点b与测量节点g的宽度差为w1,测量节点c与测量节点f的宽度差为w2,测量节点a′与测量节点d′的高度差为h1′,测量节点h′与测量节点e′的高度差为h2′,测量节点b′与测量节点g′的宽度差为w1′,测量节点c′与测量节点f′的宽度差为w2′,则第一横舱壁的实际高度为h=½(h1+h2)+2d,第一横舱壁的实际宽度为w=½(w1+w2)+2d,则第二横舱壁的实际高度为h′=½(h1′+h2′)+2d,第二横舱壁的实际宽度为w′=½(w1′+w2′)+2d,若h与h0的差值大于20mm、h′与h0′的差值大于20mm、w与w0的差值大于20mm或w′与w0′的差值大于20mm,则该lng船的舱容不合格,反之,则该lng船的舱容合格。

优选的,所述驳线装置的外角处设有缺口。

优选的,所述缺口为圆弧形,所述缺口以第一划线部和第二划线部外侧边界线的交点为圆心。

优选的,所述驳线装置的第一划线部和第二划线部的宽度d均为20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判断lng船舱容是否合格的方法使用简单快捷,容易掌握,测量精确度高,有利于准确判断lng的舱容是否合格,提高了lng船建造的精度,提高了lng船建造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驳线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驳线装置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驳线装置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横舱壁上各测量节点分布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横舱壁上各测量节点分布示意图。

图1至图5中:1为驳线装置,11为第一划线部,12为第二划线部,13为缺口,2为第一横舱壁,3为第二横舱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案例来对本发明lng船舱容合格度判断方法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以求更为清楚明了地表达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和具体应用,但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种lng船舱容合格度判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以驳线装置1驳出船舱第一横舱壁2上的测量节点a,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驳线装置1为拐角形板状结构,所述驳线装置1包括第一划线部11和第二划线部12,所述第一划线部11和第二划线部12之间的夹角α为135°,所述第一划线部11的内侧边界线与其外侧边界线平行,所述第二划线部12内侧边界线与其外侧边界线平行,所述第一划线部11与第二划线部12的宽度相等,所述驳线装置1的第一划线部11和第二划线部12的宽度d均为200mm,所述驳线装置1的外角处设有缺口13,所述缺口13为圆弧形,所述缺口13以第一划线部11和第二划线部12外侧边界线的交点为圆心,将该驳线装置1放置在第一横舱壁2左上角的拐角处,将驳线装置1的第一划线部11的外侧边界线和第二划线部12的外侧边界线均与第一横舱壁2相对应的边界线重合,如图3所示,分别沿驳线装置1第一划线部11和第二划线部12的内侧边界线在第一横舱壁2上划线,两条划线的交点为测量节点a;

步骤二、重复步骤一,沿顺时针方向依次驳出测量节点b、测量节点c、测量节点d、测量节点e、测量节点f、测量节点g和测量节点h,如图4所示;

步骤三、重复步骤一和步骤二,在船舱第二横舱壁3上驳出测量节点a′、测量节点b′、测量节点c′、测量节点d′、测量节点e′、测量节点f′、测量节点g′和测量节点h′,如图5所示;

步骤四、在测量节点a、测量节点b、测量节点c、测量节点d、测量节点e、测量节点f、测量节点g、测量节点h、测量节点a′、测量节点b′、测量节点c′、测量节点d′、测量节点e′、测量节点f′、测量节点g′和测量节点h′上分别贴装反射片,所述反射片的十字线的中心点分别与相对应的测量节点重合;

步骤五、在船体中心焊缝上选取两个参考点,两个参考点之间的距离不小于50m,在两个参考点上分别贴装反射片且反射片十字线的中心点与相对应的参考点重合;

步骤六、在船舱底部架设全站仪,全站仪采取参考线模式,以其中一个参考点作为原点建立坐标系,测得另外一个参考点的坐标并做记录,测得测量节点a、测量节点b、测量节点c、测量节点d、测量节点e、测量节点f、测量节点g、测量节点h的高度值和半宽值并做记录;

步骤七、以两个参考点为转站点进行转站操作,测得测量节点a′、测量节点b′、测量节点c′、测量节点d′、测量节点e′、测量节点f′、测量节点g′和测量节点h′的高度值和半宽值并做记录;

步骤八、驳线装置1的第一划线部11和第二划线部12的宽度均为d,第一横舱壁2的理论高度为h0,第一横舱壁2的理论宽度为w0,第二横舱壁3的理论高度为h0′,第二横舱壁3的理论宽度为w0′,测量节点a与测量节点d的高度差为h1,测量节点h与测量节点e的高度差为h2,测量节点b与测量节点g的宽度差为w1,测量节点c与测量节点f的宽度差为w2,测量节点a′与测量节点d′的高度差为h1′,测量节点h′与测量节点e′的高度差为h2′,测量节点b′与测量节点g′的宽度差为w1′,测量节点c′与测量节点f′的宽度差为w2′,其中,测量节点a与测量节点d的高度差h1等于测量节点a的高度值减去测量节点d的高度值所得差值的绝对值,即测量节点a与测量节点d的高度差h1=∣测量节点a的高度值-测量节点d的高度值∣,h2、h1′和h2′的计算方法与h1的计算方法相同,测量节点b与测量节点g的宽度差为w1等于测量节点b的半宽值的绝对值与测量节点g的半宽值的绝对值之和,即测量节点b与测量节点g的宽度差w1=∣测量节点b的半宽值∣+∣测量节点g的半宽值∣,w2、w1′和w2′的技计算方法与w1的计算方法相同,则第一横舱壁2的实际高度为h=½(h1+h2)+2d,第一横舱壁2的实际宽度为w=½(w1+w2)+2d,则第二横舱壁3的实际高度为h′=½(h1′+h2′)+2d,第二横舱壁3的实际宽度为w′=½(w1′+w2′)+2d,若h与h0的差值大于20mm、h′与h0′的差值大于20mm、w与w0的差值大于20mm或w′与w0′的差值大于20mm,则该lng船的舱容不合格,反之,则该lng船的舱容合格。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