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种材料点焊接头疲劳极限快速预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35180发布日期:2018-06-19 20:19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种异种材料点焊接头疲劳极限快速预测方法与流程

技术特征:

1.一种异种材料点焊接头疲劳极限快速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在疲劳试样表面喷一层均匀的黑色哑光漆,所述黑色哑光漆的辐射率为0.9;其中,所述疲劳试样为异种材料点焊接头制备而成;

S2、利用红外热像仪实时监测异种材料点焊接头的不锈钢侧熔核及塑性环表面局部热点的温度;

S3、确定不同载荷水平下疲劳温升与循环周次的原始关系;其中,所述疲劳温升为异种材料点焊接头的不锈钢侧熔核及塑性环表面局部热点的最高温度与环境最高温度的差值;

S4、对多个所述疲劳温升与循环周次的原始关系进行滤波处理,得到的不同载荷水平下疲劳温升与循环周次的演化趋势;其中,所述疲劳温升与循环周次的演化趋势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温度快速升高阶段,第二阶段为温度下降阶段,第三阶段为温度稳定升高阶段,第四阶段为冷却阶段;

S5、确定第三阶段中每个载荷水平所对应的疲劳温升斜率;其中,所述疲劳温升斜率为循环周次循环百万次的疲劳温升改变量;

S6、对多个疲劳温升斜率按指定规则进行划分,得到两组疲劳温升斜率数据;

S7、对两组疲劳温升斜率数据分别进行线性拟合得到两直线方程,并将两直线的交点所对应的载荷水平值作为异种材料点焊接头的疲劳极限预测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种材料点焊接头疲劳极限快速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两组疲劳温升斜率数据分别进行线性拟合得到两直线方程,两直线方程分别为:

θ1=0.000278567F+0.12346

θ2=1.12259F-6.12676

其中,F为载荷水平,θ1为第一温升斜率,θ2为第二温升斜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种材料点焊接头疲劳极限快速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多个疲劳温升斜率按指定规则进行划分,得到两组温升斜率数据,包括:

将温升斜率小于等于指定阈值的疲劳温升斜率划分为一组;

将温升斜率大于指定阈值的疲劳温升斜率划分为一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种材料点焊接头疲劳极限快速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之后还包括:

S8、利用阶梯法对异种材料点焊接头进行预测,得到疲劳极限试验值;

S9、将所述疲劳极限预测值与所述疲劳极限试验值进行比较,得到误差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种材料点焊接头疲劳极限快速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种材料由厚度均为4mm的SUS301L不锈钢和Q235B低碳钢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种材料点焊接头疲劳极限快速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热像仪的灵敏度小于0.03℃,温度范围为-20℃~1200℃,图像捕获频率为9Hz。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