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铝塑膜的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94041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铝塑膜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其中铝塑膜作为软包电池的原材料之一是电池厂的必检项目。铝塑膜通常由外层的尼龙层,中间的铝层和内部的pp层组成。最外层的尼龙具有防磨损的作用,中间的铝层起隔绝空气、水分的作用,内部的pp层起隔绝电解液腐蚀、融合封口的作用。在铝塑膜生产制程、运输过程或者模具冲壳过程中,容易

产生铝塑膜的pp层破损,从而电解液与铝层接触腐蚀并导致内阻偏大、电芯鼓气、铝塑膜分层甚至破裂漏液等不良现象。

目前对于铝塑膜pp层是否破损的检测,尚无快捷有效的方法,通过扫描电镜对铝塑膜进行观察,但此方法观察检测区域较为局限,同时需要特殊仪器,价格较高;或者通过将冲壳后的铝塑膜对照光线,进行目视观察,但部分pp层破损较为细微,肉眼无法识别。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铝塑膜的检测方法,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铝塑膜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向膜铝塑内注入稀硫酸溶液,对注入稀硫酸溶液的铝塑膜进行抽气并封口;

步骤2:将步骤1中封口的铝塑膜放入烘箱加热,加热完成后拆开铝塑膜进行判别。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5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膜铝塑不加极耳进行封口。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烘箱加热温度为60℃,加热时间为15-30分钟。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判别方法包括:检查拆开铝塑膜是否有斑点,如果没斑点,则铝塑膜未破损,如果有斑点,则铝塑膜破损,斑点位置即为破损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对铝塑膜注入硫酸溶液封装后加热,检测方法简单,检测成本低廉,方式灵活,如需提高检测速率,可提高注入硫酸溶液浓度,并能快速准确的找到铝塑膜的破损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抽检产线上正常冲坑的铝塑膜,进行热封,注入一定浓度的稀硫酸溶液,不加极耳进行封口,整体放入烘箱60℃加热15-30分钟,拆开观察铝塑膜内部是否出现铝箔破损所留下的斑点,如存在斑点则说明铝塑膜破损,如未出现则说明铝塑膜完好。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优化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铝塑膜的检测方法,步骤1:向膜铝塑内注入稀硫酸溶液,对注入稀硫酸溶液的铝塑膜进行抽气并封口;步骤2:将步骤1中封口的铝塑膜放入烘箱加热,加热完成后拆开铝塑膜进行判别;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对铝塑膜注入硫酸溶液封装后加热,检测方法简单,检测成本低廉,方式灵活,如需提高检测速率,可提高注入硫酸溶液浓度,并能快速准确的找到铝塑膜的破损位置。

技术研发人员:孙磊;安富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长征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24
技术公布日:2018.0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