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独立提供单自由度水平扭转振动荷载的双振动台模型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53187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结构工程和地震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独立提供单自由度水平扭转振动荷载的双振动台模型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在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除了发生平移振动外,还会因为一些建筑存在两个或多个主体结构,如桥梁、双塔楼等建筑物,其不同主体结构所处位置在地震时地面各点的运动存在相对扭转差,或两个主体结构处在位置之间存在地震带断层,在地震时的地震反应非常复杂,值得关注。目前,对于由于地面运动存在扭转差而引起的有两个主体结构的建筑物的地震效应的研究尚不够成熟,目前尚不能用理论解释或数值方法模拟这种现象,需要进行试验研究,研究这一机理地试验装置地研制尚不充分。基于能够模拟地震振动地振动台试验平台,通过设计能够提供独立提供单自由度水平扭转振动荷载的双振动台模型试验装置,可以使这方面研究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独立提供单自由度水平扭转振动荷载的双振动台模型试验装置。

本发明提出的独立提供单自由度水平扭转振动荷载的双振动台模型试验装置,由固定系统、第一作动器系统、第一振动台台面系统、第二作动器系统和第二振动台台面系统组成,其中:

固定系统由底座1、第一作动器固定支架2、第一振动台滑轨5、第二作动器固定支架14和第二振动台滑轨17组成,所述第一作动器固定支架2、第一振动台滑轨5、第二作动器固定支架14、第二振动台滑轨17分别焊接在底座1上;

第一作动器系统由第一作动器3、第一作动器卡口装置7、第一振动台卡口装置固定螺栓9、第一振动台作动器伸缩杆10和第一振动台作动器加速度传感器13组成,所述第一作动器3焊接于第一作动器固定支架2上,其一端与第一振动台作动器加速度传感器13一端连接,第一振动台作动器伸缩杆10从第一振动台作动器加速度传感器13另一端伸出,其端部与第一作动器卡口装置7牢固固定;

第一振动台台面系统由第一振动台台面4、第一振动台滑块6、第一振动台扭转传递装置卡口装置8、第一振动台扭转传递装置伸缩杆11、第一振动台扭转传递装置固定支座12、振动台台面固定螺孔26和振动台台面固定螺栓27组成,所述第一振动台滑块6分别焊于第一振动台台面4底部四周,第一振动台台面连接卡口装置7焊接于第一振动台台面4侧面,第一振动台台面4表面均匀分布有振动台台面固定螺孔26,通过振动台台面固定螺栓27穿过振动台台面固定螺孔26,使连接试验构件与振动台台面4牢固固定;第一振动台扭转传递装置固定支座12一侧与第一振动台台面4侧面焊接,两者牢固固定,第一振动台扭转传递装置伸缩杆11插入第一振动台扭转传递装置固定支座12中,一端固定于第一振动台台面4侧面;

所述第一振动台台面连接卡口装置7和第一振动台扭转传递装置卡口装置8由第一振动台卡口装置固定螺栓9铰接连接,同时第一振动台滑块6和第一振动台滑轨5滑动连接,使第一作动器系统、第一振动台台面系统和固定系统形成独立的单自由度运动系统,通过第一作动器系统中的振动台作动器伸缩杆10的伸缩使第一振动台台面系统沿第一振动台滑轨5滑动;

第二作动器系统由第二作动器15、第二作动器卡口装置19、第二振动台卡口装置固定螺栓21、第二振动台作动器伸缩杆22和第二振动台作动器加速度传感器25组成,所述第二作动器系统第二作动器15焊接于第二作动器固定支架14上,其一端与第二振动台作动器加速度传感器25连接,第二振动台作动器伸缩杆22从第二振动台作动器加速度传感器25另一端伸出,其端部与第二作动器卡口装置19牢固固定;

第二振动台台面系统由第二振动台台面16、第二振动台滑块18、第二振动台扭转传递装置卡口装置20、第二振动台扭转传递装置伸缩杆23、第二振动台扭转传递装置固定支座24、振动台台面固定螺孔26和振动台台面固定螺栓27组成,所述第二振动台滑块18分别焊在第二振动台台面16底部四周,第二振动台台面连接卡口装置19焊接于第二振动台台面16侧面,第二振动台台面16表面均匀分布有振动台台面固定螺孔26,通过振动台台面固定螺栓27穿过振动台台面固定螺孔26,使连接试验构件与振动台台面16牢固固定;第二振动台扭转传递装置固定支座12一侧与第二振动台台面16侧面焊接,两者牢固固定,第二振动台扭转传递装置伸缩杆23插入第二振动台扭转传递装置固定支座24中,一端固定于第二振动台台面16侧面;

所述第二作动器卡口装置19和第二振动台扭转传递装置卡口装置20由第二振动台卡口装置固定螺栓21铰接连接,同时第二振动台滑块18和第二振动台滑轨17滑动连接,使第二作动器系统、第二振动台台面系统和固定系统形成独立的单自由度运动系统,通过第二作动器系统中的振动台作动器伸缩杆22的伸缩使第二振动台台面系统沿第二振动台滑轨17滑动。

本发明中,所述振动台的第一振动台滑轨5和第二振动台滑轨17数量各为两个,且规格完全一样,分别焊接在底座1上,第一振动台滑块6和第二振动台滑块18数量各为4个,且规格完全一样,分别按照第一振动台滑轨5和第二振动台滑轨17的位置均匀焊接在第一振动台台面4和第二振动台台面16下面。

本发明中,所述模型的第一振动台台面系统和第一作动器系统由振动台作动器卡口装置7和振动台扭转传递装置卡口装置8通过第一振动台卡口装置固定螺栓9铰接连接而不是牢固固定,铰接连接可以有效使整个第一振动台台面系统在第一振动台滑轨5上顺畅滑动。

本发明中,所述模型的第二振动台台面系统和第二作动器系统由振动台作动器卡口装置19和振动台扭转传递装置卡口装置20通过第二振动台卡口装置固定螺栓21铰接连接而不是牢固固定,铰接连接可以有效使整个第二振动台台面系统在第二振动台滑轨17上顺畅滑动。

本发明中,所述模型的两个独立的振动台系统(1)、(2)分别由独立的作动器系统(1)、(2)控制,可按照实际工况分别对试验对象的两个主体结构精确输出不同的水平扭转地震荷载。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

将试验试件的两个主体结构分别通过振动台台面固定螺栓27连接后穿过振动台台面固定螺孔23牢固固定在第一振动台台面4上和第二振动台台面16上。分别通过第一作动器3对第一作动器伸缩杆10的作用带动第一振动台扭转传递装置卡口装置8延第一作动器伸缩杆10长度方向前后运动,第一振动台扭转传递装置卡口装置8通过第一振动台卡口装置固定螺栓9的连接带动整个第一振动台系统沿第一振动台滑轨5做圆周运动,并通过对第一作动器的控制,基于不同试验目的设定振动台的激振输入,进行振动台试验;第二振动台系统的设置和工作过程同第一振动台系统。两个振动台系统相互独立,可根据试验目的分别设置两个振动台的激振输入,并分别通过第一作动器加速度传感器13和第二作动器加速度传感器23分析试验试件的两个主体结构的作用响应,研究两个主体结构存在不同扭转角度,或两个主体结构处在位置之间存在地震带断层的情况下不同振动输入的结构特性和破坏模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装置的最大优点使可以测量建筑物存在两个主体结构且分别处在两个相互独立的作用输出下的整体结构作用特性和破坏模式。结构振动台测试可研究试件在两个独立振动台上并设定不同扭转振动输入过程中发生的运动规律,填补目前对双主体结构建筑物抗震试验研究的空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前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右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后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移除振动台面4、16后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为底座,2为第一作动器固定支架,3为第一作动器,4为第一振动台台面,5为第一振动台滑轨,6为第一振动台滑块,7为第一作动器卡口装置,8为第一振动台扭转传递装置卡口装置,9为第一振动台卡口装置固定螺栓,10为第一作动器伸缩杆,11为第一振动台扭转传递装置伸缩杆,12为第一振动台扭转传递装置固定支座,13为第一作动器加速度传感器,14为第二作动器固定支架,15为第二作动器,16为第二振动台台面,17为第二振动台滑轨,18为第二振动台滑块,19为第二作动器卡口装置,20为第二振动台扭转传递装置卡口装置,21为第二振动台卡口装置固定螺栓,22为第二作动器伸缩杆,23为第二振动台扭转传递装置伸缩杆,24为第二振动台扭转传递装置固定支座,25为第二作动器加速度传感器,26为振动台台面固定螺孔,27为振动台台面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提供地震倾覆振动荷载的振动台模型试验装置,由固定系统、第一作动器系统、第一振动台台面系统、第二作动器系统、第二振动台台面系统组成,其中:

固定系统由底座1、第一作动器固定支架2、第一振动台滑轨5、第二作动器固定支架14、第二振动台滑轨17组成,所述第一作动器固定支架2、第一振动台滑轨5、第二作动器固定支架14、第二振动台滑轨17分别焊接在底座1上;

第一作动器系统由第一作动器3、第一作动器卡口装置7、第一振动台卡口装置固定螺栓9、第一振动台作动器伸缩杆10、第一振动台作动器加速度传感器13组成,所述第一作动器系统第一作动器3焊接在第一作动器固定支架2上,一端与第一振动台作动器加速度传感器13连接,第一振动台作动器伸缩杆10从另一端伸出,第一振动台卡口装置固定螺栓9与第一振动台作动器伸缩杆10牢固固定;第一振动台台面系统由第一振动台台面4、第一振动台滑块6、第一振动台扭转传递装置卡口装置8、第一振动台扭转传递装置伸缩杆11、第一振动台扭转传递装置固定支座12、振动台台面固定螺孔26、振动台台面固定螺栓27组成,所述第一振动台滑块6分别焊在第一振动台台面4下面,第一振动台扭转传递装置卡口装置8焊接在第一振动台台面4侧面,振动台台面固定螺孔26均匀分布在第一振动台台面4上,通过振动台台面固定螺栓27连接试验构件后插入振动台台面固定螺孔26中与振动台台面4牢固固定,第一振动台扭转传递装置固定支座12焊接在第一振动台台面4上牢固固定,第一振动台扭转传递装置伸缩杆11插入第一振动台扭转传递装置固定支座12中;

第二作动器系统由第二作动器15、第二作动器卡口装置19、第二振动台卡口装置固定螺栓21、第二振动台作动器伸缩杆22、第二振动台作动器加速度传感器25组成,所述第二作动器系统第二作动器15焊接在第二作动器固定支架14上,一端与第二振动台作动器加速度传感器25连接,第二振动台作动器伸缩杆22从另一端伸出,第二振动台卡口装置固定螺栓21与第二振动台作动器伸缩杆22牢固固定;

第二振动台台面系统由第二振动台台面16、第二振动台滑块18、第二振动台扭转传递装置卡口装置20、第二振动台扭转传递装置伸缩杆23、第二振动台扭转传递装置固定支座24、振动台台面固定螺孔26、振动台台面固定螺栓27组成,所述第二振动台滑块18分别焊在第二振动台台面16下面,第二振动台扭转传递装置卡口装置20焊接在第二振动台台面16侧面,振动台台面固定螺孔26均匀分布在第二振动台台面16上,通过振动台台面固定螺栓27连接试验构件后插入振动台台面固定螺孔26中与振动台台面16牢固固定,第二振动台扭转传递装置固定支座24焊接在第二振动台台面16上牢固固定,第二振动台扭转传递装置伸缩杆23插入第二振动台扭转传递装置固定支座24中;

第一作动器系统的作动器卡口装置7和第一振动台台面系统的振动台扭转传递装置卡口装置8由第一振动台卡口装置固定螺栓9铰接连接,同时第一振动台台面系统的第一振动台滑块6和固定系统的第一振动台滑轨5滑动连接,使第一作动器系统、第一振动台台面系统和固定系统形成独立的单自由度运动系统,通过第一作动器系统中的振动台作动器伸缩杆10的伸缩使第一振动台台面系统沿第一振动台滑轨5转动。所述模型的第二作动器系统的作动器卡口装置19和第二振动台台面系统的振动台扭转传递装置卡口装置20由第二振动台卡口装置固定螺栓21铰接连接,同时第二振动台台面系统的第二振动台滑块18和固定系统的第二振动台滑轨17滑动连接,使第二作动器系统、第二振动台台面系统和固定系统形成独立的单自由度运动系统,通过第二作动器系统中的振动台作动器伸缩杆22的伸缩使第二振动台台面系统沿第二振动台滑轨17转动。

所述模型的振动台的第一振动台滑轨5和第二振动台滑轨17数量各为两个,且规格完全一样,分别焊接在底座(1)上,第一振动台滑块6和第二振动台滑块18数量各为4个,且规格完全一样,分别按照第一振动台滑轨5和第二振动台滑轨17的位置均匀焊接在第一振动台台面4和第二振动台台面16下面。所述模型的第一振动台台面系统和第一作动器系统由作动器卡口装置7和振动台扭转传递装置卡口装置8通过第一振动台卡口装置固定螺栓9铰接连接而不是牢固固定,铰接连接可以有效使整个第一振动台台面系统在第一振动台滑轨5上顺畅滑动。所述模型的第二振动台台面系统和第二作动器系统由作动器卡口装置19和振动台扭转传递装置卡口装置20通过第二振动台卡口装置固定螺栓21铰接连接而不是牢固固定,铰接连接可以有效使整个第二振动台台面系统在第二振动台滑轨17上顺畅滑动。

所述模型的两个独立的振动台系统分别由独立的两个作动器系统控制,可按照实际工况分别对试验对象的两个主体结构精确输出不懂的水平扭转地震荷载。

本实施例为预制装配混凝土三层柱板式缩尺结构模型试验装置的设置,振动台台面4、16的形状为正方形,在振动台台面4中央按照对称布置“门”型三层柱板式缩尺框架结构模型的左体部分,在振动台台面16中央按照对称布置“门”型三层柱板式缩尺框架结构模型的右体部分,用16个振动台台面固定螺栓27将结构模型左体部分的4条支撑柱和振动台台面4牢固固定,同样用16个振动台台面固定螺栓27将结构模型左体部分的4条支撑柱和振动台台面16牢固固定。基于不同试验目的设定振动台的激振输入,进行振动台试验,试验中第一振动台与第二振动台输入的激振情况可按照实验要求选取有不同扭转角度的振动或完全不一致的波形,实验过程中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检测结构模型的扭转振动响应,研究“门”型预制装配混凝土三层柱板式缩尺结构模型在不同振动输入情况下的力学特性和破化形式,参照图1~8,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能顺利实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